匯聚勢能
激發動能
揚帆破浪
目前
湛江面臨的「時」與「勢」
前所未有、千載難逢
如何與時俱進、順勢而為
考量著執政者的智慧和魄力
讓我們一起來聽聽
湛江各縣(市、區)黨政一把手
詳談如何搶抓發展機遇
助推我市振興發展
▼▼
經開區
當好全市經濟穩步增長
「支撐者」「壓艙石」
梁培(市委常委、湛江經開區黨委書記):
(向上滑動閱讀)
「十四五」時期是大發展、大飛躍時期,也是湛江經開區大有可為、大有作為的時期。湛江經開區必須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引領,全面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切實提高政治站位,充分發揮好湛江發展的主力軍作用,努力當好全市經濟穩步增長的「支撐者」和「壓艙石」。
經開區黨員幹部要守初心、踐使命,牢牢抓住高質量發展主線,大力弘揚經開區人「開荒牛」精神,踐行「一線工作法」,用好「系統協同」工作模式,充分發揮好湛江改革發展的「領跑者」、經濟發展的「支撐者」、推動發展的「先鋒者」三大作用,努力當好湛江經濟發展排頭兵。
未來,經開區將堅持以重大項目建設為依託,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堅持重點抓好園區載體建設、項目服務、有效投資等工作,努力破解資金、土地規劃、用地指標等要素瓶頸,全力打造世界一流的工業園區;堅持以工哺農、以城帶鄉,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生活水平;堅持從嚴從實抓好黨建工作,奮力把經開區打造成為湛江高質量發展的「主引擎」、工業發展的「主戰場」、對外開放的「新高地」、財稅來源的「主渠道」,為助力湛江全力建設省域副中心城市、加快打造現代化沿海經濟帶重要發展極作出經開區貢獻。
赤坎區
科學規劃謀發展
乘勢而上創新局
楊柔彥(赤坎區委書記):
(向上滑動閱讀)
進入新發展階段,赤坎區將準確把握髮展大勢,立足赤坎區情,高標準做好「十四五」規劃編制工作,引領推動高質量發展。
一是充分發揮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把黨的強有力領導貫穿「十四五」規劃編制全過程、各環節。堅持系統觀念,把赤坎工作放在全市、全省大局去謀劃、去推進,圍繞「打造湛江城市客廳、中央商務區和首善之區」發展定位,加強全局性謀劃、戰略性布局,提高規劃的政治性、戰略性、引領性。
二是把新發展理念貫穿發展全過程和各領域,推進產城融合發展,深入實施強芯提質和城市更新行動,高標準開發建設「舊大天然—金沙灣—調順」片區,抓好華潤舊大天然片區改造、華僑城歡樂海岸項目建設,推動建設超高層標誌性建築,把湛江灣西岸打造成沿海經濟帶西翼最繁華的中央商務區,帶動引領草蘇片區、北橋片區提質升級,提升城市發展能級。推動建設「湛江市科技文創園」和新坡都市工業城,促進「金沙灣-古商埠-美麗鄉村」旅遊立體開發,聚力打造「三區一城」產業平臺,形成經濟高質量增長新引擎。
三是堅定不移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不斷擦亮「中國營商環境百強區縣」品牌,對接服務「雙區」、海南自貿港、湛茂都市圈建設,打造投資窪地和開放高地,積極主動融入新發展格局。
四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鞏固拓展脫貧成果,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進一步落實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統籌發展和安全,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格局,讓群眾的獲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續、安全感更有保障。
霞山區
打造濱海魅力中心城區
助力湛江高質量發展
龍小艾(霞山區委書記):
(向上滑動閱讀)
霞山將緊跟市委步伐,主動融入全市全省全國發展大局,對接服務好「雙區」、海南自貿港等三大國家戰略,以更高站位、更寬視角來審視自身優勢、前進方向,加快打造港產城聯動的濱海魅力中心城區,助力湛江高質量發展。
一是聚焦「四大機遇」,做活開放樞紐文章。搶抓湛江港40萬噸航道工程建設的機遇,大力發展臨港產業,助推「一通道」建設。搶抓湛江高鐵樞紐站落戶霞山的機遇,謀劃好高鐵新城。搶抓湛江綜合保稅區選址霞山的發展機遇,打造更大能級的開放性平臺,助推「一港區」建設。搶抓省委、省政府深入實施「雙區驅動」「雙城聯動」戰略的重大機遇,積極承接廣州、深圳的產業轉移,打造經濟增長新引擎,助推「一示範」建設。
二是聚焦「發展動能」,做實轉型升級文章。做優石化產業,以臨港工業園為依託,主動承接巴斯夫和中科煉化項目的輻射,重點發展精細化工產業。做強物流產業,依託湛江港40萬噸級航道,大力發展港口物流,拓展綜合批發、保稅中轉等新型物流業態,加快打造國際化海港物流樞紐。做大健康產業,以華港工業小區為依託,著力打造大健康產業「核心區」。
三是聚焦「城鄉聯動」,做美生態宜居文章。用心管理城區,用力抓好農村環境綜合整治,用情辦好民生實事,推動生產生活生態「三生融合」、宜業宜居宜遊「三宜一體」、生產美生活美生態美「三美共享」的美麗霞山建設。
坡頭區
高標準建設海灣東岸
坡頭城市化空間巨大
謝伍(坡頭區委書記):
(向上滑動閱讀)
湛江的總任務總目標「全力建設省域副中心城市、加快打造現代化沿海經濟帶重要發展極」,省域副中心的指標很多、要求很高,然而產業能級是城市能級的核心體現,高新區是城市能級提升的主戰場。同時,高標準建設海灣東岸有助提升湛江城市形象,「打造現代化沿海經濟帶重要發展極」的客觀條件是「沿海」,坡頭擁有200公里海岸線,發展臨港產業具備天然條件,湛江優質良港、美麗港灣,坡頭佔據整個東岸,也是主戰場。
坡頭是湛江東大門,海陸空鐵重大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正在進行大會戰,「十四五」期間必將全面提升,目前廣大企業提前布局搶灘坡頭。城市發展向海、向東是必然趨勢,坡頭2/3是農村,城市化空間巨大。
「十四五」期間,我們將把「高」和「新」作為發展定位,緊盯「醫」、「海」兩大產業,「加快城市擴容提質,推進創新發展」。大力推動南三島至東海島、霞山至麻斜2條海底隧道建設,提升海灣兩岸快速通達能力;加快廣東醫科大學新校區、廣東醫附屬海東醫院、湛江一中、南油三舊改造等重點項目建設,高標準建設國家海洋溼地公園和高鐵站片區,配齊配優學位、床位、車位等,不斷提升城市的吸引力、承載力和輻射帶動能力。高標準建設湛江國家高新區,爭取把高新區納入國家、省重點項目的大盤子,爭取資金、用地、用海、機制體制等方面的支持;對標國際一流實驗室,加強與深圳鵬城實驗室深度合作,加快建設湛江灣實驗室;大力發展醫藥醫療產業,培育壯大海洋生物醫藥、海洋能源、海洋工程裝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全力打造區域性科技創新策源地,努力把湛江高新區建設成為創新驅動發展示範區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
廉江市
抓住建設重大機遇期
主動作為系統謀劃
林海武(廉江市委書記):
(向上滑動閱讀)
市委十一屆十一次全會報告「乾貨滿滿」,政治站位高,總結成效實,謀劃目標新,匯聚民生暖,擔當要求嚴,為廉江發展指明了方向。回顧「十三五」期間湛江全市的發展,現代產業體系加快構建、現代化立體交通體系提檔升級、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決定性成就、深化改革開放活力迸發、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顯著增強、政治生態系統性改良,這「六個五年」的總結到位,讓人深深感到成績來之不易。
正如報告中所說「堅持跳出湛江看湛江」,廉江未來五年的發展也要「跳出廉江看廉江」。作為湛江縣域經濟發展的排頭兵,廉江將主動作為,把自身放在全市全省發展大局中進行戰略考量和系統謀劃。今年廉江安排投資1000萬元以上的重點項目有158個,總投資額584.56億元。剛剛過去的2020廉江紅橙節暨家電博覽會上,共有9個產業投資項目和11個商品交易項目籤約,合同投資總額138億元。
未來五年,廉江將積極搶抓粵港澳大灣區、深圳先行示範區、海南自由貿易港「兩區一港」建設機遇,主動融入廣東「一核一帶一區」發展戰略,緊緊抓住湛江「一通道、一港區、一示範」建設重大機遇期,構築「五高速、兩高鐵、一動車」的對外交通格局,加快推進湛廉快線、濱海旅遊公路、國省道改造建設,全力創建省「四好農村路」示範縣。加大重點項目建設、產業的轉型升級、園區建設和基礎設施建設。
吳川市
把握大局大勢
下好「先手棋」
全可文(吳川市委書記):
(向上滑動閱讀)
湛江市委十一屆十一次全會科學擘畫「十四五」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充分體現湛江市委「跳出湛江謀劃湛江」的戰略眼光和政治擔當,為我們在新的歷史發展階段準確把握「時」與「勢」、「危」與「機」,更好地做好「十四五」時期的工作明確了方向、注入了動力。
要在「十四五」的新徵程中實現跨越發展,吳川將立足新發展階段準確把握大局大勢,牢牢把握吳川作為湛江東部門戶城市、湛茂都市圈的黃金走廊、湛江連接「雙區」的橋頭堡的區位優勢,湛江國際機場遷建吳川、深湛高鐵和廣湛高鐵在吳川設站、汕湛高速吳川支線和廣東濱海旅遊公路加快建設的交通優勢,以及吳川豐富的濱海旅遊資源優勢,認清吳川發展中積累的寶貴經驗、存在的困難短板,以及面臨的風險挑戰,在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中把握新機遇、開啟新徵程,為湛江全力建設省域副中心城市、加快打造現代化沿海經濟帶重要發展極作出吳川貢獻。
要下好「先手棋」,夯實高質量發展的基礎支撐。加快機場遷建和廣湛高鐵、機場高速及周邊路網建設,開創「空鐵時代」,在湛江打造高水平的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進程中發揮重要作用。要聚力「主陣地」,加快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以「一園三基地」為主戰場,把華昱產轉園和羽絨、鞋業、食品產業基地建成設施完備、功能齊全、承載力強的「工業新城」,擦亮「中國羽絨之鄉」「中國塑料鞋之都」「中國月餅之鄉」品牌。要啟動「新引擎」,全力打造新的經濟增長點。
遂溪縣
做大做強產業
推進城鄉融合發展
餘慶創(遂溪縣委書記):
(向上滑動閱讀)
「全力建設省域副中心城市、加快打造現代化沿海經濟帶重要發展極的總目標總任務,絕不是輕輕鬆鬆、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鄭人豪書記在全會上的講話擲地有聲。遂溪一定會搶抓機遇,只爭朝夕,結合遂溪實際,科學編制「十四五」規劃,絕不大而化之,籠而統之,搞上下一般粗。
遂溪「十四五」規劃主要抓手有:一是做大做強產業。主要是工業產業和現代農業,持續推動五洲藥業、匯通乳膠、恆潤機械等一批全國「單打冠軍」上市;以現代農業產業園為抓手,推動數字農業發展,打造「一鎮一品」現代農業產業格局。二是推進城鄉融合發展。抓住遂溪作為廣東省城鄉融合發展試點縣機遇,以提升交通基礎建設為著力點,推動城鄉一體化。明年底遂溪大道將建成連接湛江大道,與湛江同城發展指日可待。16平方公裡的新城規劃已初具雛形,謀劃207、288國道改道工程,形成遂溪繞城閉環交通,建設城月至草潭一級戰備公路。三是提升民生事業。在縣第二人民醫院成功託管給廣東醫科大學附屬醫院的基礎上,繼續推進縣人民醫院託管;同時建設具有國家品牌的純中醫院,打造成大健康的亮點。計劃新建縣第十三小學、第十四小學,創建一所高質量民辦學校,建設一所有特色的職業技術學校。四是持續推進鄉村振興。探索創新鄉村振興模式,充分發動和組織農民,建設生態宜居美麗鄉村,提升居民幸福感。
徐聞縣
立足縣情放眼全局
辦好自己的事
李漢東(徐聞縣委書記):
(向上滑動閱讀)
徐聞辦好自己的事情要立足縣情,放眼全局,在全市全省全國的發展大局中謀劃自身的發展。
一是主動融入海南自貿港發展。堅持錯位海南的主導產業,承載海南「有市場但無法落地」的產業和後援性產業。目前,環球智免(海南)離島補購跨境電商新業態項目已經落戶徐聞,將發揮海南自貿港的政策溢出效應推動徐聞經濟發展,著力打造有效銜接自貿港、輻射粵西的區域文旅融合消費中心。
二是全力抓好徐聞臨港產業園和粵瓊(徐聞)特別合作區的謀劃建設工作。加快推進瓊州海峽經濟帶建設,探索共建粵瓊產業園區,打造高端海洋裝備製造業基地,全力建設徐聞海洋能源立體綜合開發示範項目。同時,我們積極探索與海南發展「飛地」經濟的機制,共建粵瓊(徐聞)特別合作區,將其作為廣東對接服務海南自貿港國家戰略的先行樞紐,全力打造「臨港經濟、先進位造、濱海文旅、現代農業」四個百億產業集群。
三是全力抓好與大灣區產業的互補。目前,我們正在推進粵瓊紡織港產城綜合開發項目,積極承接珠三角紡織業產業的轉移,充分利用海南自貿港的優惠政策,打造百億級紡織服裝產業鏈。
四是全力抓好本地產業做強。跟蹤推進國聯海洋牧場、明陽新型海洋高端裝備智造、清潔能源、華南理工大學菠蘿葉全葉利用技術等項目,做大做強徐聞優勢產業,推動全縣經濟高質量發展。
雷州市
堅決打贏「五大會戰」
引領雷州振興發展
黃廉東(雷州市委副書記、市長):
(向上滑動閱讀)
號角又催徵,實幹再啟程。雷州新一屆領導班子在湛江市委的堅強領導下,科學研判「時」與「勢」,辯證把握「危」與「機」,全面謀劃雷州經濟社會發展,奮力跨越「四道坎」,強力推進工業園區與招商引資、城市擴容提質、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基層治理及鄉村振興、幹部作風與營商環境提升等「五大會戰」。
目前,我們正全力爭取將雷州經濟開發區A、B兩個園區作為省級汽車產業園重點發展主導區,並積極謀劃全球知名車企、汽車零部件企業及新能源動力電池企業的招商工作。
同時,全力以赴編制「十四五」規劃,大手筆謀劃雷州發展藍圖。大唐發電廠二期(2臺100萬千瓦機組)已列入省「十四五」能源規劃;湛徐高速烏石支線已與省交投集團達成共識,定於今年12月30日舉行動工儀式;廣東濱海旅遊公路雷州先行段走向調整方案已經前期論證,正報省交通廳審批;雷州西海岸濱海旅遊規劃正參考海南三亞海棠灣建設模式,委託中規院編制濱海旅遊規劃,並制定了《雷州市西部沿海岸線保護與利用方案》,全面謀劃西海岸與海南錯位發展的國家級濱海旅遊基地,建設80公裡的濱海旅遊業和大康養產業;烏石17-2油田群項目推進順利,中海油、地方政府、民營企業混改合作協議即將籤署;雷州經濟開發區(產業園區)規劃編制申報完成空間發展戰略規劃和產業發展規劃初步成果。
麻章區
藉助黃金通道優勢
開啟麻章新徵程
陳思遠(麻章區委副書記、區長):
(向上滑動閱讀)
「十四五」時期,麻章將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戰略部署,重點抓好以下工作:發展好麻章開發區、森工產業園、太和工業小區三大產業集聚區,穩步推進園區擴容提質,大力引進優強項目,重點引進中科煉化、寶鋼、巴斯夫項目上下遊配套產業,謀劃用好雷林、農墾等土地資源,積極參與區域產業布局和產業鏈協同;聚力打造「七橫五縱」骨幹路網,全力保障省、市重點交通基礎項目,為廣湛高鐵、湛海高鐵、合湛鐵路順利建設創造好條件。
藉助黃金通道優勢,大力發展現代商貿物流業,全力保障深國際、寶供物流等項目加快建設,加快推進農海產品交易中心項目,重點推動醫藥物流城項目,打造粵西區域現代物流中心;主動對接「雙區」建設,加強與海南相向而行,實現借力發展、借船出海,全面融入「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營造優質營商環境,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用好麻章土地資源優勢,謀劃打造高鐵新城片區等高端城市綜合體,高標準推動主要交通幹道兩側土地開發和「三舊」改造。
大力發展全域生態旅遊,深挖鄉村自然風光和歷史人文資源,謀劃打造通明漁港、舊縣河、那鬱河流域等鄉村旅遊示範項目;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謀劃實施一批優質農業產業項目;加快建設美麗鄉村,紮實推進農村基礎補短板工作,打造一批融合自然風貌特色、類型分明的鄉村風貌提升樣板示範村。
跳出湛江看湛江
跳出湛江謀劃湛江
放開手腳去幹一些想幹的事情
才能把湛江的發展路子
走對走實走好
來源:湛江日報
文字:記者路玉萍 張永幸 林宇雲 陳彥 潘潔婷 何有鳳
圖片:湛江日報社視覺產業中心
原標題:《未來怎麼幹?湛江各縣(市、區)黨政一把手有話說》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