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身邊的朋友越來越少,是一個人越活越通透,更加熱愛生活的表現

2020-12-21 左手執筆

茫茫人海,欣喜相逢,你關注我,餘生我陪你走。

在一個獨立辦公室的窗戶旁,一個中年男人站在窗前看著外面的車水馬龍,若有所思,看上去很孤獨但又給人一種特別成熟的感覺。

他叫趙輝,三個月前從信息部技術工程師晉升到了信息部主管,也是我的好朋友。在他晉升的那天,他請我吃了一頓飯,小酌了兩杯。

在那天,就我們兩個人,要換以前,以他的人緣,擺個三五桌都不成問題。我們也談到了這個話題: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身邊的朋友似乎越來越少了。

關於這個話題,趙輝接著酒意,用他踏入社會十三年的經歷,闡述了這個問題。

最先離開的朋友,是那些一直在消耗你的人

趙輝畢業後進入公司,為人實誠,也特別熱心。

大家的電腦壞了,都喜歡叫趙輝去處理,要知道,信息部修電腦的可不止趙輝一人。為什麼都喜歡叫趙輝,因為叫別人叫半天叫不動,而且好不容易來了,又是一頓訓。

而趙輝不一樣,只要叫到他,很快就會到位,並且還會根據當前問題,給出一些自己的建議。

為此,大家家裡的電腦壞了也會叫趙輝去處理,家裡上不了網,下班準拖著趙輝往家裡跑,甚至親戚朋友買個電腦,也要拉著趙輝一起去店裡給意見。

除了趙輝專業方面的事,只要是趙輝能幫忙的,大家都會想到他,哪怕是像搬個家差個苦力之類的。

這便是趙輝人緣好的緣由,而在最近幾年,趙輝開始專心研究管理系統軟體,也沒有那麼多時間去幫那些人了,委婉拒絕幾次後,慢慢的,趙輝也就被那部分一直找他幫忙的人遺忘了。

從不做老好人那一刻起,立馬就會少掉不少「朋友」。

真正希望你好的人,除了父母就沒幾個了

人生活在社會群體裡,或多或少都會與身邊的人有利益關係。

趙輝為人豁達,做事認真,和同事相處融洽,他的主管也跟他稱兄道弟。

可在最近幾年裡,往日一起做事的哥們開始疏遠他,主管也開始背地裡跟老闆說他的不是,甚至有時候給他穿「小鞋」,部門裡的缺失,趙輝總脫不了干係。

為什麼?

只因趙輝這幾年在技術上進步比大家都快,為人處世也比別人做得好,甚至別人都認為,趙輝比他主管能力要強,更適合做主管的位置。

於是,有人開始嫉妒他,也有人開始防著他。

當你越來越優秀的時候,能為你喝彩的朋友不多,能為你高興的,除了父母,已所剩無幾了。

要不,怎會有:人生得一知己足矣之嘆。

三觀不合的朋友,也漸行漸遠

有人說,除了身邊與自己有利益關係的人,我們也總還有別的朋友,比如從小一起長大的小夥伴,那個無話不說的紅顏知己。

是的,曾經那些從小一起玩到大,那些一起翻出學校圍牆去上網的朋友,踏入社會後,各自有了自己的生活,也從事了不同的行業。

能坐在一起的,大多是能搓兩把小牌,或者是開懷暢飲之人。而一旦你開始不喜歡那樣的生活後,那部分朋友自然是要失去的。

並且,那個曾經自己遺憾沒有娶回家的紅顏知己,大家聊的話題也從原來的夢想,愛好轉到了金錢至上,甚至還出現過借錢不還,自己又不好意思問的情況。

已非翩翩少年,曾經可以無話不說,而今卻三句不離錢,有些人,難逃世俗,因為她知道,她沒有義務一輩子做你的傾聽者。

結語:

當一個人身邊朋友越來越少的時候,這個人也就真正的成熟,開始越活越通透了,這並不會熄滅他對生活的熱情,反而會更加懂得珍視自己的生活。

一個人越活越通透後:

開始喜歡和自己的父母聊天,要知道,那些年最怕和父母聊天了,而今,只要一有空,不管是面對面還是打電話,和父母都有說不完的話,嘮不完的家常。

開始對自己的另一半越來越好,按時回家,幫著做家務,給孩子複習功課,因為家,才是他感受到溫暖和幸福最多的地方。

開始讀書,不斷的讓自己變得更有價值,而不再想著依靠任何人,他知道,除了依靠他的,別的人他早已靠不著了。

活得通透後,少了些「朋友」並沒有什麼值得遺憾的,相反,自己收穫到的卻是一個人生活著的意義。

#人生感悟#

相關焦點

  • 當身邊的朋友越來越少,是一個人越活越通透,更加熱愛生活的表現
    我們也談到了這個話題: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身邊的朋友似乎越來越少了。關於這個話題,趙輝接著酒意,用他踏入社會十三年的經歷,闡述了這個問題。最先離開的朋友,是那些一直在消耗你的人趙輝畢業後進入公司,為人實誠,也特別熱心。
  • 為什麼感覺年齡越大,身邊的知心朋友卻越來越少了!
    為什麼會感覺年齡越大,卻發現身邊的知心朋友越來越少呢,似乎覺得再也回不去年輕時候的那份天真爛漫,而且也不會像以前那樣,隔三差五的就會跟朋友們一起聚會玩耍,吃喝玩樂了呢?甚至是身邊的知心朋友也越來越少了!
  • 為什麼感覺年齡越大,身邊的知心朋友卻越來越少了!
    為什麼會感覺年齡越大,卻發現身邊的知心朋友越來越少呢,似乎覺得再也回不去年輕時候的那份天真爛漫,而且也不會像以前那樣,隔三差五的就會跟朋友們一起聚會玩耍,吃喝玩樂了呢?甚至是身邊的知心朋友也越來越少了!
  • 人到中年,越活越「冷淡」
    主持人蔡康永說:「我鼓勵大家做一個冷淡的人,過於熱情不是一個人維持良好關係的方法。」人與人相處,過分的熱情,反而會 傷害到別人,彼此就像一根繩索,捆住對方的手腳了,都會覺得很煩。保持恰當的距離,都會活得更加自由。人到中年,越活越「冷淡」。冷淡不是「冷漠無情」,而是越活越平淡,越活越自由。
  • 心理學:人到中年,不要再迷戀這三種錯覺,你才會越活越通透
    一直都認為,人到中年是一個越活越通透的過程。到了中年,是我們人生智慧與成長的躍遷,只有早點看清人生中的一些錯覺,我們才會在後半生少走彎路。正如龍應臺在一篇文章中講述,年輕的時候,不相信性格決定命運,現在信了。年輕的時候不相信「色即是空」,現在也相信了。
  • 一個人越活越幸福的「跡象」
    你等等的這些想法都是不讓你活得幸福的因素,一個人日子越來越幸福往往會有以下這些跡象,來看看你有沒有?一個人越活越幸福的「跡象」 不管怎麼樣的生活都是好心態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悲歡離合,這個世界上本來就沒有一直美好的事情,而真正能讓生活幸福,能讓自己過得美好的辦法就是自己不管在一個怎樣的生活中,都有一個好心態
  • 曾仕強:越活越通透的人,都不做這三件事
    人到中年,應該越過越明白,越活越通透,也就明白,有三件事不值得去做。 1 不刻意合群 莊子說:「獨來獨往,是謂獨有;獨有之人,是謂至貴。」
  • 一個人,越成熟,越沉默
    一個人越成熟,越不想說話,尤其是人到中年以後,身上的壓力很大,生活萬般皆苦。你找人訴苦,就是讓別人看你笑話,而不是被人同情。那些「長舌婦」,就喜歡聽你嘮叨,還希望你多發牢騷,以後他們就有了談資。一個人,安安靜靜待著,可以呆得住,才是智者。唯有安靜的時候,才可以低頭沉思,不要與人分享自己的心路過程,不要把心頭的苦水倒出來。
  • 為什麼,人越老,越害怕一個人?
    人就是這樣,年輕時渴望一個人在外打拼,孤身奮戰,想要憑著自己做出一番事業。但是當他接觸了更多的人,結識了更多的朋友,感受家庭的溫馨時,他又明白了陪伴的意義。於是當他越來越老,他就更渴望身邊有一個人陪伴自己,一個人的生活,反而是成為了他的恐懼,這些其實都源於他對孤獨的恐懼,對於晚景悽涼的恐懼以及缺乏安全感。
  • 為什麼人越長大就越孤獨?
    即使身處人群當中,孤獨感依舊如潮水般襲來,周圍越喧囂,內心反而越孤獨,這個世界似乎與我有關,又似乎與我無關,每個人都在匆匆忙忙地行走著自己的生活,已經習慣了戴著面具的生活,不知什麼時候,自己連自己都逐漸有些看不清了,然而這個世界又有多少人,每天步履匆忙,說著違心的話,做著違心的事呢?
  • 一個人越不合群,身上這三個特徵就越明顯,人生路反而越走越順
    無論工作還是生活,管理還自己的人際關係,讓與你相處的人感覺和諧舒服,無疑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所以,那些高情商且擅長交際的人,不管走到哪都很受歡迎。他們人脈多交際廣,朋友遍天下,不管遇到什麼難事,都有貴人相助,未來的人生路也會順遂很多。但現實中還有這麼一類人,他們不愛交際,習慣獨來獨往。
  • 越活越通透的人,都不做這三件事
    人到中年,應該越過越明白,越活越通透,也就明白,有三件事不值得去做。生活已經很累了,不要再勉強自己去刻意結交感覺不舒服的人,而去結識那些相處舒服讓你更好的朋友。活在世上,恩怨情仇實在太多,午夜夢回,難免對久遠的往事耿耿於懷。放下,就是世間最簡單的道理,又是最高深的道理。王爾德說過:「為了自己,我必須饒恕一些事。因為一個人,不能夜夜起身,在靈魂的院子裡栽種荊棘。」
  • 越長大話越少的四大星座,不是誰變了,只是長大了
    一起來看看,十二星座裡越長大話越少的幾個星座吧。第一名:雙魚座,小時候雙魚活波可愛,天生愛幻想的他們總是充滿陽光,而慢慢長大後的他們,卻變得沉默寡言了,話很少。雙魚的性格比較多變,這是他們在交朋友時一個最大的缺陷。
  • 年紀越大了,身邊的朋友越來越少!
    其實朋友真的不在乎有多有少,在乎的是在你在需要他的時候依舊在你的身邊,我記得我十八九歲的時候,那時候身邊的朋友真的是不計其數,那時候感覺自己很厲害了,因為那時候自己比較吵,人家都很願意跟你做朋友。我記得那時候的我已經二十多歲,那時候的自己已經在讀大學了,有一次自己因為跟朋友在學校附近開了一個店,後面虧錢了,那時候真的需要很多錢,自己沒有臉跟家裡面拿錢,因為自己的父母就是農民,他們的願望就是讓我好好地去讀書,我卻去開店,跟他們說一定罵我。
  • 曾仕強:越活越通透的人,都不做這三件事
    人到中年,應該越過越明白,越活越通透,也就明白,有三件事不值得去做。 1 不刻意合群 莊子說:「獨來獨往,是謂獨有;獨有之人,是謂至貴。」
  • 夜讀丨越活越通透的人,都不做這三件事
    人到中年,應該越過越明白,越活越通透,也就明白了三件事其實是不值得去做的。生活已經很累,不要勉強自己刻意結交那些讓自己感到不舒服的人或事,去結交那些相處舒服,讓你變得更好的朋友。活在世上,恩怨情仇實在太多,午夜夢回,難免對久遠的往事耿耿於懷。放下,就是世間最簡單的道理,又是最高深的道理。王爾德說過:「為了自己,我必須饒恕一些事。因為一個人,不能夜夜起身,在靈魂的院子裡栽種荊棘。」放下糾纏不休的往事,最大的意義不是寬恕一些人、一些事,而是放過自己。
  • 人到晚年,是越活越精彩,還是混吃等死?
    這說到底是生活態度和人生態度的問題,不是只有年輕、力壯才能創造和擁有幸福的生活,生活的精彩程度和年齡無關,所以,你的晚年,是要越活越精彩,還是混吃等死呢?李阿姨:我今年六十歲了,馬上步入老年了要,年輕的時候我喜歡看書,現在慢慢地眼睛花了,也容易瞌睡了,隨著年齡增長,看的書也越來越少了,我年輕的時候,還喜歡每天把家裡裡裡外外地打掃一遍,精心準備每一頓飯菜,但是現在越來越感覺心有餘而力不足了,腿疼和腰疼都在提醒著我,年紀大了
  • 一個人,怎麼才能越活越體面?記住這三點
    人活一張臉,人人都想要做到體面。體面是上流社會才有的東西嗎?自然不是!即使貧賤如乞丐,也依舊有他的體面。體面不是一種虛榮心,很喜歡體面的這樣一種解釋。「體面」是個合成詞彙,「體」是指內裡充盈,博大精深,「面」是嚴慈肅和,不卑不亢。那一個人,如何做到越活越體面呢?記住這三點。
  • 人到中年,越活越「孤獨」
    人到中年,越活越「孤獨」,這樣的孤獨,不是別人給的,而是自己親手創造的。孤獨不是寂寞,而是一種很高級的享受。中年人的孤獨,是因為沒有人懂自己。人到中年,身邊沒有知己的陪伴,心就越來越累,越來越不想和誰交流,說什麼都是多餘的。一個不願意說話的中年人,是孤獨的,他寧願孤獨,也不想吐露心聲。沒有人安慰自己,那就自我安慰,所有的經歷,一個人承受,不指望誰感同身受。作家梭羅說:「即使是與最優秀的人相處也會使人厭倦,而在獨處時,我做回了自己。」既然和誰在一起,都會厭倦,那就乾脆就一個人獨處好了。
  • 一個人年齡越來越大,身邊的人越來越少,如何排遣孤獨呢?
    如果因為孩子們不在身邊的話,很多的中老年夫妻根本就享受不到兒孫滿堂的幸福,當然就會感覺到孤獨了。更為可怕的是,如果自己的老伴又由於疾病等原因,突然的離開了人世的話,那麼剩下來的這個人的孤獨感覺,肯定是極其強烈的了。人生在世,孤獨的日子是最難熬的,特別是對於一個年齡越來越大,身邊的人越來越少的中老年人來說,就更是如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