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收藏家向甘肅省博物館無償捐贈精品古瓷文物
中新社蘭州11月15日電 (記者 馮志軍 高瑩)香港收藏家楊緒昌夫婦、柯金針夫婦15日向甘肅省博物館無償捐贈了漢—宋時期的七件陶瓷器文物。這是他們多年來收藏的精品古瓷,具有一定歷史和研究價值,將豐富該館在此領域的收藏種類。
-
香港收藏家向甘肅省博物館捐贈6件漢代到宋代年間的陶瓷器精品
省文物局負責人向楊緒昌(中)、嚴輝(左)頒發收藏證書。11月15日,76歲高齡的楊緒昌先生專門從香港飛抵蘭州,在甘肅省博物館專門舉辦的「物歸其所——香港收藏家楊緒昌、柯金針伉儷文物捐贈儀式」上,親手將多年來收藏的6件漢代到宋代年間的陶瓷器精品轉交省博。
-
「我所收藏的文物都屬於祖國」 香港收藏家向省博捐贈文物
甘肅省博物館作為公益性文化單位,每年接待觀眾一百多萬人次,在收藏和保護文物資源、發揮文物的文化和教育價值、豐富民眾生活等方面的功能日益顯著。通過此次捐贈,甘肅省博物館也一定會使這七件具有較高歷史價值、社會價值和藝術價值的文物,發揮它們最大的利民價值和社會效益。」
-
軍博、甘肅省博、寧波博物館、香港歷史博物館等多館恢復開放
隨著疫情防控逐漸好轉,全國博物館正在陸續開放中,近期又有多家博物館已經或即將向公眾恢復開放。5月6日,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恢復開放。上午9時,首批觀眾在正門西側檢查點查驗身份、出示健康碼、接受體溫檢測後,方可進入檢票口。
-
金蠶小鎮2020年迎來大發展 11項重點工程全力推進 「鎏金銅蠶」獻寶之家揭匾
鎏金銅蠶獻寶人譚福全長子、「獻寶之家」代表譚可寶致了答謝詞,他說:」35年前父親譚福全帶領我們兄妹下河淘金時,喚醒了一段沉睡在這片土地上的悠久歷史,我們的不經意發現讓中華民族復興古老絲綢之路的偉大物證「鎏金銅蠶」橫空出世。1984年冬月,我們家發現金蠶,當時一家人都很高興,視若珍寶,還專門做了個木匣子,用紅布包裹,小心收藏。
-
甘肅省馬家窯文化研究會考察參觀天水農耕博物館
本網訊(趙小春 任政虹報導)5日上午,應天水農耕博物館館長邀請,著名書畫家、史學家、理論家、甘肅省馬家窯文化研究會會長王志安,原《西部發展報》社總編輯、甘肅省人民政府發展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甘肅省馬家窯文化研究會副會長、炎黃博物館館長任稼祥, 甘肅省馬家窯文化研究會副會長兼秘書長
-
談古論今話甘肅-14 甘肅省博物館 絲綢之路
甘肅省博物館位於甘肅省蘭州市七裡河區西津西路3號,是甘肅省規模較大的綜合性博物館,該館建於1956年,建築面積2.1萬多平方米,展覽面積1.3萬多平方米。 甘肅省博物館收藏有歷史文物、近現代文物、民族文物、和古生物化石及標本約35萬餘件。
-
「奮鬥博物館」籌建ing,我們一起去「獻寶」吧!
「奮鬥博物館」籌建ing,我們一起去「獻寶」吧!來集中展示這些物品來共同分享它們背後的故事讓我們在忙碌的生活中停下腳步在別人的奮鬥故事中擁抱自己追夢的路上我們並不孤單如果要給這個平臺命名的話姑且稱之為「奮鬥博物館
-
秘密小組「追」寶、仁人志士獻寶、兄弟國家還寶……成立初期,「一...
——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文物局首任局長鄭振鐸17日,一批「國寶」文物亮相國家博物館。它們曾在神州蒙難、家國離亂的歲月中流落他鄉、散失蒙塵;但在新中國成立之初,它們有賴多方努力得以復歸故土。「一窮二白」的新中國,是怎樣「追」寶回國的?誰成了當時的「追寶奇兵」?國際社會又對我國「追」寶態度如何?
-
金龍獻寶:獨一無二的黃花紅舌精品
金龍獻寶 【上圖為金龍獻寶初花照片,一箭一朵,照片雖老舊,亦可看出其驚人神韻。】
-
甘肅省博物館機器人講解員「上線」
每日甘肅網訊(新甘肅·每日甘肅網記者宋菲菲)2月27日,甘肅省博物館觀眾如織,博物館的《甘肅絲綢之路文明》《甘肅古生物化石》陳列主題展,還將語音講解手冊和導覽機器人兩大「神器」投入使用。「科技+人文」的舉措讓博物館人氣更旺。
-
深圳趣多旅行社向神兔俠發起獻寶捐贈雲南6日遊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深圳趣多旅行社向神兔俠發起獻寶捐贈雲南6日遊 據了解中國兒童安全預警平臺神兔俠為了積極推動全國兒童安全發展新思路、新方法,鼓勵更多社會有志之士、企業團體、組織機構共同參與兒童安全事業,有效促進全民參與、攜手努力的新局面、新氛圍。
-
甘肅省博物館與日本大阪東洋陶瓷美術館建立國際友好館
國家文物局博物館與社會文物司司長段勇,甘肅省文物局副局長馬玉萍,甘肅省博物館館長俄軍、副館長王裕昌,日本大阪市立東洋陶瓷美術館館長出川哲郎、佐賀縣立九州陶瓷文化館館長鈴田由紀夫等出席籤字儀式。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北京辦事處、中國博物館協會、國家大劇院、中華世紀壇、江西省博物館、西藏自治區博物館、北京藝術博物館、大連現代博物館有關負責同志和專家應邀出席儀式。
-
甘肅省博物館文物表情包「萌翻」:古今一拍即合
拉近博物館與大眾的距離 甘肅省博物館此次推出的文物表情包共涉及16件文物,包括甘肅省天水市秦安縣大地灣遺址出土的仰韶文化人頭形器口彩陶瓶、武威市磨嘴子漢墓出土的彩繪木雕博戲俑、隴南市禮縣高寺頭出土的紅陶人頭像和秦安縣葉家堡出土的三彩天王俑等。 平涼市靈臺縣出土的西漢銅博戲俑面部表情豐富,刻畫細膩,具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
-
甘肅省地質博物館遊記
低調的位置,別致的外觀甘肅省地質博物館坐落於蘭州市城關區灘尖子團結路6號,甘肅省政協大樓對面,樓層雖不高,但是外觀造型奇特,所以在我們沿著黃河邊閒逛的時候,一下子就吸引了我們的目光,這種專業型的博物館本來就不多,而且我從未參觀過此類型的博物館,自然忍不住要進去遊覽一番。
-
吳川淮賀雲伉儷書畫小品展在甘肅省博物館美術館開展
「天籟人和——吳川淮、賀雲伉儷書畫小品展」在甘肅省博物館美術館開展 每日甘肅網訊(記者王佔東)8月19日上午,「天籟人和——吳川淮、賀雲伉儷書畫小品展」在甘肅省博物館美術館開展。 中國書法家協會副主席翟萬益,甘肅省書法家協會主席林濤,甘肅省文史館館員、著名書法家及書法理論家林經文,甘肅省書法家協會副主席、白銀書法家協會主席張慧中,甘肅省書法家協會原副主席、學者秋子,甘肅省書法家協會副主席、蘭州大學書法研究所副所長秦理斌,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駐會副主席兼秘書長史星文,中國書法家協會學術委員會、隸書委員會委員吳振鋒,長安八人展書家、著名書畫家馬河聲等出席開展儀式
-
甘肅省博物館的「鎮館之寶」,遊客見到卻很失望:怎麼這麼小?
>位於甘肅省省會蘭州,是國家一級博物館,藏品豐富,知名度高,很多遊客來到蘭州旅遊,都會到甘肅省博物館來打卡,已經成為標誌性旅遊景點。甘肅省博物館建於1956年,建築面積大概2萬多平方米,展覽面積約1.3萬多平方米,收藏有歷史文物、近現代文物、民族文物
-
甘肅省再添一座國家一級博物館
原標題:甘肅省再添一座國家一級博物館 12月21日,經有關部門核定,甘肅省平涼市博物館被評定為國家一級博物館。
-
甘肅省博物館裡的表情包,承包了我在蘭州所有的快樂
我的西北旅行的又一站——蘭州,印象最深的地方是甘肅省博物館,最歡樂的地方也是甘肅省博物館,就是那個著名的馬踏飛燕的所在博物館,甘肅省博物館。我們常說透過現象看本質,如果換個思路逛博物館,原來笑點這麼多!當然是奔著甘肅博物館的鎮館之寶去的。
-
六福珠寶2016新春呈獻「金猴獻寶」系列【圖】
「金猴獻寶」黃金擺件齊天大聖孫悟空的經典形象一直深入民心,六福珠寶特別以多款精靈活潑的Q版金猴,盛載著不同的祝願與您拜年,造型栩栩如生,神態維妙維肖,令人愛不釋手,讓您擁有一個生氣勃勃、美滿豐盛的金猴年,無論作收藏珍品、裝飾家居或是贈送摯愛親友,都是不二之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