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發展的今天,我們手中的數碼產品也在隨之發生著變化。從黑白到彩色,從按鍵到觸控,從有線到無線等等。似乎手上的每一件產品都在經歷著變化,在這個時代,每一件新產品的出現,卻總是讓我們覺得另類,但又那麼的和諧。當所有看似獨立的產品個體組合起來,便成了一個生態系統。
本期視頻我們將告訴你蘋果生態系統到底如何作用?以及這個生態能為你帶來多少便利?當然,還有怎樣以最低的價格組建自己的這套蘋果全家桶?
我們假設您目前只有一臺手機,但沒有電腦/平板和智能手錶,通過本期視頻您能了解一臺手機和一套全家桶的區別。
獨立設備及系統
提起iPhone很多人都覺得它只是一部手機,當然,如果你只有一臺iPhone設備時,他確實只是一部手機而已。
但它所搭載的ios系統,卻是一個可以升華與硬體分離的軟體結構體系,可以隨著網絡科技的發展,動態地升級。以適應不斷變化的硬體和軟體。簡單來說,iPhone是蘋果生態系統中最重要,也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iOS也可以被視作一個高度智能的管理員,負責管理控制複雜化和單獨的網絡資源。而如今iOS也迎來了第14個大版本的更新。本次我們也以iOS14為例來進行體驗。
回頭說起iPhone,你不僅可以使用它來進行語音通話,應用安裝,便攜上網等,還可以進行不是那麼「自由」的設置,比如方便你查看各種信息、可以快捷操作並查看信息的主屏幕的小組件,不止是信息疊放、應用整理等,又或許像我們這樣使用面容ID解鎖iphone,拍照後查看照片並分享到其他平臺;輸入或者搖一搖撤銷操作,接聽電話時頂部彈出懸浮窗,雙擊手機背部即可快速截圖,下滑打開控制中心上滑返回桌面,又或許使用Siri助手不停頓的進行控制手機、翻譯文本、操作第三方應用;
使用捷徑功能體驗更多有趣的操作等等,這一切看起來很順滑也很熟悉。這種相對「自由」的系統體驗你也可以在其他安卓手機中來實現,甚至在某些方面還要略勝iPhone一籌,當然前提是你只有一臺iPhone。
蘋果Air Pods,從發布到如今,或許還沒有一家廠商的耳機可以完全超越它,相對於iPhone來說Air Pods的可自由了很多,你可以連接任何有藍牙功能的設備,包括臺式機、筆記本、手錶,當然也包括手機,儘管配合友商產品的Air Pods在部分功能上略有閹割,但使用感受也能媲美普通超越大多數藍牙耳機,除了音質!
這裡我們拿Air Pods Pro來說,出色的主動降噪效果和通透模式,讓你帶上它感覺隔離了整個世界,如果拿著手機的你聽不到我的聲音,長按一側的耳柄力度感應器,這一切又回來了。
可能你現在觀看視頻的這臺設備並不是蘋果的產品,就如我說的這樣它都能實現。
又如果,你手中現在拿著的是臺iPhone,那麼開蓋即可連接,長按打開空間音頻,配合全景杜比影片,左右擺放手機,你聽到的會現在這樣。
如果看著不爽?來塊大屏?
沒錯,是它——iPad,蘋果產品鏈中不可缺少的一件產品,也是蘋果全家桶中你可以以低價享受到生產力的生產工具,這裡說的是「生產力工具」。
從初代iPad更新到如今,經歷了數十數款的升級更新,其分支也變得多了起來,有方便攜帶的mini、普通的iPad、定位時尚的Air和更為專業的Pro,不同的硬體區分能帶給我們不一樣的使用感受,但相同的iPadOS卻能夠帶來同樣相同的生產力,比如:如何利用這塊更大的屏幕,獲取更多的信息,操作更多的程序?以常用軟體為例,上劃dock選擇程序欄進行左右分屏,拖動中間分欄按鈕進行左右大小調節,或者拖動上方按鈕進行位置調整,不夠用?
沒問題,找到需要懸浮的程序,拖動至分欄處變成懸浮窗口,當然你可以懸浮多個程序,左右滑動進行快速切換,上劃停頓查看懸浮程序狀態,輸入面板也可以自由調節,以保證不會擋住你的視線,來獲取更多的學習內容。生產力有了,但效率很低?
別怕!接下來有請Apple Pencil和鍵盤出場,我們先說Apple Pencil,經歷兩代的升級,已經適配了多款iPad設備。外觀上,從尾插充電升級到磁吸充電,功能上除了配對時不同的方式和可以敲擊的筆身,其實沒有更多的變化,重點是兩支Apple Pencil都有著感知上可能超最低的延遲,讓你感覺iPad就是張紙,而它真的可以代替你手中的筆嗎?別著急,稍後給你答案。
藉助iPad優秀的軟體生態可以幫你完成快速的記錄、繪畫以及創作,例如:記錄筆記、手帳,你可以快速進行複製、轉換文本、翻譯、複製粘貼等快速的操作;
並讓你的iPad媲美部分手繪板,更加靈活方便的進行創作繪畫以及設計,如果剛好是二代Apple Pencil,你可以雙擊筆身快速切換工具讓快捷更快捷;
而在3D建模中、Apple Pencil可以讓你擁有第二雙手,進行更多精準的創作;而它卻代替不了真正的筆,筆尖滑動屏幕的感覺,就好比你開著跑車走在冰面上。即便你換上了雪地胎的類紙膜也會感覺隨時失控。但作為Apple Pencil的它來說已經足夠了。特別是在iOS14中加入的隨手寫,隨手複製等功能,讓他比傳統紙筆擁有更強的能力。
如果把iPad比作一臺車,打字時,你的手指就是臺原配的「自然吸氣」發動機,那麼有了iPad智能雙面夾鍵盤的這臺iPad,就好比有了機械增壓,而用有了秒控鍵盤的iPad則變成了一臺「雙渦輪增壓」的跑車,有全域觸摸板的秒控鍵盤可以更方便的解放你的手指,但最終是臺跑車做不了越野的活。但是跑車只能在規劃好的平路上行駛,遇到複雜任務就不夠了。
現在有請這臺「全地形越野車」—蘋果Mac,說起蘋果電腦一個字「豪」,(標上價格50萬)但本期視頻和錢沒什麼關係,我們主要講怎麼掙錢,開個玩笑。至於iMac、iMac Pro、Mac Pro、Mac Book Air還是Mac Book Pro我們不多說,就像我一樣,畢竟只要會開車,選什麼樣的車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駕駛技術。
而這裡的駕駛技術就指Mac OS,在Mac OS的加持下,所有的Mac都不同於我們常用的window電腦,在Mac下沒有Windows意義下的「最大化」,簡單來說就是「全屏化」,剛好所有的Mac上都有塊不錯的顯示屏,回過頭再給這個「全屏化」的系統分出另一個「桌面」搭配類似iPad上的操作手勢,你會覺得原來滑鼠是並不是也不是那麼好用,以至於蘋果為他們的Mac上單獨推出了一款觸摸板:Magic Trackpad妙控板,如果剛好你的MacBook 或 Magic Trackpad支持Force Touch,甚至早前你還可以使用Inklet配合電容筆以實現數位板的功能,這些足以見得這塊觸摸板的強大。
回過頭我們來說說Mac OS,簡單來舉兩個例子:在會議、課堂投屏時中不用擔心垃圾彈窗帶來的尷尬;而軟體和系統的高集成度,足以讓我有理由卸載掉其他的瀏覽器而使用Safari;而在軟體的使用上,你更無需擔心軟體閃退文件丟失等問題,安裝卸載軟體也頗為方便;不需要你每次開關機,想用就用,隨時聽候你的指令,最後它還會教你如何「購買」支持正版軟體。
但也有缺點是讓某些人望而卻步,就是極少數行業用的專業軟體在Mac OS上的缺失,如果你習慣了win,訪達將會是讓你頭疼的文件管理器;不同的快鍵鍵邏輯、和少的可憐的遊戲資源。
但作為生產力工具的它至少在生產力方面是說的過去的,而在特定領域以至於做的比Windows很好的多。
最後我們我們來講講這個生態中可有可無的另一款產品:成人版的「小天才」Apple Watch,作為一款手錶的它在生產力方面沒有過多的貢獻,更多的是在你身體健康方面幫助你。
畢竟有了強健的身體才能更好的996。
Apple Watch可以說是目前智能手錶中功能方面表現最相對出色的一款產品。但千萬不要把它作為你蘋果全家桶所購買的第一臺設備,就算你有了iPad也不可以。但如果你有臺iPhone,那麼你將打開一扇新的大門。拋開手環能實現的所有功能,這裡我們來說它為什麼不同於其他智能腕錶。
裝飾屬性方面不多說,Apple Watch較為豐富且可以自定義的錶盤,相信足夠你用。但常亮功能的屬性並也並非所有人都需要,所以Apple Watch S3至今還沒有從官網下架。多種健身的方式可以讓你掌握每次運動的狀態,更高版本擁有更多的傳感器,有了他們的加持,可以讓你了解高度、方向、心率、血氧、心電圖、等其他檢測功能;擁有蜂窩版本的Apple Watch可以進獨立通話、一號雙終端等進階功能,再搭配最新版本的Watch OS7,配合家人共享,讓你實時再iOS端掌握孩子和老人的動態等等。
常用的幾款蘋果設備我們簡單介紹到這裡,當然還有很多有特色的產品比如HomePod、Apple TV等國內體驗不佳的這裡就不一一介紹。
到這裡想必大家對每一款單獨的蘋果設備都有了初步的了解,接下來我們來來聊一聊串聯起蘋果全家桶最重要的一環——iCloud雲上貴州。
iCloud作為蘋果雲端服務,它的作用則是把以上單獨且可獨立作用的產品,用運雲端的方式連接起來,當你只有一款蘋果設備時,它的作用或只是簡單的備份功能,即使是單獨使用。你也別小看這個備份,iCloud不同於「雲盤」概念,除了備份同步資料,當你的蘋果設備丟失,還可以用它來找到或者鎖定抹去重要信息。購買新設備時,同步原有設備資料,而這些僅僅只是它的冰山一角。當你的所有設備都登錄iCloud時,每個設備之間則有了完整的生態。而現在我來告訴你:這個生態能為你帶來什麼樣的生產力?為什麼這麼多人會掉入蘋果全家桶這個「陷阱」?而且深陷其中。
如何組建蘋果生態
從下圖中你可以看到剛剛介紹的產品中每一件產品配合iCloud,可以相互聯動相互作用,一起組成所謂的蘋果生態。我們拿實例來說,
從簡單的出行三件套開始:不用掏出手機,手錶接收並回復簡單的信息包括有些很多第三方程序,打開支付軟體或錢包用手錶付款;聽歌時戴上耳機抬腕控制播放,如果你的手錶支持蜂窩數據,也可以播放在線歌曲;開通了esim功能後,手機不在身邊時也不怕漏接電話;
日常生活中,戴上耳機,使用手機播放音樂的同時當你解鎖iPad,耳機音頻會自動切換至你正在使用的平板設備,如果這時有電話或簡訊過來可不用忙著找手機,你可以直接在平板接聽回復即可。
手機瀏覽網頁時,轉換至平板設備依舊可以繼續瀏覽,iPad寫了一半的文字也可以在手機中繼續編輯。除去備忘錄、待辦事項、日曆提醒等自帶應用的同步連接,使用Airi Drop打開隔空投送,平板上所有的文件都可以直接投送至手機查看、編輯和分享,當然也可以分享至擁有蘋果設備的任何人包括你家裡的WiFi密碼,無需複雜的配對連接過程,也不用擔心傳輸速度;
如果你財力雄厚,擁有以上所有設備再加和一臺MAC電腦(標頂配的價格),那它們之間更為便捷的功能將會帶給你更好的體驗,除去剛剛提到的所有功能都能實現外,你還可以使用手錶解鎖電腦;在電腦端安裝軟體需要輸入密碼時,使用鑰匙串功能只需按下錶冠即可幫你自動填寫;
接收簡訊驗證碼時直接在電腦端查看;文本中插入圖片直接使用手機或平板中的圖片或者實拍插入,當然耳機也可以在三臺設備之間實現幾乎無縫的連接;使用平板簡單建模或者繪畫,同步至電腦端進行更為複雜的渲染和創作;當然也可以使用隨航功能,將你的平板變成你Mac的第二塊屏幕,看到這裡你會發現我剛剛所說的所有功能都是無線完成的,除去這些當然還有很多,比如剛才說的產品配合HomePod智能音箱、Apple Carplay車載系統、Apple Music、Apple TV等等,它們相互之間的也會聯動起來形成所謂的蘋果生態。
以上所有獨立產品之間相互作用,所帶給我們的方便、快捷,則是你實際能感覺的到的。當我們還在使用微信、QQ傳輸不同設備的信息時,蘋果早已在2013年實現;這就是這個「陷阱」讓很多人進不去就又走不出的陷阱了。
實現更多的功能當然需要各個產品之間相互配合,組成簡單常用的全家桶至少需要兩款以上的產品,這也就了應剛才那句話——為什麼進不去?因為他們的價格,
以現有官網所售的產品來說,想組成一套有略有生產力的蘋果全家桶需要:5798元,包括售價3299元的iPhone SE、最新款32GB的iPad 售價2499。
生產力不夠用?再加一支一代Apple Pencil,售價:722;如果還需有娛樂屬性,再加上第一代Airi Pods,售價1246;總共需要7766。再加上最普通的macbook 7999元,這一套下來至少要1萬5千元了。
說到這裡,我們並不推薦上學或者沒有獨立經濟能力的你來使用一整套蘋果全家桶設備。按照自己實際需求選擇自己合適的產品,使用科技帶來的便攜,方便我們日常學習生活,才是我們做這期視頻的目的。
其實售價不貴的安卓機也能滿足iphone一個智慧型手機所做的事,有線耳機裡動人的歌曲也可以分一半給你喜歡的人,iPad作為你擁有的第二臺電腦,不應該是你日常追劇的神器,更應該作為方便你學習生活的工具,至於Apple Pencil它永遠代替不了我們手中書寫了千年的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