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水遊世界第1148次分享,類別【海洋生物】。潛水美文伴你潛遊世界。如果你希望收取潛水資訊,請關注訂閱號divetheworld; 如果你還對優惠潛水套餐和行程感興趣,請關注服務號divetheworld_s
出處/深圳之窗
美佛州水域驚現鋸鰩?鋸鰩身長4米2大鼻子讓人毛骨悚人。鋸鰩是什麼?本文為大家介紹佛羅裡達州排拍到的鋸鰩照片及鋸鰩資料。
據英國《鏡報》6月12日報導,在遠離美國佛羅裡達州礁島群的溫暖水域上, 一名水手用相機捕捉到了一條身長超過4.2米的鋸鰩,其標誌性的鋸狀鼻子和幾十顆牙齒在照片中清晰可見。
一名水手用相機捕捉到了一條身長超過4。2米的鋸鰩
據悉,鋸鰩最長可達7米左右。由於人們的過度捕撈和狩獵行為,美國政府早於2003年就已將鋸鰩列為瀕危物種。正是由於該物種十分珍貴罕見,這次出現在鏡頭裡的鋸鰩使所有目擊者都大吃一驚。
同樣幸運的還有一名海洋生物學家,他5月份曾在挪威用相機拍攝到了一隻重達40噸的駝背鯨,體重相當於一輛大型運貨卡車。
那麼,鋸鰩是什麼呢?
鋸鰩(jùyáo),鋸鰩科(Pristidae)鋸鰩屬(Pristis)幾種像鯊的魟類的統稱。
分布於世界熱帶及亞熱帶淺水區,底棲,常出入於港灣、河口,有時可上溯江河相當遠的距離。已知有些生活和產卵於尼加拉瓜湖中。頭、體長而平扁,吻延長,很像鋸鯊那樣呈劍形,兩側緣具強齒。最大的體長可達7公尺(23呎)。雖然一般不被當作危險魚類,但佔體全長1/3的吻鋸卻也令人生畏。吻鋸用於攝食活動,或用之發掘底層生物,或用以在魚群中揮舞,殘殺或擊傷群魚。
鋸鰩是一種性情兇猛的鯊魚。鋸鰩的生長速度較慢,產下的幼體極易受其他食肉魚類的攻擊,加上人類的過度捕撈以及環境汙染,因此數量正急速減少。以前曾廣泛生活在地中海和大西洋東部的鋸鰩如今已在歐洲海域完全消失。
軟骨魚綱板鰓亞綱的鋸鰩目。本目僅有鋸鰩科鋸鰩屬約6種。吻平扁狹長,劍狀突出,邊緣具堅硬吻齒。無鼻口溝。鰓孔5個,腹位,位於胸鰭基底內側。背鰭2個,無硬棘;胸鰭前緣伸達頭側後部;尾粗大,尾鰭發達;奇鰭與偶鰭的輻狀軟骨後端具很多角質鰭條。非常像鋸鯊目的鯊魚,但不同的地方是鋸鰩身體扁平,鰓腹位(在身體的下方),鋸吻上沒有肉質觸鬚。
化石見於上白堊紀至近代。分布於熱帶、亞熱帶各近岸海區和各大河口,有些進入江、河、湖泊、甚至定居於淡水中並進行繁殖。
形態特徵
鋸鰩科是鰩目的一科,魚的吻部延長,成為一個扁平的板,兩側有齒狀突起,非常像鋸鯊目的鯊魚,但不同的地方是鋸鰩身體扁平,鰓腹位(在身體的下方),鋸吻上沒有肉質觸鬚。
鋸鰩有的品種相當大,身長可達5米,以海底甲殼類動物為生,平時將身體潛伏在泥沙中,主要棲息在淺海,分布在世界各地暖水海洋中。
乍一看,鋸鰩的外形與鋸鯊幾乎一樣,頭前的吻部也呈劍狀突出,吻的兩側也都有鋸齒,俗稱吻鋸,其實兩者的差別很大,最主要的區別在於鰓孔所在的位置不同,鋸鯊的鰓孔位於身體的兩側,而鋸鰩則位於身體的腹面,還有鋸鰩吻鋸上沒有像鋸鯊那樣的須。
鋸鰩也是很兇猛的魚類,而且行動敏捷,遊動迅速,特別是憑藉它那又長又硬又鋒利的吻鋸,時常在魚群中橫衝直撞,並且少有對手,甚至連比鋸鰩本身還大的魚,反應稍一遲鈍,也難逃鋸鰩的重創,遍體鱗傷不說,或有可能葬身其腹。
鋸鰩通常分布在熱帶與亞熱帶的近岸性海域,我國南海也偶有發現。最大的鋸鰩體長達9米,其中吻鋸長就有2米,寬0.3米。有趣的是鋸鰩是胎生的,在其娘肚子裡,鋸鰩的長嘴就已經帶刺了,不過在其外面套著一層厚厚的皮膜,以免在不小心時刺傷它的母親。
鋸鰩,一種鯊魚的親緣動物,正面臨「滅絕的危險」,主要是由於捕魚網的糾纏以及棲息地的喪失所造成的。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微信立場。內容為一家之言,供討論參考,請謹慎甄別,若有任何疑問,請謹遵專業人士叮囑。任何版權問題,請隨時聯繫。
微信公眾號(divetheworld)潛水遊世界是旅遊資訊分享互動平臺,同時提供潛水旅遊諮詢代理服務。
本著「有用、有趣、長知識」的原則,每天推送潛水美文,涵蓋潛水攻略、潛點介紹、潛水安全、潛水攝影和約伴曬圖等集傳播性和互動性於一身的優質內容。
Dive the World Live Your Dream
微信公號 divetheworld
私人微信 divetheworld_p
客服:400 678 1632
郵箱 divetheworld@126.com
歡迎投稿合作贊助
如果你正在計劃去如下潛點潛水,不妨去店裡逛一下。我們給你提供價格優惠的潛水套餐,也希望你能支持我們,能讓這個平臺變得更好。你的支持是我們工作的動力!
👇👇👇 點擊"閱讀原文" 【查看更多潛水套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