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人引以為豪的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現在進展到什麼程度了?這是很多人關心的問題。據媒體報導,2018年12月27日,中國北鬥衛星導航定位系統正式具備全球定位能力,可在全球範圍內為各類用戶提供高精度、高可靠的定位、導航、授時服務。另據央視報導,目前,我國正在建設的北鬥衛星導航系統進展順利,計劃於2020年向全球提供服務。未來,北鬥三號將繼續發射衛星,直到2020年建成由30顆衛星覆蓋的北鬥全球系統。北鬥全球系統星座由3顆GEO衛星,24顆MEO衛星和3顆IGSO衛星組成;地面段包括主控站、注入站和檢測站等若干地面站;用戶段包括北鬥用戶終端以及與其他衛星導航系統兼容的終端。
1、全球四大衛星定位系統
全球四大衛星定位系統是GPS系統(美國)、北鬥系統(中國)、GLONASS系統(俄羅斯)、伽利略衛星導航系統(歐盟) 。GPS系統是美國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研製,主要目的是為陸海空三大領域提供實時、全天候和全球性的導航服務,經過20餘年的研究實驗,耗資300億美元,到1994年,全球覆蓋率高達98%的24顆GPS衛星星座己布設完成。
北鬥衛星導航系統是中國自行研製的全球衛星定位與通信系統,是繼美國GPS全球定位系統和俄國GLONASS之後第三個成熟的衛星導航系統。系統由空間端、地面端和用戶端組成,可在全球範圍內全天候、全天時為各類用戶提供高精度、高可靠定位、導航、授時服務,並具有短報文通信能力,已經初步具備區域導航、定位和授時能力,定位精度優於20m。
北鬥衛星導航系統是中國自主建設、獨立運行,並與世界其他衛星導航系統兼容共用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可在全球範圍內全天候、全天時為各類用戶提供高精度高可靠的定位、導航、授時服務,併兼短報文通信能力。北鬥衛星導航系統正按照「三步走」的發展戰略穩步推進。第一步,2000年建成北鬥衛星導航試驗系統,使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擁有自主衛星導航系統的國家。第二步,建設北鬥衛星導航系統,2012年左右形成覆蓋亞太大部分地區的服務能力。第三步,2020年左右,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將形成全球覆蓋能力。
2、北鬥系統正式從區域走向全球
北鬥三號除了提供全球服務以外,繼續保留了傳統的北鬥特色服務:短報文和位置報告。北鬥三號很好地把導航和通信技術聚合在一個系統中,這個特色服務是美國的GPS、俄羅斯的GLONASS、歐洲的GALILEO三大系統所不具備的。去年,北鬥三號衛星更是以一年19星的佳績在太空中刷新了「中國速度」。航天科技集團五院北鬥三號工程副總設計師 、衛星首席總設計師 謝軍介紹,從跟跑到並跑到今天,我們部分的功能性能指標已經可以說在國際衛星導航領域裡頭屬於這個領跑這樣一個地位。
5月15日,中國衛星導航定位協會在北京發布《中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發展白皮書(2019)》。白皮書顯示,2018年年底,北鬥三號基本系統完成建設,並開始提供全球服務,這標誌著北鬥系統正式從區域走向全球。2019年4月20日,我國成功發射第44顆北鬥導航衛星,拉開今年北鬥高密度組網的序幕,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也隨之邁向嶄新的發展階段。白皮書顯示,2018年,我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的自主創新能力顯著增強,包括國產北鬥晶片、模塊等關鍵技術進一步取得全面突破,性能指標與國際同類產品相當,並已形成一定價格優勢。
3、現在國內手機基本上都是支持北鬥導航的
現在國內手機基本上都是支持北鬥導航的。手機是否支持北鬥導航,是其內置的晶片決定的。早在2014年國內手機廠商出品的手機的導航模塊都是GPS+北鬥的雙模導航系統了,有的是多個導航系統組合,如GPS+GLONASS+BDS等,現在大多數的導航服務都是由多重的導航系統提供的定位服務,再經過綜合計算確定反饋給用戶的位置。
現在市場上的手機(蘋果除外)都已經基本支持我們自己的北鬥導航,很多人認為自己的手機不支持北鬥導航,是因為手機設置中有的是顯示的GPS。手機上顯示GPS,有著一定的歷史原因。歷史的原因就是美國搶註了GPS這個商標,GPS翻譯成中文的意思是全球定位系統,而世界上現在有四大全球定位系統,分別是美國的GPS、歐洲的伽利略、我國的北鬥、以及俄羅斯的格洛納斯。不過因為美國的GPS組網最早,應用也最廣泛,再加上美國當初定位系統直接起了一個GPS的名稱,才成了現在看到GPS就被誤認為是美國GPS的現狀。現在有一些手機為了不造成這種誤會,已經把GPS定位改成位置服務和定位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