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鄭州設個領事館區 中不中(圖))
河南商報首席記者
趙強 李肖肖
記者 宋曉珊 文/圖
昨天,參加省政協十一屆四次會議的省政協委員、鄭州大學法學院常務副院長沈開舉表示,鄭州與瀋陽、成都、昆明等地相比,目前國際交往渠道少,尚無專門的領事館。雖然河南GDP位居全國第五,但鄭州被視為「2.5線城市」。
他表示,民間的經貿活動走到哪兒,政府的服務就應該跟到哪兒。他建議在鄭州設立「一帶一路」國家領事館區,為河南的對外交往提供更完善的服務和環境,提升鄭州的國際化水平。
【現狀】
國內13個城市有領事館
鄭州卻沒有
鄭州是「一帶一路」的重要節點城市,在戰略定位、區位交通等方面具有較大優勢。
「雖然河南的GDP穩居全國第五,但鄭州一直被定位為二線末、三線頭城市,即『2.5線城市』。」沈開舉說,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國內共有13個城市設有外國大使館或領事館,均為國家中心城市、省會或沿海開放城市。從使(領)館區情況看,13個城市中,有4個已建統一規劃的領事館區,分別是廣州、昆明、南寧、廈門;另有6個正在規劃建設使(領)館區。
目前我省國際交往渠道少,鄭州尚無專門的領事館。
「周邊省市競爭刻不容緩。可以說,領事館區是一個國家中心城市、國際大都市的標配。」沈開舉說。
【意義】
設領事館方便辦籤證
更能吸引外企投資
領事館與百姓生活息息相關,有了領事館,市民出國辦籤證將更加方便。領事館的設立還可吸引外國企業來發展,讓百姓在家門口就能感受異域風情。
「鄭州既要有民間的經貿往來,又要有和經貿對象國家官方之間的聯繫。民間的經貿活動走到哪兒,政府的服務就應該跟到哪兒。」沈開舉稱,隨著航空港區建設的突飛猛進,鄭州成為內陸城市對外開放的樣本,外向型經濟發展迅速,現在到了國家間官方建立常態交流機構,為經濟發展、人員往來服務的時候了。
沈開舉建議,專門設立領事館區,興建領事館大廈,著手吸引「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外國或國際組織設立駐鄭州代表處或辦事機構,將為河南乃至中部地區對外交往提供更完善的服務和更舒適的環境,提升鄭州的國際化水平。
【建議】
要有超前謀劃意識 依託重大平臺推進建設「現在對鄭州來說可是千載難逢的好機會。」沈開舉說,截至2014年,鄭州引進世界500強企業累計121家,全省實際利用外資超過134.56億美元。在開放型經濟加快發展的同時,開放功能進一步提升。
「不過,一定要有超前謀劃的意識。」沈開舉表示,鄭州領事館區的啟動建設,首先要積極論證,編制規劃,依託鄭州重點功能區、國際性會展等重大平臺推進。先期啟動基礎設施建設,以此吸引領事館入駐。
此外,鄭州領事館區規劃建設方案編制完成後,報河南省政府同意,由河南省外事部門正式報國家外交部審批。應密切和外交部溝通,確保項目通過審批並落地實施。
「領事館區建設涵蓋外事、規劃、財政、城建、融資等方方面面,需要省、市、區三級聯動,各部門積極配合,形成齊抓共促、合力推進的工作機制。」沈開舉說。
委員介紹
沈開舉,河南省政協委員,鄭州大學法學院常務副院長、博士生導師,2015年12月任中國民主促進會第十三屆中央委員。
在接受媒體採訪時,他還曾建議:河南人才多,但上大學難,上好大學更難,進而導致了我省高層次人才、高端科技人才嚴重缺乏。可以創建新型一流大學和吸引國際一流大學來豫興辦分校,加快高端人才自主培養體系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