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尼布楚條約,痛失貝加爾湖,俄方是怎樣看的?很氣憤!

2020-12-23 資深人士說文史

尼布楚條約,是中國與俄國籤訂的第一個邊界條約。也是國際條約,第一次將「中國」作為主權國家的稱呼。中方全權代表,索額圖的全銜是:中國大聖皇帝欽差。今天,我們就《尼布楚條約》散談、雜談、淺談一下,它涉及到的一些歷史軼事。

清朝版圖

東北地區,是滿族的發祥地,歷來受到清政府的重視。清朝初年,沙皇俄國對外擴張的時候,在黑龍江流域建立了雅克薩、尼布楚兩個據點,作為侵略中國的翹板。清政府多次派兵打沙俄,但是沙俄嗜土成性,跟你打遊擊戰,不停地騷擾你。這也是沙俄的一貫本性。它為了奪得出海口,跟瑞典打了27年,三次瓜分波蘭,跟土耳其打了300年。這次輪到中國,沙俄當然不會輕易放棄的。

沙俄版圖

中國人對外戰爭,歷來是先禮後兵的,無論是對突厥、匈奴、乃至後來的倭寇。俄羅斯入侵中國後,康熙也親自到東北了解情況,為了徹底解決邊境問題,他還給沙皇寫信,和平解決兩國爭端。但是沙皇遲遲不給答覆,此時在沙俄掌權的,並不是彼得一世,彼得一世還沒有登基,由他的姐姐攝政,也就是索菲亞公主。

也就是金庸小說《鹿鼎記》中,提到的韋小寶為了躲避追殺,跑到了俄羅斯;遇到了西伯利亞來玩的索菲亞公主,後來成了索菲亞公主的情人。劇中,韋小寶憑著自己懂得中國歷史的一點皮毛經驗,就指點了索菲亞率領火槍軍成功政變。

韋小寶與索菲亞

真實的歷史不是這樣,索菲亞能夠攝政,主要是由於彼得一世還年幼,才10歲。索菲亞得到了最強大的俄國「禁衛軍」支持,射擊軍。索菲亞攝政了五年,正值中俄尼布楚談判期間。索菲亞雖然得到了禁衛軍的支持,但是沒有完全融入禁衛軍,而彼得一世是從小和軍人一起長大的。彼得一世,不會吹灰之力,就趕下了索菲亞正式登基了。扯遠了,咱們繼續回到尼布楚談判。

康熙皇帝見沙俄不回信,1685年,就派清軍3000人,攻克了雅克薩450俄軍。清軍退後,俄軍又捲土重來。第二年,清軍2400人圍攻雅克薩城,圍困一年,俄軍只剩下了66人。此前早在順治年間,清朝和俄國就發生過了多場戰鬥,清軍多次取勝。這次出兵,是在康熙皇帝平定三藩之亂後,進行的。清軍在取得多次勝利後,宣布無條件和平談判。

康熙劇照(劉愷威飾)

談判背景,雙方國內都有難處。清朝政府正在解決蒙古噶爾丹問題,希望早日解決中俄邊境問題,騰出手對付噶爾丹。俄國方面,索菲亞公主正在面臨彼得一世奪權,登基時期,宮廷鬥爭正是高潮時刻。俄國在西伯利亞根本就沒有多少重兵,喀爾喀蒙古族大量南遷,甚至要攻打尼布楚;被俄國統治的布裡亞特人正在起義反抗統治,在西邊戰線上,俄國正與奧斯美帝國作戰,為了奪得黑海出海口,兵力根本不能兼顧東方。

尼布楚條約待議地區

可見,俄國所面臨的環境比清朝要糟糕得多。俄羅斯就是一個戰鬥民族,死皮賴臉的談判藝術十分高超,在戰敗的情況下,籤訂了《尼布楚條約》。並且在條約裡,通過模糊的字眼,指鹿為馬,模糊標識,搬移界碑,造假地圖等手段,佔盡了便宜。

興凱湖分界線(三角形內為被掠奪領土)

此種手法,在之後的中俄條約中,屢試不爽,中國在這方面,丟失了大量的領土嗎,例如按照籤訂的條約,興凱湖應該中俄各一半,結果俄羅斯佔去了三分之二,唐努梁海地區,以及黑龍江入海口處的庫頁島都應該屬於中國。此後,又乘人之危,趁火打劫,逼迫中國籤訂了《璦琿條約》、《北京條約》,直接把中國東部黑龍江流域的出海口給封死了。即使按照那些不平等條約,中俄《尼布楚條約》待議地區,現在仍然是可談判的地區。

尼布楚條約不同翻譯版本

尼布楚條約籤訂,看似一個平等的條約,俄國通過這個條約霸佔了貝加爾湖以東,尼布楚一帶,西西伯利亞(外興安嶺)地區,總面積800多平方公裡。最可惜的是貝加爾湖,當年蘇武牧羊的地方,如今只能在李健的《貝加爾湖畔》的歌聲裡去感受它的美麗。

貝加爾湖

貝加爾湖是一個巨大的淡水湖水庫,平均深度是730米,淡水量佔地表淡水總量的五分之一,蓄水量2.36萬立方公裡,光看數據太蒼白,舉個例子吧。我國所有的淡水湖加起來也就200多立方公裡,也就相當於貝加爾湖的百分之一。貝加爾湖水,相當於北美洲五大湖水的總和,夠全世界人口飲用100年。

貝加爾湖

《尼布楚條約》,我們認為是不平等。那麼俄國人,又是怎麼看的呢?俄國學者始終認為,《尼布楚條約》對他們來講,是不平等條約,他們指責當權者索菲亞(彼得一世姐姐),只了解談判進程,對此事毫不關心。他們認為把黑龍江兩岸的土地劃歸給中國,俄國就喪失了黑龍江航行權,即便後來《璦琿條約》、《北京條約》重新取得了黑龍江北岸大片領土,但是黑龍江成了中俄界河,俄羅斯船隻只能沿著俄方一側中心線航行。

中國丟失領土

這是什麼理論,這是強盜理論。按照這個理論,中國是不是喪失了伏爾加河航行權。一個嗜領土成性,一貫落井下石,趁火打劫的民族,始終是我國的警鐘。

相關焦點

  • 滿清的第一個不平等條約應當是《尼布楚條約》貝加爾湖從此失去
    大家都知道,中學歷史教科書上明確寫道:「《尼布楚條約》明確劃分了中俄兩國東西邊界,從法律上確立黑龍江和烏蘇里江流域包括庫頁島在內的廣大地區屬於中國領土,清政府同意把貝加爾湖以東的尼布楚之地劃歸俄羅斯。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平等的邊界條約」。
  • 《尼布楚條約》:中國失去的不止是貝加爾湖,還是噩夢的開始!
    在我們從小到大學過的歷史課本中都把中俄籤訂的《尼布楚條約》作為一個平等的條約來看待,認為《尼布楚條約》的籤訂從法律上肯定了黑龍江和烏蘇里江流域包括庫頁島在內的廣大地區,都是中國的領土。俄國人認為《尼布楚條約》的籤訂是俄國外交領域的重大失敗,俄國人本來打算完全佔領黑龍江流域,並把黑龍江變成俄國的內河,這樣俄國便又多了一個出海口,而《尼布楚條約》的籤訂令他們這一計劃落空。不管是從中國的歷史課本還是俄國人的評價來看,《尼布楚條約》似乎看起來都對中國有利,然而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 滿清的第一個不平等條約應當是《尼布楚條約》貝加爾湖從此失去
    大家都知道,中學歷史教科書上明確寫道:「《尼布楚條約》明確劃分了中俄兩國東西邊界,從法律上確立黑龍江和烏蘇里江流域包括庫頁島在內的廣大地區屬於中國領土,清政府同意把貝加爾湖以東的尼布楚之地劃歸俄羅斯。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平等的邊界條約」。
  • 練說歷史:八一八關於尼布楚條約的歷史故事
    康熙令多位將軍於水陸兩軍雅克薩,經過多次交戰,是的沙俄軍隊戰敗,派大臣前往清軍營帳要求議和,同年十一月,清朝同意議和,並派遣大學士索額圖前往邊境尼布楚談判,在談判過程中,俄方多次提出邊境以黑龍江至海為邊境線,「以牛滿河或者精奇裡江為邊界」自己「以雅克薩為界等從多不平等條約。均被清朝嚴詞拒絕。經過長達兩個月談判,中俄達成共識。
  • 尼布楚條約是平等條約,俄羅斯為何認為是不平等條約?
    尼布楚條約是清朝和俄羅斯之間籤訂的第一份邊界條約,也是中國與西方國家締結的第一份國際條約,因條約在尼布楚籤訂而得名。條約籤訂後,尼布楚被劃歸俄羅斯所有,名字也被改為涅爾琴斯克,因此俄羅斯歷來稱《尼布楚條約》為「涅爾琴斯克條約」。
  • 貝加爾湖是怎樣被割讓的——《中俄布連斯奇條約》
    包括貝加爾湖一帶在內的蒙古地區,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早在戰國時期,中國匈奴族就在這裡建立了強盛的奴隸制國家,至三國、北魏、周隋時,鮮卑、柔然、突厥繼起,領有其地。唐朝打敗了突厥,在此置官設治,建立了安北都護府。
  • 尼布楚條約使中國丟失了幾百萬的國土,為何康熙卻認為賺大發了?
    1689年9月7日,大清與沙皇俄國在中俄邊境的尼布楚籤訂了《尼布楚條約》,這是近代中國意義上簽訂的第一款國際條約,雙方整整談判了半個月才敲定了條約中的具體內容
  • 雍正時期與沙俄籤訂的條約,決定了貝加爾湖的歸屬
    聞一多先生曾在創作《七子之歌》時感嘆:「早在康熙籤訂尼布楚條約之時,既已經開始喪權辱國,也是不平等條約的開始」。而關於《尼布楚條約》究竟是平等條約,還是喪權辱國的退讓,網上近年來一直爭論不休,實際上,不僅我們認為尼布楚條約不平等,俄羅斯同樣認為1689年雅克薩之戰後籤訂的這紙條約非常屈辱,認為是由於沙皇政府的懦弱無能,才導致俄羅斯籤訂條約失去了大片土地。
  • 大明帝國究竟有多大,及《尼布楚條約》賣國條約考證
    五、《尼布楚條約》賣地賣國。在尼布楚會議上,清朝代表曾提出以勒拿河至北冰洋為界的第一方案,繼而讓步提出第二方案,即以外興安嶺的北支(諾斯山)直至亞洲大陸最東北的沒入大海深處的諾斯海岬(即楚科奇半島)為界。
  • 清俄以平等籤訂的第一個正式條約,卻讓中國徹底喪失貝加爾湖
    清政府曾一度派兵收復過雅克薩,隨後多次敦促沙俄進行談判,然而俄方卻置之不理。1685年,康熙在平定「三藩之亂」後,派將軍彭春等從璦琿起兵,分水陸兩路圍攻雅克薩,俄方被迫答應撤退。但是,清軍一離開,俄軍又偷偷開進雅克薩城重建據點。1686 年,清軍再次圍攻雅克薩城,俄軍傷亡慘重。
  • 中俄雅克薩之戰的較量,《尼布楚條約》對清朝是否公平?
    《尼布楚條約》是中國和歐洲國家沙俄籤訂的第一個條約。說到條約,就會讓人想起之後籤訂的一系列不平等條約。畢竟那些條約對中華民族近代史影響太深了,作為清朝和沙俄籤訂的第一個條約,有著什麼樣的影響?其影響很深,它劃定了中俄東段邊境界線,確定了黑龍江和烏蘇里江,包括庫頁島在內的廣大地區都屬於中國。但這些都被後來的沙俄給侵佔了。
  • 尼布楚條約,清帝國對俄國做出的三次讓步
    中俄尼布楚條約當蒙古的喀爾喀汗正在北方與俄國人交戰時,噶爾丹發動了對喀爾喀的攻擊,喀爾喀汗戰敗。此時的康熙皇帝要準備同準噶爾汗國的戰爭,與俄國人籤訂和平條約是迫切的需要,康熙皇帝對索額圖作出了以額爾古納為界的談判底線。先要求以尼布楚為界,如俄國人要求保留尼布楚,清俄進行互市、通商、交往,就退讓到以額爾古納為界。可以看出,康熙皇帝不想讓清俄關係尖銳化,又做出了讓步,這讓索額圖談判也有了迴旋餘地。
  • 康熙攻破雅克薩,沙皇俄國提出談判,《尼布楚條約》正式籤字
    從黑龍江的上遊,直到貝加爾湖,滿蒙兩族世世代代在這廣大地區繁衍生息。現在,從遙遠的烏拉爾山以西,來了沙皇侵略者,滿蒙百姓遭受他們的壓迫欺負,當然義憤填膺,盼望著有朝一日朝廷收回他們祖祖輩輩生活的土地。到了康熙二十一年(公元1682年),中國廣大地區已經完全安定下來,康熙皇帝開始把注意力放到北方邊界的安寧上來。
  • 《尼布楚條約》為啥會有待議區?顧慮重重,妥協的結果!
    提到《尼布楚條約》,很多人知道,條約規定了待議區。也就是說,那片土地不歸中國,也不歸沙俄。這種奇葩的約定,在以往的條約中是很難看到的。那麼,《尼布楚條約》為啥會有待議區?顧慮重重,妥協的結果!待議區《尼布楚條約》的內容十分有意思,僅用拉丁文、滿文、俄文書寫。針對待議區這塊,各方觀點不一致。從上圖,我們就能看出,俄文條約中的待議區面積最小,滿文中的待議區面積最大。
  • 貝加爾湖是怎麼樣被清朝割讓的?
    那大清是如何丟掉貝加爾湖,被俄羅斯人侵佔了呢?之前毒蛇寫過,康熙籤訂《尼布楚條約》,大方送給俄羅斯貝加爾湖以東的43.17萬平方公裡土地。比鴉片戰爭籤的《南京條約》割讓土地多5000倍!而貝加爾湖以西的10萬平方公裡則是雍正送出的。
  • 東北歷史:中俄國民為啥都認為《尼布楚條約》不平等?
    1689年9月7日,中俄籤訂《尼布楚條約》。 在條約中,中俄劃分了兩國東部邊界,從法律上確立黑龍江和烏蘇里江流域包括庫頁島在內的廣大地區屬於中國。 但是,針對這個條約,中國和沙俄國民都認為是不平等條約。
  • 《中俄尼布楚條約》曾規定以勒拿河為界?雖是真的但也是不可能的
    大清康熙二十八年(公元1689年),清政府與沙俄在尼布楚籤訂了《中俄尼布楚條約》,兩國就此確定了東部邊界,即以「格爾必齊河,額爾古納河及外興安嶺為兩國的東段邊界」。不過很少有人知道,當初兩國的第一次談判,清朝談判大臣索額圖曾提出「以勒拿河,貝加爾湖一線為兩國的邊界」,不過這個提議當即就遭到了沙俄方面的反對,因為對於沙俄來說,這完全是不可理喻的要求,那麼為何是「不可理喻」的呢?這就要從沙俄當時的整個對外擴展的戰略布局去講了。
  • 尼布楚條約使我們失去了西伯利亞,為什麼我們還要稱它是平等條約
    清朝有無數個不平等條約,但卻沒有無數個平等條約,從清朝取代明朝以後來看,如果算平等條約的話,也只有那歷史書上面寫明的尼布楚條約了。尼布楚條約在清朝後期的眾多條約之中真的不算什麼,可他對於清朝條約先例的這個作用卻是絕無僅有的,因為只有祖先了有了和外國籤訂條約的歷史本來,後世不作為皇帝才敢冒天下之大不韙。
  • 清朝和俄羅斯和領土談判:貝加爾湖真的自古以來就是屬於中國嗎?
    風捲雲舒,慣看桑田變滄海;古往今來,多少故事笑談中;分享歷史故事,了解歷史文化,感受不一樣的時代背景。 1688年,是世界史上不平凡的一年。這一年,英國發生了「光榮革命」,議會掌握了國家大權,王權遭到了限制。在東方,俄羅斯帝國羅曼諾夫王朝和中國清朝在尼布楚進行了領土問題談判。
  • 《尼布楚條約》兩邊的千古一帝
    《尼布楚條約》,是中國清朝和沙皇俄國之間1689年9月7日籤訂的第一份邊界條約,也是中國與西方國家締結的第一份國際條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