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種:春紅零落綠正濃 生如夏花愛高潔

2020-12-14 佛山在線

己亥之年,時維仲夏;芒種之雨,龍舟水漲。章臺掩映,曲水流觴,餞別花神,古之流風。群英繽紛,捻茶淺唱,心隨意遠,今之嶺南。

滿地落紅已過,雨輕敲著車窗,窗外的樹葉綠得深沉,雨順著掛著果的枝條淅瀝而下,時間在滴答聲中緩步前行,芒種已來。

之於悠久的時間長河,芒種靜默如一塊溫潤的琥珀,鎖住了另外一些沉埋已久的民俗文化記憶,以及一些絢爛飛揚的想像。

幸運的是,自然賦予生活美,還有力量。人亦從生活中發現美,並且汲取力量。

萬物生長滿園綠

今年早春,高明人何倬光在自家庭院栽種了一株蒲公英,由春及夏,蒲公英悄然勃發,又在芒種前夕悄然成熟,清風細吹,皓如白雪的花瓣隨風飄散。

這是萬物生長帶給何倬光的一種欣喜。何倬光是研究本土民俗文化的一位前輩。芒種之於他的記憶,除了黍稷稼穡的事,花神退位需要祭祀餞行,這讓芒種節氣多了些許唯美想像。

「芒種一過便是夏至。」何倬光說,在嶺南以北,此時百花凋殘、零落,民間多在芒種日舉行祭祀花神的送別儀式。

「一是感激花神給人間帶來的美麗和呵護,二是祝禱來年再次相會。」何倬光推測,送花神是古人對大自然的一種親近,表達對生態的敏感和重視。

「送別花神最令人拍案叫絕的,要數家喻戶曉的林黛玉。」何倬光說,光是「手把花鋤出繡窗,忍踏落花來復去」一聯,就刻畫了閨中女兒多愁善感又純粹自然的形象。

因奼紫嫣紅失去顏色而傷春詠懷,《葬花詞》只是一個具體化了的想像。將美的追求化作美的享受,是古今人們共同的情愫。

在《紅樓夢》第二十七回,那些女孩兒為了送別花神,她們在每一棵樹上,每一枝花上,都系了用花瓣柳枝編成的轎馬,或者是用綾錦紗羅疊成的千旄旌幢,她們讓滿園繡帶飄飄,花枝招展。

什麼是美?什麼又是曲水流觴與遊園盛會?古風總是引人遐想。

別有氣象在嶺南

看一朵花開,看一朵花落,方才曉得夏漸深,暑意濃,青梅黃,楊梅紅。

雖然,為花神餞別的古風基本湮滅無蹤,一如何倬光庭院裡的蒲公英亦已凋萎。但是,正如落地的麥子不死,善於包容並蓄的佛山人,也從各地民俗文化中汲取力量,延續迎送花神的情懷。

在江南,芒種這節氣,因為多雨和梅子黃熟而有了「梅雨」的別稱,新鮮梅子味道酸澀難以入口,因此得到它生命形式的另外一種演繹——煮酒論英雄。

上世紀80年代以來,張悅楷的粵語說書深入千家萬戶,在一代佛山人的成長中留下了深刻烙印。《三國演義》裡,曹操、劉備二人指點天下,動魄驚心。梅雨時節的那一聲驚雷,暗示了人類歷史進程中的波譎雲詭,曲折激蕩。如今,青梅煮酒也逐漸融入佛山人的生活,不少家庭開始釀製青梅酒自酌,仿佛於暢談天下英豪的慷慨之中又永葆著一份求真務實的本色。

在講究天人合一的過去,芒種還意味著陰氣初生,嶺南民間素有芒種「三候」之說。但不管是螳螂初生,候鵙始鳴,抑或反舌無聲,意思不外乎萬物都會因應而生、因時而作,這是《詩三百》中王風與農時相結合的明證。

嶺南為三山五嶺所隔,又為季風氣候所環伺,在這片廣袤的大地,仲夏意味著更為蓬勃的生機,佛山這一國家森林城市,也四季花常開。芒種之時,恰值蓮葉婷婷,芳華正茂;有波斯菊盛放,隨風搖曳;有木荷綻於幽谷,紛紛開且落。

並蒂蓮開成盛景

農曆五月的嶺南,是一片雨澤。但在這片雨澤之中,光是一株並蒂雙開的蓮花,就足以自成盛景,聚焦萬千目光。

彼澤之陂,有蒲與荷。在三水區荷花奇境公園,千顆萬顆水滴正在交接相連的荷葉上打著滾兒,閃著光芒。一株生成機率為幾萬分之一的並蒂蓮正獨立蓮葉之間兀自綻放。

魚戲蓮葉間,人逐並蒂蓮。經歷過初春時節桃花水的潤澤、仲夏時節龍舟水的滌蕩,此時的並蒂蓮亭亭玉立,高出水面約1米許。筆直的花枝,粉紅的花瓣,有一種淨植之姿,素雅之色,活脫脫如出水之仙子,瀟瀟然似君子之風。

章臺從掩映,郢路更參差。從花骨朵兒到花蕾,從含苞再到怒放,這是自然的定律,也是造物的恩賜。水面亭亭塵不染,候著這株並蒂蓮開,已有不少人兒。在他們的長槍短炮之間,是一場快門與時間的爭奪,曠日持久,又稍縱即逝。

從此,於萬千花卉之中,探尋並蒂之蓓蕾,休再問夏來遍是龍舟水,不辨仙蹤何處尋?

芒種,忙而又忙

芒種,在農曆二十四節氣當中排行第九,為夏季第三個節氣,在每年6月6日前後。《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芒種,五月節,謂有芒之種穀可稼種矣。」所謂芒,是指麥子成熟了,麥芒金黃;「種」是指粟米等穀物可以播種了,忙收又忙種,農民進入一年最忙的時期。

嶺南農諺云:「芒種是水祖,芒種忙憂憂」,意指芒種到了,意味著多雨季節的開啟。農民可得注意排除積水,開環田溝露田,讓水稻植株杆莖粗壯,增強抗倒伏能力,從而孕穗分化,抽穗揚花,忙得不亦樂乎。

「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我國長江中下遊地區已進入多雨的黃梅時節,這種天氣要持續一個月左右,因為趕上梅子成熟期,所以稱為「梅雨」,也因空氣溼度大,衣物易發黴,又叫「黴雨」。芒種時節江南還有煮青梅的習俗,由於新鮮的梅子味道酸澀,需加工後才好吃,這便是煮梅。

「佳節連梅雨」,我國傳統節日端午也在芒種期間,粽葉飄香,龍舟競渡,又為這一節氣增添了濃濃的節日味道。

芒種一到,春花大已凋謝,民間有「送花神」的習俗,舉行祭祀儀式以表達對花神的感激之情,盼望來年再次相會。

「連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覺夏深。」芒種時節,氣溫顯著升高,蔭濃葉厚的盛夏真正開始了。此時,人們宜多吃祛暑益氣、生津止渴的食物,多食新鮮蔬菜、水果,豆製品等。此外,夜間短白日長,中午小憩也很有必要。

梅雨五絕(其二)

宋/範成大

乙酉甲申雷雨驚,乘除卻賀芒種晴。插秧先插蚤秈稻,少忍數旬蒸米成。

夏意

宋/蘇舜欽

別院深深夏席清,石榴開遍透簾明。樹陰滿地日當午,夢覺流鶯時一聲。

原標題:芒種:春紅零落綠正濃 生如夏花愛高潔

來源|佛山日報

策劃|記者範銀燕

統籌|記者周勤輝

採寫|記者楊立韻

繪圖|民仔

編輯|何欣鴻

相關焦點

  • 2018今天是芒種帶圖心情句子 芒種節氣物語說說朋友圈
    芒種,五月節,太陽黃經75度。芒種是收穫帶"芒"的植物的季節,像稻麥,麥子到此時始熟,田野裡開始瀰漫新麥的清香,稻田一片新綠。芒種一詞最早出於《周禮》"澤草所生,種之芒種。"東漢鄭玄的解釋是,"澤草之所生,其地可種芒種,芒種,稻麥也。"
  • 芒種 | 花落知多少
    今日芒種。芒種是二十四節氣之一;是澤草所生,種之芒種;是有芒之種穀可以稼種矣;是螳螂生、鶪始鳴、反舌無聲等三候;是花將離去,千樹落花紅;也是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我得承認,以上關於節氣芒種的註解,大部分來自網絡。畢竟,不查資料,你根本不知道伯勞原來就鶪;不加解釋,很多人還以為我在說去年那首熱門的網紅歌曲。
  • 芒種的詩句芒種說說句子白居易關於芒種的詩芒種是什麼意思
    芒種節氣一般落在公曆6月6日前後,太陽黃經到達75°位置。今年芒種交節時刻為6日7時6分。唐代元稹有《詠廿四氣詩·芒種五月節》:  「芒種看今日,螗螂應節生。彤雲高下影,安鳥 鳥往來聲。淥沼蓮花放,炎風暑雨情。相逢問蠶麥,幸得稱人情。」  後兩句指的是芒種時節人們對農事的關注。按農曆,芒種屬於五月的節氣,《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稱:「五月節,謂有芒之種穀可稼種矣。」意指大麥、小麥等有芒作物已經成熟,需要馬上收割。因此,芒種也可以理解為「忙種」。
  • 秋日黃山綠正濃
    秋日黃山綠正濃  南山金黃色楓葉如畫旁邊的南山植物園春則櫻桃如霞、川茶掛錦、玉蘭飛雲;夏則白蘭馥鬱、紫薇爭嬌、杜鵑滴血;秋則桂子飄香、百菊鬥妍;冬則臘梅傲雪、紅梅迎春。樹脂供藥用,能解毒止痛,止血生肌;根、葉及果實亦入藥,有祛風除溼,通絡活血功效。木材稍堅硬,可制家具及貴重商品的裝箱。
  • 芒種,又到青梅煮酒時 | 節氣
    【芒種一候:螳螂生】飲風食露的螳螂在夏木蔭蔭裡破生。【桑葚】味道甘酸的桑葚自古為御用補品,可生津止渴、補肝益腎,為芒種之時令佳品。如《本草新編》所述:「紫者為第一,紅者次之,青則不可用。」芒種後,天氣逐漸鬱熱,食用桑葚可補血滋陰,除熱渴,生精神。桑葚是桑樹的果實。每年四至六月,桑葚的顏色由綠變為紫紅或紫黑,即是成熟。以桑葚加冰糖與檸檬汁,小火慢煮至黏稠做成桑葚醬,便是芒種時節裡一劑簡單的養生方了。
  • 樸樹:《生如夏花》
    [唱片介紹]   專輯定名為《生如夏花》,收錄了樸樹全新創作的11首歌曲,由老搭檔張亞東擔當製作和編曲。之所以起名為《生如夏花》,是因為專輯裡一首同名歌曲的歌詞能夠反映樸樹這張專輯的意義,符合四年之後樸樹再出專輯時的心態。
  • 泰戈爾:生如夏花(經典!)
    ——題記1我聽見回聲,來自山谷和心間以寂寞的鐮刀收割空曠的靈魂不斷地重複決絕,又重複幸福終有綠洲搖曳在沙漠我相信自己生來如同璀璨的夏日之花不凋不敗,妖冶如火承受心跳的負荷和呼吸的累贅樂此不疲2我聽見音樂,來自月光和胴體輔極端的誘餌捕獲飄渺的唯美一生充盈著激烈,
  • 專輯名稱:《生如夏花》
    自從告別《白樺林》之後,樸樹就在沉寂中苦求生命和音樂的意蘊,經過四年的探求,2003年11月28日,樸樹的新專輯《生如夏花》打磨多時後終於在全國盛開。   樸樹在音樂中的掙扎是駭人的,樸樹用一種近乎苦行僧的迷狂,試圖漸抵印度大師泰戈爾「使之生如夏花之絢爛,死若秋葉之靜美」的純然之境。
  • 「芒種節氣」芒種是什麼意思 芒種詩詞有哪些 芒種習俗與養生
    本期芒種的專題,Maigoo節氣小編就為大家介紹芒種的習俗、農事活動、養生知識還有芒種詩詞,讓您體會一下「芒種芒種,連收帶種」的忙碌時節。1、芒種是什麼意思芒種是夏季的第三個節氣,表示仲夏時節的正式開始。
  • 芒種是什麼意思 2019今年芒種是幾月幾日幾點幾分具體時間
    《中國天文年曆》顯示,6月6日7時6分將迎來「芒種」節氣,標誌仲夏開始。專家提示,此時節天氣日趨炎熱,已進入典型的夏季,公眾要注意防暑降溫。  芒種是什麼意思  天津市天文學會理事趙之珩介紹,芒種也稱「忙種」「忙著種」,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9個節氣,也是夏季的第3個節氣。
  • 時雨及芒種,青梅醉英雄
    意思是講,芒種節氣適合種植有芒的穀類作物,其也是種植農作物時機的分界點,過此即失效。民諺「芒種不種,再種無用」講的就是這個道理。芒種是一個耕種忙碌的節氣,民間也稱其為「忙種」,農諺雲「芒種忙、忙著種」。「芒種」到來標示著又一輪農忙,南方地區人們忙著插秧種稻,北方地區人們則忙著收麥。一時之間,空氣仿佛都飄著大麥小麥的沉甸甸香氣。
  • 教師節歌曲:生如夏花
    >教師節歌曲:生如夏花2014-08-28 09:36:15出處:其他作者:佚名  《生如夏花2003年11月,新專輯《生如夏花》終於在千呼萬喚中浮出水面,在樸樹的生日11月8日這天,全國各正版音像店開始同步預售。
  • 芒種是什麼意思含義 芒種節氣的習俗風俗及養生飲食技巧
    芒種為五月節。這個芒是指稻麥,麥子到此時始熟,田野裡開始瀰漫新麥的清香。水稻過此時則不可種,稻田裡也已一片怡人的新綠。  北宋馬永卿在他的筆記《懶真子錄》中辨別說,此時有芒者,麥已熟,是指麥熟可收,稻過此時不可種。  芒種一詞,最早出《周禮》的「澤草所生,種之芒種。」東漢鄭玄的解釋是,「澤草之所生,其地可種芒種,芒種,稻麥也」。
  • 樸樹《生如夏花》吉他曲譜賞析
    《生如夏花》這首歌曲在演奏中採集了中國鼓、印度鼓和印度笛子等聲樣,中間還加上12弦吉他,將時尚的電子音樂與樸素的民謠相結合,旋律中有一種異域風情,有為著曾經的所愛所執不顧一切的追逐,有對自己奮力後的不悔和無憾,還有經歷一切後的與世無爭與平淡閒適。
  • 芒種忙乎多少事,一年最是好時光——《滿庭芳苑》芒種節氣專輯
    芒種忙農事,播秋收夏糧。扶貧足溫飽,解困達民康。五穀安危系,和諧賴廩倉。袁紹藻(湖南)晴空偏驟雨,芒種夏將深。稻葉青思樂,荷花絳眷歆。起早貪黑迎日月,栽秧播種夏收忙。郝滿榮(北京)芒種時節忙種糧,南方晚稻正插秧。農時不誤行天意,華夏金秋看此章。
  • 萬物生長 生如夏花
    在一些地方立夏還有吃雞蛋、秤人、嘗三新等習俗春爭日,夏爭時莊家宜早不宜遲立夏是夏天的開始此節氣內氣溫開始明顯升高天氣越來越熱,雷雨增多夏收作物年景基本定局故農諺有「立夏看夏」之說立夏過後氣溫會逐漸攀升在飲食調理上應少食燥熱食物以清淡為主注意早睡早起保持神清氣和、心情愉快中醫認為夏氣與心氣相通立夏養生要注重靜養也可適量吃些紅豆有助於心臟養護
  • 品讀英文詩歌|《生如夏花》
    《生如夏花》是一首拉賓德拉納特·泰戈爾創作的詩歌。拉賓德拉納特·泰戈爾出生於印度一個富有的貴族家庭,13歲即能創作長詩和頌歌體詩集。代表作有《吉檀迦利》《飛鳥集》《眼中沙》《四個人》《家庭與世界》《園丁集》《新月集》《最後的詩篇》等。
  • 2020年芒種是幾月幾日具體幾點幾分 芒種節氣是哪一天
    北京時間6月5日12時58分將迎來「芒種」節氣。芒種,又名「忙種」,是二十四節氣之第九個節氣,夏季的第三個節氣。  芒種,是「有芒之穀類作物可種」的意思。此時,仲夏已至,北方麥黃,江南梅熟。進入 「芒種」時節,氣溫不斷升高、雨量日漸充沛、空氣溼度慢慢增大,北京的汛期也到來了。  芒種為五月節。
  • 芒種的民俗文化與養生
    種差,植物果實中能長成新植物的部分,又泛指生物傳代繁殖的物質,如:種子,種禽,種畜。撒種,配種。具有共同起源和共同遺傳特徵的人群,有人種和種族。⑵種zhòng,把種子或幼苗等埋在泥土裡使生長,如種地,栽種。意識哲學文化解讀「芒種」的內涵時,都是按照這第二種「行為」進行解析,迴避前一種字義,因而不能揭示其本義。這個「種」,就決定了「芒」的屬性,是物相性,還是質象性的。
  • 陳麗:麗心品歌(之三)生如夏花
    麗心品歌(之三)生如夏花文/陳麗如果有一天,你想到一個關於人生,關於愛情的話題,不妨聽聽樸樹的《生如夏花》。可是,在《生如夏花》的專輯封面上,樸樹鄭重地說:「在陽光下,獻給你,我最好的年華!」,所以,我還是願意以一顆歡快的心,去傾聽和解讀這「耀眼的瞬間」與「剎那火焰」。匆匆滑過的歲月如同一本書,讀到那極盡繁華的章節,才驚覺,最美好的一頁已翻過去了。「驚鴻一般短暫,像夏花一樣絢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