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春節越來越近了,
為了圖個喜氣,
年輕人開始扎堆結婚了,
每個地區、民族都有各自的不同習俗,
特別是結婚習俗,
最能表現當地的民俗風情,
你還記得北方農村結婚的場面嗎?
在北方農村,立冬一過,預示著本年度農活的結束,年輕的有能力的人外出打工,留守下來的儲備點冬天生活物資,開始冬眠起來。
在這個寒冷的冬天,最熱鬧的莫過於婚嫁了,七大姑八大姨、要好的把兄弟只要是喜帖下到的,少不了一頓大席。
冬天是北方農村最為閒暇的季節,有大把的時間操辦婚事。可不要小看北方農村的婚禮,雖然不如城市排場、體面,但那陣式、禮俗、氣氛是城市永遠不能比的,自男女雙方確認男女朋友關係到談婚論嫁,每個環節都有一定的禮數,男方女方家長都不能壞了祖宗留下來的規矩。
為新郎新娘準備的被子,做被子要選日子、找什麼人做都是有說法的,離異、單身的婦女想幫個忙都沒機會。冬天結婚物資便於準備,男女雙方確認結婚日期一般都會留半年的準備時間。結婚酒席上用的豬肉、白菜,新被子用的棉花,做大鍋菜用的柴火這些常用物資從開春就開始著手了。細心的父母在這一年養豬、種棉花、白菜,只要是地裡能長的結婚用的著的都要備足。
豬自己家餵的、白菜自己家種的、經過鄉村土大廚的熬製,一大鍋菜上百人吃沒問題。冬天氣候寒冷,便於食材的儲存,北方農村人節約意識很強,婚宴鋪張但不浪費,婚宴結束後,剩下的飯菜自己留一部分,其餘分給親朋好友。要是趕上臘月結婚,這些剩菜、饅頭能吃到過年。下圖就是北方農村的蒸碗,代表蒸蒸日上的意思。
現如今,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
根據男女雙方的意願,
一部分年輕人選擇婚禮策劃,
尋求高大上,在飯店舉辦婚禮。
可在老一輩土生土長農村人看來,
少了一分鄉間情懷。
你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