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性化學習平臺「符號樹」用AI技術深度解構知識和能力模型

2020-12-23 36氪

36氪近日獲悉,人工智慧個性化學習平臺「符號樹」科技宣布獲得數百萬元人民幣天使輪融資,此輪融資由達晨創投投資。本輪融資將用於進一步加強智能系統的技術研發、教研、人才引進和市場推廣。

符號樹科技的產品核心是一個擁有優質教學資源的專家系統,針對不同學生不同的認知水平、學習特點和學習需求等進行深度分析和精確診斷,生成針對不同學生的「個性化學習方案」,讓專家系統為學生匹配最優的AI老師對學生進行一對一的輔導。

這套邏輯對於教育創新前沿的人來說,並不陌生。過去幾年來,市場上層出不窮的「智能化」自適應題庫都是如此宣傳的:每一個學生都不同,自適應題庫可以做到千人千面。但是,這種所謂的」千人千面「大多不過是同一個數據維度的「千人千面」;自適應題庫的底層邏輯是,學生如果經常做錯某一類型的題,那麼就多向他推送同類型的題。這樣,學生就可以花更少的時間重複練習已經掌握的知識點,而更加專注在還不熟練的類型上。

與以往所有學生使用同一套練習冊相比,自適應題庫當然更加高效,而且不少產品在很大程度上服務了老師,減輕老師留作業、批改作業和學情分析的時間。

但是,符號樹要做的不僅僅是減輕老師負擔,而更要讓水平參差不齊的老師們都達到專家老師的水平。符號樹認為,優秀老師之所以優秀,並不體現在改作業改得好方面,而在於他們能夠通過觀察學生的答題思路來判斷他哪方面知識點或者能力有欠缺,並針對他欠缺的部分做針對性講解和練習。還有,不同學生理解新事物的思維方式不一樣、專注能力也不同,優秀老師通過觀察到這些細節,會在知識點教授的順序上、一次性授課時長上做出調整。

符號樹的AI專家系統就是要模仿這種優秀老師的教育方式。不同於大多數自適應題庫只收集和分析「習題知識點」這個單一維度的數據,符號樹會收集多項行為數據並對用戶進行更為宏觀的建模。模型中包括學生的學科素養、思維模式、專注能力等;系統會根據用戶與這個能力模型的偏移程度推薦相應的輔導材料和習題。

舉個例子,如果有個學生總是做錯立體幾何知識點相關的問題,那麼傳統的自適應題庫就會著重推送立體幾何問題;而符號樹的系統可以察覺出這個學生做不出來立體幾何問題的具體原因到底是什麼。

如果是因為學生的空間想像能力不強,那麼系統就會通過文字、視頻或者語音講解以及練習題,來教授學生空間向量的做法,把立體幾何的空間想像問題,轉化成代數的坐標運算,學生只要掌握幾個公式,就可以解決絕大多數的立體幾何問題。

而空間想像力強的學生就可以根據立體幾何中的定理定義,直接完成題目的解答,訓練的重點則要放在定理定義使用的精準性上面。

因此,符號樹的智能系統和傳統自適應題庫相比,更加關注習題背後學生能力的發展;而且可以通過有針對性的講解和練習來實現模擬優秀老師的能力——深刻理解學生和深刻理解知識和能力模型的能力。

但是符號樹並不是要取代真人老師,真人老師的監督、輔導和育人的作用依然難以被系統取代。符號樹希望系統能夠幫助年輕老師快速獲得和經驗豐富的老師同等的分析能力,讓年輕老師的學生得到更公平的教育。因此,基於近期上線app和pc端產品,符號樹已經與多家教育機構和學校達成了合作意向。

符號樹科技創始人&CEO,研究生畢業於美國加州歐文大學,從事大數據、人工智慧行業多年,曾任Apple美國矽谷總部產品經理、研發組長。團隊成員還有來自Google、微軟、華為、清華北大、UC Berkeley等知名公司和高校

相關焦點

  • 普林、DeepMind新研究:結合深度學習和符號回歸,從深度模型中看見...
    符號模型緊湊,具備可解釋性和良好的泛化能力,但很難處理高維機器學習問題;深度模型擅長在高維空間中學習,但泛化性和可解釋性卻很差。那麼有沒有什麼辦法可以取二者之所長呢?這項研究做到了。如何將深度模型轉換為符號方程?來自普林斯頓、DeepMind 等機構的研究人員提出了一種解決方案:結合深度學習和符號回歸實現這一目標。
  • 十行代碼就能搞定深度學習?飛槳框架高層API,輕鬆玩轉AI
    機器之心發布機器之心編輯部嚮往深度學習技術,可是深度學習框架太難學怎麼辦?百度傾心打造飛槳框架高層 API,零基礎也能輕鬆上手深度學習,一起來看看吧?另:文末有福利,一定要看完呦~高層 API,What深度學習作為人工智慧時代的核心技術,近年來無論學術、還是工業領域,均發揮著愈加重要的作用。然而,深度學習理論太難學,開發過程太複雜,又將許多人拒之於深度學習的門外。
  • ...開源深度學習推薦模型 DLRM,可直接用 PyTorch 和 Caffe2 實現!
    雷鋒網 AI 科技評論按,隨著深度學習的出現,基於神經網絡的個性化和推薦模型已經成為包括 Facebook 等公司構建推薦系統的重要工具。然而,這些模型與其他深度學習模型有很大的不同,因為它們必須能夠處理用於描述高級屬性的分類數據。對於一個神經網絡來說,有效地處理這類稀疏的數據是很有挑戰性的,而且由於公開的代表性模型和數據集細節的缺乏,減緩了其研究進展。
  • Facebook 開源深度學習推薦模型 DLRM,可直接用 PyTorch 和 Caffe2...
    雷鋒網 AI 科技評論按,隨著深度學習的出現,基於神經網絡的個性化和推薦模型已經成為包括 Facebook 等公司構建推薦系統的重要工具。然而,這些模型與其他深度學習模型有很大的不同,因為它們必須能夠處理用於描述高級屬性的分類數據。
  • 看銀聯如何AI反欺詐,人壽個性化賣保險
    高盛 3.3 萬名全職員工中,超過 9 千名員工都是程式設計師和工程師。 「高盛是一家技術公司」,高盛 CEO 在近幾年的公開場合中反覆強調。華爾街的另一家巨頭摩根大通也調整了自己的步伐。
  • 百度大腦論壇如期而至,語音、視覺、語言與知識技術成熱點
    隨後,他又一次談到飛槳的五大核心優勢:全面支持動態圖&靜態圖兩種計算圖,官方支持模型目前已有超過 70 個,支持大規模分布式訓練,提供非常強的端到端部署能力,提供系統化深度學習技術服務。百度發布行業知識圖譜平臺和智能創作平臺 2.0百度 AI 技術平臺體系執行總監吳甜在會上帶來了百度語言與知識技術平臺的最新進展。她表示,自然語言處理、知識圖譜等技術都屬於認知層面的技術,這些技術讓機器學會如何運用人類的語言和知識,進而能夠在此基礎上進行思維。
  • 夏日專刊AI產品上新升級集錦,50餘項軟硬能力加速場景落地
    法律政務領域方案 智能庭審輔助解決方案開放邀測基於自然語言處理、知識圖譜等技術解析處理行業文書,實現庭審要素的自動識別、歸納與推薦,提供案由要素提取、案件相關聯推薦、案件智能檢索功能,與法律行業深度結合。
  • 免費計算資源,百度一站式開發平臺:AI Studio零門檻實現AI能力
    AI Studio 是百度推出的一站式開發平臺:一個囊括了 AI 教程、代碼環境、算法算力、數據集,並提供免費的在線雲計算的一體化編程環境。用戶不必糾結於複雜的環境配置和繁瑣的擴展包搜尋,只要打開瀏覽器輸入 aistudio.baidu.com,就可以在 AI Studio 開展深度學習項之旅。
  • 「熊貓」變「長臂猿」,「烏龜」變「來復槍」,深度學習模型被攻擊...
    圖:研究人員在 3D 列印的烏龜上添加一些顏色,AI 的識別結果為「來復槍」。解決此問題的一種嘗試是將 DNN 與符號 AI 結合起來,這是人工智慧領域在機器學習出現之前所使用的主要範式。藉助符號AI,機器就可以使用關於世界如何運作的硬編碼規則進行推理,比如說這個世界涵蓋了離散目標,而這些離散目標又彼此以各種方式相互關聯。一些研究人員,例如紐約大學的心理學家 Gary Marcus 認為,混合 AI 模型才是深度學習未來發展的方向。「
  • 張亞勤:深度學習更近一步,如何突破香農、馮諾依曼和摩爾瓶頸?
    我認為,中國軟體的發展跳過了以「軟體作為產品」的時代,直接進入以「軟體作為服務」的時代。網際網路本身就是「軟體作為服務」的一種符號,作為一種新軟體模式,我認為大量 SaaS 公司會在 5 年之後陸續出現,未來 SaaS 平臺會有很大的機會。
  • 微軟和谷歌在SuperGLUE榜單上暴錘人類!用「字生圖」只是前菜
    當 SuperGLUE 被引入時,表現最好的模型和排行榜上的人類表現之間有將近20分的差距。但截至1月初,微軟的「DeBERTa」和谷歌的「T5 + Meena」超越了人類基線,成為首次超越人類基線的模型。
  • AI技術應用提速:40餘項能力上新升級,賦能復工復產復學有序發展
    UNIT:閒聊技能重磅推出個性化幹預能力全新發布 UNIT 為平臺預置的閒聊技能設計研發了個性化幹預能力,幫助廣大開發者在自己的產品中根據使用的場景、業務對閒聊技能的需求定位,進行不同維度和不同程度的個性化幹預。不僅能夠降低開發者的研發門檻,還能夠改善用戶的對話體驗。
  • 變態「三角戀」?世界知識、大腦和計算是AGI的新「三駕馬車」
    人腦中有一個歸納偏見的世界模型人類大腦是如何學習的?研究表明,「有效的學習和有效的泛化來自於歸納偏見,而構建人工智慧是一種尋找正確的歸納偏見的練習,這種歸納偏見使快速學習成為可能,同時又足夠通用」。人類和動物的大腦就有很多「偏見」,每個大腦都在進化和優化,以靈活的方式解決它遇到的問題。
  • 阿里的AI安全武功秘籍:遷移+元學習開路,小樣本數據能用跨模態
    智慧財產權保護淘寶等平臺上的制假販假等侵害智慧財產權的行為非常頻繁。為了應對這些問題,阿里研發了「知產保護科技大腦」,通過各類手段打擊這些行為。「阿里知產保護科技大腦」積累了阿里近 20 年的打假特徵庫,是經由業務平臺打假經驗聚合而成的算法技術系統。
  • 來也科技發布 UiBot Mage,專為 RPA 打造的 AI 能力平臺
    2020 年 5 月 7 日,來也科技舉行 RPA+AI 平臺產品發布會「Laiye Lead 2020」,推出了全新的 RPA+AI 平臺產品——UiBot Mage。這是全球首個專為 RPA 機器人打造的 AI 能力平臺,通過與來也科技 RPA 平臺 UiBot 無縫銜接,將 AI 能力快速應用到自動化流程中。
  • 澳門大學陳俊龍:顛覆縱向的「深度」學習,寬度學習系統如何用橫向...
    雷鋒網 AI 科技評論按:想必各位讀者對深度神經網絡及深度學習都不會感到陌生,不論是在數據處理或是應用層面,都取得了斐然的成績。但囿於結構的複雜性及超參數的數量巨大,一方面帶來了訓練時間過多的困擾,另一方面,為了追求精度,深度模型需要持續增加層數及參數,反過來又給深度學習帶來了進一步的訓練難度。如何在保證效果的前提下極大地縮短神經網絡系統的訓練時間?
  • 海知智能ruyi.ai個性化機器人大腦平臺低調亮相AWE2017
    「看熱鬧」與「看門道」是展會永遠存在的兩種狀態,攜ruyi.ai個性化機器人大腦平臺低調亮相的海知智能更多的吸引了內行人士的關注。人工智慧技術在智能硬體或智能家居方面的應用,無論採用何種內容服務和形式載體,自然語言對話成為了連結人類與機器的主流選擇,被業界公認為繼鍵盤滑鼠、觸控螢幕之後的第三代人機互動手段。
  • AI每日精選:北京地鐵研究刷臉安檢;LG電子波士頓開設機器人實驗室
    為了加強機器人技術的研究,LG 還將與著名的機器人科學家、麻省理工學院(MIT)教授 Kim Sang-bae 合作,該教授自 2012 年以來一直領導著 MIT 仿生機器人實驗室。LG 電子表示,利用 MIT 實驗室的基礎設施,它計劃研究並增強機器人的操縱能力,例如拾取和移動物體。
  • 三問Christopher Manning:超越模型存在的語言之美
    第一問:深度學習的流行有沒有改變自然語言處理的初衷?一直以來,人們對「自然語言」寄予厚望,將其與「圖像」和「語音」並提,視作深度學習有望顛覆的第三個領域。另一群人,包括 Manning 自己,認為把額外信息提供給深度學習模型是有用的,問題只是怎麼做能達到最好的效果:是進行多任務學習,讓模型同時嘗試完成不同的子任務,從而引導它學習結構更好的、對語法更敏感的表達;還是仍然做一個流水線模型(pipeline model),像傳統的系統一樣,先學會句子結構,再接上後續的深度學習模型。「我確信會有把子任務結果合理融合進深度學習模型的機會。」
  • 「淘粉吧」孵化AI服裝搭配平臺「愛穿搭」,希望推動中國美學教育發展
    對此,「愛穿搭」搭建了一個平臺:在用戶端,平臺免費提供服裝搭配和虛擬試衣服務;在形象顧問端,背靠「淘粉吧」的9000萬用戶,「愛穿搭」不僅能提供充足的流量,還有線上的各類工具放大服務能力;在商家端,則相當於有大量「搭配師」幫助他們銷售商品,緩解庫存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