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時代周報
時代商學院研究員 雷映江蘇華蘭藥用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蘭股份」)主營直接接觸注射劑類藥品包裝材料的研發、生產、銷售,其中,營收貢獻最大的產品即為各類覆膜膠塞、常規膠塞。深交所官網披露,7月6日,華蘭股份創業板IPO申請已獲受理。時代商學院查閱該公司招股書後發現,報告期內,該公司的銷售費用率明顯高於行業可比公司均值,應收帳款周轉率、存貨周轉率則明顯低於可比公司均值。此外,應收類和存貨類資產比例偏高,也對該公司的流動性產生一定影響。從短期償債能力指標看,該公司的流動比率、速動比率也明顯低於行業可比公司均值。7月13日,時代商學院就上述問題向該公司發函詢問,截至發稿尚未收到回復。【企業檔案】華蘭股份於1992年在江蘇無錫成立,截至招股書發布,控股股東華蘭機電直接持有該公司28%的股權,實際控制人為華國平先生、楊菊蘭女士以及華一敏先生。其中,華國平和楊菊蘭系夫妻關係,華一敏系華國平和楊菊蘭之長子,實際控制人合計持有該公司37.45%的股份。目前,華蘭股份主要產品包括各類覆膜膠塞、常規膠塞等,並與恆瑞醫藥、齊魯製藥、韓國綠十字等國內外藥企建立了合作關係。華蘭股份本次IPO擬募集資金5.5億元,主要用於智能化、自動化工廠改造和研發中心建設。該公司IPO基本信息如圖表1所示。
一、費用率相較同行偏高據悉,製藥企業在選擇醫藥包裝材料品種和供應商時,首先要進行6個月的藥品穩定性試驗,對供應商的生產環境、生產設備、檢驗設備、管理體系文件進行現場考察,並將上述報告作為附件向藥監局提出申請,內控流程嚴格、考察周期較長,評估費用也較高,這也導致製藥企業更換供應商的成本較高。因此,企業一旦進入供應商名單,就對新進入者形成一種壁壘。這一行業特徵也在華蘭股份的銷售模式上得以體現。該公司採用「直銷為主、經銷為輔」的模式,其中,國內市場主要採用直銷模式,國外市場則部分採用買斷式經銷模式,以便加速開拓市場、滿足當地客戶需求。2017—2019年,該公司直銷模式的營業收入佔比分別高達94.32%、94.59%、94.61%。
然而,與直銷模式和供應商壁壘相矛盾的是,華蘭股份銷售費用率整體偏高,且明顯高於行業可比公司均值。2017—2019年,該公司銷售費用率分別為10.64%、10.93%、11.4%,行業可比公司均值分別為7.91%、8.84%、9.66%。招股書解釋稱,公司銷售費用率略高於同行業上市公司平均水平,主要系公司服務國內外知名藥企公司且數量眾多、分布區域廣泛,同時公司積極開拓海外市場,因此,銷售費用支出會相對較高。二、應收帳款和存貨佔比高,營運資金偏緊時代商學院還注意到,華蘭股份營運效率明顯低於行業可比公司,呈現高費用率、低周轉率的特徵。從明細看,2019年華蘭股份應收帳款達1.087億元,應收款項融資達7280萬元,兩項資產佔流動資產的合計比例為52.9%。此外,2019年其存貨達9488.63萬元,佔流動資產的比例為27.67%,三者合計佔流動資產的比例為80.57%。
同時,2017—2019年,華蘭股份應收帳款周轉率分別為3、3.35、3.81,存貨周轉率分別為3.3、2.97、2.42,呈逐年下降趨勢,均明顯低於行業均值。流動資產中應收帳款類、存貨類資產佔比偏高,且周轉速度較慢,不僅影響了該公司整體的營運效率,也對其流動性帶來一定的壓力。此外,由於流動資產中7成以上資產為應收帳款類、存貨類,該公司短期償債能力較弱且明顯低於行業均值。2017—2019年,華蘭股份流動比率分別為0.85、1.24、1.45,速動比率分別為0.66、0.91、1.05。而同期行業可比公司中,流動比率均值分別為2.63、2.83、2.69,速動比率分別為2.07、2.20、2.1,均明顯高於華蘭股份。【嚴正聲明】本文(報告)基於已公開的資料信息撰寫,文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文章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未經時代商學院授權,任何媒體、網站及其他公眾平臺不得引用、複製、轉載、摘編或以其他任何方式使用上述內容。獲得授權轉載,仍須註明出處。(聯繫郵箱:TimesBusines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