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後我們再也不用從別的村『借道』出行了,大車隨便可以開進村拉貨了。」近日,廣西柳城縣大埔鎮田垌村鴉鵲屯總長2.5公裡,寬5米的扶貧路正式竣工,協調和參與施工建設的村民骨幹韋貴白滿心歡喜地說。
柳城縣衝脈鎮貧困村大要村,駐村第一書記(後)與村民在蔬菜基地採收番茄
田垌村鴉鵲屯原是貧困村,全屯有100餘戶500多人,原有建檔立卡貧困戶48多戶190多人。扶貧施策以來,在縣、鎮相關部門的扶持下,當地村民和貧困戶積極發展蓮藕、桑蠶、甘蔗等產業,生活水平逐步提高。2017年起,該鎮實施「蓮鄉花海」田園綜合體項目,引導群眾和貧困戶發展優質蓮藕種植業,僅此一項收入就有60萬元,村民增收途徑進一步拓寬。 2018年該屯實現整村脫貧。然而,缺少一條寬闊直通屯外的道路成為制約該屯經濟發展的短板。今年10月,該縣政府、縣扶貧辦通過政策傾斜,積極整合扶貧項目、政府為民辦實事專款共計290萬元,沿著村屯邊的山脈新開闢一條通往村外的扶貧路,徹底解決交通不便的難題。田垌村鴉鵲屯掛村幹部梁金中說:「還保養一段時間,明年元旦前這條路就可以通車了。」
在柳城縣衝脈鎮米村長山屯扶貧微車間,當地群眾在學習縫紉技術
近年來,對標基礎設施、易地扶貧搬遷、產業發展等群眾關注的問題,柳城縣切實落實各項政策措施,補短板強基礎,確保高質量脫貧、穩定脫貧。「十三五」期間,柳城縣累計投入各級財政專項資金10110多萬元,實施農村基礎設施提升行動,在古砦、太平、馬山等鄉鎮建設通村、通屯道路900多公裡,全縣20戶人口以上的自然屯均實現道路硬化,為農村群眾脫貧致富的最後「一公裡」鋪平了道路。為加強易地扶貧搬遷後續管理和服務,該縣通過完善扶貧微車間建設、開展職業技能培訓、落實公益性崗位開發等措施,使易地扶貧搬遷對象每戶1人以上參與就業,實現住得穩、有穩定收入的目標。
柳城縣太平鎮貧困村板貢村通往甘蔗基地的扶貧道路
此外,圍繞教育、醫療、住房、飲水安全等焦點,柳城縣落實部門聯保責任,健全覆蓋從學前教育到高等教育資助政策體系,確保貧困學生不因貧失學輟學。僅2020年,全縣資助建檔立卡學生9403人次,資助金額達570多萬元。醫療保障方面,該縣全面落實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先診療後付費」和「一站式結算」服務模式,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家庭醫生籤約率100%,貧困群眾看病就醫難題迎刃而解。該縣還實施危舊房改造2776戶,使8320多名貧困群眾受益;完成12個鄉鎮92個貧困村屯飲水安全工程建設任務,提前一年完成飲水安全保障任務,受益人口13000多人。同時,該縣積極整合農業、水利等資金項目,積極完善農田水利設施,夯實農業發展基礎,在貧困村建設3.5萬畝甘蔗高產高糖「雙高」基地,因地制宜發展桑蠶、水果、食用菌等特色產業,使貧困村群眾獲得持續穩定的農業經濟收益,確保「兩不愁三保障」的脫貧成果得以鞏固。2016年至2019年,該縣累計脫貧6322戶21103人,2020年剩餘貧困人口400戶875人全部脫貧。(中國日報廣西記者站)
來源:中國日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