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獎讓碗水母在日本從「醜小鴨變天鵝」
2008年10月13日 10:50 來源:新華網
發表評論
日本科學家下村修由於幾十年前在碗水母中發現了綠色螢光蛋白而和另外兩名美國科學家共同獲得2008年諾貝爾化學獎,他當年的研究對象——碗水母也一夜成名,從「醜小鴨變天鵝」。
據日本媒體13日報導,作為日本為數不多的養殖碗水母的水族館,鶴岡市市立加茂水族館近來的參觀者漸多,水族館的碗水母水槽前總是人聲鼎沸。68歲的館長村上龍男說:「現在這種碗水母成了我們水族館的主角,我完全沒有想到它會和諾貝爾獎聯繫在一起。」
據該水族館稱,在日本展覽這種碗水母的水族館很少。它們毫不起眼,平常只是作為水族館的配角默默無聞地縮在一個角落的小水槽裡。不久前,突然喜從天降,傳來了諾貝爾化學獎的消息,而且綠色螢光蛋白最初就是從它們身上發現的。養殖員急忙將該館10個「一夜成名」的小傢伙轉移到大水槽裡,還在告示板上寫上「慶祝獲得諾貝爾獎」。
碗水母主要以其他小型水母和浮遊生物為食,成體碗水母直徑在10釐米左右。剛捕獲的碗水母會發光,而在水族館繁殖的碗水母卻不會發光。1962年,下村修首次從碗水母中發現了後來讓他獲得諾貝爾化學獎的綠色螢光蛋白。
【編輯:陳曉曉】
相 關 報 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