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無可忍!剛剛馬英九怒了,給蔡英文列下「三宗罪」,用詞相當狠

2021-01-20 湖北衛視長江新聞號

為討好美國政府,蔡英文當局不顧島內民眾強烈反對,執意決定開放含瘦肉精的美國豬肉進口。據環球網12月25日報導,24日,臺當局立法機構就美豬進口議題進行投票決議,民進黨靠人數優勢讓攸關美豬進口的9道行政命令全部準予備查。這9道行政命令包括「動物用藥殘留標準」「美國及加拿大牛肉及其產品之進口規定」等。按照規定,自明年元旦起,臺灣豬農禁止製造、調劑、輸入、輸出、販賣瘦肉精,但是從境外進口的豬肉、牛肉如果含有瘦肉精,則不被禁止。

民進黨當局的做法,遭到了島內民眾和國民黨的一片譴責。國民黨主席江啟臣表示,從蔡英文8月28日宣布開放美豬進口至今近4個月,包括國民黨在內的所有黨派都反對美豬進口,但在民進黨當局「大軍壓境」下,24日的表決仍沒能廢止允許含瘦肉精美豬進口的行政命令。對於這一結果,江啟臣表示遺憾,他還譴責民進黨當局把民意當成塑料。

民進黨當局強行通過美豬進口決議的做法,讓臺灣地區前領導人馬英九也怒了。馬英九24日在社交媒體上發文抨擊蔡英文稱,蔡英文8月突然宣布開放含瘦肉精的美國豬肉與牛肉進口,犯下了三大錯誤。他稱,第一大錯,是蔡英文的決策「黑箱作業、一人獨裁」。蔡英文說開放美豬是為了加速「臺美雙邊貿易協議」的籤署。但拜登當選後,美國宣布未來進行重大投資之前不會籤新的貿易協議。蔡英文的如意算盤落空,臺灣民眾豈能因為蔡英文的誤判,而賠上自己的健康?

馬英九說,蔡英文的第二大錯是「雙重標準、推卸責任」。過去蔡英文曾強烈反對「毒豬肉」與「毒牛肉」進口;現在大權在握,說開放就開放,聽不進民眾的聲音,罔顧大眾的憂慮。蔡英文的第三大錯是錯估內外情勢。他認為,臺灣有六成民意反對瘦肉精,近七成民眾不能接受以進口美豬換取「臺美經貿關係」改善,但蔡英文仍然一意孤行。

相關焦點

  • 韓國瑜舉辦造勢大會,馬英九出席批蔡英文:已讓臺灣民眾忍無可忍
    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國民黨參選人韓國瑜8日舉辦造勢大會,臺灣地區前領導人馬英九也到場。馬英九表示,民進黨「執政」後不管是「內政」、「經濟」、「外交」都嚴重倒退,大家已忍無可忍。馬英九還說,「只有韓國瑜能夠撥亂反正」。
  • 國民黨徹底火了,怒批蔡英文用詞相當狠
    據悉,NCC將於21日召開「數字通訊傳播服務規管趨勢與法製革新」座談會,全臺最大論壇站臺和全臺最知名電玩資訊理論壇的法務站長等都在受邀之列,而討論內容就包括「數字通訊傳播法」。針對民進黨當局的惡行,國民黨籍臺北市議員羅智強怒批道:「NCC立了斬中天的『大功』後,也已準備好對準網絡,要封喉敢對民進黨當局說三道四的人,殺完中天殺網絡,蔡英文,你瘋了嗎?」
  • 島內紛紛反對,馬英九火了,用詞相當狠
    中天新聞臺是旺旺中時媒體集團中天電視旗下的新聞頻道,於1994年9月1日開播。早在去年6月,「時代力量」就曾發函NCC,要求廢止中天新聞臺執照。在2019年至2020年間,中天新聞臺因「節目內容不當」,遭NCC罰款累計達千萬元新臺幣,居臺灣所有新聞臺之首。
  • 兩岸一重要協議即將到期,蔡英文曾稱是「糖衣毒藥」,馬英九怒懟
    但是值得一提的是作為臺灣領導人的蔡英文對於美國的「建議」基本上都是「照單全收」,顯然這樣的做法已經踩到了中方的底線,令兩岸關係也逐漸變得嚴峻起來。最近兩岸有一重要協議即將到期,蔡英文是否會繼續籤約,也引發了眾人的猜測。
  • ECFA即將到期,馬英九怒懟蔡英文:有本事你直接廢掉
    日前,兩岸是否會繼續籤署《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成為很多人所關注的熱點問題,9月12日該協議即將到期,在蔡英文擔任臺灣地區領導人之後,民進黨對大陸的態度,讓兩岸關係持續惡化。雖然該協議的籤署能夠給臺灣同胞帶來更多的好處,不過蔡英文是否會支持和大陸續籤協議依然是一個未知數。
  • 吳敦義列蔡英文「三大罪狀」:全力支持韓國瑜
    此外,吳敦義現場還細數蔡英文三大罪狀。綜合臺灣《中時電子報》、《聯合報》9月8日消息,當日舉行的「2020新北出發」造勢活動,主辦單位預估全場突破40萬人,吳敦義、馬英九等均到場。吳敦義致詞時重申支持韓國瑜的決心,我們一心一德,只有一個期待、一個願望、一個決心,讓韓國瑜在明年1月11日當選。
  • 馬英九向「臺獨」猛烈開炮,他在和蔡英文「演雙簧」?
    馬英九最近頻頻開炮,還與蔡英文當局上演了怒懟N連。他先是釋出「首戰即終戰」 論。8月10日,馬英九表示,大陸的攻臺戰略是「首戰即終戰」,如果發動戰爭會在很短時間內打完,讓臺灣沒機會等到美軍的支援,而且現在美軍根本就不可能來。
  • 江啟臣向蔡英文「下戰帖」 幕後有馬英九「獻策」
    國民黨首次參與秋鬥反萊豬大遊行,黨主席江啟臣在11月22日當天向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下戰帖,喊出「不辯論、就下臺」,成功將議題炒熱,讓藍營信心大增。據了解,江陣營一開始確實是拿2010年前臺灣地區領導人馬英九與蔡英文經典的「雙英辯論」作為藍本,但幕僚提供的講稿其實沒有要蔡英文「下臺」的強烈字眼,反而是馬英九當天現場聽聞江要講辯論時,現場直接提點江啟臣加碼,江也從善如流,讓這場未成形的「江英辯論」,儼然成了「雙英」延長賽。
  • 喊話馬英九領三倍券 蔡英文:不要害怕 趕快去
    蔡當局推「振興三倍券」,被前領導人馬英九批評太複雜,蔡英文今天向馬喊話「我要跟馬英九說,不要害怕,趕快去,一點也不困難」。至於「行政院」擬推出紓困3.0,她說,主要是協助相關產業,讓產業動能不要流失掉。
  • 馬英九與蔡英文的四點大不同
    距離2012年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僅剩3日,國、民兩大黨候選人馬英九與蔡英文正卯足全力爭取選民支持,究竟馬英九與蔡英文的不同之處何在?我們試著作比較分析,希望提供全體選民參考,並作出最明智的選擇。
  • 蔡英文必將重蹈陳水扁、馬英九末期覆轍
    不過,昨日他在接受周玉蒄專訪時說的那一番話,卻充滿哲理,也真的是不愧是他的名字為「文哲」。     柯文哲說,蔡英文最大的困難,是大家對她的期望值太高,滿意度等於實際值除以期望值,現在期望值太高,分母太大,不管蔡英文怎麼做,滿意度都會低。柯文哲表示,若他是蔡英文,現在就要告訴選民,不要有太高期望,而是要有實際的期待,不可能一個人上任一年就有改變。
  • 臺政要慣性動作:馬英九揉手指 蔡英文摸胸口(圖)
    中國臺灣網12月19日消息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曾任職美國聯邦調查局(FBI)的「讀心術大師」喬納瓦羅表示,他近日分析了臺灣地區領導人馬英九、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及臺灣五市(臺北市、新北市、大臺中市、大臺南市、大高雄市
  • 臺灣還有個「太上皇」,蔡英文還能忍?
    竟然指示外事部門追究前朝馬英九以「中華臺北」名義及觀察員身份出席WHA的責任;另要求法務部門將特定案子證物拿來,他要「親自」看看還有哪些人涉案。這兩件事情都是破壞「憲政體制」的政治紅線,蔡英文還能忍受蘇貞昌恣意妄為嗎?安全、防務、兩岸、外事都是蔡英文職權,檢察官辦案獨立行使職權,臺行政機構負責人連過問都不可以,遑論「親自」指點特定案件。
  • 馬英九批蔡英文迴避論文爭議 呼籲臺民眾下架蔡英文
    【環球網報導 記者 尹豔輝】據臺灣《聯合報》報導,臺灣地區前領導人馬英九14日中午與國民黨主席吳敦義一同出席「歸僑聯誼會-僑親後援總會成立大會」,馬英九公開點名蔡英文的博士論文「誠信」問題,質疑蔡英文沒意願、也沒有能力捍衛自己的誠信。
  • 馬英九痛批:蔡英文用港人鮮血騙臺灣選票
    來源:海外網馬英九在新書發表會上痛批蔡英文(東森新聞雲)海外網12月17日電臺灣地區前領導人馬英九16日在新書發布會上痛批蔡英文操縱「芒果乾」(「亡國感」的諧音),利用香港「修例風波」製造恐懼感,用香港人的鮮血騙臺灣選票。
  • 「犯下三大錯誤」,馬英九猛批蔡英文
    反萊豬表決大戰當天,馬英九抨擊蔡英文「犯下三大錯誤」臺媒12月24日消息稱,臺灣「立法院」今天(24日)表決開放有關萊豬(含有俗稱「瘦肉精」的萊克多巴胺的美國豬肉)進口的行政命令,臺灣地區前領導人馬英九今天在臉書發文,抨擊臺當局領導人蔡英文8月突然宣布開放美國萊豬與擴大萊牛進口,
  • 齊景公愛馬被殺,晏子怒指馬官「三宗罪」,卻意外救了馬官一命?
    齊景公愛馬被殺,晏子怒指馬官「三宗罪」,卻意外救了馬官一命?我們都說語言是一門藝術。話,是說給別人聽的,會不會說話,決定了別人對你的態度。而好好說話,就是一個人頂級的情商,讓你的表達效果獲得想要的反饋,時運亨通,無往不利。
  • 網友抓包馬英九吹冷氣 徐巧芯:護航蔡英文
    華夏經緯網8月10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臺「行政院」昨解除各行政機關下午1時至3時的不得開冷氣的禁令,不過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與前臺灣地區領導人馬英九是否習慣吹冷氣話題持續延燒。有網友質疑馬英九不習慣開冷氣是騙局;馬辦發言人徐巧芯今天表示,「跟民進黨的網軍真的沒什麼好計較的,為了護航蔡英文什麼話都說的出來。」
  • 遭馬英九批評!蔡英文想用「實力」反駁,結果反遭醫生「打臉」?
    臺頭聞編輯:暗藍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在公共場合不佩戴口罩的行為遭到臺灣地區前任領導人馬英九的公開指責,馬英九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蔡英文應該為臺灣民眾做好表率,蔡英文在獲悉馬英九的言論之後,也公開反駁馬英九。
  • 蔡英文執政滿周年成績不合格 有恃無恐只因這三個誤判
    混亂中民進黨指示議事人員念完條文代表通過初審,下一步將送進立法院進行表決,但民間反彈激烈。解說:臺灣前領導人馬英九遭民進黨立委柯建銘自述洩密等案,馬英九一審獲判無罪,柯建銘不服提出上訴。二審臺灣高等法院本周首度開庭,馬英九強調一審無罪的判決正確,希望高院駁回柯建銘的上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