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泊爾強震後旅遊業蕭條 旅遊部長呼喚中國遊客

2020-12-13 騰訊網

尼泊爾的巴德崗古城,在地震中受損的古蹟旁放置了建築的原貌照片。

7月23日上午10時半,加德滿都機場附近的帕蘇帕蒂那寺中升起陣陣煙火,印度教徒們的雙腳沒入巴格馬蒂河,手捧河水灑在逝去親人的額頭,向他們做最後告別。

與此同時,在帕蘇帕蒂那寺門口的一個售票處,南都記者成為當天第一個在該售票處買票進入參觀的遊客。這座24小時運轉的神廟有4個售票點,但在此停留的一個小時內,南都記者沒有看到任何歐美或東亞相貌的遊客。

3個月前突然襲來的8 .1級強震讓尼泊爾首都加德滿都谷地的7處世界文化遺產遭遇不同程度損毀甚至完全坍塌。不過,同為世界遺產的帕蘇帕蒂那寺卻安然無恙。

在尼泊爾「4·25」強震後3個月,南都記者重返加德滿都。曾經熙熙攘攘的泰米爾區變得冷清,曾經人擠人的杜巴廣場空曠不少,曾經衣食無憂的餐館老闆和導遊開始為生計發愁。

古蹟恢復開放 遊客仍寥寥

一個月前,為儘快重振當地旅遊經濟,加德滿都谷地在地震中受損的古建築景點全部恢復開放,其中也包括加德滿都杜巴廣場。這裡的古建築在地震中受損嚴重,世界文化遺產加薩滿達廟、瑪珠廟等在地震中完全坍塌。部分受損的老皇宮成了危險建築,工人們搭起支撐架修復。在門口向裡面望一眼,持槍的軍人馬上就會善意地提醒,此處危險,禁止入內。

20日下午4時,廣場上的一個售票亭當天僅售出4張門票,其他售票亭的情況也基本相似。22日上午,南都記者在廣場上等了一個小時,除了零星見到幾張東亞面孔,僅看到一隊十多人的歐美旅遊團,而這已是連日來遊客較多的時候。

古城巴德崗的情況更不樂觀。售票員介紹,現在平均每天只有二三十名遊客購票進入古城參觀,這個數字約是地震前的1/10。

巴德崗最負盛名的瓦斯塔拉杜迦神廟已完全損毀,這座印度風格的石質建築如今只剩下一口巨鍾懸掛在廢墟中;昔日供奉著溼婆神的法希得噶神廟頂部坍塌,只剩下底座部分以及部分雕塑得以保留。一幅大照片擺放在底座上,展示著神廟本來的樣子:在六層紅磚基座之上,一座白色尖頂建築巍然聳立。

在廢墟上展示原貌照片,已成為巴德崗古城受損建築的「標配」。這裡的居民羅桑稱,約在一個月前,旅遊部門開始在這裡擺放建築的原貌照片。羅桑相信,經過重建神廟將會恢復它本來面貌。

在接受南都獨家專訪時,尼泊爾文化旅遊和民航部長謝爾帕表示,強震後確實少了很多遊客,但這裡的實際情況並不像人們想像的那麼糟。他稱,地震後尼泊爾境內包括古蹟、徒步、登山等旅遊目的地中約15%遭遇不同程度損毀,僅古建築而言,損毀率約為20%。

謝爾帕表示,針對損毀的遺產建築的重建工作由旅遊部下屬的考古局主導。目前,政府已完成遺產建築修復的計劃和圖紙,並完成了修復項目的預算。政府先期投入18億盧比(約合1.09億元人民幣)對古蹟進行修復,這筆資金目前已到位,並將在工作進程中逐漸追加。他相信,隨著國際社會的支持和本國政府的努力,受損古蹟將在2-5年內修復完成,「和之前的一模一樣」。

謝爾帕稱,中國和印度是尼泊爾最大的遊客來源國。他呼籲,希望更多的中國遊客回到尼泊爾。

「中國遊客什麼時候回來?」

旅遊業是尼泊爾的支柱產業,也是該國外匯收入的最大來源。2013年,尼泊爾吸引了近80萬名外國遊客。在「4·25」強震後的2個星期,隨著滯留在該國的旅客逐漸離開,這裡的旅遊業進入了一場「寒冬」。

泰米爾區「皇家企業酒店」掛出了「房費半價優惠」的橫幅。網絡訂房網站顯示,原價620多元人民幣的大床房,現價只要240多元。

對於房費打折,「神聖喜馬拉雅」賓館老闆裘迪並不贊同,因為他擔心「一旦價格降下來,以後就回不去了。」為了吸引客源,他的辦法是「買三送一」。

裘迪的賓館共有98間客房,此前幾乎天天客滿,有時還不得不向隔壁賓館借用客房。但現在,這裡每天僅有15-20間房入住,其中一部分還是在此長期包房的商人或務工人員。

裘迪從上個世紀90年代起便涉足旅遊行業,自稱是尼泊爾革命後第一代旅遊業商人。由於在這個行業頗有積累,面對目前困境,他表示自己暫時能夠應付,即使仍要為70名員工支付工資。「過了這段時期,等到今年10月或12月份,相信情況會好起來。」裘迪說,如果那個時候遊客還沒有回到加德滿都,他就要建議政府「做點什麼了」。

而那些最近才進入這個行業的從業者卻面臨更為嚴峻的危機。晚上8時,加德滿都泰米爾區中餐館「嘉麟閣」的老闆老王閒坐在飯店裡。對面的酒吧裡黑乎乎一片,看不到一個人影,樓下的尼泊爾織品店也正要打烊。

這座位於二樓的餐館有十來張桌子,平日裡每晚都要翻3次臺。而現在,一晚上只有3桌客人。「以前從這上面望下去,街上全都是人。」老王說。

另一家中餐館「中華食府」的老闆曉兵也面臨著同樣窘境。中午,餐廳裡只有一桌客人。每個月的房租、水電加上廚師、服務員的薪水,支出超過3萬元人民幣,現在的營收早就入不敷出。「這種感覺就像從天上摔到地上,很疼。」曉兵說。

據介紹,政府已在討論對旅遊業商家進行減稅、推遲一年償還銀行貸款等措施,以此保護旅遊業從業者。

老王和曉兵在加德滿都做生意的時間都不算太長,對遊客尤其是中國遊客的依賴程度相對較高。2013年,中國遊客成為前來尼泊爾旅遊的第二大客源地,僅次於印度。

地震後一個月左右,執飛國內到加德滿都的航班數量減少了逾一半。南航從廣州直飛加德滿都的航班由此前的每天兩班減少為每周兩班,川航從成都飛往加德滿都的航班由每天一班減少為每周兩班。而國航、東航的航班數也都相應減少。

在裘迪看來,中國遊客屬於那類「較好的遊客」群體———相對於印度遊客和歐美背包客,中國遊客的消費能力更高。曉兵也坦言,他的本地商人朋友及供貨商經常問他:「中國遊客什麼時候回來?」

旅遊業需要「安全感」

裘迪的另一個身份是尼泊爾旅遊局旅遊推廣理事會的顧問。他和高亮一樣,正在為萎靡的尼泊爾旅遊業出謀劃策。「首先應該讓遊客感到安全,這樣他們才敢回到尼泊爾旅遊。」裘迪說,為此,古蹟和建築物的加固和重建工作必不可少。

尼泊爾政府6月中旬重新開放全部受損古蹟時,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曾對此表達過擔憂。在一份聲明中,教科文組織呼籲在這些文化遺址參觀的民眾要格外謹慎。該組織駐尼泊爾代表克裡斯蒂安·曼哈特告訴南都記者,他曾給考古局局長寫信,要求當局對於重新開放文化遺址的決定審慎考慮,並呼籲一定要加強受損古蹟和建築物的外圍安全。

不過,經過一段時間觀察後,教科文組織現在已「不反對」受損古蹟重新開放。「當局採取了安全措施,例如阻止人靠近危險的建築,也貼上了不要攀爬的標誌,因此我認為他們做得很好。」曼哈特表示。現在,教科文組織的專家正為尼泊爾工人進行培訓,幫助他們加固老皇宮博物館,同時還在加都山頂的斯瓦揚布納寺(俗稱猴廟)進行建築加固工作。

但是,頻繁的餘震仍讓不少遊客略感威脅。22日22時14分,一場4.4級的餘震襲擊了加德滿都,震感強烈。尼泊爾國家地震中心網站信息顯示,「4·25」強震後該國已發生357起4級以上餘震。

面對餘震和蕭條,尼泊爾人天性樂觀的一面再一次展現出來。餐飲從業者克蘇爾告訴南都記者,強震讓尼泊爾的國際知名度上升,震後重建也會提升尼泊爾的基礎設施。而作為旅遊局顧問的裘迪則表示,遭受重創的旅遊業將得到一次「轉型」的機會———「或許尼泊爾是時候思考重建之後將如何吸引更多優質的旅遊者、如何更好地保護遺產建築、如何建設可持續的旅遊業了」。

而「專注中國市場十多年」的高亮博士則表示,儘管旅遊業急需一劑強心針,但他的建議是,歡迎中國遊客在今年10月之後再前往尼泊爾。「雨季過去了,建築也會加固好,會更加安全。」

採寫/攝影:南都記者 舒朗 實習生 楊揚

相關焦點

  • 專訪:中國遊客對促進希臘旅遊業發展至關重要——訪希臘旅遊部長...
    來源:新華社新華社雅典12月7日電專訪:中國遊客對促進希臘旅遊業發展至關重要——訪希臘旅遊部長塞奧哈裡斯新華社記者 于帥帥 王亞哲希臘旅遊部長哈裡斯·塞奧哈裡斯日前在雅典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說,吸引更多中國遊客對促進希臘旅遊業發展至關重要。
  • 尼泊爾強震後旅遊或受創 民眾生計難圖自立
    尼泊爾強震導致大量古蹟受損或被毀,勢必會影響作為尼泊爾三大經濟支柱之一的旅遊業。而對當地一些民眾而言,旅遊業便是他們的生計來源。    【恢復難】    賽兵是尼泊爾巴德岡市(也稱巴克塔普爾)一名導遊,現年20多歲,曾留學中國,中文講得比較流利。
  • 中國女大使「助攻」尼泊爾旅遊,尼網友飆拼音說謝謝!
    網友紛紛留言,感謝大使一年來致力於推廣尼泊爾旅遊。用戶@Dr_Gothe:「非常感謝閣下推廣尼泊爾的旅遊業。」↓此外,還有人嘗試用雙語(英語和中文)寫下感謝的話語:「我代表尼泊爾人民,非常感謝侯大使。尼泊爾和尼泊爾人民永遠不會忘記你們對尼泊爾旅遊業作出的貢獻。」 ↓·
  • 中國女大使曬美照「助攻」尼泊爾旅遊 尼網友致謝
    原標題:中國女大使曬美照「助攻」尼泊爾旅遊,尼網友飆拼音說謝謝![環球網報導記者溫家越]「祝『2020尼泊爾旅遊年』取得成功!」美麗的尼泊爾,歷史悠久、文化多樣、風景秀美,值得一遊。祝『2020尼泊爾旅遊年』成功!」不僅如此,她還附上4張在加德滿都名勝古蹟前拍攝的照片,並@尼泊爾旅遊、文化及航空部部長巴特拉伊。↓不久,巴特拉伊轉發這條推文,表示「非常感謝」。
  • 隨筆:那一片待重整的山河——相信尼泊爾強震後的涅槃
    原標題:隨筆:那一片待重整的山河——相信尼泊爾強震後的涅槃  新華網河內4月28日電(記者 章建華)「這裡的山體仿佛被勺子挖去一般,露出斑駁的土黃色,塌毀的山底可以看到橫七豎八滾落的樹木,」從珠穆朗瑪峰南坡返回的新華社記者說,一些溪流也已因而渾濁不堪;加德滿都谷地是1979年就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第二批世界遺產(第一批世遺12個
  • 尼泊爾對中國遊客免籤證費,希望恢復地震後的旅遊業
    尼泊爾對中國遊客免籤證費,希望恢復地震後的旅遊業 澎湃新聞記者 儲靜偉 2015-12-28 21:18 來源:澎湃新聞
  • 中國女大使曬美照「助攻」尼泊爾旅遊,尼網友飆拼音說謝謝!
    網友紛紛留言,感謝大使一年來致力於推廣尼泊爾旅遊。用戶@Dr_Gothe:「非常感謝閣下推廣尼泊爾的旅遊業。」↓此外,還有人嘗試用雙語(英語和中文)寫下感謝的話語:「我代表尼泊爾人民,非常感謝侯大使。尼泊爾和尼泊爾人民永遠不會忘記你們對尼泊爾旅遊業作出的貢獻。」 ↓·
  • 尼泊爾強震過去一個月 中國持續救援獲高度讚揚
    原標題:尼泊爾強震過去一個月 中國持續救援獲高度讚揚  原標題:尼泊爾「4·25」強震過去一個月 中國持續救援獲高度讚揚   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王琦):尼泊爾「4·25」強震已過去整整一個月,儘管餘震持續不斷,但樂觀的尼泊爾人正努力撫平傷痛,迅速重建家園。
  • 尼泊爾貼出中文標示,逗笑了中國遊客,越南卻不高興了
    自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的經濟發展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而居民的整體生活水平也改善很多,越來越多的人走出國門去國外旅遊,感受不同的異域風情,幾乎全國各地都能看到中國遊客的身影。現在很多國家都非常注重旅遊業的發展,因為旅遊業能夠帶動其他很多相關行業的發展,可以很好地促進當地的經濟增長。根據數據調查,旅遊業的收入每增加一元,就可以帶動相關行業增加4.3元的收入。而中國遊客不管是在數量上還是在消費能力上都是非常高的,可以說對很多國家旅遊業的 發展都有著很大的影響。
  • 繼尼泊爾之後,日本也出現了中文標語,中國遊客:有點搞笑!
    當今世界上有很多國家都開發了旅遊景點來發展旅遊業,由於有很多國家的經濟發展水平都是非常緩慢的,為了帶動國家的經濟增長,很多國家都決定開始發展旅遊業,與此同時對很多國家都開放了免籤政策,鼓勵遊客來旅遊。東南亞的國家就是非常典型的發展旅遊業的國家,每年都能夠吸引大量的中國遊客去旅遊。尼泊爾也是一個非常受中國遊客歡迎的國家,由於中國遊客的數量是非常龐大的,而且亞洲國家距離中國又比較近,所以很多中國人都會來到亞洲國家旅遊。為了方便中國遊客來旅行,很多國家都標出了中文標語,這樣也能夠吸引到很多中國遊客。
  • 一切為了我們的尼泊爾兄弟——尼泊爾強震中國大救援紀實
    原標題:一切為了我們的尼泊爾兄弟——尼泊爾強震中國大救援紀實  新華網加德滿都5月4日電 截至5月4日,上月25日發生的尼泊爾強震已經造成7300多人死亡,約1.4萬人受傷。   除人員密布的加德滿都河谷,一些周邊偏僻山區也傷亡慘重,幾十萬人流離失所,情況極為嚴峻。
  • 現在可以去尼泊爾旅遊了嗎?
    原標題:現在可以去尼泊爾旅遊了嗎? 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王琦):為刺激因「4.25」強震而持續萎靡的旅遊業,尼泊爾已決定於近期重新開放加德滿都谷地的所有文化遺址,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對此表示擔憂。地震後的尼泊爾到底適不適合旅遊引起人們關注。
  • 尼泊爾的「中文標語」,讓中國遊客增長兩成,越南人:你們快來吧
    而在這個環境下,也促進了各國遊客的交流,讓他們能夠享受到不同國家不同文化的洗禮。其中中國遊客就特別的出名,因為中國遊客擁有龐大的數目,同時消費力也比較出眾,經常被一些國家歡迎,就比如尼泊爾這個國家,如今就大力發展旅遊業來吸引中國遊客。尼泊爾位於中國的西邊,是一個同中國共同分享喜馬拉雅山脈的國家。
  • 華媒:發展旅遊業 荷蘭德倫特省呼喚中國遊客
    中新網5月16日電 荷蘭一網刊文稱,荷蘭《人民報》近日發表記者Marieke de Ruiter的署名文章明確指出,發展德倫特省旅遊業,目標群體主要是中國遊客。文章稱,憑藉對空間、安寧與自然風光的承諾,德倫特省希望在不失去農村特色的情況下吸引中國人。
  • 尼泊爾貼出中文標示,逗笑中國遊客,越南人為何「不高興」了?
    近些年,出國旅遊成為了一種最流行的活動。中國人的身影遍布世界上的很多地方,所以在國外的很多地方,都能看到中國遊客。雖然我國去越南遊玩的遊客多達數百萬人次,但是越南卻並不歡迎中國遊客,甚至一些地方還張貼不歡迎中國遊客的標語,然而尼泊爾也在效仿越南,很多商店特意貼上「中文標語」在門口,不過內容卻與越南貼出的內容完全相反,逗笑中國遊客,越南人看到卻「不高興」了?
  • 最不喜歡中國遊客的國家:經常出言諷刺遊客,如今旅遊業收入暴跌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出門旅遊的次數也是越來越多,不過現如今的人們已經不再只滿足國內旅遊了,更多的國人都會選擇出國旅遊。周邊的國家的國人出國旅遊的首選,尤其是東南亞,韓國,日本這些國家。不過中國遊客雖然喜歡去這些國家旅遊,可是這有些國家卻並不歡迎中國遊客。
  • 這個國家頑固不化,導致旅遊業蕭條,中國遊客:真是自作孽!
    而帛琉卻是中國遊客最不喜歡的一個島嶼,曾經帛琉的旅遊業非常強大,以至於中國人都去帛琉建設旅館酒店,   用來賺錢這些商家還在當地投資建設海景房,用於收取旅遊業的分紅。可以看出帛琉的旅遊業之所以繁華,大多都是依靠著中國遊客的生意。
  • 真實的尼泊爾是怎樣的?剛旅遊回來的中國遊客:窮到不能想像!
    真實的尼泊爾是怎樣的?剛旅遊回來的中國遊客:窮到不能想像!現在改革開放過去幾十年了,中國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國內湧現出一批國際大都市,經濟特區等,城市的基礎建設也越來越完善。國人們不再為溫飽而煩惱,有足夠的精力去追求更高質量的生活,而旅遊就是其中一個。旅遊受到廣大國人的喜愛,很多國人都願意出門旅遊觀光。像越南和泰國這樣比較有特色的國家就是中國遊客非常喜歡的。其中尼泊爾也是一個。尼泊爾是佛教的三大發源地之一,宗教氛圍十分濃鬱。
  • 中國女大使推特曬美照,尼泊爾網友用拼音說「謝謝您」
    用戶@S9851058116:「感謝您宣傳『2020尼泊爾旅遊年』。此外,還有人嘗試用雙語(英語和中文)寫下感謝的話語:「我代表尼泊爾人民,非常感謝侯大使。尼泊爾和尼泊爾人民永遠不會忘記你們對尼泊爾旅遊業作出的貢獻。」
  • 尼泊爾貼出中文標語,逗笑了中國遊客,越南人反倒「不高興」了?
    這種情況在各國都有出現,不過我國的表現更為突出一些,據相關統計數據顯示,在2018年,我國出境旅遊人次達到了1.5億,而旅遊帶來的經濟效益更是非常可觀,在這其中,越南可謂是通過旅遊業賺得盆滿缽滿,並且這裡面中國的遊客可謂是立下了「汗馬功勞」!因為在前往越南旅遊的遊客中,中國遊客就佔了絕大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