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雪泡溫泉,歡喜過新年。
新年新氣象,2017年你準備怎麼過?
小編帶你一賞甘孜地區特色的溫泉與藏語特色療法,讓你感受甘孜地區不一樣的新年洗浴文化!
熱坑溫泉:地熱和溫泉是巴塘的又一特色,遍布巴曲河和莫曲河兩岸。
措普溝熱坑溫泉群是四川省境內最大的地熱群。也是藏區最大最奇特的地熱景觀。其中單位面積最多的地方是在離查洛鄉2公裡左右,在去措普湖的路上。這片群山環抱峽谷地帶,足有l平方公裡的山坡上、公路旁、森林中、田野裡、懸崖下、河水邊。到處都升騰著一股股熱氣,遮雲蔽日。熱氣隨風而動,忽濃忽淡,忽明忽暗,在陽光下變幻著絢目的光彩,如夢似幻。這裡的熱坑溫泉的水溫常年保持在90℃左右。從措普湖流經這兒的小河上有一座橋,橋對面的一處山崖下有十幾個較大的間歇性噴泉,有的每隔十幾分鐘噴湧一次,有的一天只噴幾次,有的終年噴湧不息,噴湧高度在幾十釐米至2米不等。充沛的泉水順山勢而下,使整個山坡地溫上升,生出滿地的綠色苔蘚。這裡的泉水可沐浴,可飲用,有一定的保健作用。
特色
川西第一地熱公園—熱坑溫泉群:沿著巴曲河順流而上,從措拉進入措普溝自然生態保護區8公裡處,陣陣熱氣撲面而來,這就裡四川省地熱資源第一的措普溝熱坑地熱田。大大小小的泉眼,形態各異,撒落在山坡上、公路旁、森林中、田野裡、懸崖下、河水邊,瀰漫在整個山谷,升騰著一股股熱氣。那熱氣忽淡、忽濃、忽明、忽暗,在陽光的照射下,不停的變幻著迷人的色彩,其景象蔚為壯觀。熱坑泉水水溫高,富含礦物質,對皮膚病、風溼病等有特殊的療效,是遠近聞名的「藥泉」。
熱坑溫泉中,最獨特、最壯觀的莫過於遠近聞名的三口間歇泉,其中最小的一口每隔十多分鐘就噴發一次。在幹無一滴水的巖洞裡,只見泉水慢慢聚集,突然間,把水晶般的泉珠撒向空中,不多久,整個巖洞又變得幹無一滴水了;中間的一口,每隔兩、三個小時噴發一次。只見一米多高的噴泉珠突然崩裂,白似濃霧般的水蒸氣一衝而起,整個過程可持續十多分種;而最為壯觀的間歇泉,每天只噴發一次。噴發時,水柱高達四、五米,蒸氣直衝雲霄,在陽光的照射下,形成絢麗的彩虹,無比壯觀,噴出的水溫高達100℃以上,是整個青藏高原上最熱的溫泉。
傳說
相傳,格薩爾王經常到此沐浴,至今還保留著格薩爾王沐浴的崖洞。
當地老百姓中流傳,看見熱坑間歇泉的噴發,能給人帶來意想不到的好運。
夏季,農牧民把牲畜趕到溫泉邊飲含有硝鹽的礦泉水,同時撐起帳篷享受天賜瑤池般的熱泉谷。
2001年初,熱坑地熱田被國家有關部門正式確定為省級優先開發的地質公園之一。
1.藥水浴
又稱五味甘露浴,其基本方劑為五甘露藥。所謂五甘露藥包括草山甘露杜鵑葉、陽山甘露圓柏葉、陰山甘露藏麻黃、水甘露水柏枝、土甘露野蒿等五種藥物。輔藥為沒有吐、瀉、毒等副作用的各種藥物,特別是巖精、寒水石、三黃水藥、蒺藜、麝糞、鹼花等較為常用。將藥搗碎加水煮熟,再取總藥量1/3的糧食煮熟,將藥與糧食混合起來,加入酒麴,發酵後加水再煮,濾渣取液,使患者全身或局部浸入該藥液中洗浴。
2.藥汽浴
也稱蒸療法。將五味甘露藥搗碎加水,置於在鍋中熬煮,大鍋上用多孔木板覆蓋,上鋪毛氈,使患者躺於其上,並用棉毯將患者和木板一起蓋嚴,以不使藥汽外露。傳統藏醫藥浴療法另有陳骨浴,即以生鏽的陳人骨或各種動物朽骨熬煮於鍋中,用其水液或水汽進行水浴或蒸療。
3.礦泉浴
地下溶解了各類礦物質的熱水冒出地面後,所形成的礦泉,因其所含礦物成份的不同,對多種疾病都具有治療效果。礦泉水的種類很多,《晶珠本草》中記載的礦泉水就有101種之多,歷代藏醫對這些礦泉也有不同分法。
按礦泉水所含主要礦物質的不同,一般分為五種:①主含硫磺的礦泉:水色為黃色,水味苦,散發硫磺氣味,周圍可見硫磺結晶物;②主含寒水石的礦泉:水色清澈無色無任何氣味,注入茶酒中茶酒不變色,周圍可見寒水石石塊;③主含巖礬的礦泉:水色青藍,渾濁不清,有礬味;④主含巖精的礦泉:水色發紫,味苦,可見巖精;⑤主含石灰石的礦泉:水色特別清,味苦,有焦糊氣味,可見灰白色或其它顏色的石灰石。
4.縛浴
也稱罨浴,是用水調和對症藥劑,用薄布包好,捆敷於患處的一種療法,比其它浴法更為簡便易行。縛浴分清熱縛浴和祛寒縛浴兩類,清熱縛浴多採用藥物包括穀物磨成粉後,加芝麻油或陳年植物油調和,用布包紮於患處,還可選取植物鮮花煮過後再行縛浴;祛寒縛浴多採用動物糞如鼠類、鴿糞,也可用酒煎各種動物碎骨代替。縛浴法主要應用於局部病變,若發病範圍較廣,則不宜採用此法。
藏藥浴醫藥特色
藏藥浴是在溫泉浴療法實踐的基礎上,依據藏醫藥的基礎理論而創造的一種藏醫獨特的藥物外治方法。「五味甘露」是藏藥浴的基礎配方,其歷史幾乎和藏藥浴一樣悠久。《四部醫典》後續部「五械浸浴」一章專門詳細論述了藏藥浴的適應症、方劑、用法和注意事項等,該書首次記載了「五味甘露浴」,但沒有列出具體藥名和劑量。此後,五味甘露方成為藏藥浴基本的經典組方,歷代藏醫藥文獻對此方名稱和配方等有不同的記載,直到17世紀,五味甘露浴配方才被固定下來,並沿用至今。
藏藥浴是藏醫外治療法之一,由於它治療適應症廣,安全無痛苦,療效好,深受廣大藏族人民歡迎。藏族人民自古以來居住在高原地區,在長期的生產生活實踐中,很早就認識到沐浴有利於健康的知識。在此基礎上,廣大藏族醫生,根據藏地獨特的地理環境、氣候條件和發病規律,創造出了藏藥浴療法,並逐步總結出一套完備、系統的藥浴理論和臨床技術。現存敦煌藏文文獻P.t.127中就記載了沐浴的時間、沐浴的益處。公元8世紀編寫的《四部醫典》後續部中,有系統論述藥浴療法的專門的章節,秘訣部中許多章節中也有對於藥浴具體應用的論述。可見,距今約1300年前藏藥浴療法已經十分成熟。
藏藥浴歷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是「五味甘露浴」的發明,本文從古藏醫文獻中探賾索隱,就「五味甘露」的發明和演變的歷史做一初步的研究。
藏醫藥浴五甘露湯,泡出新健康!
藥浴療法是藏醫學中較特殊的一種治療手段。藥浴療法的適應症包括:四肢強直或拘攣、跛行、癤腫,炭疽、婦女病、黃水積存在肌肉和關節,關節炎所致強直、駝背、彎腰。
藥浴最常用的是水浴。水浴有二種,一是取天然溫泉水做藥水浴。一種是五味甘露湯。此湯由圓柏葉、黃花杜鵑葉、水柏枝、麻黃、叢生亞菊(青蒿)組成。每份至少用藥1斤,將所有草藥放入大鍋中,加滿水煎至水剩半量,再取出藥水,剩渣再加滿水煎,十去其六,再取藥液。然後第三次加滿水,煎剩十分之三,把三次所得的藥液放在一起,以供藥浴之用。以1-3周為一療程。
藥浴療法是藏醫學中較特殊的一種治療手段。藥浴療法的適應症包括:四肢強直或拘攣、跛行、癤腫,炭疽、婦女病、黃水積存在肌肉和關節,關節炎所致強直、駝背、彎腰。
藥浴最常用的是水浴。水浴有二種,一是取天然溫泉水做藥水浴。一種是五味甘露湯。此湯由圓柏葉、黃花杜鵑葉、水柏枝、麻黃、叢生亞菊(青蒿)組成。每份至少用藥1斤,將所有草藥放入大鍋中,加滿水煎至水剩半量,再取出藥水,剩渣再加滿水煎,十去其六,再取藥液。然後第三次加滿水,煎剩十分之三,把三次所得的藥液放在一起,以供藥浴之用。以1-3周為一療程。
新年來了,今年的海螺溝吸引了多國美女前來泡溫泉、賞美景~
下面甘孜新聞網的小編將為大伙兒簡單介紹下海螺溝的溫泉:
海螺溝溫泉位於四川省貢嘎雪峰腳下海螺溝冰川公園內二號營地及一號營地與溝口之間的貢嘎神湯處。大量沸泉從地下噴湧而出,出口水的溫度達90°C,足可用以沏茶和煮食雞蛋。日流量8900噸的沸泉水順崖而下,從而形成一道寬8米,高10米的瀑布。
在沸泉水近旁,已建成一個溫水遊泳池和一座水溫各異的浴室,可以供旅遊者沐浴、運動和療養。沸泉水具有高的醫用價值,可以治療多種皮膚病、關節炎等,並且能很快消除旅遊者的疲勞。
雪中的原始森林,是不是感覺像是走進了好萊塢電影中的魔幻森林?
和親愛的TA,在林中小屋來一次浪漫的邂逅。
前來感受雪中溫泉的多國美女,身穿比基尼的美女們大秀好身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