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系公募再添華泰基金 規模排名上升迅速

2020-12-12 第一財經

近日,華泰保險集團投資的華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獲批設立,保險系公募基金再落一子,在大資管版圖下,保險系正成為越來越多領域的「座上賓」。

據《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統計,目前保險系公募基金隊伍中已有多個成員,包括平安大華基金、國壽安保基金、安邦基金、泓德基金及浙商基金,而早在2015年上半年,泰康人壽旗下子公司泰康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開展公募基金管理業務資格獲得監管機構批准,成為業內首家獲批開展公募基金業務的險資資管公司,以公募事業部的方式開展公募基金管理業務。

今年上半年,中國保監會亦披露了對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變更業務範圍的批覆,中國人壽已獲批覆在業務範圍中增加「證券投資基金銷售」業務,成為第五家獲公開募集基金銷售機構資格的保險機構,其餘四家保險機構分別為:泰康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陽光人壽股份保險有限公司、中國平安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及中宏人壽保險有限公司。

除了保險機構外,有四家保險代理公司和保險經紀機構獲得公開募集基金銷售資格,分別為華瑞保險銷售有限公司、上海玄元保險代理有限公司、和諧保險銷售有限公司及永鑫保險銷售服務有限公司。

無論是單獨落子、事業部制布局還是基金代銷牌照,均是保險機構根據業務需要作出的選擇。根據天相投顧統計顯示,截至今年6月底,108家公募基金管理人旗下公募基金合計規模約為7.95萬億元,比去年年底減少4271億元,縮水比例為5.1%。

而在基金管理人公募規模排名中,保險系亦不可小覷。記者發現,國壽安保基金從2015年底的規模排名39上升至2016年年中規模排名的37,平安大華基金名次上升7位,泰康資產管理公司上升6位。

事實上,雖然「公募基金已是競爭紅海」的說法早已有之,但基金牌照對於嚮往全牌照的保險機構而言不可或缺。近兩年,基金行業的競爭亦加劇,在基金全球化進程提速和資管行業競爭全面化的雙重背景下,有統計顯示,截至2015年底,中國境內共有公募基金公司106家,取得基金管理資格的券商9家,保險資管機構1家,已遞交材料、排隊待批的公司30餘家。

在如此激烈的競爭下,銀行系、券商系、保險系紛紛上陣,「不過,目前而言,銀行系和券商系並沒有結合股東優勢做出大的『聲響』來,保險系如果牌照拿全的話,潛力巨大。」一位基金業內人士如是分析。

他所指的「潛力」,一方面是渠道優勢,交叉銷售將為公募基金獲取大量客戶;另一方面則是在投資上,險資的趨勢判斷和投資優勢。

以泰康資產為例,在獲批開展公募業務之前,泰康資產所服務的客戶主要為保險公司及保險業外機構客戶,所發行的產品均為私募性質產品。數據顯示,2014年,泰康資產所管理的10隻投連帳戶規模加權平均收益率為33.78%,在所有投連帳戶中保持領先,與基金業相比亦可圈可點。截至2015年4月27日,泰康進取型投資連接帳戶淨值為27.3201元,自2003年1月30日成立以來淨值增長超過26倍。

相關焦點

  • 兩家保險系基金規模破億 問題卻出現了
    據記者統計,截至目前,共有7家保險系公募基金活躍在市場上,分別是華泰保險持股的華泰保興基金、國壽資管控股的國壽安保基金、陽光保險持股約25%的泓德基金、太平資管旗下的太平基金,及平安保險集團旗下子公司平安信託控股的平安大華基金,  另外,還有以事業部形式成立的兩隻保險系基金,分別掛於人保資管及泰康資管旗下。  那麼這些基金的表現到底如何?
  • 兩家保險系基金規模破億 問題來了:平安大華權益型投資較弱
    據記者統計,截至目前,共有7家保險系公募基金活躍在市場上,分別是華泰保險持股的華泰保興基金、國壽資管控股的國壽安保基金、陽光保險持股約25%的泓德基金、太平資管旗下的太平基金,及平安保險集團旗下子公司平安信託控股的平安大華基金。  另外,還有以事業部形式成立的兩隻保險系基金,分別掛於人保資管及泰康資管旗下。  那麼這些基金的表現到底如何?
  • 公募基金2020年一季度規模排行榜出爐!
    來源:東方財富網01、公募基金(非貨幣)規模大幅增長截止2020年4月22日發稿,公募基金2020年一季度規模數據出爐。東方財富Choice數據統計,全國公募基金管理公司達144家,管理基金總數6380隻,管理規模超16萬億。
  • 公募基金上半年業績落定 華泰保興債基雙強領跑同類
    上半年公募基金業績榜單日前出爐。2019年以來,信用違約「黑天鵝」頻飛,債市投資複雜程度絲毫不亞於股市,債券基金的信用分析能力和風控水平經受考驗。銀河證券截至6月28日的統計數據顯示,上半年華泰保興基金公司旗下債基整體表現突出,其中華泰保興尊誠一年定期開放債券基金(基金代碼:004024)今年以來收益率6.45%,在135隻定期開放普通債基(可投轉債A類)中居首,同類型平均收益率為2.50%。該基金近一年和近兩年收益率分別為11.66%和17.15%,同類型排名2/112、2/76,中長期業績持續優秀。
  • 公募基金2019大爆發,易方達蟬聯冠軍,這家券商資管規模暴增17倍...
    公募基金全年規模新鮮出爐。Wind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底,公募基金市場規模148081億,相比2018年增長14%。基金規模(剔除貨幣基金及短期理財債券基金)排行中,易方達基金以4051億元的成績蟬聯冠軍,佔據絕對優勢,華夏基金與博時基金也站上了3000億元的門檻,排在第二第三位。值得一提的是,華泰證券資管規模增長17倍,排名上升38名,排到了66位。
  • 規模此消彼長 券商資管進入公募賽道
    近日,中基協公布了2018年12月證券期貨經營機構資管產品備案數據,結果顯示,去年12月券商資管的產品規模佔比卻再度降至低點,僅43%,11月份規模佔比是69%。這部分規模下滑對應的是同期基金與基金子公司的規模佔比上升。
  • 公募基金2020年一季度規模排行榜出爐 易方達華夏博時位列前三
    Choice數據統計,2020年一季度公募基金行業總規模較2019年四季度增長1.89萬億元,增長至166134.04億元。非貨幣基金規模方面,2020年一季度也大幅增長,升至約81787.28億元,環比增長約12.01%。
  • 季度發行規模創歷史最高——公募基金三季度報告解析
    近日,公募基金三季報已經全部披露。數據顯示,2020年第三季度公募基金季度發行規模創歷史新高,達到12746.7億元,前三季度累計發行規模達到23413.8億元。但本季度公募基金收益率及基金公司盈利情況有所回落。在淨申贖方面,本季度公募基金淨贖回13639.3億元,其中貨幣基金和債券基金贖回較多。
  • 華泰資管公募規模連續兩季度下滑 旗下6隻債基年內收益率告負
    「餘震」仍在持續,部分公募基金受到波及,淨值增長率明顯下挫,華泰證券(上海)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下稱華泰資管)旗下債基也不例外。此外,華泰資管公募管理規模亦出現下滑。截至今年三季度末,該公司管理規模為344.85億元,較今年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的461.15億元、357.27億元分別縮水166.3億元、12.42億元,主要原因是債券型基金規模減少。
  • 公募業績遭上市公司曝光 江信華泰柏瑞領銜「退步」
    來自於Wind資訊的統計表明,江信基金成立於2013年的1月28日,目前公司旗下擁有5位基金經理和9隻基金,旗下基金的資產規模約為45.07億元,而基金經理的平均從業年限僅為1.45年。有趣的是,從2014年第三季度的2.1億元規模起步,江信基金的資產規模基本走在了一條上升通道上。
  • 2019年基金公司規模排行
    05頭部機構獲更多資金流入2019年公募基金合計淨流入18031億元,其中21%資金流入規模排名前10%的基金管理人,43%的資金流入規模排名11%至20%的基金管理人,17%的資金流入規模排名21%至30%的基金管理人,還有19%資金流入餘下其他基金管理人。
  • 公募抱貨幣基金取暖 貨幣型FOF「待字閨中」
    而從今年上半年公募基金的規模數據看,貨幣基金之「霸氣」已是顯而易見,達到5.1萬億,佔據了公募基金總規模的半壁江山,在較去年底增加的9000多億規模中,約85%都是貨幣基金的「貢獻」,尤其對一些次新小基金公司來說,貨幣基金更是成為它們在震蕩市場中「取暖」的品種。
  • 規模排名「硝煙四起」 基金公司頭部效應顯著
    在2020年這個公募基金「大年」,部分基金公司的基金管理規模一路高歌猛進,然而幾家歡喜幾家愁。  在多隻爆款基金的加持下,易方達基金、匯添富基金、廣發基金持續「霸榜」非貨幣基金管理規模前三,南方基金和鵬華基金躋身非貨規模前十,匯添富、廣發、華夏、富國、博時、嘉實等今年非貨規模增長超90%。
  • 排名倒數、風格激進:華泰資管債基遭遇「黑天鵝」
    債券基金是華泰資管公募基金的大頭,但自10月底以來,由於受國企信用債違約波及,華泰資管多隻債券基金排名倒數。而重倉信用債的公募基金也損失慘重,華泰證券(上海)資產管理公司(下稱「華泰資管」)就是一家。根據Wind資訊,自10月23日至11月17日,在收益率排名倒數前10位的債券基金中,華泰資管佔到5位,分別排名倒數第一、倒數第二、倒數第五、倒數第六及倒數第十,收益率依次是-13.38%、-11.35%、-7.23%、-6.65%及-4.75%。
  • 券商資管機構公募業務規模直逼千億大關
    見習記者 章子林  隨著大資管混業經營時代的到來,公募基金牌照也成為各路資本群雄逐鹿的蛋糕,在公募基金牌照放開近四年期間,券商資管系公募基金業務也發展十分迅速,已經直逼1000億元大關。
  • 公募決戰「翻倍基」 明星基金限購衝刺年末排名
    分析人士認為,基金「限購」更多是為了控制基金規模,擔憂短期規模過大會影響基金經理投資,進而影響業績。 蕭鋒還認為,「重倉是今年排名靠前的重要因素」,從基金類型來看,排名靠前基金基本上都是股票和偏股型,說明股票倉位至少在60%以上。 在重倉持股方面,農銀匯理的3隻產品均由同一基金經理趙詣管理,諾德的2隻產品均由同一基金經理羅世鋒管理,工銀瑞信的3隻產品中有2隻產品是基金經理杜洋參與管理。
  • 2017年券商基金託管座次排定:國泰君安公募託管規模第一;招商公...
    券商中國記者從已公布的券商年報中發現,2017年券商在基金託管領域的市場格局已經落定。國泰君安託管公募基金規模 538 億元,在證券公司中排名第 1 位;招商證券公、私募基金託管家數排名第1。國泰君安公募託管規模第一2013年《非銀行金融機構開展證券投資基金託管業務暫行規定》出臺,之前由商業銀行一統基金託管業務的局面被打破,券商重獲「入場券」。
  • 華泰柏瑞基金勁攬五尊金牛大獎
    基金業金牛獎於3月31日揭榜,華泰柏瑞基金整體投資管理能力再獲認可,在本屆評選中一舉囊括兩項公司層面,華泰柏瑞連續兩年獲評「被動投資金牛基金公司」,連續三年獲得「量化投資金牛基金公司」獎項;產品方面,華泰柏瑞價值增長時隔四年再奪混合型金牛基金桂冠,華泰柏瑞季季紅蟬聯
  • 排名倒數、風格激進:華泰資管債基遭遇「黑天鵝」
    債券基金是華泰資管公募基金的大頭,但自10月底以來,由於受國企信用債違約波及,華泰資管多隻債券基金排名倒數。而重倉信用債的公募基金也損失慘重,華泰證券(上海)資產管理公司(下稱「華泰資管」)就是一家。根據Wind資訊,自10月23日至11月17日,在收益率排名倒數前10位的債券基金中,華泰資管佔到5位,分別排名倒數第一、倒數第二、倒數第五、倒數第六及倒數第十,收益率依次是-13.38%、-11.35%、-7.23%、-6.65%及-4.75%。
  • 2016年以來公募93人離職 奔私基金經理今年再添7位大佬
    ,3年後開始正式開始管理基金,在公募期間共管理過2隻基金。  從朱曉亮公募期間所管理的產品來看,匯添富消費行業管理時間最長,管理時間近3年,其餘兩隻產品管理時間均不到2年。格上理財數據顯示, 除匯添富均衡增長外,其餘兩隻產品的回報排名均位於行業前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