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泰州全方位守護好一江清水

2020-12-25 中國經濟網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2月15日訊(記者 於泳)今天,江蘇省泰州市委市政府在北京召開新聞通氣會,宣布啟動「健康長江泰州行動」。該市明確,行動中重點將建設「健康長江、泰州行動」大數據平臺,強化河岸共治,線上線下良性互動,以全方位立體式的監管,科學有效管護好長江母親河,花大力氣守護好一江清水。

  截至2018年底,泰州長江幹流岸線1公裡範圍內化工生產企業基本整治到位,累計減少化工企業24家。2018年11月至12月,泰州市全面排查長江沿岸2公裡及泰興經濟開發區、泰州高永化工集中區、泰州濱江工業園區等化工園區涉水排口,實行「一企一表、一口一檔」。此外,泰州市積極組織沿江各市(區)轄區內所有化工生產企業、化工倉儲、化工碼頭及長江幹流緩衝區2公裡內的工業排汙企業安裝整合視頻監控設施,2019年3月底前,有望完成相關企業的安裝整合和視頻聯網工作。

  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泰州市將以「健康長江泰州行動」為契機,通過對長江泰州段開展健康大體檢,實施長江排口整治等專項行動,建立「健康長江泰州行動」大數據平臺,堅持汙染防治和生態保護「兩手發力」,推進水汙染治理、水生態修復、水資源保護「三水共治」,突出工業、農業、生活、航運汙染「四源齊控」,深化和諧長江、健康長江、清潔長江、安全長江、優美長江「五江共建」,創新機制體制,強化監督執法,落實各方責任,著力解決各類突出生態環境問題,為打好長江保護修復攻堅戰奠定堅實基礎。

  ?在具體行動中,泰州市計劃通過設立「長江體檢表」、開展專項行動、建立大數據平臺、強化應急管理、推進能力建設等五個方面,防範生態環境風險,推進水陸統一監管,有效管控長江生態環境空間,管護長江生態系統。按照「健康長江」建設要求,開展各類專項行動,建立「方案管理—項目管理—進度跟蹤—現場核查—銷號管理」的全過程數位化調度指揮。同時結合無人機航拍、衛星遙感等數據進行對比分析,保障各類專項行動「件件有落實,事事有結果」。強化大數據分析,建立完善「健康長江泰州行動」大數據平臺,以「立體監控、實時分析、融合聯動、快速反應」作為總體建設目標,即針對長江生態隱患,實現水、陸、空立體式監測全覆蓋;針對長江岸線汙染源,實時回傳視頻圖像、監測數據;針對專項行動任務,實現任務統一調度、工作協同互動;針對一般問題突發事件,實現實時預測預警、應急響應聯動。???

  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10月,泰州在全國率先啟動「長江大體檢」,推動生態環境部衛星環境應用中心在泰州設立全國地市首家遙感應用基地,開展泰州生態環境遙感日常和應急監測等應用合作。

  該市還將創新建設「健康長江、泰州行動」大數據平臺。該平臺打破傳統的水生態監管模式,進一步強化河岸共治,實現線上線下良性互動。同時,該平臺還將統籌環保、發改、水利、海事等多個部門的內外部數據資源,打通各部門層級間的數據障礙,基於GIS地圖,結合現場監測視頻,無人機航拍圖像,衛星遙感圖層等手段,跨空間、跨時間全景展現長江大保護推進情況和工作成效,構建全覆蓋、全要素的長江「一張圖」。

(責任編輯:何欣)

相關焦點

  • 成為全國首批入河排汙口排查整治試點城市 泰州「明察秋毫」保護...
    中國江蘇網2月2日訊(記者 顧介鑄) 1月30日,泰州市委常委會會議專題研究「健康長江泰州行動」相關方案,強調要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切實按照「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要求,形成一個工作方案、一套工作機制,拓寬數據平臺內容,加快從見招拆招變成系統化立體式解決長江汙染問題
  • 唐良智:守護好一江碧水兩岸青山 建設山清水秀美麗之地
    原標題:唐良智巡查嘉陵江時強調守護好一江碧水兩岸青山 建設山清水秀美麗之地本報訊(記者 陳國棟)4月26日,市長、市總河長唐良智到嘉陵江沙坪垻河段實地巡查時強調,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陳敏爾書記要求
  • 守護好一江碧水丨常德石板灘:老礦山的新蛻變
    編者按:2018年4月2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長江嶽陽段考察時,叮囑湖南做好長江保護和修復工作,守護好一江碧水。兩年來,三湘兒女牢記總書記囑託,持續推進「一江一湖四水」系統聯治,抓好突出生態環境問題整改,全省水環境質量全面提升。紅網推出系列報導,展示湖南在守護好一江碧水、推動綠色發展方面的努力和成效。
  • 守護好一江碧水丨5G時代 中聯環境為城市清潔系統添「智慧」
    編者按:2018年4月2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長江嶽陽段考察時,叮囑湖南做好長江保護和修復工作,守護好一江碧水。兩年來,三湘兒女牢記總書記囑託,持續推進「一江一湖四水」系統聯治,抓好突出生態環境問題整改,全省水環境質量全面提升。
  • 為了守護好一江碧水 中南林科大教師跨11省份調查森林生態
    為了守護好一江碧水中南林科大教師跨11省份調查森林生態華聲在線12月23日訊(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易禹琳)「長江經濟帶森林超載的問題仍然比較突出。為了從源頭守護好一江碧水,這個問題必須解決。」近日,在外地調研、風塵僕僕趕回長沙的中南林業科技大學教師湯旭激動地對記者說。森林超載,是指一個地方的發展需求超過了當地森林生態系統的承受能力。四十出頭的湯旭是中南林科大經濟學院教師、林業經濟管理學博士。近些年來,他痴迷於森林生態安全研究,曾主持、參與一系列省部級課題研究。
  • 趙世慶:以務實的行動守護好一江碧水兩岸青山
    趙世慶強調,要提高思想認識,切實履行職責,將滑坡治理放在心上、抓在手上,積極謀劃項目、籌措資金,加緊推進勘察、設計、施工等各項工作,堅決守護長江航道安全和群眾生命財產安全。要進一步檢查安全隱患點,科學合理設置警示標誌,妥善做好群眾安全提醒工作。
  • 湖南開展「美麗中國·我是行動者」守護好一江碧水手抄報、繪畫比賽
    中國公益記錄者在線湖南訊(公益記錄者 湯蓉 攝影 楊宏銀)保護河湖、珍愛生命之水,共建生態文明,從孩子開始,從點滴做起,從自身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保護好水環境,爭做河湖的保護者、文明生態的宣傳者、美好家園的建設者,倡導綠色環境保護和生態文明。
  • 守護好一江碧水丨讓唐詩裡的湘江流進美麗新湖南
    相關連結:專題丨守護好一江碧水——湖南省生態環境保護大會6月13日,湖南省生態環境保護大會召開。省委書記杜家毫指出,近年來,全省上下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湖南提出的「真正把生態系統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保護好」「守護好一江碧水」等重要指示精神,以「一湖四水」為主戰場狠抓生態環境保護,生態環境質量出現可喜變化。湘江,湖南的母親河,環境保護的主戰場,也是古代詩歌中的常客。守護好這一江碧水,就是讓古詩中的美麗湘江,重新流入三湘大地。
  • 我要爭當江蘇泰州好「良民」
    全國各地拆遷辦也不該一味縱容,應向江蘇泰州學習,及早幫助拆遷戶樹立正確思想。據當地市民給記者爆料稱,該市海陵區泰九路拆遷部門在大街上懸掛的標語相當雷人,除出現了「不強拆不上訪,爭當良民好榮光」的字樣外,甚至惡搞起了「八榮八恥」。
  • 傾力守護好一江碧水 芷江水清景美入畫
    8月4日清晨,在芷江侗族自治縣縣城 水二橋散步的市民鄧開軍感嘆:「這裡河水清澈,風景優美,是休閒的好地方。」芷江是全國水生態文明城市。自全面推進河長制工作以來,該縣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態發展理念,強化水岸同治、源頭治理,構建起責任明確、協調有序、監管嚴格、保護有力的河湖管理機制,傾力守護好一江碧水。
  • 江蘇泰州:瑞雪迎春
    2019年2月8日,這是在泰州桃園拍攝的紅梅在雪中傲然開放。2019年2月8日,泰州市環衛工人正在清除道路積雪。2019年2月8日,泰州市環衛工人正在清除道路積雪。2019年2月8日,這是在泰州桃園拍攝的遊客正在賞雪拍照。
  • 志願紅護佑「引江清水」 讓泰州人民喝上放心水
    中國江蘇網12月7日泰州訊 「這對我們既是鼓舞,也是鞭策,我們將牢記志願服務永遠在路上的宗旨,向著前方奮勇前行。」江蘇省泰州市引江河管理處黨委書記、主任姚俊琪語氣堅定地說。志願服務目標:方向明確,導向鮮明湛湛長江,淼淼水光,水陸要津,泰州引江。泰州引江河是國家南水北調東線水源工程之一,是泰州人民的母親河。「江從白鷺飛邊轉,煙在綠水盈處生」道出了引江河讓人沉醉的生態之美。但一直以來,地處水鄉不知節水、靠近長江不知護水的問題在泰州地區廣泛存在。
  • 江蘇泰州:早茶博物館開館
    CICPHOTO/顧繼紅 攝↑遊客在江蘇泰州老街的泰州早茶博物館內參觀。CICPHOTO/顧繼紅 攝↑遊客在江蘇泰州老街的泰州早茶博物館內參觀。CICPHOTO/顧繼紅 攝↑遊客在江蘇泰州老街的泰州早茶博物館內參觀。
  • 中國第九家希爾頓逸林酒店落戶江蘇泰州
    ,擇址於泰州海陵區商業核心地段,將為賓客們帶來全方位的優質服務。江蘇泰州萬達希爾頓逸林酒店擁有253間客房,距離萬達廣場僅一步之遙,毗鄰鳳城河風景區、梅蘭芳紀念館以及中國醫藥城會展交易中心。酒店附近交通便捷,方便賓客前往泰州火車站及蘇中機場。
  • 江蘇鹽稅博物館:走進因鹽而生、因稅而興的古城泰州
    「天下鹽稅,兩淮居半;兩淮鹽稅,泰州居半。」10月14日,「家在江南」主題採訪團一行走進泰州的江蘇鹽稅博物館,源遠流長的鹽稅文化撲面而來。圖說:江蘇鹽稅博物大門。趙菊玲 攝江蘇鹽稅博物館坐落於泰州古城河邊,是鄰近歷史上泰壩監掣署所在地。而泰州,是一座因鹽而生、因稅而興的歷史文化古城,素以「富有紅粟、鹺鹽之利」而馳名全國,是我國重要的鹽稅文化發源地之一。江蘇鹽稅博物館內豐富的史料和實物,全方位展示了鹽稅在中國歷史上的產生、地位和作用。
  • 2019年長江江蘇段總體水質達到Ⅱ類——800裡長江江蘇段碧水綿延
    摸清沿江汙染源「家底」、消除劣Ⅴ類入江支流、守護老百姓的大水缸……江蘇以全面改善長江水生態環境為目標,精準發力,「十三五」以來,長江江蘇段水質持續明顯改善,長江兩岸再現碧水綿延。排查:封堵沿江汙染源「排口」日前,記者來到位於泰興的「健康長江泰州行動」指揮中心。
  • 江蘇泰州:市民膏方節體驗中醫養生文化
    10月16日,2020泰州市第六屆國醫養生旅遊季暨泰州市中醫院第十二屆膏方節在江蘇泰州市中醫院舉行。活動現場不僅邀請了國內知名膏方專家前來義診,還有開展固元膏製作;特色膏方、藥酒展示;中醫養生旅遊保健產品展示,中醫藥文化展示;精緻飲片(藥食同源)、道地中藥材展示、中醫特色療法展示;中醫藥材真偽辨識等活動,吸引了眾多市民前來全方位體驗中醫養生文化。
  • 泰州致力打造國家中醫藥綜合改革試驗區 系江蘇唯一
    為策應泰州打造「長江經濟帶大健康產業集聚試點城市」,泰州市政府2015年向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提出建設「國家中醫藥綜合改革試驗區」的申請。2016年,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確認泰州為全國中醫藥綜合改革試驗區建設單位,泰州由此成為江蘇唯一的國家中醫藥綜合改革試驗區,致力打造全省領先、全國一流的中醫藥事業和中醫藥健康服務產業。
  • 志願紅護佑「引江清水」 讓泰州人民喝上放心水
    中國江蘇網12月7日泰州訊 「這對我們既是鼓舞,也是鞭策,我們將牢記志願服務永遠在路上的宗旨,向著前方奮勇前行。」江蘇省泰州市引江河管理處黨委書記、主任姚俊琪語氣堅定地說。志願服務目標:方向明確,導向鮮明湛湛長江,淼淼水光,水陸要津,泰州引江。泰州引江河是國家南水北調東線水源工程之一,是泰州人民的母親河。「江從白鷺飛邊轉,煙在綠水盈處生」道出了引江河讓人沉醉的生態之美。但一直以來,地處水鄉不知節水、靠近長江不知護水的問題在泰州地區廣泛存在。
  • 江蘇泰州:「慢生活水城」立志升級醫藥健康名城
    本土龍頭企業揚子江藥業集團連續5年蟬聯中國醫藥工業百強榜榜首,還集聚了以阿斯利康、武田藥品等一批世界20強醫藥企業為龍頭的醫藥產業集群  今日起,江蘇泰州在上海舉辦一系列產業、科創、文旅和農產品的推介和對接活動。這次活動讓泰州人有點新奇,不少人是要乘火車沿著今日通車的滬蘇通鐵路來上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