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民主黨前立法會議員許智峰11月30日(周一)前往丹麥。今日(3日)晚8時許,許智峰在其個人社交媒體突然宣布逃亡海外,並退出香港民主黨。
根據媒體報導,許智峰是「攬炒派」議員,曾在今年5月因衝擊立法會被香港警方拘捕。早前《國歌法》進行二讀審議程序時,許智峰更是手捧一包泥漿狀「腐爛植物」,霎時議事堂臭氣充斥,更有議員不適嘔吐。因此也有網友稱他為「惡臭議員」。
延伸閱讀
以雷霆舉措清理亂港害群之馬
「求錘得錘」,以此形容那些近來「鬧辭」的香港特區立法會議員,恐怕再合適不過。據報導,在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相關決定,楊嶽橋、郭榮鏗、郭家麒、梁繼昌即時喪失立法會議員資格後,另外15名「攬炒派」議員聲稱放棄承擔議員責任,要和這4人捆綁「請辭」。目前,他們的辭職已全部生效,其在立法會的水牌也被秘書處用黑色膠紙遮蓋。
一場鬧劇,以「攬炒派」的咎由自取劃上句號,但以此為起點,更值得思考的是,香港需要怎樣的立法會?需要怎樣的立法會議員?作為香港特別行政區的立法機關,立法會承擔著研究法案、審批公共開支及監察施政等重要職能。立法會議員作為立法機關的成員,肩負維護香港憲制秩序的重要職責。質詢和辯論都應恪守議事規則、遵守法律規定。對立法會議員來說,真心實意擁護《基本法》,以香港前途、市民福祉為依歸,是履職的基本前提和底線。然而,長期以來,一些人將職責拋諸腦後,視法律於無物,一心以議員身份為政治跳板,幹擾對抗特區政府,挑戰中央權威。政治裹挾之下,議事廳屢屢淪為「泥漿摔角場」,不僅消解了立法會在特區憲制框架中應有的管治責任和能力,更攪得整個香港社會烏煙瘴氣。
身為規則制定者,卻帶頭破壞規則;身為民意代表,卻幹著禍港亂港的惡行。鬧辭也好,賣慘也罷,一次次自不量力的誇張表演,只能讓更多人看清「攬炒派」的本質。「修例風波」以來,這些人變本加厲攪弄風雲。會場之內,他們瘋狂「拉布」,動輒嘴炮相向、拳腳相加,企圖癱瘓特區政府運作;會場之外,他們煽惑「黑暴」打砸,鼓吹「違法達義」,勾結外部勢力,大肆賣港求榮。眼看大勢已去,一幹蛇鼠之輩開始「抱團掙扎」,強作「困獸之鬥」。這些所作所為完全是與《基本法》為敵,與香港市民為敵,與香港前途為敵,是香港法治的恥辱。以雷霆舉措清除害群之馬,讓這些「毒蟲」自絕於政治舞臺,不僅不會影響立法會職能的發揮,反而有助於其促香港發展、助民生改善。
人心思穩、家園思安,香港社會苦「攬炒」者久矣,重啟經濟、改善民生,是廣大香港市民的普遍願望。隨著香港國安法落地,人們看到了香港止暴制亂的堅實腳步。在教育領域,各路「黃師」被趕下講臺,一系列「毒教材」得到清理;在司法領域,亂港暴徒紛紛受到正義的審判,一眾禍首得到應有懲罰;在傳媒領域,「黃媒」頭目倉皇落網,嚴格的身份認定讓「假記者」無所遁形……改變正在發生,也讓人清晰地認識到,今天的香港,需要的是遵規守法、恪盡職守的「建設者」,而不是吃飯砸鍋、吃裡扒外的「破壞者」;是以市民福祉為重的「實幹家」,而不是為謀私利不擇手段的「攬炒派」。「修例風波」所帶來的創傷仍未痊癒,新冠疫情、經濟下滑等因素又帶來新的衝擊,惟有繼續對各個領域撥亂反正、肅清禍源,方能避免香港在內耗中沉淪,坐失發展良機。
螳臂當車的鬧劇,註定只會淪為笑料。將「愛國者治港」明確嵌入各領域運行機制之中,讓心懷不軌者徹底喪失表演作惡的空間,香港在「一國兩制」的護航之下,定能一步一步重煥榮光。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
流程編輯:u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