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眼|去年廣州查處41萬宗電動自行車違法,這場亂局怎麼破?

2021-01-16 羊城派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梁栩豪圖/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宋金峪

隨著各地路面交通運輸活動日趨頻繁,路上的電動自行車越來越多了,隨之而來的是涉電動自行車交通事故風險的增大。

近日,記者從廣州交警獲悉,2020年,廣州交警共查處電動自行車交通違法行為41萬多宗,道路上,逆行、不戴安全頭盔、不按規定道路行駛等亂象依然突出。這場電動自行車違法亂局怎麼破?連日來,記者對此問題進行了走訪調查。

走訪:涉電交通違法行為頻發

近日,記者蹲點廣州市區多個主要路口發現,電動自行車逆行、闖紅燈等違法現象仍舊頻發。

2020年12月29日上午,在白雲區尖彭路與白雲大道交會路口,記者看到,此處的車流量非常大,每當紅燈亮起,路口就聚集了不少電動車,包括普通市民和外賣員等。但不等綠燈放行,一些電動車駕駛員便闖紅燈通過路口。在10分鐘內,記者粗略統計至少10輛電動自行車有闖紅燈、逆行等行為。

而在部分街道,電動自行車違法搭客等現象尤為嚴重。

1月4日傍晚,在科韻路地鐵c口,記者發現一排電動自行車司機正在等候,見到有人從地鐵口出來,就會伸手招攬生意。記者觀察到,他們大多數未佩戴安全頭盔,載上乘客後,有司機便逆行往黃埔大道西方向駛去。

長期在天河區車陂一帶接客的一名網約車司機告訴記者,上下班高峰期是他最頭疼的時候,中山大道上的上班族、接送小孩的車輛不按規定車道行駛的現象很普遍,他在外車道行駛時往往非常謹慎。「他們很多都抱著『你不敢碰我』的心態,我也不想惹事。」該司機說。

此外,記者走訪發現,不少電動自行車車主對交規並不了解,仍抱有僥倖心理。

「只要不出事,一般很難管到我們。」在天河區棠下居住的市民劉先生告訴記者,他在天河軟體園上班,每日騎電動自行車折返兩地,也有過逆行、闖紅燈等行為,但沒被處罰過。對於違反交通規則的後果,他也不是很了解。

還有市民表示,目前電動自行車還未實行上牌管理,相關處罰手段以交警口頭批評教育為主,違法成本相對較低。「雖然知道這樣做有風險,但是有時候我還是選擇『鋌而走險』。」市民陳先生說。

數據:2020年查處涉電交通違法41萬宗

路面執法環節直接關係到電動自行車違法亂象的整治。事實上,對於電動自行車的管理,公安交警部門一直保持著嚴查嚴管的高壓態勢。

記者從廣州交警了解到,2020年以來,廣州市共查處電動自行車交通違法行為41萬多宗,查處的電動自行車違法行為主要包括逆行、闖紅燈、不按規定車道通行、未佩戴安全頭盔等。

記者留意到,其中查處外賣車輛交通違法行為數為4萬多宗,這意味著,違法者更多的是擁有電動自行車、交通安全意識淡薄的普通市民。

為逐步提高電動自行車車主的交通安全意識,廣州交警多措並舉,加強電動自行車管理。以2020年為例,廣州交警共開展「紅棉劍鋒」行動35次,出動執法力量2.5萬人次,查扣摩電30多萬輛,行政拘留違法人員5000餘人。此外,2021年1月起,廣州交警還開展了為期半年的摩電整治專項行動,繼續加強對電動自行車等車輛的綜合治理。

針對外賣、快遞等行業重點人群,廣州交警實施共建共治策略,與廣州市交通運輸局等部門推動成立行業協會,通過與相關外賣配送企業聯合共治,用企業內部管理規定加強對外賣員的約束。在外賣領域,廣州交警通過微博公布外賣企業交通違法情況,外賣行業交通違法也呈現環比下降趨勢,此舉獲得了網友們的支持。在快遞領域,廣州交警會同有關部門推動快遞電動三輪車規範化管理,如加強快遞電動三輪車考證安排,引導企業加快組織駕駛員考證等。

此外,對於「摩電整治重點區域」白雲區,廣州交警協調相關部門推出「交通文明出行」小程序,通過掃碼錄入違法人員、地點、內容等信息形成資料庫,並根據違法數量和情節輕重,採取發送警示簡訊、上門教育、強化懲戒等措施,提高勸導質效。

在高壓整治力度下,狀況相對得到好轉。數據顯示,2020年1至11月,廣州市涉摩電交通事故死亡人數為300人,同比下降14.29%。

破局:未來有望從源頭破解管理難題

不過,廣州交警相關負責人也坦言,雖然對電動自行車的管理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於缺乏源頭管理,交通亂象始終難以消除。

加強電動自行車管理,並非公安交警部門一家之責。但如何推動源頭管理,是一個更為艱辛的工作。

記者梳理發現,近30年來,廣州「限摩限電」的相關規定一直在不斷演變。目前,廣州市交管部門的執法依據,是2017年由廣州市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三次會議上表決通過的《廣州市非機動車和摩託車管理規定》。截至目前,「限摩限電」法規仍在繼續實施。

但無法忽略的是,目前廣州市非中心城區市民對電動自行車的需求仍比較大,記者在走訪時發現,市民普遍表示希望電動自行車能「以管代限」。在近年來的廣州市兩會上,「電動自行車該如何管理」一直是市人大代表們提交的「熱門」提案。

該如何破局?在查閱近年來關於電動自行車管理的制度規定時,記者留意到,2020年9月,廣東省公安廳發布關於《廣東省電動自行車管理條例(徵求意見稿)》(下稱《條例》),向社會公開徵集意見,以求在省級層面,從源頭破解電動自行車管理難題。

梳理《條例》可發現,《條例》對省內電動自行車生產與銷售、登記與通行管理、法律責任等管理痛點做出了系列規定。其中提及的「電動自行車實行登記制度,經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登記後,方可上道路行駛」規定,將有望為廣州市實施電動自行車登記管理工作提供更多依據,推動廣州市開展電動自行車上牌管理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條例》中還明確了相關法律責任,為交管部門加一步加大執法力度也提供了相關依據。不過,未來應如何根據各地情況落實實施,還需要各地相關部門進一步細化配套措施。(更多新聞資訊,請關注羊城派 pai.ycwb.com)

來源 | 羊城晚報羊城派

責編 | 陳倩

審籤 | 呂航

實習生 | 曾珍

相關焦點

  • 廣州去年查處41萬多宗涉電交通違法 電動自行車亂局怎麼破?
    路上的電動自行車越來越多了,隨之而來的是涉電動自行車交通事故風險的增大。記者近日獲悉,去年,廣州交警共查處電動自行車交通違法行為41萬多宗,電動自行車逆行、駕駛人不戴頭盔、不按規定道路行駛等亂象依然突出。這場電動自行車違法亂局怎麼破?連日來,記者對此問題進行了走訪調查。
  • 電動自行車日均交通違法上千起 不要成馬路"殺手"
    短短一個紅燈期間,多種交通違法行為一一上演:綠燈通行的機動車道上,一輛電動自行車忽然從路邊「殺出」,在汽車縫隙中左右穿行;一位外賣小哥向四周觀望幾眼,便按耐不住提前「搶跑」,其它幾位也紛紛緊隨其後,僅其中一個路口闖紅燈的電動自行車就多達十餘輛;在路口的近30輛電動自行車中,有四五輛後座載著一名成年人;在附近的車道上,不時出現幾輛電動自行車不顧交通擁擠「逆流而上」,引得其他車輛不得不緊急避讓
  • 電動自行車二次違法:罰!電動自行車亂停:拖!
    電動自行車交通違法一直以來是交通執法部門的重點整治對象,但部分電動自行車駕駛員對交通安全法律法規一是表示不知道,二是知道了也不遵守。日前,南寧交警部門對摩託車和電動自行車開展大整治行動。//6月19日,記者採訪了解到,在南寧交警部門開展的「颶風行動」即嚴厲查處整治摩託車、電動自行車嚴重道路交通違法行為中,交警四大隊通過警務通系統對違法電動自行車車牌進行查詢,對兩次或者兩次以上的交通違法電動自行車騎行人員,除組織站崗、觀看視頻、抄寫交規學習外,還對其處以20元到50元不等的處罰,而對於亂停放電動自行車則聯合城管執法人員進行拖車處理
  • 嚴管嚴控,已查處違法行為超1.4萬宗!接下來,裡水摩電大整治將這樣...
    嚴管嚴控,已查處違法行為超1.4萬宗!接下來,裡水摩電大整治將這樣開展!會議現場查處違法行為14447宗,裡水摩電整治初見成效今年5月以來,裏水鎮在全鎮範圍內開展為期一年的摩託車及電動自行車交通安全綜合整治,通過加強源頭管理、強化違法整治、強化建設設施
  • 交通眼|即日起,廣州交警開展為期半年摩電專項整治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梁栩豪實習生 林少娟 通訊員 交宣圖/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宋金峪隨著外賣、快遞行業高速增長,伴隨而來的是摩託車、電動自行車交通亂象高發。12月16日下午,在廣州市海珠區同慶同福路口,廣州交警開展快遞、外賣交通以及違停整治行動。記者在現場看到,一小時不到,廣州交警查處了18輛亂停亂放非機動車、2輛駕駛員無駕駛證的快遞三輪車。據了解,從即日起,廣州交警將開展為期半年的摩電整治專項行動,全力加強摩電、快遞、外賣等車輛以及違法停車的綜合治理。
  • 廣東陽江:全力開展整治摩託車電動自行車道路交通安全專項行動
    央廣網陽江7月24日消息(記者郭翔宇 通訊員莫宇韜)記者從陽江交警獲悉,為進一步加大摩託車、電動自行車交通違法整治力度,全力壓降摩託車、電動自行車交通事故,陽江公安交警在全市範圍內開展摩託車電動車電動自行車違法行為整治行動。
  • 廣東:11月以來現場查處各類交通違法行為103.3萬宗
    11 月 26 日,廣東省公安廳交通管理局在廣州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中南片區百日會戰聯合整治行動情況。記者從會上獲悉,11 月 1 日以來,廣東全省重大道路交通事故 " 零發生 ",道路交通事故起數同比下降 30.91%,死亡人數同比下降 28.65%,整治行動取得初步成效。
  • 去年廣州加大對環境違法案件查處力度
    記者從座談會上獲悉,去年廣州立案查處環境違法案件5946宗,罰款總額2.88億元,同比增長53.2%。2019年,廣州將開工新建擴建17座汙水處理廠,將全面完成白雲山紅線內違法建設拆除工作。目前這11臺一體機已經全部到貨安裝。在工程設施方面,當地投資5億元,對33條一級支流查漏補缺,新建汙水管網58.5km,清淤24.6萬立方米。接下來,該區計劃將轄域內新塘片區、石灘片區、仙村片區等與東江幹流相關的片區汙水,按「流域治理」的方法,將汙水妥善處理。其中,增城區新塘鎮所在片區,將下分九大片區,並在5個片區布置截汙管網。「我們計劃在2019年底基本清除劣Ⅴ類。
  • 掃黑除惡|雲浮市交通運輸局:嚴厲查處交通違法案件24537宗
    掃黑除惡|雲浮市交通運輸局:嚴厲查處交通違法案件24537宗 2021-01-15 12:0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堅持「六個抓」推進中心市區電動自行車交通違法整治工作_新聞中心...
    2020年以來,福建省泉州市公安局以城市智慧汽車基礎設施和機制建設試點(電動自行車管理提升)工作為契機,結合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國家衛生城市活動,多措並舉,精準管控,全面推進中心市區電動自行車交通違法整治工作。一抓違法查處。
  • 「百日會戰」全市掀起嚴查整治摩電風暴 一日查處違法行為796宗
    今年以來,我市發生一般以上道路交通事故同比下降14.99%,但涉及摩託車、電動自行車交通事故仍然處於高發態勢,佔事故總量比高達46%。涉摩電駕乘人員交通安全意識淡薄,不戴頭盔、隨意變道、超載等違法行為是事故多發的主要原因。
  • 電動自行車交通違法要「記分」,扣完12分將……
    電動自行車交通違法要「記分」,扣完12分將…… 2019-12-24 19:5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深圳三年查處違法違規露天燒烤行為超8.6萬宗
    2018年至今,深圳各級城管執法部門共查處佔道及超門線經營露天燒烤行為已經超過8.6萬宗。深圳市城管和綜合執法局透露,將持續強化大氣汙染防治工作,加強日常巡查力度,常態化查處違法佔道及超門線經營露天燒烤行為,同時不定期開展專項執法行動。
  • 南寧交警部門查處電動自行車違法行為 騎乘綠牌「電驢」不戴頭盔...
    《條例》當天正式生效,南寧交警部門也動了真格,在市區多個路口開展專項查處行動。據不完全統計,當天上午 9 時至 10 時,交警部門共查處騎乘綠牌電動自行車不佩戴安全頭盔的違法行為 448 起,其他交通違法 50 餘起。
  • 春運期間深圳查處1826宗交通運輸違法
    為確保春運期間交通運輸安全順暢,深圳市交通運輸行政執法支隊加大了對非法營運「黑大巴」、無證大巴、超許可經營大巴等交通運輸違法案件的查處力度。春運期間,執法支隊共組織開展執法行動1886次,出動執法人員13193人次,共立案查處各類交通運輸違法案件1826宗,其中:查處三類無證大巴案件60宗(即黑大巴26,無《道路運輸證》大巴14宗,租賃大巴20宗),查處傳統非法營運藍牌車案件35宗,查處非法營運危險貨運案件14宗,查處無證網約車非法經營案件54宗,查處班車客運案件767宗(其中不按規定線路、站點運行案件699宗),查處包車客運案件92宗
  • 藍天保衛戰進入衝刺階段,1-10月廣州立案查處VOCs類環境違法行為41宗
    今年以來,對第一批406家、第二批466家重點揮發性有機物企業開展銷號式整治;督促汙染天氣應對減排清單內 273 家企業落實錯峰生產和汙染天氣減排要求;今年1~10月,共立案查處VOCs類環境違法行為41宗。
  • 海口交警開展交通秩序大整治 1天查處違法行為1328起
    3月21日,國際旅遊島商報記者跟隨海口交警支隊龍華大隊在海口海秀東路彩虹天橋附近進行現場執法,據悉,在當日開展的整治行動中,海口交警支隊共出動警力686人,共查處交通違法行為1328起,其中查扣電動自行車265輛,現場處罰電動車135輛;查處機動車違停589起,查處貨車違法行為84起,查處其他違法行為255起。
  • 深度調查丨電動自行車怎樣才能騎得安全?
    據統計,今年以來,全市共查處電動車交通違法37.3萬宗,同比上升193.94%;其中餐外賣電動車違法7.1萬宗,同比上升1042.11%。 罰並不是電動車管理的終點。正如深圳市交警局副局長馮新毅所說的:「罰不是目的,目的是讓小哥們提高守法意識,平平安安回家。不要把『快人一秒』變成『快人一生』。」
  • 廈門嚴查電動自行車違法行為 特別是在「四橋一隧」橋頭堡和快速路
    ­  晨報記者了解到,近日公安交警部門已在全市範圍內開展電動自行車道路交通違法行為專項整治行動,嚴管嚴查嚴處電動自行車違法行為,特別是在「四橋一隧」橋頭堡和快速路,他們依託治安檢查站、執勤點等卡口,嚴格落實電動摩託車、自行車違法上橋、進隧通行的24小時防控工作。
  • 1至10月河北省查處交通違法3596萬起
    河北新聞網-燕趙都市報訊(燕都融媒體記者張培培、劉濤)12月2日是第九個122「全國交通安全日」,今年的主題是「知危險會避險 安全文明出行」。據河北省公安廳交通管理局統計,截至10月底,全省查處交通違法3596萬起,平均每輛車產生1.7起交通違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