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倫三島的「崛起」與「沒落」

2021-02-07 高博新視野

英倫三島是一片神秘的土地,這個位於亞歐大陸最西端的島嶼曾經建立起一個世界歷史上最大的殖民帝國,其統治面積達到約3400萬平方公裡。

英倫三島深刻的影響了世界,一起來探究英倫三島的前生後世!

一,英倫三島在1066年之前是一個屢受侵略的地域。

約公元前13世紀,伊比利亞人從歐洲大陸來到大不列顛島東南部定居。約公元前700年以後,居住在歐洲西部的凱爾特人不斷移入不列顛群島,「不列顛」的名稱極有可能來自凱爾特人的一支,

從公元前54年開始,羅馬人三次入侵不列顛,直到公元43年,羅馬才徵服不列顛,英倫三島成為羅馬的行省,直到409年羅馬的統治才結束。羅馬統治結束後,盎格魯撒克遜人以及來自萊茵河下遊的朱特人等日耳曼部落,徵服不列顛。


(屢屢入侵英國的維京海盜。)

從8世紀末開始-11世紀,以丹麥人為主體的斯堪地那維亞屢屢入侵英國。

從公元前54年-1066年,一千多年的時間,英倫三島遭受了羅馬人入侵、丹麥人入侵、盎格魯撒克遜人入侵、和諾曼人入侵。

(英吉利海峽最狹窄處又稱多佛爾海峽,僅寬34公裡)

這跟英倫三島離大陸過近有關係(同英國地緣相似的日本列島因同東亞大陸較遠而避免了來自大陸的徵服。)

而且當時英倫三島缺乏一個統一的政體來抵抗入侵。

二,1066年,諾曼第公爵威廉徵服英倫三島後,英國開始反擊,此後倫敦成了歐洲列強中唯一沒有陷落過的首都。

1066年9月末,以諾曼第公爵威廉(維京海盜的後裔)為首的法國封建主渡海徵服英國,12月25日,威廉在倫敦威斯敏斯特教堂加冕為英國國王,即威廉一世(徵服者)。

諾曼徵服後,英國有了統一的政體,開始了對歐洲大陸的反擊。

(百年戰爭中抗擊英國入侵的法國女英雄聖女貞德)

1,英法百年戰爭:於1337年 - 1453年間的戰爭,是世界最長的戰爭,斷斷續續進行了長達116年;戰爭結束後英格蘭幾乎喪失所有的法國領地,但也使英格蘭的民族主義興起,之後英格蘭對歐洲大陸推行「大陸均勢」政策,轉往海外發展,。

(此後英國對歐洲大陸的政策。)

(英國擊敗西班牙無敵艦隊)

2,英西戰爭 :(1585年–1604年)指西班牙帝國與英格蘭王國之間未經正式宣戰的間歇性衝突。

戰爭中英國使用皇家海盜同西班牙爭霸成了以後一百年的國策。

(英荷海上大戰。)

3,英荷戰爭:17世紀至18世紀英國與荷蘭之間的四次戰爭,總體而言主要目的是為了爭奪海上貿易主導權。

第一次英勝、第二次英敗、第三次英再敗、第四次英國勝利!

英荷戰爭勝利後,英國獲得了世界金融貿易的主導權。

(七年戰爭中,藍色是以英國為首的同盟,綠色是以法國為首的同盟。)

4,七年戰爭(1754年至1763年),七年戰爭是歐洲列強的一場混戰,但主要是英法矛盾。

七年戰爭最重要的不是在歐洲大陸,它的主要戰場在大西洋、北美以及印度。

英國是在七年戰爭中最大的贏家,法國在《巴黎和約》中被迫將整個加拿大割讓給英國,並從整個印度撤出,只保留5個市鎮,英國成為了海外殖民地霸主,邁向日不落帝國的傳奇。

(自由女神就是法國送給美國紀念獨立戰爭100年的。)

5,美國獨立戰爭:(1775年-1783年),是大英帝國和其北美十三州殖民地的革命者,以及幾個歐洲強國法國、西班牙及荷蘭之間的一場戰爭。

英國戰敗,1783年9月3日,雙方在巴黎籤訂和約《巴黎和約》,英國被迫承認美國獨立。

(藍色部分為英國領導的反法同盟。)

6,拿破崙戰爭(1803.5.13-1815.11.20)以英國為首的反法同盟挫敗了法國統一歐洲的企圖(這是法國最有可能統一歐洲大陸的僅有的一次機會。)

1688年光榮革命標誌著英國的崛起,1763年七年戰爭結束後從法國手裡奪取整個加拿大,標誌著英國成為無可爭議的海洋霸主,1815年擊敗拿破崙領導的法蘭西第一帝國後,英國一躍成為世界第一強國,主導國際事務達一個世紀之久,成為真正的「日不落帝國」

(英國鼎盛時期控制的領土。)

(世界上沒被英國侵略的國家只有22個。)

(工業革命在歐洲的擴展時間線。)

7,克裡米亞戰爭。(1853年7月-1855年12月)

拿破崙帝國崩潰後,俄羅斯帝國座大,為爭奪巴爾幹半島的控制權;奧斯曼帝國、英國、法國、撒丁王國等先後向俄羅斯帝國宣戰,俄羅斯戰敗,

(克裡米亞戰爭是世界史中的第一次現代化戰爭。)

俄羅斯的擴張企圖被挫敗,其中和約禁止俄羅斯在黑海擁有艦隊和海軍基地,不準俄羅斯在波羅的海的阿蘭群島上設防。(俄羅斯妄圖獲得溫水港的企圖又一次失敗。)

8,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第二次世界大戰,英國都是挫敗德國企圖獨霸歐洲大陸的主力。

但也隨著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第二次大戰嚴重的傷害了英國的國力,而同時英國的全球競爭對手美國隨著兩次世界大戰崛起。

(美國的世界大平衡手,英國是歐洲的小平衡手。)

英國在二戰後,正式失去了世界霸主的地位。

(1959年的英國本土和海外殖民地。)

從1066年-1815年,英國用749年的時間,登上了「日不落」帝國的寶座,從1815年-1945年,英國130年的時間失去了世界超級大國的地位,從1945年-2018年,英國在世界上的地位一直在下降,英國一直在衰落。

(英國宣稱在未來將擁有兩艘航空母艦。)

當下,英國領土約24萬平方公裡,人口將近6500萬,2017年GDP總值2.6萬億美元,已經淪為二流強國,而且下墜的趨勢無法阻擋。

總結:當下世界沒有一個國家崛起不需要很長的時間和一代代人的努力。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相關焦點

  • 「英倫三島」到底是哪三島?
    在《海國四說·蘭侖偶說·卷二》中,作者提到了「國曰英吉利……亦曰英倫……三島並懸……凡五十三部皆英倫舊地也……此外復有續據兩地,其與蘭侖同島而界以港者曰斯葛蘭,別出一島者曰愛倫,皆近國舊壤」。根據這個說法,「英倫三島」分別是英格蘭,蘇格蘭和愛爾蘭。這是在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明確所謂「英倫三島」是哪三個部分的說法。
  • 英國本土只有一個島,為什麼別人稱為英倫三島
    對於我們來說英國還有一個稱呼,就是英倫三島。這個稱呼可以說讓人感到困惑,我們看到的英國地圖只有一個島,為什麼會叫英倫三島呢?我們看一下具體的原因。第一種說法是英倫三島並不是三個島,而是三個行政單位。英國在吞併愛爾蘭之前,本土是由三個政權構成的,英格蘭、蘇格蘭、威爾斯。這三個政權後來組成一個國家之後,也就有了英倫三島的稱呼。前幾年蘇格蘭鬧獨立的事情還比較火。
  • 英國只有兩大島,為何叫"英倫三島"
    對此有種種解釋,如認為「三島」還可加上曼島,又或是由英王的三個領地(根西島、澤西島、曼島)泛指英國,其中最流行的一種觀點則認為:「英倫三島」並非指三個島,而是指不列顛島的三個部分。百度百科的「英倫三島」詞條就斷然認為:「『三島』無疑是指英格蘭、蘇格蘭、愛爾蘭的結合。就連英國國旗,也採用三地的旗幟交疊而成。
  • 英國明明只有兩個大島,英倫三島的第三島是指哪個島嶼?
    我們在生活中常常聽到「英倫三島」一詞,這個稱呼是中國人對英國的暱稱,但如果問及「英倫三島」是哪三個島嶼?估計沒幾個人能說得清。 晚清時中國人很有可能用「道」來翻譯英國的行政區劃,於是就有了「英倫三道」這個稱呼,後來則誤傳為「英倫三島」。 第四種解釋 這種解釋認為「英倫三島」並不是什麼「英倫三道」的誤傳,英格蘭、蘇格蘭、愛爾蘭最初就是被稱之為「英倫三島」!
  • 維舟:英國只有兩大島,為何叫「英倫三島」
    漢語中習慣將英國稱為「英倫三島」,在文學作品中所見尤多,雖然使用廣泛,卻不免讓較真的人感到困惑:「要說是三島,那麼是哪三島?」——眾所周知英國只有兩大島。對此有種種解釋,如認為「三島」還可加上曼島,又或是由英王的三個領地(根西島、澤西島、曼島)泛指英國,其中最流行的一種觀點則認為:「英倫三島」並非指三個島,而是指不列顛島的三個部分。百度百科的「英倫三島」詞條就斷然認為:「『三島』無疑是指英格蘭、蘇格蘭、愛爾蘭的結合。就連英國國旗,也採用三地的旗幟交疊而成。
  • 英國只有大不列顛島和愛爾蘭島兩個大島,可為啥卻叫英倫三島?
    關於英倫三島的說法起源於清末,是中國人對英國獨有的稱呼,至於這個說法的源頭已不可考,本文給大家列舉最常見的四種解釋。第一種解釋這種解釋是今天最常見的解釋,認為英倫三島就是指英國的三個島嶼,分別是大不列顛島、愛爾蘭島和曼島。
  • 除大不列顛島和愛爾蘭島,英倫三島還有哪個島?
    對於英國的別稱,大家第一時間會想到「英倫三島」。可是,「英倫三島」是哪三島呢?有人說是英格蘭、威爾斯、蘇格蘭。
  • 28天環遊英倫三島之三
    圖示:英國南端海濱城市布萊頓的狂風巨浪 行駛至此在英倫三島已渡過了二十多天,英國首都倫敦已近在眼前。由多佛白崖返回倫敦的途中有一座城堡裡的王后-800多年的利茲城堡,每位英格蘭國王都要把這座城堡送給王后專用。城堡佔地面積很大,遊客可以在這裡吃喝玩耍。
  • 國家的崛起地理位置也很重要,為什麼大英帝國時代沒有遷都美國?
    但事實上英國從一戰後就已經開始有了沒落的跡象。英國雖然是一戰時期的戰勝國之一,但英國同樣也是一戰的受害者之一。雖然英國不像法國一樣損失嚴重。但英國的損失也非常大。而且一戰過後,法國還成為了最大的贏家,歐洲大地上法國成為了名副其實的老大,英國人不僅在戰爭中損失慘重,反而在戰後還沒有獲得多少利益。
  • 「英倫三島」是那三島、「君臨城」的取景地杜布羅夫尼克
    「英倫三島」是指英國的主體大不列顛島、愛爾蘭島及曼島。不列顛島面積20.9萬平方公裡,愛爾蘭島8.4萬平方公裡,曼島只有0.0572萬平方公裡。曼島是英國的皇家屬地,也是英國的三大皇家屬地之一。曼島是英國女王的3塊皇家屬地之一,另兩塊是海峽群島的根西島和澤西島。
  • 28天環遊英倫三島之三_湃客_澎湃新聞-The Paper
    圖示:英國南端海濱城市布萊頓的狂風巨浪 行駛至此在英倫三島已渡過了二十多天,英國首都倫敦已近在眼前。由多佛白崖返回倫敦的途中有一座城堡裡的王后-800多年的利茲城堡,每位英格蘭國王都要把這座城堡送給王后專用。城堡佔地面積很大,遊客可以在這裡吃喝玩耍。
  • 英倫三島樂團來京展現蘇格蘭風情與中國民族經典
    皇家蘇格蘭國家交響樂團是北歐英倫三島最古老的交響樂團之一,2019年1月5日,皇家蘇格蘭國家交響樂團將在音樂總監託馬斯·桑德加德的率領下,以具有蘇格蘭風情的交響樂和中國民族交響樂經典為北京觀眾帶來新年祝福。
  • 足球地理學堂:蘇格蘭,英倫三島的風笛之師
    除了阿根廷、烏拉圭和巴拉圭有意聯合申辦以外,根據天空體育報導,英倫三島的四個足球協會也有意申辦百年世界盃。除了英格蘭以外,蘇格蘭也是英倫重要的足球力量。今天的足球地理學堂,我們就一起走進蘇格蘭,了解英倫足球的另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一、蘇格蘭簡介蘇格蘭是英國的四個政治實體之一,主體位於大不列顛島的西北部,除了不列顛島的北部的主體部分之外,蘇格蘭的領土還包括設德蘭群島、奧尼克群島和赫布尼底群島三個部分。
  • 英倫三島掠影(10)
    王雲飛第十篇 倫敦地區(下)英倫三島之旅的第六階段在英國首都倫敦
  • 英倫三島掠影(9)
    王雲飛第九篇 倫敦地區(上)英倫三島之旅的第六階段在英國首都倫敦
  • 再現劍橋八百年精神地圖,劍橋郡英倫風情匠心獨運
    2014-02-12 15:09 [摘要] 在地球的另一端,有那麼一片神秘又美麗的土壤——英倫三島。遍及整片土壤的,是美麗端莊的學院風情和濃鬱深厚的英倫文化。紅牆、綠樹、草坪,尖頂房子上的煙囪、廣褒草坪上的足球,泰晤士河、大本鐘;從皇家公園海德公園,到溫柔的溫德米爾湖區。這一切的一切,都是英倫文化的體現。
  • 英倫三島掠影(2)
    王雲飛第二篇 蘇格蘭南部地區英倫三島之旅的第二階段是蘇格蘭地區
  • 民國「最輝煌」的城市,它的沒落,是香港和臺灣崛起的直接原因
    我們都知道,我國歷史悠久,歷代有很多繁華的地方,有些繁華的地方保存在歷史長河中,發展成了更大的城市, 但是有些地方在歷史長河中漸漸沒落,失去了過去的光明, 民國時期,有這樣的城市,非常繁榮, 可以說是民國最「輝煌」的城市,其沒落是香港和臺灣崛起的直接原因!
  • 經典街機《鐵拳7》中出現的BOSS三島一美,背後不為人知的來歷
    後期三島平八為了搶奪三島財閥的操控權,擊敗了三島仁八,並將其關押在總部的地牢之中。就這樣經歷了漫長的歲月,終於有一天,三島仁八以魔化的姿態再次現世,並召開了《鐵拳5》。常年的囚禁讓這麼人人尊重的老者成為恐怖的「惡魔」,最終被惡魔化的風間仁擊敗。三島平八,整個系列的始作俑者,幾乎一切的陰謀都是和他有關的,為人心狠手辣。為了達到目的不顧一切手段。
  • 如果即將去,《英倫書簡》帶你暢遊英倫三島
    朋友們,不要緊,你看了《英倫書簡--英國的教育與文化印象》這本書《英倫書簡--英國的教育與文化印象》散文集。陳必武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