倏忽溫風至,因循小暑來.

2021-02-17 拾谷齋

                                   ▽

「 倏忽溫風至,因循小暑來。竹喧先覺雨,山暗已聞雷。戶牖深青靄,階庭長綠苔。鷹鸇新習學,蟋蟀莫相催。」

小暑 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之第十一個節氣,夏天的第五個節氣,表示季夏時節的正式開始;太陽到達黃經105度時叫小暑節氣。暑,表示炎熱的意思,小暑為小熱,還不十分熱。

 小暑,六月節。

《說文》曰:「 暑,熱也。就熱之中,分為大小,月初為小,月中為大,今則熱氣猶小也。溫風至。至,極也,溫熱之風至此而極矣。」

吃藕


一直以來,民間素有小暑吃藕的習俗,藕中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及豐富的鈣磷鐵等和多種維生素,Vc鉀和膳食纖維比較多,具有清熱養血除煩等功效,適合夏天食用鮮藕以小火煨爛,切片後加適量蜂蜜,可隨意食用,有安神入睡之功效,可治血虛失眠。

酥炸藕夾:藕片,肉餡,麵粉..

外酥裡嫩的藕夾,熱乎乎的外皮酥酥軟軟,新鮮的藕片嫩嫩的咬一口發出好聽的脆響,火候掌握得剛剛好肉餡還鮮嫩,藕與肉是絕配。藕和肉分開吃,不過是藕片和肉丸的味道,將二者裹夾在一起就不同了,經過油浪裡的雙人舞,它們相互滲透,葷素交融,變得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蜜汁糯米藕:蓮藕,糯米,蜂蜜...

藕被加工的軟軟糯糯又有回彈的口感,糯米軟綿甜香融合在藕片之間,黏黏糯糯的藕還拉著絲,淋上一層蜜糖就好像畫龍點睛一般,藕和糯米的每一個縫隙都滲透著蜂蜜,好看的在表面泛著光,迸發出了絕妙的清新,甜蜜.

曬書畫、衣服

小暑時節,民間還有曬書畫、衣服的習俗。民諺有云:「六月六,人曬衣裳龍曬袍」,「六月六,家家曬紅綠」 ,「紅綠」就是指五顏六色的各樣衣服。因為這一天,差不多是在小暑的前夕,為一年中氣溫最高,日照時間最長,陽光輻射最強的日子,所以家家戶戶多會不約而同選擇這一天「曬伏」,把存放在箱櫃裡的衣服晾到外面接受陽光的暴曬,以去潮,去溼,防黴防蛀。

吃芒果

小暑吃芒果代表這個時節是芒果的成熟盛產期,芒果象徵著無限的希望和光芒。據傳說,在釋迦牟尼修煉時期,當時有個虔誠的信徒曾將自己的芒果園獻給釋迦牟尼,好讓他在樹蔭下休息。

芒果思慕雪:芒果、牛奶、香蕉、藍莓幹、杏仁片..

香蕉和芒果本身自有的的粘稠感和牛奶一起打碎,賦予牛奶一種酸奶般綿密的口感,香蕉的香軟,芒果的酸甜,滿滿得快要溢出來的果香,各種水果片加入了脆脆的層次感,一口香醇,一口濃鬱..

芒果慕斯

每一處都散發著濃鬱的芒果香,酸甜的味道讓人的口水不由得從口腔兩側慢慢津生,果凍的膠彈,芒果的綿軟,冰涼絲滑的口感直擊人心,輕輕的咬一口,涼涼的感覺,入口即化的質感,讓人無法拒絕,那就是法蘭西情人—— 芒果慕斯..


喝消暑湯或粥

「熱在三伏」,小暑是進入伏天的開始,天氣熱的時候要多喝粥,用荷葉、土茯苓、扁豆、薏米、豬苓、澤瀉、木棉花等材料煲成的消暑湯或粥,或甜或鹹,非常適合此節氣食用,多吃水果也有益於防暑,但是不要食用過量,以免增加腸胃負擔,嚴重的會造成腹瀉。

不坐久置露天的木料

民間還有:「冬不坐石,夏不坐木。」的說法。暑過後,氣溫高、溼度大。久置露天裡的木料,如椅凳等,經過露打雨淋,含水分較多,表面看上去是幹的,可是經太陽一曬,溫度升高,便會向外散發潮氣,在上面坐久了,能誘發痔瘡、風溼和關節炎等疾病。所以,尤其是中老年人,一定要注意不能長時間坐在露天放置的木料上。

喝羊湯

北方則會在小暑、大暑期間喝羊湯,第一可以滋補身體;第二「羊」與「陽」諧音,古人認為夏季陽氣喪失較多,這樣能夠增加陽氣。

「食新」

小暑的到來,意味夏季高溫天氣即將開始。為了應對即將到來的炎熱氣候,同時表示對最早一輪穀物收穫的感恩,中國社會在幾千年的時間裡逐漸形成「食新」、「祭祀五穀大神」等習俗。「食新」即在小暑過後嘗新米,農民將新割的稻穀碾成米後,做好飯供祀五穀大神和祖先,表示對大自然以及祖先的感恩,然後人人吃嘗新酒等。據說「吃新」乃「吃辛」,是小暑節後第一個辛日。城市一般買少量新米與老米同煮,加上新上市的蔬菜等。所以,民間有小暑吃黍,大暑吃谷之說。


黎麥米飯


「 突然暖暖的熱風到了,原來是循著小暑的節氣而來。竹子的喧譁聲已經表明大雨即將來臨,山色灰暗仿佛已經聽到了隆隆的雷聲。正因為炎熱季節的一場場雨,才有了門戶上潮溼的青靄和院落裡蔓生的小綠苔。」

拾谷齋一直致力於恢復中國傳統茶點文化,把有機的五穀雜糧,純手工無添加的做成精美的糕點,讓人們吃得健康吃得賞心悅目,吃出傳統,吃出文化。每一種食材,都追求著純天然的鮮活,每一款糕點都有著美麗的傳說故事。我們推崇的,不僅僅是糕點,更是一種賦予以傳統文化意義的寄託。

拾得五穀收起來,做出人間神仙味

拾谷齋一個專做有機五穀雜糧糕點的廚房

這裡是拾谷齋,一個帶著香氣兒的公眾號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的話,請你在右下角,給小編點個讚吧

拾谷齋北京三裡屯門店

七月份 火爆登場!!!

每一個贊每一份關注都讓拾谷齋更有傳承經典的動力

感謝大家一直以來對拾谷齋的關注

拾谷齋門店,敬請期待


轉發右上角,點讚右下角

相關焦點

  • 倏忽溫風至,因循小暑來,六首小暑節氣古詩鑑賞
    六月節,暑熱也,月初為小,月中為大,今則熱氣猶小也,故稱小暑,三候:一候溫風至、二候蟋蟀居宇、三候鷹始鷙,年小暑時為2019年7月7日17:20:25。且來品鑑幾首小暑節氣古詩:《詠廿四氣詩 小暑六月節》唐·元稹倏忽溫風至,因循小暑來。竹喧先覺雨,山暗已聞雷。戶牖深青靄,階庭長綠苔。鷹鸇新習學,蟋蟀莫相催。
  • 倏忽溫風至,因循小暑來 | 小暑節氣之景山攬勝
    >今日籤到:序號802020年7月6日,星期一,北京霧霾指數:33,綠色【心堯愛北京】今日小暑那麼,去看看小暑時節的景山吧。倏忽溫風至,因循小暑來。
  • 小暑倏忽溫風至,清涼解暑飲食行
    小暑之後是大暑,暑者,熱也,二暑是一年中最熱的時期,所以有「小暑大暑
  • 小暑至 小暑六月節
    小暑至 小暑六月節 元稹【唐】 倏忽溫風至,因循小暑來。
  • 小暑丨溫風至盛夏始,螢蟲夜裡納微涼
    唐朝詩人元稹在《小暑六月節》中這樣寫道:「倏忽溫風至,因循小暑來。竹喧先覺雨,山暗已聞雷。」一幅小暑節氣的美好景象就這樣在我們眼前生動地鋪展開來……小暑是農曆二十四節氣的第十一個節氣,夏天的第五個節氣,表示季夏時節的正式開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載:「六月暑,熱也,就熱之中分為大小,月初為小,月中為大。今則熱氣猶小也。」
  • 今日小暑:你捧出一個炎夏,我尋覓一方清涼,最美小暑古詩詞
    倏忽溫風至,因循小暑來。小暑節氣,宣告季夏時節正式開始。我國古代將小暑分為三候:一候溫風至,小暑後便不再有一絲涼風,所有風都帶著熱浪。倏忽溫風至,因循小暑來。玉溪小暑卻宜人宋·晁補之一碗分來百越春,玉溪小暑卻宜人。
  • 小暑 |溫風至;蟋蟀居宇;鷹始鷙
    因為這一天,差不多是在小暑的前夕,為一年中氣溫最高,日照時間最長,陽光輻射最強的日子,所以家家戶戶多會不約而同的選擇這一天「曬伏」,就是把存放在箱櫃裡的衣服晾到外面接受陽光的暴曬,以去潮,去溼,防黴防蛀。民間說「六月六」百索子撂上屋。「相傳傳天上的牛郎星和織女星被銀河分割在兩岸,一年中只有」七月初七」這一天可以相會。但在他們中間卻橫阻著一條銀河,又沒有渡船,怎麼辦呢?
  • 二十四節氣-小暑
    《詠廿四氣詩 小暑六月節》唐代:元稹(zhěn)倏忽溫風至,因循小暑來。竹喧先覺雨,山暗已聞雷。戶牖深青靄,階庭長綠苔。小暑時節大地上便不再有一絲涼風,而是所有的風中都帶著熱浪;《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暑,熱也,就熱之中分為大小,月初為小,月中為大,今則熱氣猶小也。在《詩經·七月》中描述蟋蟀的字句有"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戶,十月蟋蟀入我床下。小暑的標誌:出梅、入伏。節氣小知識食新:民間有小暑"食新"習俗,即在小暑過後嘗新米。"
  • 二十四節氣:7月6日,小暑至
    倏忽溫風至,因循小暑來。唐代詩人元稹寫下這句詩,描述夏日的熱浪排山倒海一般襲來,原來是循著小暑的節氣而來,2020年7月6日,我們也將迎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一個節氣——小暑。竹子的喧譁聲昭示著大雨將至,山色變得灰暗仿佛已聽到滾滾雷聲,詩句背後的深意暫且不表,幾句詩所形容的景象正是小暑節氣常見的氣候。小暑即為「小熱」,此時已能感受到天氣的炎熱,但未到一年內溫度最盛之時,小暑時節只是炎熱的開端,小暑過後緊接著就是最熱的大暑。
  • 小暑|大曲醬香酒與二十四節氣
    小暑六月節【唐】元稹倏忽溫風至,因循小暑來。竹喧先覺雨,山暗已聞雷。戶牖深青靄,階庭長綠苔。鷹鸇新習學,蟋蟀莫相催。小暑,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一個節氣,夏季第五個節氣,太陽達到黃經105度。俗話說,「小暑過,一日熱三分」。暑,代表炎熱。小暑為小熱,意指天氣開始炎熱,但還沒到最熱。小暑開始,茅臺鎮不再有一絲涼風,每一寸空氣都帶著熱浪。七月初的小暑,是莊稼與土地最親密的節氣,也是陽光與作物最親近的時節。作為大曲醬香酒的原料之一,紅纓子糯高粱正在努力汲取著大自然的饋贈,向陽生長,為秋季的釀造做著準備。
  • 小暑吃什麼傳統食物?最新2020小暑朋友圈文案說說圖片推薦
    ①今日23時14分,二十四節氣中「小暑」至,盛夏登場;②小暑期間正逢「三伏天」頭伏,我國大部分地區進入炎熱季節,高溫高溼的「桑拿天」將會出現;③此時荷花嬌豔綻放,進入最佳觀賞期;④飲食上應注意清熱祛暑,多吃水果和蔬菜。熱浪滾滾,外出注意防暑降溫,轉發提醒!
  • 小暑至,盛夏始!
    小暑,二十四節氣之第十一個節氣,是幹支歷午月的結束以及未月的起始。小暑雖不是一年中最炎熱的季節,但緊接著就是一年中最熱的季節大暑,民間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之說。家鄉已經連續一個多月陰雨連綿,推開窗很少能看到陽光。一年過半,便是小暑時節。
  • 描寫小暑的古詩詞有哪些?描述小暑節氣經典詩句詩詞彙總盤點
    納涼  宋·秦觀  攜杖來追柳外涼,  畫橋南畔倚胡床。  月明船笛參差起,  風定池蓮自在香。消暑  唐.白居易  何以消煩暑,端坐一院中  眼前無長物,窗下有清風。安禪逢小暑  唐.李頻  卻憶涼堂坐,明河幾度流。  安禪逢小暑,抱疾入高秋。  水國曾重講,雲林半舊遊。  此來看月落,還似道相求。苦熱  宋·陸遊  萬瓦鱗鱗若火龍,  日車不動汗珠融。
  • 小暑來了,三伏天跟著也來了
    小暑之時7月7日17時21分,太陽到達黃經105度,小暑節氣開始,盛夏登場。「鬥指辛為小暑,斯時天氣已熱,尚未達於極點,故名也」。《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六月節……暑,熱也,就熱之中分為大小,月初為小,月中為大,今則熱氣猶小也。」
  • 小暑節氣,賞析元稹的《詠廿四氣詩·小暑六月節》
    《詠廿四氣詩·小暑六月節》【唐】元稹倏忽溫風至,因循小暑來。竹喧先覺雨,山暗已聞雷。戶牖深青靄,階庭長綠苔。注釋1.小暑:二十四節氣之第十一個節氣,一般為每年公曆7月7日或8日,小暑為小熱的意思。2.倏忽:頃刻,指極短的時間。3.因循:沿襲按老辦法做事。4.牗:古建築中室與堂之間的窗子,後泛指窗。
  • 小暑丨十首關於小暑的詩詞,讓你清涼一夏
    小暑丨十首關於小暑的詩詞,讓你清涼一夏今天是二十四節氣之小暑,小暑節氣的到來,一方面給我們帶來了暑熱,另一方面也提醒我們一年的時間已經過半了,許多要完成的事情還沒有完成。別急,我們來精選十首精美的古詩詞,讓你清涼一夏。
  • 「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小暑至,「入伏」倒計時
    小暑雖不是一年中最炎熱的時節,但緊接著就是一年中最熱的大暑大暑,民間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之說,天氣也將越來悶熱和潮溼,灼熱鋪天蓋地,讓人無處藏身。時至小暑,開始進入伏天,大地便不再有一絲涼風,風中還會帶著熱浪。小暑時,我國南方地區已是盛夏,部分地方也進入雷暴最多的時節,常伴隨著大風、暴雨。從小暑開始,人們做好了迎接酷暑的準備。
  • 小暑 | 蜜汁桂花糖藕,蜜裡調油的甜蜜味道
    「倏忽溫風至,因循小暑來。」小暑是夏天的第五個節氣,表示季夏時節的正式開始。熟語道:「小暑大暑,上蒸下煮。」炎熱的天氣,人們出汗多、消耗大,因而民間有「小暑吃蜜藕」的習俗。即為小暑,飯桌上該有一道蜜汁桂花糖藕糖漿襯託起蜜汁藕的甜蜜,藕斷絲連的溫柔摯愛這份蜜汁藕成為小暑時節最思念的味道
  • 廿四時·味道 | 小暑蜜汁香蕉苦瓜圈
    「倏忽溫風至,因循小暑來。」小暑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之第十一個節氣,夏天的第五個節氣,表示夏季時節的正式開始;太陽到達黃經105度。暑,表示炎熱的意思,小暑為小熱,還不十分熱。此時,全國的農作物都進入了茁壯成長階段,需加強田間管理。小暑是人體陽氣最旺盛的時候,「春夏養陽」。所以人們在工作勞動之時,要注意勞逸結合,保護人體的陽氣。
  • 最經典的十首小暑古詩詞彙總 描寫小暑的經典古詩詞有哪些
    暑就是熱的意思,小暑通俗來說就是,天氣有些熱了但也不是很熱。雖然很通俗易懂,但形容小暑總覺得少了點文藝範,下面我們就來看看小暑節氣的詩詞都有哪些?一、《小暑》(左河水)地煮天蒸盼雨風,偶得雷暴半圓虹。旱南澇北分天壤,卻有荷塘色味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