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倏忽溫風至,因循小暑來。竹喧先覺雨,山暗已聞雷。戶牖深青靄,階庭長綠苔。鷹鸇新習學,蟋蟀莫相催。」
小暑 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之第十一個節氣,夏天的第五個節氣,表示季夏時節的正式開始;太陽到達黃經105度時叫小暑節氣。暑,表示炎熱的意思,小暑為小熱,還不十分熱。
小暑,六月節。
《說文》曰:「 暑,熱也。就熱之中,分為大小,月初為小,月中為大,今則熱氣猶小也。溫風至。至,極也,溫熱之風至此而極矣。」
吃藕
一直以來,民間素有小暑吃藕的習俗,藕中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及豐富的鈣磷鐵等和多種維生素,Vc鉀和膳食纖維比較多,具有清熱養血除煩等功效,適合夏天食用鮮藕以小火煨爛,切片後加適量蜂蜜,可隨意食用,有安神入睡之功效,可治血虛失眠。
酥炸藕夾:藕片,肉餡,麵粉..
外酥裡嫩的藕夾,熱乎乎的外皮酥酥軟軟,新鮮的藕片嫩嫩的咬一口發出好聽的脆響,火候掌握得剛剛好肉餡還鮮嫩,藕與肉是絕配。藕和肉分開吃,不過是藕片和肉丸的味道,將二者裹夾在一起就不同了,經過油浪裡的雙人舞,它們相互滲透,葷素交融,變得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蜜汁糯米藕:蓮藕,糯米,蜂蜜...
藕被加工的軟軟糯糯又有回彈的口感,糯米軟綿甜香融合在藕片之間,黏黏糯糯的藕還拉著絲,淋上一層蜜糖就好像畫龍點睛一般,藕和糯米的每一個縫隙都滲透著蜂蜜,好看的在表面泛著光,迸發出了絕妙的清新,甜蜜.
曬書畫、衣服
小暑時節,民間還有曬書畫、衣服的習俗。民諺有云:「六月六,人曬衣裳龍曬袍」,「六月六,家家曬紅綠」 ,「紅綠」就是指五顏六色的各樣衣服。因為這一天,差不多是在小暑的前夕,為一年中氣溫最高,日照時間最長,陽光輻射最強的日子,所以家家戶戶多會不約而同選擇這一天「曬伏」,把存放在箱櫃裡的衣服晾到外面接受陽光的暴曬,以去潮,去溼,防黴防蛀。
吃芒果
小暑吃芒果代表這個時節是芒果的成熟盛產期,芒果象徵著無限的希望和光芒。據傳說,在釋迦牟尼修煉時期,當時有個虔誠的信徒曾將自己的芒果園獻給釋迦牟尼,好讓他在樹蔭下休息。
芒果思慕雪:芒果、牛奶、香蕉、藍莓幹、杏仁片..
香蕉和芒果本身自有的的粘稠感和牛奶一起打碎,賦予牛奶一種酸奶般綿密的口感,香蕉的香軟,芒果的酸甜,滿滿得快要溢出來的果香,各種水果片加入了脆脆的層次感,一口香醇,一口濃鬱..
芒果慕斯
每一處都散發著濃鬱的芒果香,酸甜的味道讓人的口水不由得從口腔兩側慢慢津生,果凍的膠彈,芒果的綿軟,冰涼絲滑的口感直擊人心,輕輕的咬一口,涼涼的感覺,入口即化的質感,讓人無法拒絕,那就是法蘭西情人—— 芒果慕斯..
喝消暑湯或粥
「熱在三伏」,小暑是進入伏天的開始,天氣熱的時候要多喝粥,用荷葉、土茯苓、扁豆、薏米、豬苓、澤瀉、木棉花等材料煲成的消暑湯或粥,或甜或鹹,非常適合此節氣食用,多吃水果也有益於防暑,但是不要食用過量,以免增加腸胃負擔,嚴重的會造成腹瀉。
不坐久置露天的木料
民間還有:「冬不坐石,夏不坐木。」的說法。暑過後,氣溫高、溼度大。久置露天裡的木料,如椅凳等,經過露打雨淋,含水分較多,表面看上去是幹的,可是經太陽一曬,溫度升高,便會向外散發潮氣,在上面坐久了,能誘發痔瘡、風溼和關節炎等疾病。所以,尤其是中老年人,一定要注意不能長時間坐在露天放置的木料上。
喝羊湯
北方則會在小暑、大暑期間喝羊湯,第一可以滋補身體;第二「羊」與「陽」諧音,古人認為夏季陽氣喪失較多,這樣能夠增加陽氣。
「食新」
小暑的到來,意味夏季高溫天氣即將開始。為了應對即將到來的炎熱氣候,同時表示對最早一輪穀物收穫的感恩,中國社會在幾千年的時間裡逐漸形成「食新」、「祭祀五穀大神」等習俗。「食新」即在小暑過後嘗新米,農民將新割的稻穀碾成米後,做好飯供祀五穀大神和祖先,表示對大自然以及祖先的感恩,然後人人吃嘗新酒等。據說「吃新」乃「吃辛」,是小暑節後第一個辛日。城市一般買少量新米與老米同煮,加上新上市的蔬菜等。所以,民間有小暑吃黍,大暑吃谷之說。
黎麥米飯
「 突然暖暖的熱風到了,原來是循著小暑的節氣而來。竹子的喧譁聲已經表明大雨即將來臨,山色灰暗仿佛已經聽到了隆隆的雷聲。正因為炎熱季節的一場場雨,才有了門戶上潮溼的青靄和院落裡蔓生的小綠苔。」
拾谷齋一直致力於恢復中國傳統茶點文化,把有機的五穀雜糧,純手工無添加的做成精美的糕點,讓人們吃得健康吃得賞心悅目,吃出傳統,吃出文化。每一種食材,都追求著純天然的鮮活,每一款糕點都有著美麗的傳說故事。我們推崇的,不僅僅是糕點,更是一種賦予以傳統文化意義的寄託。
拾得五穀收起來,做出人間神仙味
拾谷齋一個專做有機五穀雜糧糕點的廚房
這裡是拾谷齋,一個帶著香氣兒的公眾號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的話,請你在右下角,給小編點個讚吧
拾谷齋北京三裡屯門店
七月份 火爆登場!!!
每一個贊每一份關注都讓拾谷齋更有傳承經典的動力
感謝大家一直以來對拾谷齋的關注
拾谷齋門店,敬請期待
轉發右上角,點讚右下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