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是冬季的語言,旅人們嚮往踏雪旅行,在白茫茫的天地之間,尋得一座座當代建築,在裡裡外外聆聽雪的神秘低語。事實上,世界各地的建築師們不斷探尋著自然冰雪與結構美學的平衡點,為冬日旅行帶來了只此一季的美好。
亞布力雪山下的「大帳篷」
建築作品:亞布力論壇中心
建築師:MAD建築事務所
在中國,接近最北端的亞布力,近年來成為了國內最佳觀雪、玩雪的目的地,擁有目前亞洲最大的滑雪場。MAD建築事務所的最新作品亞布力論壇中心(China Entrepreneur Forum Conference Centre)也在亞布力亮相。在建築師馬巖松、黨群和早野洋介的精心設計下,這座雪山下的「大帳篷」融入自然雪景中,彰顯著獨特的生命力。
白日,亞布力論壇中心猶如雪山一部分,「飄落匍匐」在雪地之上,消隱於大地之中,閃爍著北國冰雪天地的大氣之勢。夜幕降臨後,燈火通明的建築又如同雪地帳篷,充滿想像力。
飄逸的形態,安靜素雅的氣息,讓這座亞布力的當代建築成為自然與藝術相融合的大地景觀,在滑雪運動之外,旅人們也找到了另一個足以愛上亞布力的理由,而雪地中的亞布力論壇中心也會成為這座滑雪小城的新文化聖地。
拉普蘭的漂浮小島
建築作品:Arctic Bath
建築師:Bertil Harstr m & Johan Kauppi
在鳥巢樹屋成就了全新的自然建築後,建築師Bertil Harstr m和Johan Kauppi將靈感轉移至更遙遠的北極圈附近,在瑞典拉普蘭的海上,以自然元素打造了一座「漂浮的」海上小島——Arctic Bath。
從高空俯瞰,皚皚冰雪中的Arctic Bath擁有獨特的建築設計感。如果說Arctic Bath是一個星體,那麼組成星體的元素是一個個或漂浮、或著陸的小屋,隨著季節的變化,小屋所處的環境和景觀也會發生更迭。
為了最大限度讓建築與自然對話,Bertil Harstr m和Johan Kauppi選用木材、石頭、皮革和融入斯堪的那維亞設計風格的紡織品建造小屋,在自然可持續和當地歷史文化的「雙磁場效應」下,Arctic Bath為這片遠離世事的冰原帶來了新生命。由於自然條件的限制,Arctic Bath只開放夏冬兩季,目前冬季開放時間截至2021年4月10日。
Arctic Bath共有12間客房,以當地歷史悠久的伐木方式為設計靈感:樹木在砍下後會被推入河流中,順流漂浮至下遊的加工廠,建築奇妙的外觀設計展現了原木在河面堆積時的場景。玻璃牆、浮動走道和觀天台將室內與室外連接起來,水面上的小屋容納了24平方米的漂浮的雙人房間,坐在小屋外575平方米的甲板上,等待一場期盼已久的冬季極光。
由Annkathrin Lundqvist設計的62平方米陸上小屋高高地聳立在岸邊的植物叢中,通過步道連接。從溫暖的小屋走出,可以看到森林浴場,沿著盧勒河劃皮划艇,或者探索更荒蕪的斯託弗森自然保護區。
雪白青森,結構藝術
建築作品:Aomori Museum of Art
建築師:Aoki Jun
日本新生代建築師青木淳(Aoki Jun)的代表作之一,是與山內丸山遺蹟相鄰的青森縣立美術館(Aomori Museum of Art),美術館的建造,表達了青木淳「結構與完成」的建築哲學觀:沉穩、簡約、外部裝潢少到沒有,空白也是一種美。
在建造青森縣立美術館的過程中,青木淳用白漆磚砌表面,在純白之中創作了強烈的表面肌理,砌築方式很特別,自然產生了鋸齒狀的豎向裂縫。
走入美術館,在雪白世界裡帶來驚喜的是由生於青森縣的藝術家奈良美智創作的作品——大約有三層樓高的青森犬。館內收藏了許多奈良美智的藝術品,游離於印象派、立體派、抽象派之間的畫家馬克 夏加爾的巨幅作品也在此展出。藝術品在雪國的展出,好似在純白的雪地裡用各種顏色創作了一幅畫,看似無序而繁複,卻更能凸顯空白之美。
格陵蘭島,文化聚集
建築作品:Katuaq Culture Centre
建築師:Schmidt Hammer Lassen
作為世界上面積最大、人口密度最低的島嶼,格陵蘭島與北極圈朝夕共處,四季仿佛在此消失,只留下過也過不完的冬日。然而,大自然就是如此神奇,在你以為幾乎快被孤獨與寒冷吞噬的時候,它拿出了氣勢磅礴的峽灣、冰川,還有珍貴絢爛的極光,來自世界各地的旅人嚮往著這片冰雪世界,施米特 哈默 拉森建築事務所(Schmidt Hammer Lassen)也不例外。
在建築師的眼裡,格陵蘭島首府努克(Nuuk)不同於絕大多數城市,放眼於全球,它幾乎無法與時尚、科技沾邊,但卻背靠著絕無僅有的格陵蘭島自然靈氣。
Schmidt Hammer Lassen以格陵蘭島壯美的冰封雪原山脈風光為靈感,用波浪狀起伏的木質外結構,架起了卡圖亞克文化中心(Katuaq Culture Centre)。建築師的設計靈感來源於格陵蘭島壯美的冰封雪原山脈風光,建築主體被包裹在一片漂浮的波浪型金色落葉松木立面中,輕盈的外立面是北極光的隱喻。
編輯—YAO
圖片—來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