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周晗
「揚州是個好地方」,「好地方」有多好?如何把這個「好地方」建設好發展好?近日,「新揚州人」羅紅宇、「返鄉能人」王彬說出了他們在揚創業的真實感受。
「新揚州人」羅紅宇
「好地方」能讓人夢想成真
「我2017年5月中旬第一次來揚州,6月20日註冊公司,7月1日正式運營。很多朋友問,老羅,你怎麼這麼快就下定決心落戶揚州發展,是不是被美景給迷住了?你可是去創業啊,當地的市場環境、營商環境怎麼樣,你充分了解嗎?可不能衝動啊。」揚州制匯互聯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羅紅宇說,當時決定在揚州開展工業網際網路領域的二次創業,是經過充分調研的,回首在揚州創業的3年,也更加堅定了當初的選擇。「揚州這個『好地方』能讓人夢想成真。」
身為湖南人的羅紅宇長期在北京學習、工作,之前對揚州的認知一直停留在歷代的浩瀚詩篇中。2017年5月,受邀參加雙高對接會,從此與揚州結下了不解之緣。
羅紅宇說,揚州是我國鍛壓之鄉,是國家級數控金屬板材加工設備產業基地,擁有以高端數控裝備為基礎的汽車、食品、飼料、農產品機械集群;揚州良好的產業基礎、優質的企業客戶,為工業網際網路項目的實施和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產業支撐。「我們是初創企業,地方政府給予的一系列好政策,是支撐企業快速發展的根本。3年間,公司陸續申報並獲批了科技、經信、發改以及高新區的各類項目支持,為企業發展帶來了強勁動力。」
「作為一個『新揚州人』,我希望通過我的努力、企業的發展,吸引和凝聚更多的優秀外地人才來揚創新創業,共同建設新興科創名城,為新時代揚州新發展貢獻一份力量。」羅紅宇說。
「返鄉能人」王彬
在家鄉發展事事順遂
稻源微電子CEO王彬是地地道道的揚州人,他是全球微電子領域的專家,曾在美國西雅圖、矽谷等大型物聯網公司擔任高管。
「留美十年,飲水思源。」2009年,王彬放棄美國的高薪職位,帶著一顆赤誠的中國「芯」回到國內。一年後,經過多方考察,他在家鄉儀徵創辦了稻源微電子有限公司,主要從事射頻感知、物聯網通訊、人工智慧AI的集成電路晶片設計開發,產品主要面向智能家居、白色家電、無線控制、防偽溯源、存儲卡及智慧卡等應用領域。
「家鄉有優美的城市環境、成熟的工業園區及產業鏈配套,有地方黨委政府對創新創業人才的高度重視和支持,這些都讓我堅定了回來創業的決心。」王彬說,回揚創業,他先後得到了家鄉在企業稅收、人才團隊建立等多方面的支持。特別是以「綠揚金鳳計劃」為龍頭的人才政策體系,不僅對高層次人才的資助力度在揚州歷史上前所未有,而且在創業啟動、金融支持、科技項目扶持和項目跟蹤服務等方面有一系列優惠政策。
王彬介紹,當初為企業起名「稻源」,「稻」字是希望自己做一個「稻田守望者」,「源」字表示自己是學成歸來,飲水思源。「我們希望研發的晶片能像稻穀一樣,成為社會的必需品,也像稻穀豐收一樣多產、興旺。」
「在家鄉發展事事順遂,目前晶片銷售數量已近10億顆,公司成為人工智慧物聯網晶片研發產業鏈源頭的領軍型企業,目前中國唯一一家同時擁有高頻及超高頻晶片設計能力的企業。」王彬說,「家鄉成就了我,我希望能在建設發展好『好地方』的過程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記者手記
服務用心,留人留心
人才,激活高質量發展第一資源。近年來,揚州重點布局人工智慧、大數據、「網際網路+」等新興產業,吸引了大量人才。
發展競爭,根本在於人才競爭。要讓人才來得了、留得住、用得好、流得動,一方面需要大力開展招商引智,吸引國際高端人才,讓五湖四海的人才「來得了」,另一方面也要進一步完善營商環境,營造各類人才「留得住、用得好」的創新創業生態系統。
揚州成就人才,人才鑄就未來。羅紅宇和王彬的故事啟發我們,聚天下英才而用之,釋放發展動能的澎湃新動力,方能在實幹踐行中充分體現「好地方」的樣子、扛起「好地方」的擔當、展現「好地方」的作為,切實把揚州這個「好地方」建設好發展好。
責任編輯:煜婕
揚州網新聞熱線:0514-87863284 揚州網廣告熱線:0514-8293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