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11月3日電 (記者 應妮)「趙樸老是佛教界的領袖,同時也是書法家,趙樸老的書法和他的人一樣,很正派很厚道。」11月2日下午,星雲大師在位於北京通州的滴水坊接受《百年巨匠》攝製組採訪時說。在一個小時的節目錄製中,年近九旬的星雲大師精神奕奕,侃侃而談,回憶了自己與趙樸初、于右任先生的交往,談到對他們書法的認識,並闡述了「人間佛教」的理念。
1989年,時任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得知星雲大師有意訪問大陸,發出邀請誠意促成,星雲大師首次率領500多人的國際佛教促進會到大陸訪問。20多年來,兩人的交往在兩岸佛教界傳為一段佳話。
星雲回憶:「都有禪味,這就不同凡響了。趙樸老是一個在家的居士,甚至比我們出家人更有修行,更有智慧。1944年我就知道他在上海做中國佛教協會的秘書,對禪悟很有心得。我看他的言論、做事、詩詞、書法,我差他20歲,承蒙他看得起,跟我忘年之交。他的過世,我很悲痛,寫了『人天眼滅』四個字。趙樸老曾送我一幅對聯:『富有恆沙界,貴為人天師。』我哪裡敢當這樣的讚美?這位老人家對人的慈愛、悲心,和弘一大師都是一流的。」
談到于右任先生,星雲大師幽默地說:「他和張大千的鬍鬚都很長,他們睡覺的時候鬍鬚是放在被單裡面還是被單外面呢?當然我們只是取笑一下,誰也不敢冒犯問他們這個問題。」在星雲大師眼中,于右任不但是政治家,還是書法家。「我過去有他送的很多書法。于右任先生對佛教很虔誠,當年我才20多歲,對政治人物不是很了解,當時沒想到留個照片作紀念。那時候他送我好多字,因為朋友希望得到他的字,我是出家人,不收藏,都送朋友了。」
弘一、太虛、趙樸初等佛教人士都擅長書法,以書法跟大眾結緣。在回答《百年巨匠》書法篇總導演孫鐵健提出的「佛教人士緣何喜歡寫《般若心經》」「如何理解『禪書一味』」的問題時,星雲大師說:「《般若心經》260個字,講的是宇宙觀,宇宙空而大,空空生妙有,像你的口袋不空,你的鈔票放到哪裡?假如你的鼻孔不空,腸胃不空,怎麼能活下去呢?空就是有的意思。四大皆空,說明宇宙萬有。般若心經還講到人生觀,講人生從哪裡來。如果沒有父母相愛,我們怎樣才能出世呢?這是個簡單的解釋。實際上,我們從無名中來,這個不容易明白。」
「禪不是釋迦牟尼創造的,禪是中國的佛教。禪是智慧,是幽默,是安身立命的定力,也就是我們自己的心。要把人生看破、看透徹,對人情世故、對一切都瞭然於心。佛教不是直線的,而是圓形的,無始無終,無內無外。我常形容『一江春水向東流』。老病死生,病了要死,死了不是沒有,死了又會再生。就像黃豆的種子,你把它種在土裡,有水分有陽光,它又會開花結果。人生也是一樣。」
星雲大師的「一筆字」,一筆而成,自成一派。雖是隻言片語,卻充滿哲思和禪意。他常說:「不要看我的字,請看我的心,因為我心裡還有一點慈悲。」(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