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林正廣和大樓下月平移38米 費用或超新建一棟樓

2020-12-20 東方網

  1933年,正廣和籌集了1.5萬兩白銀建造這座建築,並於1935年正式竣工,作為公司的汽水倉庫使用。1999年9月,該大樓被命名為「上海市優秀歷史建築」。近年來,位於北外灘的該地塊面臨整體開發,而這幢老建築「杵」在地塊中央位置,成為難題。經過兩年多方案討論、審批等,老建築將實施平移

  紅牆白框架,典型的英式建築風情,且保存十分完整——有著近80年歷史的梅林正廣和大樓,將於11月1日起整體「移步」38米,成為通北路濟寧路口的臨街建築,屆時將能更好地展現優秀歷史建築的風貌。這也是上海迄今為止最大的老建築平移工程。工程技術負責人透露,整個平移過程將持續20天左右,緩慢而平穩,若在建築中放置一杯水,杯中水將「紋絲不動」。

  費用或超新建一棟樓

  梅林正廣和大樓位於通北路400號,共六層,總高22米。梅林股份有關人士告訴記者,英商於1864年創立正廣和,最初辦公樓位於福州路,1921年搬到了現在的地址,當時屬於英租界。1933年,正廣和籌集了1.5萬兩白銀建造這座建築,並於1935年正式竣工,作為公司的汽水倉庫使用。整個建築風貌有個性,為那個年代少有的框架結構,格外結實。據統計,整個楊浦區共有3幢類似風格的工業老建築,除了梅林正廣和大樓,還有兩幢分別作為自來水廠和捲菸廠,其中梅林正廣和大樓保存最為完好。

  1999年9月,該大樓被命名為「上海市優秀歷史建築」,並登記為不可移動文物。近年來,位於北外灘的該地塊面臨整體開發,而這幢老建築「杵」在地塊中央位置,成為難題。經過兩年多的方案討論、申報、審批等,該地塊的業主農工商房地產集團委託專業平移公司將老建築平移到街邊路口,利用騰出來的地方建造新的辦公大樓。據介紹,平移一棟老建築的費用,甚至可能會超過重建一棟建築的費用。但為了保護優秀歷史建築,必須這麼做。

  324個千斤頂託起老建築

  記者昨天傍晚在現場看到,方方正正的老建築一旁,已建好了約1300多平方米的地基,包括2層地下室,這將是老建築平移後的新址。負責平移工程的先為土木工程有限公司負責人鄭華奇告訴記者:「11月1日開始,我們準備將大樓先向西平移5.388米,再向北平移33.258米,最後再逆時針旋轉1度,使建築的所有柱子和樁基都能完全對接上。」

  2003年,上海音樂廳成功整體平移66.46米,堪稱建築史上的一個奇蹟,也引起了廣泛關注。當時,鄭華奇便是項目技術負責人。此番,梅林正廣和大樓這一平移工程規模更大,建築面積達到了7000多平方米,重量也達到1.2萬噸,而上海音樂廳的建築面積只有2600平方米,建築重量也只有梅林正廣和大樓的一半左右。

  老建築到底是如何平移的?鄭華奇告訴記者,整個老建築有牆體和柱子,由於是框架結構,其實主要靠48根柱子支撐。要把一棟建築「移」走,首先要將柱子和牆體「抱」起來。於是,他們先在牆體和柱子下方建起了「託盤梁」,將建築整個「抱」起來;同時,在老地基的上方建起了「底盤梁」,以確保「抱」著走時的地基足夠結實,從而使建築不變形。在「底盤梁」和「託盤梁」之間,則用了324個千斤頂將建築託了起來。之後,再將建築的「根」切斷。

  若無參照物,看不出在移動

  在老建築的東側,記者還看到了12臺紅色大型千斤頂。據介紹,這些千斤頂每臺推力可達200噸,屆時將緩緩推動整個老建築先向西移位。而南側還有16臺這樣的大型千斤頂,之後再將推動建築向北移動。鄭華奇介紹說,平移建築時,基本無震動、無加速度,甚至不如一輛大卡車經過時引起的震動。若是建築中放置一杯水,也不會因晃動產生水紋。移動的過程十分緩慢,雖然只有38米的移動距離;但需要20天左右,若沒有參照物,根本看不出建築在移動。鄭華奇說,近年來,上海已有約10例老建築進行了平移,他至少參與了其中的一半,大部分都是基於優秀歷史建築保護的需要。

  農工商房地產集團有關人士告訴記者,老建築平移後,騰出來的空間將新建一棟17層的新大樓,總建築面積達2萬多平方米,主要用於商業辦公。老建築則將保護好其歷史風貌,以後有可能仍用作辦公設施。屆時,新老建築將形成鮮明對比。周邊還將建設綠化等配套設施,以更好地符合北外灘的整體風貌。

相關焦點

  • 5個半小時挪動6米 泰安一200噸大樓平移成功
    3月17日上午,泰安城區靈山大街一棟重達200多噸的大樓,通過6組液壓推動系統成功向北移動6米。據悉,同一公司的另一棟1000餘噸的車間樓將會在4月份向北平移21米,這將節省2000多萬的預算費用。17日,被平移的大樓就位於靈山大街東段路北側的山東人民印刷廠泰安分廠的院內。從上午8點半開始,隨著大樓平移總指揮的一聲令下,這棟總長38.4米、寬14.7米、高14.4米,重達200多噸的大樓向北開始平移。到下午2點6分大樓平移順利結束,5個半小時向北側平移6米。
  • 細數上海那些被平移的老建築
    【9】梅林正廣和大樓平移時間:2014年平移建築:梅林正廣和大樓,上海最大的老建築平移工程平移距離:38米重量:約1.2萬噸正廣和大樓位於楊浦區通北路1933年,正廣和籌集了1.5萬兩白銀建造大樓,並於1935年正式竣工,作為公司的汽水倉庫使用。它也是「上海市優秀歷史建築」之一。最初建築位於當時的英租界內(福州路上),這是一棟清水紅磚牆的框架式結構建築,各立面縱橫線條構韻味濃重,在那個年代十分罕見。
  • 「記憶」上海這些老建築被「平移」過,你知道嗎?
    如今所存的一棟,還位移了50多米。民立中學校舍樓老照片這是中西合璧的花園洋房:清水紅磚牆,人字形屋面,紅色平瓦鋪蓋。正面為新古典主義建築風格,巴洛克式山牆、歐式外廊;北立面則有江南水鄉建築的特色。地址:浦東新區東方路9號現狀:辦公樓,不對外開放平移時間:2010年,距今約10年上海最大老建築平移工程:梅林正廣和大樓1935年,原英商正廣和集資建造了正廣和大樓。
  • 濟南一8000噸大樓平移24.45米,實際移樓花了3天
    來源:央視網△移樓前△移樓後2019年12月30日上午10點15分,經過76個小時的緊張施工,山東濟南一棟重達8000噸的5層辦公樓實現平移,向東移動24.45米,這是山東省內首例因高速公路建設導致的樓房平移工程,創造了同類移樓的山東最快速度。
  • 山建大教授:8000噸大樓平移費用是新建的3-5成
    2019年12月30日,濟南8000噸的五層辦公樓,三天被平移了24.45米,而且一邊平移,一邊還有人在上面辦公,令人稱嘆。重則幾千噸的大高樓怎麼會被平移?背後的強大陣容來自哪裡?還搬過哪些更大更難的建築?為什麼一定要平移建築?平移一棟樓得花多少錢?針對這一系列相關問題,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進行了揭秘。難在哪裡?
  • 為省錢,洛陽四層大樓整體平移80米「搬家」:人在辦公樓在動!
    猛獁新聞·東方今報記者 李亞林 萌友 季芳 黃偉偉/文圖8月初,歷時兩個月後,位於偃師市首陽新區的一家企業辦公大樓順利完成整樓向西平移80米的「壯舉」。該企業的員工也親身經歷了「樓在移動、人在正常辦公」的神奇過程。記者在現場看到,平移後的大樓正在平整周邊地面。
  • 兩百噸大樓5個半小時挪動6米,泰安首棟大樓挪窩成功
    在工作人員操控下,大樓成功平移6米。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張澤文 郭健 攝17日上午,因道路拓寬工程需要,泰安城區靈山大街一棟重達200多噸的大樓,通過6組液壓推動系統成功向北移動6米,這是泰安首棟平移的大樓。
  • 揭秘8000噸大樓平移背後:費用是新建的五成
    濟南一8000噸大樓平移24.45米!平移前平移後在很多人看來,搬家是件困難事,更何況是將整棟樓房整體搬動。不過,這樣的「最牛搬家」在不少工程中出現。另外一大難點是,由於大樓是沿縱向平移,所以各個牽引點的各個位移必須要保持同步。因此,研究團隊專門研發了新的整個PLC多點控制的液壓系統,來保證整個平移過程中的受力均勻、位移同步。一棟如此體量的大樓,究竟需要怎樣的牽引力,才能將它平移開來呢?「你提的這個問題,是這個項目的一大創新點。」
  • 8000噸大樓整棟「搬家」,運用前沿技術!76小時向東平移24.45米
    8000噸重量的大樓,短短76小時平移了24.45米,這可不是什麼科幻電影裡的場景,大樓也沒有"瞬間移動"的超能力,而是使用了獲得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的前沿技術,將一整座辦公大樓,成功向東平移。據媒體報導,此次被移動的建築物是濟南當地的辦公樓,面積為5386平方米,重量達8000餘噸,這棟樓是在5年前建成的,本來沒有理由"搬家",但是由於濟南繞城的高速公路"大東環"要經過此處,需要讓路25米,由此,該建築物便開始計劃"平移搬家"。
  • 山東一8000噸大樓平移24.45米 5層辦公樓「靠邊站」
    △移樓前2019年12月30日上午10點15分,經過76個小時的緊張施工,山東濟南一棟重達8000噸的5層辦公樓實現平移,向東移動24.45米,這是山東省內首例因高速公路建設導致的樓房平移工程,創造了同類移樓的山東最快速度。
  • 峰峰礦區一棟辦公樓「整體平移」節省數百萬
    12月19日12時16分,隨著現場總指揮的一聲指令,位於邯鄲市峰峰礦區彭城鎮街王莊村的「中國淘寶村」辦公大樓圓滿完成向南平移19.5米,向東平移32米的移樓目標,共歷時9天。據了解,此次「直角轉彎」移樓為我省首例,共花費200餘萬元。
  • 山東8000噸大樓平移24.45米!移動時人還在裡面自由辦公
    1月4日據媒體報導,山東濟南一棟重達8000噸的5層辦公樓實現平移,向東移動24.45米,堪比電影特效!據悉,這棟大樓是濟南一家混凝土公司辦公樓,因高速設計路線經過該樓,為節約建設成本,最終方案為該辦公樓往東平移。該工程創造了同類移樓的山東最快速度,施工耗時僅76小時。
  • 阿拉小辰光最愛喝的正廣和橘子水要回來了!瓶子好退伐?
    夏天一到吃西瓜喝汽水成了最暢快的事儂還記得小辰光最愛的汽水伐? 1892年,正廣和汽水廠在虹口提籃橋地區正式落成,以「AQUARIUS」(英語,譯做「水瓶座」)命名工廠和產品,寓意用寶貴的瓶子盛裝「聖水」。1921年,工廠擴建,遷址至如今的通北路400號。 1954年,正廣和被上海市地方工業局代管;1966年更名為「上海汽水廠」,實現完全國有化,是名副其實的第一代國貨。
  • 最「神秘」的大樓,一棟樓即一個鎮,為何居民幾乎不走出這棟樓?
    最「神秘」的大樓,一棟樓即一個鎮,為何居民幾乎不走出這棟樓?世界上神秘的東西有很多,很多充滿好奇心的人都喜歡到這些神秘的地方「探索」。我走過無數個旅遊景點,也碰見過很多神秘的地方,但是近期我在美國旅遊的時候在同行的驢友那裡聽見了一件很吸引我的事情,你們有沒有想過,一棟樓可以成為一個鎮的?今天我要跟大家聊一聊最「神秘」的大樓,一棟樓即一個鎮,居民幾乎都不走出這棟樓,這是為什麼呢?
  • 集美後溪長途汽車站最遠平移340米 不僅省時還節約5000萬元
    為了給高鐵站房「讓路」,位於廈門北站旁的後溪長途汽車站主站房地面部分將整體平移,最遠「挪」340多米。據悉,此次平移項目比起重蓋新樓,不僅省時還能節約5000萬元。  後溪長途汽車站是省市重點工程,於2010年5月開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