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武湖位於南京市玄武區,東枕紫金山、西靠明城牆、北鄰南京站、南倚覆舟山,是江南地區最大的城內公園,也是中國最大的皇家園林湖泊、僅存的江南皇家園林,被譽為「金陵明珠」,又稱後湖、北湖。
玄武湖呈菱形,景區總面積5.13平方千米,湖面面積3.78平方千米,湖泊被五洲(環洲、櫻洲、菱洲、梁洲、翠洲)分為三大塊,北湖(東北湖、西北湖)、東南湖及西南湖,北湖水較淺、西南湖水最深、東南湖其次,湖內由湖堤、橋梁和道路連通。
玄武十景是玄武湖最具代表的景點,也是玄武湖遊覽中最重要的節點,分別為:五洲春曉、侶園馨風、蓮湖晚唱、臺城煙柳、古塔斜陽、九華朝暉、雞鳴晚鐘、西堤秋月、月湖笙歌、古牆明鏡。
無論是景觀還是人文,玄武湖的不比西湖差,但是兩者之間的名氣和受歡迎程度為何有如此大的區別?
其實中國的市內湖泊中,就是玄武湖和西湖最像。地形像,都是一湖環山,臨城,且都是文化旅遊聖地。但是發展到今天,確實走上了兩條不一樣的道路。說西湖和玄武湖,其實是說西湖景區和玄武湖鐘山景區,玄武湖和鐘山其實是一個整體,西湖景區與鐘山玄武湖景區兩者體量基本相當。這樣一比,是不是就豁然開朗了?
西湖宣傳的是湖,而玄武湖宣傳的是山。西湖建國後經歷過大的清淤,面積可以說是歷史上最大的時期了,而玄武湖周圍則被填起來建了樓房,比歷史上最大的面積小了三分之二,且斷了與紅山、大半個紫金山的聯繫。這是現在的玄武湖與西湖在地形上的區別。在發展思維上的區別就更大了,西湖邊的樓房被炸掉了,主要凸現山水格局的風景。而玄武邊則是城市超高集中地之一,凸現的是古典文化與現代城市的交融結合。西湖代表的文化是柔軟的,提到西湖,自然就是市井的。玄武湖代表的文化則多了剛毅,說起玄武湖,怎麼也繞不開皇家。西湖是以湖為中心帶出周圍的人文,而現代的玄武湖則更多是以人文為中心帶出一城山石水鑑。遊西湖更多是傳說故事,市井生活,再加上一些家國情懷。玄武湖正好相反,遊鐘山玄武湖,首先撲面而來的就是家國情懷,然後才是傳說故事。
再分門別類進行具體分析:
一,西湖面積大於玄武湖,雖然大的有限,但那有限的大對於其在城市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比如古臨安城的面積小於西湖,因此,西湖成了與古都並駕齊驅且交相輝映的景觀;反之南京,古代金陵古都,面積超過玄武湖幾倍,玄武湖便不能取得相應地位。
二,所在城市第一景,西湖之與杭州是絕對的第一名勝的存在,許多歷史典故都與西湖相關,如果少了西湖,杭州便無法成為杭州。反觀南京,儘管玄武湖之與南京也有一定知名度,但誰都知道金陵第一名勝在紫金山,在秦淮河,中山陵,明孝陵,夫子廟,明城牆,哪個不比玄武湖有名,甚至雨花臺或長江大橋在知名度上都不比玄武湖差,所以,離開了玄武湖的南京依舊是南京,這樣比較西湖和玄武湖就可以看出點端倪。
三,歷史發展,杭州西湖在唐宋時期就已經形成了獨特的旅遊文化,多少才子佳人,風流墨客在西湖留下了詩篇,也使得西湖本身就具備了與杭州城等身的文化軟實力;反觀玄武湖,古代的玄武湖只有三種作用,1、皇家禁湖,專供皇家人員賞玩,老百姓不得入內,所以文化宣傳力度不夠,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不接地氣;
2、水軍操練場所,說白了,就是軍事禁區,打打殺殺的文化還能期望它給後世留下什麼文化資源;
3、護城河,明代朱元璋築南京都城,範圍很大,需要挖的護城河也很長,為了節約成本,玄武湖成了明城牆外東北側的護城水體,節約近四分之一的護城河段,類似的情況還有秦淮河,外秦淮充當了南京明城牆近一半護城河。
所以,這些功能並沒有給玄武湖增加名氣,特別是旅遊方面的知名度,反倒成了阻礙;
四,自然風光,玄武湖的自然風光不及西湖,這裡我們必須就事論事。自然風光中國人的審美是山水人文,西湖三面環山,一面臨城,而西湖群山秀麗逶迤,峰巒不絕,特別是陰雨天,水中煙霧蒸騰,遠山雲慢繚繞,乃是絕佳的山水景觀,這是老天爺給杭州的地形財富,羨慕不來的,這就叫老天爺賞飯吃啊!反觀玄武湖,雖然也臨著城,但有城牆阻隔,雖然也有山,但紫金山略顯單薄,孤立於湖區東方,卻沒有西湖群山那種完全的湖山相應,因此,從存粹的風光美學角度講,玄武湖相比西湖就遜色了許多。當然南京也不必失落,中國有哪座湖泊在一座城市的地位可以趕得上杭州西湖的?
五,城市與湖泊的互動程度,曾經杭州也有城牆,並且與西湖相隔,但現在誰還記得臨安的城牆在西湖邊的景象?多少年來,杭州城與西湖幾乎融為一體,逛西湖就是逛杭州,遊杭城就是遊西湖,這種互動國內沒有哪個城市可以做到——武漢東湖做不到,北京昆明湖做不到,濟南大明湖做不到,肇慶鼎湖做不到,這些城市湖泊再有名,也是城市的其中一個景點而已,不能像西湖那樣,不到西湖,你也算遊過杭州?那麼玄武湖與南京的互動就差多了,一道城牆,城是城,湖是湖,離開城市去觀湖,辭別湖岸方入城,兩廂好似沒有關係。更何況來南京不一定非得遊玄武湖,即便硬是要看湖,莫愁湖的名氣都不一定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