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記者:舒冬妮 每經編輯:張海妮
開年迎來暴擊,下半年快速反彈,2020年作為受疫情影響最大的行業之一,旅遊酒店行業一波三折。
酒店龍頭——錦江酒店(600754,SH)下半年以來股價一路飆升,12月17日盤中上摸59.63元,創出歷史新高。截至12月25日收盤,錦江酒店年內股價漲幅達76.45%。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大量賣方機構幾乎一致推薦錦江酒店。Wind數據顯示,截至12月22日,近期對錦江酒店發出研究報告的賣方機構「買入、增持、中性」的比例分別為66.67%、28.57%、4.76%。
錦江速度,唯快不破?
疫情加速行業洗牌,單體酒店出清,龍頭酒店品牌逆勢擴張,錦江酒店保持了以往的快速。
收併購是一家公司快速擴張的重要途徑。2018年11月,在完成對麗笙酒店集團的收購後,錦江酒店一躍成為全球第二大酒店集團。截至2020年9月30日,錦江酒店旗下簽約的酒店規模達到14166家,客房規模合計達到1408080間。
實際上,自2010年收購山西金廣快捷,開啟收購戰略以來,錦江酒店的門店數增加的速度不斷加快。之後,陸續收購時尚之旅、法國盧浮酒店、鉑濤、維也納和麗笙酒店集團,2018年底錦江酒店的酒店數超過10000家。
2020年,疫情衝擊下,單體酒店加速出清,沒有什麼重大的收購消息,但錦江擴店的速度依舊很快。
記者梳理錦江酒店、華住集團、首旅酒店2020年每季度財報發現,三家酒店集團的開店速度都有所加快,其中,錦江酒店在第三季度拓店速度明顯提速。
一位長期關注酒店旅遊行業的分析師告訴記者,未來三年是酒店行業擴張的關鍵期,也是企業擴張的最佳窗口期,各企業必然會加速搶佔市場。
錦江酒店的加速擴張被多家券商機構看好,東興證券在研報中表示,疫情影響下單體酒店經營承壓,加盟意願提升,馬太效應強化,龍頭酒店抓住行業整合機遇,錦江酒店市佔率有望進一步提升。
2020年9月初,錦江酒店發布公告擬定增50億元,其中35億元用於酒店裝修升級項目,15億元用於償還金融機構貸款。
公告稱,目前對於一二線城市,大量的單店規模50間房左右的小規模連鎖酒店還有一定的連鎖化機會存在,對於三四線以下城市,酒店品牌連鎖化程度相對較低,經濟型酒店市場尚屬剛需產品,中國城鎮化過程中的酒店品牌產業升級還有較大的成長空間。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梳理2010年以來錦江、華住、首旅三大酒店的淨利率發現,規模最大、擴張速度最快的錦江酒店的淨利率反而總體看是下降的。
對於企業而言,完成收購併不意味著結束,拿來主義和為我所用中間還差一個整合。
錦江酒店並不是沒有看到淨利率下滑的問題。自2016年起,「深度整合」的關鍵詞開始頻繁出現在年度財報中。「以實現連鎖經營下的規模效應為前提,啟動前端業務與後端平臺深度整合,打造全球共享服務平臺。」2016年年報中寫到。
整合全球酒店資源
為推進全球酒店資源整合,錦江酒店提出「基因不變、後臺整合、優勢互補、共同發展」和「一中心三平臺」的建設方針,即打造錦江酒店全球創新中心和全球旅行產業共享平臺、全球統一採購共享平臺、全球酒店財務共享平臺。
在2019年股東大會交流環節,錦江酒店表示未來計劃整體費用率及利潤率向華住看齊。
2020年5月,錦江酒店進行重大組織架構調整,設立中國區公司,設上海、深圳「雙總部」,將錦江都城公司、維也納集團、鉑濤集團進行後臺重組,同時進行相應的一系列人事任命和調整。中國區公司前端下設品牌團隊、區域分公司,後臺職能由9大中心統一管理。
華泰證券的研報稱,本次調整保持前端品牌基因不變,打破子公司間壁壘,實現旗下錦江都城、維也納與鉑濤系各品牌資源整合。「前端賽馬,後端整合」的模式服務於錦江「深耕國內」的戰略,有利於維持品牌特性,發揮協同優勢,提升運營效率。
一位長期跟蹤錦江酒店的分析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目前錦江酒店還遠沒有達到長期的估值,酒店行業現在處於景氣上行的階段,市場情緒不斷提升,行業關注度也會提升。同時公司自身也在做一些調整,龍頭溢價還尚未凸顯。」
「到2023年,包括籤約項目在內,錦江酒店(中國區)總規模要達到25000家,成為全球最大酒店集團。」9月底,錦江酒店(中國區)董事長、執行長張曉強,在2020錦江酒店(中國區)投資加盟品鑑會期間接受媒體採訪時強調,規模不完全是錦江酒店的實力,未來錦江酒店(中國區)希望在品牌打造和標準制定方面在全球酒店業佔據一席之地。
(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前請核實。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