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五一」小長假是我國進入常態化疫情防控階段後的首個旅遊小長假,在國家和省、市的安排部署下,全市文化旅遊系統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有序開放,再次迎來旅遊小高峰,呈現出積極向好的發展局面。
一、旅遊市場逐漸復甦
「五一」小長假五天時間,全市景區景點共接待遊客30.59萬人次(全國醫護工作者1879人)。假日期間,焦作市旅遊景區多次受到中央電視臺等各大媒體的關注報導,3次上榜微博熱搜話題和抖音熱點榜。4月30日,CCTV-13《東方時空》報導了雲臺山景區「倡導預約出行,保障遊客安全」;5月2日08:30、10:00,CCTV-13《新聞直播間》兩次直播雲臺山紅石峽初夏美景;5月5日10:00,CCTV-13《新聞直播間》長達5分鐘直播,聚焦雲臺山假日疫情防控和旅遊接待工作;11:00,《新聞直播間》再次報導景區多措施應對假日客流。5月5日晚19:30央視《新聞聯播》播出立夏「美麗中國」雲臺山壯美雲海;在假期期間,雲臺山景區還聯合騰訊開展了120分鐘的「山河無恙,雲遊雲臺山」直播活動,帶廣大網友線上雲遊雲臺山初夏好風光,吸引了近20萬遊客同時在線觀看。
二、文化旅遊市場整體安全有序
「五一」小長假期間,焦作市共開放14家A級景區、1家公共文化場館(市博物館)、18家星級酒店,文化旅遊市場平穩有序,無重大旅遊安全事故,無重大旅遊投訴。
一是領導重視,周密安排。各級領導對「五一」小長假旅遊工作高度重視。5月1日,副省長武國定到雲臺山檢查疫情防控及有序開放工作;4月29日—5月1日,省文化和旅遊廳黨組成員、駐廳紀檢監察組長李海現對我市部分旅遊景區和文化場所進行了疫情防控和安全生產工作檢查;5月1日,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王小平在市領導王建修、牛炎平陪同下到青天河景區檢查指導工作;5月1日、2日,市委副書記、市長徐衣顯在市領導牛炎平、武磊陪同下先後到雲臺山、陳家溝景區檢查指導工作。此外,國家級全域旅遊示範區修武縣,省級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單位博愛縣、武陟縣、溫縣等縣黨委、政府的主要領導同志,節日期間都深入景區一線進行督導。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班子成員分成8個工作組,節日期間不間斷到全市所有開放景區就疫情防控及安全生產工作進行督促檢查。修武縣成立了假日指揮部,全縣副縣級以上幹部全部放棄休假、包點執勤。全縣36個部門實時聯動,全面為景區秩序保駕護航。「五一」小長假期間,市文化市場綜合行政執法支隊、市旅遊監察大隊對文化旅遊市場進行不間斷巡查,共出動檢查人員1133人次,檢查文化旅遊經營場所435 家次。
二是做足準備,強化管控。當前疫情防控仍處於關鍵時期,全市文化旅遊系統廣大幹部職工堅守一線、嚴守紅線,不折不扣落實中央、省、市有關部署。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及時轉發文化和旅遊部每日視頻調度會議精神的通報、省文化和旅遊廳關於落實疫情防控的各項要求,組織各級文化旅遊企業制定了小長假期間的工作方案和應急預案。各旅遊企業做好充足準備,嚴格按照要求強化對旅遊活動的管控。雲臺山景區將關口前移,把管控埠前移到景區外,景區和公安、交警形成聯動機制,一旦客流達到預警線,高速路口、外部動線啟動分流勸返響應,在達到滿員後,將關閉前往景區通道;景區在原有180輛觀光車的基礎上又增加了200輛,做到「車等人」,避免「人等車」;在園區內設置了2000多塊防控提示標識標牌;對沒有準備口罩的遊客,景區以低於市場的價格向遊客提供;在關鍵部位設置專職安全員,做到了防控全覆蓋。此外,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還商洽保險公司,在全省首家創新性地為遊客辦理旅遊公眾責任險,免除了遊客在焦作旅遊、餐飲、住宿消費的後顧之憂。各縣市區文旅部門認真落實關於防溺亡要求,加強對景區河流、水庫、池塘、溝渠等涉水區域的安全隱患排查。雲臺山、青天河、神農山等景區在涉水區域設立了警示標識,加強對景區水上娛樂設施、設備的安全運行檢查。
三是智慧手段,科學引導。五一小長假期間,焦作「智慧旅遊」平臺助力旅遊管理成效明顯。全市各景區以景區最大承載量的30%為接待上限,靈活運用智慧手段,藉助信息科技,引導遊客預約出行、錯峰遊覽,切實保障遊客遊覽安全。五鑽級智慧景區雲臺山充分利用智慧景區管理系統實行全網實名制預約,遊客可通過官方微信和公眾號、美團、攜程等電商平臺進行預約購票;景區加強客流實時監測,通過智能聯動機制實現車輛迅速調度,人員快速分流疏導;節前持續通過網絡渠道向廣大遊客安全旅遊提示,並出臺福利政策引導年票用戶錯峰遊覽。此外,青天河、神農山、影視城、市博物館等主要景區都實行線上預約購票制度,「無預約、不出遊」成為廣大遊客「五一」小長假旅遊的新風尚。
四是志願服務,點亮青春。習近平總書記在「五一」國際勞動節前夕給鄭州圓方集團全體職工的回信,在焦作雲臺山、青天河、陳家溝等旅遊景區引起了強烈反響,全體員工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給鄭州圓方集團全體職工的重要回信精神,並以之為遵循、為鼓舞、為動力,在景區平凡的崗位上續寫不平凡的故事,為譜寫新時代焦作高質量發展絢麗篇章匯聚能量、貢獻力量。全市旅遊景區的青年工作人員和旅遊志願者共400多人組成「紅馬甲」志願者小分隊,化身景區檢票員、驗票員、安全員、監督員、諮詢員,為遊客提供秩序疏導、掃碼提醒、資料發放等服務。每天十幾個小時的站立,面對遊客們上百次的提問,廣大青年志願者們始終不曾懈怠,一直堅守在崗位上給遊客們提供服務,受到了廣大遊客的一致認可和讚美,可愛的紅馬甲成為了焦作旅遊一抹亮麗的風景線。
五是優質服務,感動遊客。「五一」期間,焦作市各旅遊景區堅持「五員一體」服務模式,人人都是都是安全員、保潔員、服務員、救護員、宣傳員,努力打造中國最讓遊客滿意的景區。「五一」小長假期間,雲臺山景區累計發生好人好事200餘起,優質服務登上了微博熱搜,相關話題閱讀量近百萬。
三、全域旅遊進一步加快發展
「五一」小長假期間,我市文化旅遊活動豐富多彩,紅色旅遊、生態旅遊、鄉村旅遊、城市近郊遊深受青睞,文化旅遊融合進一步推進全域旅遊加快發展。
一是文化活動異彩紛呈。修武縣雲臺古鎮·韓源舉辦了修武韓學文化研學中心揭牌儀式暨「全民讀書月」活動,通過「師說」和「百代文宗」等古風演藝展現了韓愈文化之精髓,遊客身著漢服體驗穿越古今、感受唐風韻律的文化之旅,以文化軟實力促進全域旅遊發展硬支撐。武陟縣嘉應觀景區舉辦「黃河文化非物質文化遺產展覽」,推出了《雍正皇帝開門迎賓》《清朝慶隆舞》《雍正皇帝拜謁禹王大典》《菊花臺》等演藝節目。神農山景區推出中草藥文化遊,引導遊客利用手機識別中草藥,弘揚傳統中醫藥文化。影視城景區推出2020「相約千年·夢回秦漢」春之約文化主題活動,仙女不倒翁、凌空懸浮術、快閃熱舞等眾多節目精彩紛呈。焦作市博物館推出了山陽印記—漢代陶樓綜合陳列、窯火神工—館藏瓷器精品展、山之陽—焦作古代歷史文物陳列、山陽石刻陳列四大精品陳列展覽,讓遊客充分感受焦作的漢代風韻,感受焦作陶瓷發展史的魅力,了解山陽文化豐厚的內涵。孟州市韓園以尋根祭祖、歷史文化遊為主,黃河文化苑以休閒踏青遊為主,吸引廣大遊客駐足遊玩。
二是紅色旅遊催熱市場。中站區王封·西大井1919文旅景區和十二會村推出了《礦嫂送溫暖》《焦作煤礦工人大罷工》以及《英雄樹》等文旅融合情景劇,十二會村、寨卜昌等紅色旅遊景點的遊客絡繹不絕,進一步推動了主題教育的社會化、紅色教育全民化、黨性教育常態化。青天河景區的知青村、青天河景區紀念館、紅旗水庫等組成了集科普教育、紅色教育、休閒度假於一體的綜合性紅色教育基地,也吸引了大量遊客駐足感受紅色精神教育。
三是鄉村旅遊持續升溫。小長假期間,我市鄉村旅遊生態旅遊已成為假日「新寵」。沁陽市新打造的九渡至常平旅遊扶貧路,因環境清幽、景色優美,吸引了大量遊客經旅遊扶貧路前去欣賞九渡村丹河峽谷的秀美風光;丹河峽谷景區以水做文章,打造了水磨文化博物館,為遊客帶來了不一樣的體驗,每天遊客量達1萬人左右。博愛縣通往青天河景區的博晉路、通往靳家嶺遊覽區的青南路、通往月山鎮和寨豁鄉的月寨路等旅遊道路及沿途鄉村環境優美、風光無限,也吸引了眾多的騎行愛好者前去鄉村旅遊觀光。修武縣雲臺山鎮一鬥水村、陪嫁妝村車來車往,自駕前來休閒度假的遊客絡繹不絕;西村鄉櫻桃採摘、五裡源鄉西瓜採摘、七賢鎮玫瑰採摘等鄉村採摘遊使廣大遊客流連忘返。孟州市黑陶小鎮、黃河文化苑等野炊、黑陶製作體驗備受遊客青睞。美麗鄉村遊也帶動了農副產品銷售,體驗旅遊逐漸成為鄉村扶貧的重要渠道。雲上院子、老家莫溝望舒民宿、何家大院、璞華文宿等民宿成為熱門打卡地。修武縣雲臺森兮、納裡有家、竹韻閒園、汀瀾雲等51家民宿入住率都在80%以上,熱度始終不減。
四是城市近郊遊成為新亮點。隨著我市大沙河生態治理工程、南水北調城區段等項目的不斷推進,大沙河溼地景觀帶、南水北調綠化帶等家門口的美景成為「五一」小長假期間廣大市民放鬆休閒的好去處。「五一」小長假期間,約有4.5萬名遊客到大沙河、南水北調綠化帶觀光遊覽。
五是文化旅遊項目加快推進。圍繞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國家戰略,「五一」小長假期間,我市堅持平安度假和項目建設「兩手抓」,在做好疫情防控、有序開放的同時,繼續加快推進溫縣《印象·太極》演藝、建業太極小鎮等重大文旅項目建設進度。武陟縣組成了四個清點工作小組,節日期間對嘉應觀景區周邊2600畝土地上面的附著物進行全面清點,為假期後與擬來武的陝西白鹿倉投資集團深入洽談及籤訂大型文旅項目合作框架協議做好充分準備。同時,武陟縣與建業集團合作建設的嘉應觀田園綜合體項目也在加緊施工中,力爭把疫情耽誤的時間奪回來,年內該項目將完成智能觀光溫室、精品民宿和軍事運動研學項目建設。(來源:焦作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