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語:
臺灣的曾經,文化中國的縮影。記得幾年前的一個春節期間來臺,與新儒家牟宗三弟子林安梧教授在臺北孔廟喜逢。談起臺灣的過往,林老師說臺灣是濃縮的人文中國。尤其是在蔣公退守臺灣時期,不僅是故宮文物大批搬到臺北,國民黨中有各省人等,文人墨客也雲集臺灣。既便是在臺北的郊區,都能聽到各省各地的鄉音,吃到南來北往的菜餚。當初撤退來臺,大家誰也沒想到一晃幾十年,兩岸相隔,臺大教授臺靜農請張大千給自己的鬥室提名龍坡丈室,張大千請臺靜農給自己的庭院題摩崖精舍。大家都以為是暫住,相互聊以寬慰。誰曾想故國不能回,余光中一首鄉愁,道盡兩岸的情思。歲月悠悠,明月何時照我還呢。
今天是遊學的第二天,一大早楊老師就來接我們了 ,隨之而來的還有臺灣的家長與孩子們。
大巴上,兩岸的小朋友在老師的帶領下進行了自我介紹,七天的旅程,我們彼此相伴。今天我們會從臺北去往花蓮。
此行要經過最美麗的公路——「蘇花公路」
沿途經過5號公路,穿越雪山山脈、5號隧道、宜蘭龜山島、清水斷崖等。
宜蘭海岸線長達101公裡,背靠中央山脈,毗鄰太平洋,藍天白雲與碧藍的大海交相輝映,風景非常的優美。在這裡,我們第一次看到了呈現多種漸變色的海水。
清水斷崖。這裡的景色可以稱得上從天而降的仙山,直接橫斷插入大海,在這裡可遠眺海天一色,體波瀾壯闊之太平洋,俯仰之間皆可為之讚嘆。
老師還介紹了臺灣的十六支原住民,各有特色,其中也包括了我們今天要見到的太魯閣族。
我們今天住在臺灣極富民族特色的山月村。這裡的布置以原住民的風格呈現,工作人員也大部分都是太魯閣族的原住民,一開始就進入了我們今天的遊戲主題——太魯閣勇士闖關。
飲水思源
狩獵山豬
紋面族群
獨木晃晃橋
遊戲結束後大家稍事休整,準備用餐。
晚飯結束後,重頭戲來了,晚上19:30分,大家準時集合,三月村最具特色的民族節目表演,正式拉開帷幕。
院長的話:
今天的臺灣東海岸旅行,伴著太平洋的風,我們從新北到臺北,穿隧道到宜蘭,經羅東鎮到蘇澳,沿著蘇花公路穿過太魯閣國家公園,沿著太平洋的海岸線,我們從清水斷崖到太魯閣峽谷,從海岸到高山,深度體驗太魯閣山水人文之美。尤其是來到一個特別景點:山月村。太魯閣山月村,群山之中,四周環繞的高山不時交織著水墨丹青般山嵐與繽紛多彩的雲霞,不禁讓人驚嘆這天地間潑墨山水的壯美與雄偉。無敵的風景令人屏息凝視之餘,山月村的村長鄭明岡帶領太魯閣族青少年舞團的夜晚星光演出是我今晚最大的感動。這是一個傳奇的高山少數民族。族群只有一萬多人,以織布,編藤,狩獵為生,成人男女有紋面傳統。高山深處的太魯閣月山村鄭村長深耕原住民文化,完整保留了太魯閣族群記憶與生活方式,向世人展示了在這個紛紛擾擾的世界上,還有一塊天上人間淨土。
迎著太平洋的風,在太魯閣大山峽谷深處。讓我們記住臺灣高山族的一段傳奇:太魯閣月山村和這位令人敬重的村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