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鍾華林 劉暢報導:來自四川省文化和旅遊廳的數據顯示,雖受疫情影響,但今年四川重點文化旅遊項目建設平穩有序,前三個季度完成投資1081億元,投資完成率達到69%。以重點項目為抓手,四川推動文化旅遊產業發展的成效愈發顯著。
作為文旅大省,從去年開始,四川大力推動文旅融合發展,全省確定了600多個文旅產業重點項目,形成以項目為支撐、大抓文旅產業的新局面。去年,全省在建文旅項目完成投資2876億元,同比增長106%;實現旅遊總收入11550億元、增長14.3%,規模居全國第四位;吸納超過1000萬人就業,累計帶動100萬貧困人口脫貧奔小康;文旅產業駛入發展快車道,文旅深度融合、全域協同共興的局面加快形成。
今年初,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文化旅遊產業一度踩下「急剎車」。四川省及時出臺政策,切實幫扶文旅企業發展,通過減免房租、稅費等減輕企業負擔,並對相關企業給予補貼。先後為788家旅行社暫退2.6億元服務質量保證金;組織銀企對接活動,用好「民宿貸」「鄉旅貸」等特色信貸產品,幫助企業實現項目融資363.8億元,大部分企業經營逐步好轉。
旅遊業務暫停期是旅遊項目建設、旅遊景區改造提升的好時機。四川省加快重點項目建設,積蓄髮展後勁:採用財政支持文旅融合發展模式,發行文旅地方政府專項債券116.1億元,撬動社會資金805億元;華人國際探索世界、錦繡天府、熊貓古鎮·理想新城等重大項目落戶成都,都江堰融創文旅城等標誌性重大項目相繼投入運營;成都大熊貓國際旅遊度假區、德陽三星堆文化產業園等重點項目穩步推進。
隨著疫情防控形勢趨好,四川發力激活文旅消費,舉辦「春回天府·安逸四川」、鄉村旅遊節、農民豐收節、天府綠道文化旅遊節等活動,實施「文旅消費提振行動」「夜間消費創新行動」,上線運行「智遊天府」文旅公共服務平臺,最大限度釋放被凍結的文旅消費需求。8月以來,四川全省景區總體日均遊客接待量快速攀升,居民出遊意願指數升到82.6;部分重點景區、旅遊酒店和餐飲企業已達到甚至超過往年同期水平。
今年國慶中秋長假是對四川旅遊業發展的一次檢驗。據統計,期間四川全省726家A級旅遊景區已恢復開放649家,開放率約90%;與去年黃金周相比,長假前7日全省重點A級旅遊景區接待遊客人數和門票收入基本持平。
作者:鍾華林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來源: 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