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一首歌瘋傳在校園裡,大街小巷都能聽見這首歌,原來這首歌是小學老師自己改編的。而他寫這首歌的主要靈感是根據學生們學習數學創作出來的。有一天他在數學課堂上發現學生們不愛聽課,而且學生們大多數不是在睡覺就是在聊天,他就根據這種現象想到了這種方法,並且老師們也很支持他的這種想法。
最終這首歌是《小學乘法複習歌》,他創造初期他想出了這首歌大概的旋律,並且他在課餘時間和周末寫這首歌和創作這首歌詞,最後他在兩周的時候完成了這首歌。而且他的這首歌在他的課堂上試了一下,他發現這樣的教學模式已經初見了成效。
「每天早上我在路過班級的時候,就聽見學生們在通過這首歌來學習數學,有的同學在輕輕地搖晃著身體,同時打著拍子。」廖靜笑著說。學生的反應給了他很大的信心。在課堂上,他帶領同學們在課堂上採用邊學邊玩的模式,讓學生們更加輕鬆快樂的學習。與此同時他採用」遊戲模式+解釋」,雙管齊下。通過這種方式,讓學生們擁有一個非常放鬆的課堂,學生們也能更快的學習,廖靜稱。
很快這樣的學習模式就得到了非常有效的效果,然後學校將他的這種方法很快就運用到了數學課上,數學課上的十進位就採用他寫的歌詞來教學生的,比如數學教科書裡的小數點形狀是圓形,就將它比作圓糖,就像這樣改編成了一首歌,歌詞不僅處處押韻,一步一步地,逐步地解釋小數乘法的數學知識。
在歌詞結尾,廖靜小心翼翼地告誡學生們:「你所要做的就是改變方向。這就像玩撲克牌,轉瞬即逝,沒有隱藏。想想看,條條大路通羅馬。」
廖靜把這首歌送給家長,許多家長和學生的老師都還給了他們。聲音真好!這就像一個單一的循環!」廖靜聽了這些讚美,非常高興,他最希望的是學生們把這門功課學好,才是對他最好的回報,他很欣慰孩子們通過與音樂結合的方式讓學生們愛上了數學,他覺得只有當學生感興趣時,他們才會喜歡我,喜歡這門課。
這張照片顯示廖靜在課堂上。
此外,廖靜還改編了《昆蟲飛翔》,讓學生用數學中背誦的素數來唱歌,並將流行音樂改編成新的《期末複習歌》……音樂是一名好老師,學生可以通過把學到的知識融入他們經常聽的旋律中來學習得更快。
這些做法似乎是「非專業」,但它們在家長和學生中受到高度重視。在過去,孩子們使用傳統的學習模式,例如學生們不細心而導致丟失分數。現在,當他回家時,他會告訴我遊戲模式,讓我陪他練習,並檢查計算一次又一次,以免出錯。」黃先生,家長,說,「我非常感謝廖先生會遇見這樣一個負責任的老師。」
以下是廖老師編的這首歌。
應該一樣嗎?
把雲和霧放在一邊,你就能看見太陽了。
小數點形狀是圓糖。
要品嘗它,首先要確定它在哪裡。
因子的十進位數是引導光。
從乘積的右側到小數點左側
別忘了產品末尾是零。
好的,我要開始煮雞湯了。
不要用尺子那麼簡單地測量圓的周長。
你需要做的就是改變你的方向。
只需要出現,不需要隱藏
想想通往羅馬的道路
你可以東走西走。
只要你能思考,你就能點燃智慧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