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
在《琅琊榜》中,滑族璇璣公主本來只是個歷史人物,但其影響力卻大得嚇人,不僅在生前將梁朝攪得天翻地覆,還在死後設計了一整套復仇計劃,令往後的梁朝幾十年不得安寧。
滑族滅亡的時候,璇璣公主還只是個十幾歲的小姑娘,她能夠活下來,並沒入梁朝掖庭,我猜測至少有以下三個因素:
長相一般,並沒有什麼出眾的樣貌,放在人堆裡一點也不顯眼;此前沒有過任何政治表現,也就沒有因此而引起過他人的注意;少年老成,從小就懂得很多生存技巧,知道如何保護自己。弱小,就是當時璇璣公主最大的特點,也是她最大的優勢。後宮有很多一等一的精明人,包括梁帝自己,還有靜妃,高湛,能夠在這些人眼皮子底下發展壯大,說明璇璣公主的確能夠忍人之不能忍,為人之不能為。
在漫長的等待中,璇璣公主迎來了生命中的轉折點,遇到了夏江夫婦。
夏江的夫人待璇璣如姊妹,璇璣卻與夏江暗通款曲------關於這一點,很多人都只注意到璇璣公主的狡猾,覺得夏江是受到了她的引誘,以我看卻不然。
璇璣公主如果貌美如花,柔媚過人,是逃不過後宮那一個個人精的眼睛的。所以我推測,夏江並不是被璇璣公主所誘,他們的結合也並非情誼之合,而是利益之合,璇璣公主看中了夏江的利用價值,夏江看到了璇璣公主過人的智謀和紅袖招情報網,故而一拍即合。
夏江可不是什麼多情浪子,他和璇璣公主的關係,應該定義為政治同盟。
具體情形,可以參考後來譽王和秦般若的關係,不能說完全沒有感情,但那感情的花朵如果沒有政治同盟作為土壤,一天都維持不下去。
NO2
既然是政治同盟,就意味著夏江和璇璣公主有共同的政治訴求。
璇璣公主唯一的政治訴求,就是為滑族復仇,而夏江則是想坐穩梁朝懸鏡司首尊位置,二人的訴求本來是勢同水火的,但在謀害林燮和赤焰軍一事上,二人卻不謀而合。
林燮和滑族玲瓏公主曾經並肩作戰,一起輔佐皇子蕭選,但在蕭選成為梁朝皇帝之後,林燮卻率領赤焰軍,將滑族滅國,玲瓏公主也死於亂軍之中。
雖然我們不清楚這場滅族戰爭的細節,但根據後來滑族遺民只有女眷這一點可以推測,那場戰爭之後,滑族男性應該遭受過一場大屠殺,倖存的女人則全部被作為戰利品,賞給了梁朝貴族們,在國破家亡之後,繼續被蹂躪---這就是璇璣公主國讎家恨的來源,也是促使她幾十年如一日,一心消滅赤焰軍和林燮的原因。
而夏江之所以將目標對準林燮,出於兩個原因:
林家勢力日漸壯大,威脅到了皇權,皇帝早就對他不爽,幫助皇帝除掉林燮可以為自己撈到巨大的政治資本。林燮的外甥,祁王蕭景禹奏請裁掉懸鏡司,遣散懸鏡司特務人員,讓夏江和懸鏡司全體感到了生存的威脅。林燮與蕭景禹同氣連枝,除掉林燮等於去掉祁王爪牙------是的,夏江並不敢有株連皇子的想法,逼殺祁王是皇帝的抉擇。
不久,大渝入侵,赤焰軍在林燮父子的率領下,前往梅嶺禦敵。
月黑風高,在金陵一個不起眼的小屋子裡,夏江和璇璣公主分析時局,猜透了梁帝的心,並認為時機已到,制定了詳細的誣陷,剿滅赤焰軍計劃。
NO3
梅嶺之變,林燮與七萬赤焰軍受冤被剿滅,只是璇璣公主復仇三部曲的第一部。
過慧易夭,聰極不壽,為了復仇,璇璣公主長期操勞,早早便離開了人世。根據璇璣公主同齡人的年齡推算,她死時應該不會超過四十歲。
臨死之前,璇璣公主從容布局,做了巧妙的安排,讓後人繼續按照她的步驟,執行復仇計劃。
對衣缽傳人秦般若,璇璣公主非常了解,秦般若對滑族人一片忠誠,也不缺恆心,但資質不高,不能夠完全統領紅袖招滑族女特務,所以璇璣公主將紅袖招一分為二,一部分交給秦般若領導,一部分則秘密交給了夏江。
夏江的智謀,當然也是比不上璇璣公主的,但比秦般若還是略高一籌。
璇璣公主這樣的安排,還有另外兩番苦心:
萬一秦般若不幸被梁朝官方剿滅,紅袖招不至於全軍覆沒一明一暗,分別授予不同任務,可以在未來收得奇效然而無論是夏江還是秦般若,都不是復仇計劃的核心,核心是梁朝皇子,譽王蕭景桓。
在前一篇,我已經可憐過譽王,說他是梁帝的棋子,這一篇還得可憐他一下,因為他同時也是璇璣公主的一枚關鍵棋子。
璇璣復仇計劃的後兩部,完全圍繞譽王進行。
第一步,讓秦般若接近譽王,輔佐譽王在奪嫡鬥爭中拔得頭籌第二步,璇璣公主了解梁帝,知道梁帝絕不會將江山交給譽王,所以留下錦囊,讓秦般若在關鍵時刻打開,告知譽王真實身份,激發譽王鋌而走險。第三步,聯絡夏江,增加譽王宮變成功的可能性。我們看看譽王的精明能幹,再對比太子那個熊樣和靖王的耿直,就知道如果沒有梅長蘇攪局,譽王還真的大概率會奪嫡成功的。
看官們可能要問:譽王要是失敗了呢?
也不打緊,璇璣公主可不像梅長蘇有情有義,她真的只將譽王當棋子,譽王本人的最終安危都不重要,能夠兩度挑撥梁朝皇室父子相殘,令老梁帝生不如死,也算是報了滅族之仇。
在璇璣看來,梁帝和林燮一樣,都是劊子手,能殺了他們固然好,能讓他們生不如死也不錯。
NO4
萬一譽王奪嫡成功,成為下一任梁帝,璇璣公主復仇三部曲的第三部也就順理展開。
秦般若和輔佐譽王登基的紅袖招勢力,會利用譽王的身份做文章,要求譽王為滑族復國提供便利,最終化腐朽為神奇,令已經滅亡多年的滑族死灰復燃。
但是人算不如天算,秦般若和譽王的故事,簡直就是當年玲瓏公主和老梁帝故事的翻版,譽王乃中山之狼,一旦登上皇位,就絕不會受夏江和秦般若擺布。
譽王也是個薄情之人,除了母親的滑族血統,他對滑族一點感情都沒有,如果他當了大梁皇帝,是不會顧念玲瓏公主情份,和滑族在梁朝國家利益問題上討價還價的。
如果秦般若真提出滑族的復國要求,並以譽王身份為威脅,那譽王就會像他爸那樣,向秦般若和紅袖招伸出屠刀,將滑族勢力完全消滅。
沒有梅長蘇,璇璣公主的復仇三部曲仍然無法實現,相反,會徹底讓滑族萬劫不復。
這就是答案。
沒有情義,沒有仁心,任你狡計多端,任你多謀近妖,都只會被自己的算計反噬,因為算計只能換來算計,而換不來真心,一旦露餡,就只能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