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對鴨子的熱愛源遠流長,據說早在公元前11世紀的商代,中國人就已經馴化了鴨子,實際恐怕還要早得多。鴨肉的營養價值與雞肉相仿,傳統中醫認為,鴨子吃的食物多為水生物,故其肉性味甘、寒,入肺胃腎經,有滋補、養胃、補腎、除癆熱骨蒸、消水腫、止熱痢、止咳化痰等作用。所以,數千年時光裡,面對一隻鴨子,中國人運用了烤、煎、炸、燜、燉、滷、醃、醬、風……等等等等五花八門的手段,終於形成了如今各色的鴨子料理,每一種都令老饕們念念不忘。小編今天就帶大家一起來吃鴨!
【北京烤鴨】
所有的鴨菜都繞不過這道北京烤鴨,烤鴨很多,各地均有,一般認為緣起於南京金陵烤鴨,但是若論發揚光大還是北京烤鴨獨一份。北京烤鴨用料為優質北京填鴨,用果木炭火烤制,色澤紅潤,肉質肥而不膩,外脆裡嫩。北京烤鴨分為掛爐、燜爐兩大流派,但無論哪一派,製作出來的烤鴨都以色澤紅豔,肉質細嫩,味道醇厚,肥而不膩的特色,被譽為「天下美味」。
燜爐烤鴨外皮油亮酥脆,肉質潔白、細嫩,口味鮮美,現在的燜爐烤鴨將燒秫秸的燜爐改成電燜爐。不過使用燜爐的烤鴨店現在不多了,比如便宜坊還在堅持。大部分的烤鴨店採用的是掛爐烤制方法,比如大名鼎鼎的全聚德。掛爐烤鴨是在鴨子身上開個小洞,把內臟拿出來,然後往鴨肚子裡面灌開水,然後再把小洞系上後掛在果木柴火上烤。這樣既不讓鴨子因被烤而失水又可以讓鴨子的皮脹開不被烤軟,果木燒制時,無煙、底火旺,燃燒時間長。烤出的鴨子外觀飽滿,顏色呈棗紅色,皮層酥脆,外焦裡嫩,並帶有一股果木的清香,特別是鴨子皮很薄很脆,成了烤鴨最好吃的部分。燜爐烤鴨口感上則更嫩一些,鴨皮的汁也明顯更豐盈飽滿些。
北京烤鴨一般有;兩種吃法,一個是直接片好的又酥又脆的鴨皮蘸白糖,很多人已經不能接受這種吃法了。另一種就是大眾常見的用荷葉餅卷鴨肉、蔥絲、黃瓜絲等加上甜麵醬一起吃,鴨香、醬香濃鬱,真是美味無比。
【南京桂花鴨】
北京烤鴨緣起於金陵烤鴨,但是現如今的金陵烤鴨已經被同城的另一隻鴨子遠遠蓋過了風頭,那就是南京桂花鴨。都說沒有一隻鴨子能活著走出南京,南京人對鴨子的愛無與倫比,除了前面說的烤鴨、桂花鴨,還有鴨血和下水製作的鴨血粉絲等。
南京桂花鴨一般叫做南京鹽水鴨,是南京的著名特產,因為在中秋前後,桂花盛開季節製作的的鹽水鴨色味最佳,所以又叫桂花鴨,因南京有「金陵」別稱,故也稱「金陵鹽水鴨」,至今已有兩千五百多年歷史。鹽水鴨最能體現鴨子的本味,他的一大特色是低溫熟煮,經過一個小時左右的煮製,這樣的做法返璞歸真,能夠濾油膩、驅腥臊、留鮮美、駐肥嫩,做出來的鴨子皮白肉嫩、肥而不膩、香鮮味美,具有香、酥、嫩的特點。鹽水鴨是南京人的最愛,嘴饞的時候,南京人都會說「斬只鴨子策策」,一碟鹽水鴨,幾顆花生米,溫上一壺黃酒,這就是神仙似的日子啊。
【無為板鴨】
靠近南京的無為人也有烹製鴨子的絕活。無為板鴨是蕪湖市無為市的一道傳統特色美食,始創於清朝年間,以巢湖麻鴨為原料,配以八角、花椒、丁香、小茴香等約30種中藥和調料,先燻後滷,製作而成。
無為板鴨因為增加了燻制的程序,給鴨子增加了煙燻風味,是其一大特色,所以也叫無為燻鴨。一般選用2公斤上下的麻鴨,宰殺洗淨後,在翅下開口去內臟灌水洗淨後,放入食鹽先醃製,後風乾水分。然後用木屑緩慢燃燒燻烤,待到鴨坯色澤金黃聞到香味,加八角等香料入布袋並扎口,再加香菇等輔料,注水燒開後,放入燻烤過的鴨坯,用小火燉滷即成!做好的無為板鴨金黃油亮,皮脂厚潤,肉質鮮嫩,醇香味美,兼具北京烤鴨的芳香和南京板鴨的鮮嫩!
【薑母鴨】
薑母鴨起源於福建泉州,而後傳至其他地區,如臺灣等,是福建一道地方傳統的名小吃。它既能氣血雙補,同時搭配的鴨肉有滋陰降火功效。美食中的藥膳滋而不膩,溫而不燥,適合於春秋季食用。
薑母鴨使用的是紅面番鴨,配料豐富,有米酒、老抽、麻油、枸杞、八角、桂皮、香葉、白糖、食用鹽等,當然最重要的就是老薑,中醫認為道鴨肉性甘涼,具有滋陰、養胃、補腎、除勞熱骨蒸、消水腫、治熱痢、止咳化痰等功效。而老薑片則性溫辛,可以發汗解表,溫中止嘔,溫肺止咳,解毒的功效,一涼一溫正好互補。
製作薑母鴨,要將備好的老薑切成片,在鍋中倒入芝麻油,中火燒至6成熱時放入薑片,慢慢地煸香。將鴨洗淨後去除鴨雜,將鴨肉切塊後倒入煸香至微微發黃的薑片中。當鴨肉變色後倒入適量的老抽為鴨肉上色,再倒入半瓶米酒繼續翻炒大約15分鐘。待鍋內汁水收幹後加入白糖、八角、桂皮、香葉以及適量的食用鹽,再加入高於鴨肉表面的水,先大火燒至水開後再轉小火慢慢燉大約一個半小時。在出鍋前十五分鐘內加入洗乾淨的枸杞,隨後改用大火拌勻後出鍋即可。
【杭州醬鴨】
外婆家的杭州醬鴨差不多是每個食客必點的一道涼菜,這道杭州醬鴨是杭州的傳統名菜,選用當年飼養成熟的鴨子為原料,經先醃後醬精心製作而成,其肉色棗紅,醬香油潤,富有回味。
我們現在看到的醬鴨一般都是棗紅色,實際上最初的醬鴨分白醬鴨和棗紅醬鴨,白醬鴨使用的是昂貴的白醬油,據傳,一隻白醬鴨成本要當時的幾輛銀子,只有達官貴人才能吃起,後來製作技法就失傳。下裡巴人的棗紅醬鴨因為其成本低廉反倒流傳至今。
【甜皮鴨】
甜皮鴨也稱「嘉州甜皮鴨」,是四川省樂山市的一道著名美食,甜皮鴨是自滷鴨改良而來,所以也稱甜皮滷鴨。甜皮鴨沿用的是清朝御膳工藝。由民間發掘、改進,其滷水別具特色,具有色澤棕紅、皮酥略甜、香氣宜人、或脆甜,或肥厚,附以細嫩的裡肉,口感不輸北京烤鴨。
樂山有多家出名的甜皮鴨,每一家都有其獨特的風味,都以獨特的風味吸引著廣大的吃貨。甜皮鴨的做法考究,醃—滷—炸—刷糖,每道工序都不能馬虎,每一家做甜皮鴨應該都有其秘而不宣的配方和方法,所以才形成了每一家的甜皮鴨各具特色的現象。
【脆皮燒鴨】
作為資深大吃省,鴨子這樣的美味不會為廣東人放過,脆皮燒鴨就是廣東的一道傳統名菜,屬於粵菜,成菜色澤金黃,酥脆鮮香,佐酒下飯,二者皆佳。
燒鴨和烤鴨看似相似,其實不同,製作脆皮燒鴨和烤鴨最大區別就是燒鴨肚子填有增香去腥增味做醬料。這個醬料是每家店獨有的秘方。做好的脆皮燒鴨皮脆肉滑多汁、肉香而又有回味,通常吃法就是將脆皮燒鴨砍成一塊塊連肉帶骨的吃。燒鴨製作時需
要給鴨皮打氣,讓皮肉分離,然後要淋上脆皮水,淋完脆皮水之後,用風扇吹乾鴨皮,吹越幹越好,吹乾之後才可以烤。
【蓮花血鴨】
是江西省萍鄉市蓮花縣的特色美食,為十大贛菜之一,起源於宋末。蓮花血鴨以鴨子為主料,用辣椒、大蒜、生薑、料酒、洋蔥、油、精鹽、味精、胡椒、芝麻油、鴨血等調味品烹調而成。這道菜色澤明亮,鴨肉又脆又嫩,很好吃。很受食客歡迎。
【麻辣鴨脖】
除了整隻燒制的各色鴨子菜餚,武漢人開發了利用鴨子獨特部位製作的美食,麻辣鴨脖就是其中的代表。麻辣鴨脖相傳發源於清朝洞庭湖流域的常德,經湖南流傳至四川和湖北,逐漸發揚光大,特別是近年來風靡全國。麻辣鴨脖是用醬汁滷製,然後經過風乾、烤制等工序精緻而成,成品色澤深紅,具有香、辣、甘、麻、鹹、 酥、綿等特點,是一道佐酒佳餚。
看過這麼多美味的鴨子料理,有你想吃的那款麼?
(原創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