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景德瓷」
大家應該都很熟悉
但你可能不知道的是
「石灣陶」曾與「景德瓷」齊名
兩者都曾是
海上絲綢之路上
最受歡迎的「中國製造」
7月20日,由大連市公共文化服務中心、佛山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主辦,大連博物館、佛山市博物館承辦,廣東石灣陶瓷博物館協辦的《石灣是個美陶灣》展覽在大連博物館四樓A專題展廳開展。
夏日的那一場做不完的夢......
本次展覽分為三個單元,選取140件石灣各個時期的陶塑藝術精品,以人物、動物、器皿、微塑及建築飾件等為主,造型千姿百態,向觀眾傳遞石灣陶塑藝術中所蘊含的真諦。
什麼是石灣陶
陶器的製作絕對是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發明,是人類對化學變化最早的有意識的應用。中國是世界上最早開始制陶的地區之一,泥、水、火三者之間的相容相生,共同型塑了人類的物質文明進化史。
▲藍變釉雙象耳瓶
▼藍變釉蓮瓣形洗
位於佛山東平河畔的石灣窯,是中國著名窯口之一,始興於唐宋,繁盛於明清,薪火傳承於現當代。明清鼎盛時期,產品暢銷嶺南,旁及東南亞諸國,素有「石灣瓦,甲天下」的美譽。
「蘇潮記造」款 天藍釉讀書羅漢立像
石灣陶塑藝術是石灣陶業中的一個門類,是在日用器皿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伴隨著石灣陶業的興盛而成長。石灣陶藝採眾名窯之長而青出於藍,尤其是明清時期生產出大量以人物、動物、器皿、微塑及建築飾件等為造型的「石灣公仔」,集前代技藝之大成,題材俏俗共存,造型千姿百態,釉彩斑斕莫測,極具嶺南地方特色,是中國陶瓷百花園中一朵絢麗奇葩。現代詩人肖三曾由衷讚美:「巧奪天工憑妙手,石灣該是美陶灣」。
▲「灣溪劉傳」款白釉鐵拐李坐像
青釉羅漢坐石像
石灣陶裡的紅色經典
新中國成立後,石灣陶塑藝術迎來了發展的春天。一方面老一輩陶塑藝人以傳、幫、帶的方式培養了人才,另一方面上級部門選派了一批有美術專長的幹部到石灣拜師學藝。他們注重藝術理論的學習和創作經驗的總結,創作了一大批健康向上,充滿希望,富於活力的作品,展現了時代的風貌。
劉傳紅釉海瑞立像
1廖洪標彩釉「艱苦歲月」
2
1950——1970年代,石灣陶藝表現藝術為社會、為政治服務的特點,陶藝家們緊扣歷史的脈搏,創作了許多反映工農兵、英雄、樣板戲人物等作品,這些作品多為當今石灣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們早年集體創作,質量精益求精,具有獨特的歷史風格和時代烙印,成為石灣陶塑紅色題材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本次展覽從7月20日起持續至今年10月20日,其間免費對市民開放,有空去看美陶吧。
來源 | 大連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