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次到濟源,我深感美景不在名高,反在人跡罕至處。
濟源在河南名氣不大,好多人都不知它在哪,我也是應人邀請才得以遊覽。四天時間,給我留下了太多美好,我一度魂牽夢繞,惦念起這座小城了。
濟源的確很小,面積僅1931km,還不到鄭州的三分之一。人口也很少,整個城市只有73萬人,見慣了都市的繁華和熱鬧,在這裡開車,會有一種意外的寧靜與安詳。
濟源又是特別的,既有秀美大氣的風光,也有傳承千年的人文,自古便是兵家必爭之地。
四瀆之一的濟水從此發源,最終會江入海,哺育了華夏文明。古人把有獨立源頭,並能入海的河流稱為「瀆」,《爾雅》中提到的四瀆,分別為:長江、黃河、淮河、濟水,由此可見濟水的地位之高。
只是後來黃河泛濫,多次改道南侵,搶奪濟水河床而入海,濟水便逐漸消失在視野當中。可這條古河,卻留下了一眾城市名字,濟源、濟南、濟寧,都因它而生。
哪怕沒有濟水,這座城市依舊光彩奪目。南邊是波瀾壯闊的黃河,北部是群峰崢嶸的太行山,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賦予了它頂級的自然風景。
王屋山的愚公精神,是這個時代最為稀有的品質;黃河三峽的清澈遼闊,展現了母親河的淡雅素靜;遍地是寶的濟瀆廟,記錄著中國水神祭祀的變遷;小浪底的大氣磅礴,如今看來依舊振奮人心。
這些景致,每一個都足以讓人流連忘返,一下擠在不到2000公裡的土地內,又是何等的壯觀綺麗。
王屋山,因愚公移山而聞名,可我又慶幸愚公未曾移走,否則如此蒼茫遼闊的山峰,被移走他鄉該是多麼可惜的事。
古人云山有三重,觀其狀累累,如帝王車蓋,因而叫作王屋山。它是道教名山之一,唐代著名道士司馬承禎,封其為「十大洞天之首」,迎來一大批道士,一度為中國道教活動中心。
王屋山自然是適合養生的,森林覆蓋率達98%以上,萬物蔥蘢,草木茂盛,既有風月之美,又有花木之勝,每日攀爬,定是強身健體,心神愉快。
王屋山最高峰為天壇頂,相傳軒轅氏黃帝在此祈天,海拔1715米,也是濟源的最高峰。看來,王屋山自古便有神仙緣,遠古時充當著連接天地間的角色。
黃河三峽讓我很意外,沒曾想黃河竟能如此清澈,乾淨的如一面清湖,湛藍的似一個明鏡,映著藍天白雲,煙波浩淼,極為動人。
黃河三峽因小浪底大壩而生,低矮的群峰凌駕於湖面之上,沒有長江三峽的浩蕩俊秀,別有江南煙雨的一番柔情。作為人工造出的奇蹟,它還原了黃河本應的模樣,天光雲影、煙橫水漫,褪去了記憶中的洶湧,自是一番旖旎風光。
濟瀆廟是旅途中的驚喜,這裡是古時皇帝祭奠濟瀆的場所,歷經千年,卻僥倖保存了下來。
在河南,再也找不出比它更為完整的古建築群了,始建於公元582年,歷代多有翻修,如今清源門、淵德門、寢宮皆保存完好。遊覽其中,撲面而來厚重典雅之氣,蒼勁松柏林立,朱色閣樓莊嚴,細節之處無不精巧華麗。
廟內的寢宮,更是文物中的無上珍寶,修建於宋開寶六年,為河南現存最古老的木結構建築,石勾欄還是中國唯一保存完整的宋代石欄杆。
五龍口是帶給人歡笑的地方,它有太行山最可愛的精靈—太行獼猴。五龍口有獼猴近4萬隻,經過20多年的保護,已是國內最大的獼猴馴養基地。
這裡的獼猴膽子很大,敢到你手裡搶食物,活潑伶俐,十分可愛。每逢周末,景區還有精彩的猴戲表演,猴子們踩高蹺,抬轎子,上演娶親記,現場笑聲連連,叫人看得大為歡喜。
儘管有著眾多頂級風景,可濟源地勢較偏,平常遊客不多,算是一個冷門城市。如果你假期想要避開潮流,度過幾天安靜日子,這裡不失為一個好的選擇。
作者:林清鹿,知名旅行家!跟我一起感受壯美山河、領略百味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