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是我國的法定貨幣,由中國人民銀行負責設計、印製和發行。而在市場上流通的面值有1元、5元、10元以及50元等,其中面值最大的當屬100元,在兌換不同國家流通貨幣外匯匯率方面存在差距,尤其跟部分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相比,人民幣在堅挺度與購買力等方面均較弱,不過隨著中國在國際上的地位逐步上升,人民幣的國際支付率與世界認可度均在不斷提升,從而不少國家也願意將其列為儲備資產,距離實現國際化愈來愈近。當然,跟10年前相比人民幣經歷了大幅度貶值,對應購買力也在逐年下行,用通俗的話來說,錢不如當年值錢了。
然而,近期受國內外多方面因素的影響,人民幣又出現貶值,兌換多國貨幣匯率均以震蕩下跌為主,因此,也引起了不少投資者的密切關注,尤其對外匯市場的影響較為顯著。而從理論上來說,人民幣適當貶值有利於出口,同時能加強本國商品在國際上競爭力,不過在疫情促使全球經濟衰退已成定局的背景下,一切又另當別論。既然近期人民幣出現貶值的走勢,那麼兌換美元、歐元以及日元匯率分別如何?
首先,美元、歐元和日元均早已實現國際化,對應國際支付率、儲備資產所佔比例等均位居世界前列,尤其美元、歐元不僅堅挺,而且購買力也相對較強,因此,與人民幣形成鮮明對比。另外,近期人民幣匯率走勢都以貶值為主,其背後原因跟短期內貨幣寬鬆政策主基調保持不變以及國際緊張局勢不斷升級等密切相關,從而促使人民幣兌換各國貨幣出現震蕩下調。當然,按照近期美元兌換人民幣匯率可知,離岸人民幣日內一度跌超300點,兌換美元匯率創下新低,在多數投資者的避險情緒下美元指數維持高位震蕩,促使人民幣匯率一路震蕩下跌,貶值幅度也逐漸擴大。
另外,近期歐元兌換人民幣匯率也一路震蕩上升,以最新兩國流通貨幣匯率為例,1歐元等同於7.9283元人民幣,即人民幣兌換歐元匯率下調至0.1261,在短期內人民幣的貶值幅度明顯擴大,歐元在原先基礎上進一步升值,從匯市的波動率指標來看歐元也持續走高,而歐元匯率大幅上升的背後跟「歐盟復甦基金計劃」密切相關,當然,也正由於該利好消息的刺激下,促使歐元在近期不斷攀升,反之人民幣兌換歐元匯率震蕩下行。
其次,近期隨著人民幣出現貶值,兌換日元匯率下調至15附近,儘管總體上兩國貨幣匯率趨於穩定,但跟歷史行情走勢相比,日元兌人民幣匯率明顯震蕩上升,意味著日元在短期內實現升值,即100日元大約能夠兌換6.66元人民幣,比上年同期日元更加值錢一點,當然,這也是日元匯率上升的結果。
綜上所述,由於國內貨幣寬鬆政策的主基調在短期內不會改變,再加上受市場中避險情緒的影響,促使近期人民幣出現貶值,而兌換美元、歐元以及日元匯率也均分別下調至0.1399、0.1261和15.00,顯然隨著人民幣匯率震蕩下行,美元、歐元和日元均紛紛升值,故有助於吸引外資流入,不過當下國際環境不確定因素頗多,同時市場擔憂情緒較為突出,因此,人民幣匯率貶值純屬正常走勢,而預計持續下行空間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