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 |『誰最中國』 圖自網絡
人淡如菊,宛若君子。
每到秋季,菊花便逢時而開
山岡,田野,叢林
裝點這清秋時節
曲橋,村舍,石嶼
每一個角落
都有它們疏疏的身影
鵝黃,粉蕊,似雪
一半微寒,一半冷落
天地開無花,獨向秋氣來
它們是人間的清客
來時含幽,如在虛谷
去時抱香,似開寒霜
人淡如菊
宛若君子
山中花發,尋香而來。菊開有香,莫不靜好。秋陽裡,靜聞清幽。南宋詩人聞菊是「野豔幽香,深白淺黃,獨佔西風裡。」西風細細,獨聞花香,淺淺白白,芬芳悠悠。
一聞菊香在野,入我門窗;
二聞菊香在堂,暖我心房;
三聞菊香在夢,伴我夢鄉。
中國文人歷來愛用手中的毛筆,描摹菊花的風骨,那是文人意識裡的一種信仰。南宋詩人鄭思肖有《畫菊》詩:「花開不並百花叢,獨立疏籬趣未窮。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不屈不媚,不畏不懼。花影重重,開出了文人的品格。生活中諸多不如意的地方,也需要我們坦然面對,不悲不喜。花開秋日,我心向陽。
菊香悠然,高貴雅潔,賞花必不可少。《紅樓夢》中海棠詩社雅集中,便有賞菊的記載。紅樓群釵分別有憶菊、訪菊、種菊、對菊、供菊、畫菊、簮菊為題,以詩情寫下菊花的倩影,林黛玉更有夢菊、詠菊、問菊。她一句「孤標傲世偕誰隱,一樣開花為底遲?」成了千古絕唱。花開不同賞,花落不同悲。秋涼濃,且賞花影,為生活添一縷菊香。
人說,聞香莫過於聽香。對於菊而言,聽字最妙不過。我們總是在人生的追逐上,忘記了身心的休憩,卻忘了,慢下來,聽一聽這個世界的美妙,正如菊花開在清秋,卻不爭,那是摒棄生活利慾之後的大智慧。聽花開一季,心賞一秋;聽菊開有聲,領悟心靈的境界。人淡如菊,宛若君子,願你聽聞,秋寒無恙。
細蕊生暗香,一枝冷清秋。
粉黛鵝黃相依偎。
晨曦有微露,朝花帶夜香。
2018年 美到爆的傳家日曆即日起正式開售啦
撕頁版、翻頁版
點擊閱讀原文進入『誰最中國』微商城,立即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