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淡如菊,宛若君子.

2021-02-17 誰最中國

文字 |『誰最中國』 圖自網絡


人淡如菊,宛若君子。

每到秋季,菊花便逢時而開

山岡,田野,叢林

裝點這清秋時節

曲橋,村舍,石嶼

每一個角落

都有它們疏疏的身影

鵝黃,粉蕊,似雪

一半微寒,一半冷落

天地開無花,獨向秋氣來

它們是人間的清客

來時含幽,如在虛谷

去時抱香,似開寒霜

人淡如菊

宛若君子


山中花發,尋香而來。菊開有香,莫不靜好。秋陽裡,靜聞清幽。南宋詩人聞菊是「野豔幽香,深白淺黃,獨佔西風裡。」西風細細,獨聞花香,淺淺白白,芬芳悠悠。

一聞菊香在野,入我門窗;

二聞菊香在堂,暖我心房;

三聞菊香在夢,伴我夢鄉。

中國文人歷來愛用手中的毛筆,描摹菊花的風骨,那是文人意識裡的一種信仰。南宋詩人鄭思肖有《畫菊》詩:「花開不並百花叢,獨立疏籬趣未窮。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不屈不媚,不畏不懼。花影重重,開出了文人的品格。生活中諸多不如意的地方,也需要我們坦然面對,不悲不喜。花開秋日,我心向陽。

菊香悠然,高貴雅潔,賞花必不可少。《紅樓夢》中海棠詩社雅集中,便有賞菊的記載。紅樓群釵分別有憶菊、訪菊、種菊、對菊、供菊、畫菊、簮菊為題,以詩情寫下菊花的倩影,林黛玉更有夢菊、詠菊、問菊。她一句「孤標傲世偕誰隱,一樣開花為底遲?」成了千古絕唱。花開不同賞,花落不同悲。秋涼濃,且賞花影,為生活添一縷菊香。


人說,聞香莫過於聽香。對於菊而言,聽字最妙不過。我們總是在人生的追逐上,忘記了身心的休憩,卻忘了,慢下來,聽一聽這個世界的美妙,正如菊花開在清秋,卻不爭,那是摒棄生活利慾之後的大智慧。聽花開一季,心賞一秋;聽菊開有聲,領悟心靈的境界。人淡如菊,宛若君子,願你聽聞,秋寒無恙。

細蕊生暗香,一枝冷清秋。

粉黛鵝黃相依偎。

晨曦有微露,朝花帶夜香。

2018年  美到爆的傳家日曆 


即日起正式開售啦

撕頁版、翻頁版

點擊閱讀原文進入『誰最中國』微商城,立即購買

相關焦點

  • 賞讀| 願人淡如菊,歲月從容
    杜甫的詩讚道:「是節東籬菊,紛披為誰秀。」 秋菊守節,篤靜,綻芳,是花中君子,有著世間獨具的氣質和品格。歲歲年年,都會赴一場西風的約期,讓秋天美成一道萬千風物的絕色,有清靜的風骨,是無涯的期許。情到深處自無言,秋到盡處菊有芳。
  • 人淡如菊的萬茜:蹭紅毯,凹人設,為迎合觀眾做瘋狂改變
    每次提起萬茜,總有一個詞和她相伴,「人淡如菊」。一開始「人淡如菊」這個詞是個褒義詞,用來形容一個人與世無爭,佛性生活的態度。可隨著這個詞被娛樂圈的明星用得越來越泛濫之後,已經逐漸變味,成了一個貶義詞。如今說一個明星「人淡如菊」,不是真的看淡一切,而是明明看重一切,卻對外界表態對一切都抱著無所謂的態度,顯得自己是個人畜無害不爭名利的單純女孩。萬茜就是娛樂圈「人淡如菊」的典型代表。
  • 吳越:人淡如菊,氣質如蘭
    說實話,我並不覺得這個人討厭,吳越也說在飾演凌玲的時候,揣摩過她的內心,認為她是愛陳俊生的,自己是在這個基礎之上來飾演凌玲的。當第三者肯定是不對的,但是凌玲的所作所為是可以讓人理解的。這是吳越第一次演第三者,即使這是個第三者也不是那種花枝招展、飛揚跋扈的人,而是一個淡雅的人,一如吳越本人的氣質。我第一次看吳越演戲,還是很小的時候,央視播的大戲《和平年代》,和張豐毅搭戲。
  • 當代藝術 石開梅蘭竹菊四君子國畫欣賞
    「此花開盡更無花」之孤傲,梅蘭竹菊被讚譽為「花中四君子」,千百年來,以其清雅淡泊的形象,一直為世人所鍾愛,也是詩人和畫家經常借用創作的素材。 擅長畫梅蘭竹菊的畫家,當代書畫家石開就異常喜歡畫梅蘭竹菊,他既能將梅蘭竹菊一一單獨拿出來創作,又能巧妙的以四條屏藝術形式將四君子風骨展現給大家。創作的梅蘭竹菊四君子圖,傲幽堅淡難述清。君當如梅,傲視霜雪,堅貞不屈;君當如蘭,幽香清雅,寧靜致遠;君當如竹,堅韌有節,虛懷若谷;君當如菊,淡泊明志,兼濟天下。
  • 國畫四君子,石開國畫寫意梅蘭竹菊作品欣賞
    梅花的凌霜傲雪,讓人稱道是高潔志士;石開新品花鳥畫《梅開五福 竹報平安》石開六尺君子梅花圖《冬梅》蘭花的空谷幽放,讓人評道是世上賢達;石開國畫四君子作品之《蘭》淡竹的篩風弄月,讓人贊道是謙謙君子;石開國畫紅竹圖《菩薩蠻·大柏地》石開國畫竹子圖《新竹》菊花的淡然飄逸,也唯有世外隱士與之相匹
  • 國畫名家梅蘭竹菊四君子作品,石開真跡賞析
    石開傳統國畫四君子《梅蘭竹菊》梅、蘭、竹、菊「君子」之風傳頌至今,無論他們的自然規律——春蘭、夏竹、秋菊、冬梅,還是他們的藝術規律——梅之傲、蘭之幽、竹之堅、菊之淡,都已成型。石開六尺君子紅梅圖《冬梅》而這幅紅梅,梅骨蒼勁有力,紅梅驕傲凜然,生機黯然,讓人沉醉其中。
  • 七絕:詠梅蘭竹菊,花中四君子
    被人稱為「花中四君子」、「四君子」。品質分別是:傲、幽、堅、淡。共同特點是自強不息,清華其外,淡泊其中,不作媚世之態。梅花中華民族的精神象徵,具有強大而普遍的感染力和推動力;蘭,生於幽谷,淡雅,樸實,與世無爭,就像林清玄筆下的百合花,安安靜靜地開在山谷;竹,秀逸有神韻,長青不敗、虛心直節、柔美纖細、生機盎然、蓬勃向上、清雅高尚……。
  • 讓居室雅起來,怎能少了梅蘭竹菊四君子畫
    而說到家居品位掛畫,最有代表性的莫過於梅蘭竹菊字畫了。自古到今,中國人就喜歡在一花一草、一石一木中投注自己的一片真情,從而也使花木草石脫離、拓展、升華了原有的意義,成為投射自身人格特質的象徵和隱喻。其中,「梅蘭竹菊」,梅,傲雪清高者也;蘭,孤芳幽泌者也;竹,操節高潔者也;菊,隱逸傲霜者也,他門遺世獨立,清新脫俗,被文人雅士稱為「四君子」。
  • 梅蘭竹菊四條屏——花中君子 清風雅韻
    梅花雪中來,蘭花幽谷藏,竹林風吹過,秋菊飄淡香。梅蘭竹菊憑藉其獨特的生長特性,被人們賦予了風骨清高、幽芳有節的高雅品質,自古以來都是文人雅士們歌詠的對象,也是書畫家們寄情抒懷的傳統繪畫題材。四聯畫 鄭曉京國畫四君子《梅蘭竹菊四條屏》(作品選自:易從網)因為梅蘭竹菊具有高潔堅貞之品格、飄逸清雅之身姿,故以君子為喻。
  • 家裡裝飾掛什麼畫比較好,國畫梅蘭竹菊四君子雅室必備
    國畫四君子,指梅、蘭、竹、菊三種植物,是書畫家吟詩作畫、寄情抒懷的傳統繪畫題材。自從明代黃鳳池輯有《梅竹蘭菊四譜》,從此,梅蘭竹菊被稱為「四君」,分別象徵著傲、幽、堅、淡四大人格品質,正是因為如此,國畫四君子梅蘭竹菊,數千年來一直深受人們的喜愛。
  • 劉亦菲氣質如蘭,劉詩詩人淡如菊,你更青睞哪一位?
    神仙姐姐溫婉大氣,氣質如蘭,像公主一樣高貴典雅,最喜歡她的王語嫣,小龍女,靈兒簡直是仙女本人。一直奮鬥在演藝圈,演技更是直線上升,據說她現在的新電影已經殺青,馬上就要開播。詩詩小家碧玉,人淡如菊,像大家閨秀一項沉穩優雅。她的辛十四娘和龍葵我覺得是她最美的兩個角色,尤其是辛十四娘,這應該是她的顏值巔峰,後來的角色都超越不了這兩個。她比較更接地氣,演戲戀愛結婚,已經完成了人生的兩件大事,現在的出現在眾人眼前很少。
  • 劉詩詩氣質如蘭人淡如菊,倪妮酷颯豔氣場強大
    劉詩詩和倪妮兩人的身材條件都太優越,天鵝頸、體態等等讓多少人羨慕。還記得之前有一個活動,劉詩詩穿了一件白色禮服,倪妮穿了一件黑色禮服,兩人又同框領獎,當時就上了熱搜,引得多少人討論。因為這兩個人站在一起太吸引人了,宛若兩隻天鵝,當晚兩人的禮服也是巧了,一白一黑,相互映襯,兩人氣質又很可,目光都被她們兩位吸引了。終於,兩人合作了一部劇《流金歲月》,目前正在拍攝中,4月29日宣布開機,5月14日劉詩詩和倪妮發布劇照,這好像是兩人第一次合作拍劇。《流金歲月》是由劉詩詩、倪妮領銜主演的年代情感劇。
  • 徐靜蕾王佳宇:心素如簡,人淡如菊的演員生活
    演藝圈裡明星們多姿多彩,絢麗耀眼的生活雖然讓每個年輕人嚮往,而每一年幾次勁曝的花邊新聞,卻也讓很多人都大跌眼鏡。不過在小編看來,幾個博取大眾眼球的事件,並不能說明整個行業如何,在演藝圈裡秉承「心素如簡,人淡如菊」的藝人其實還是有不少,例如徐靜蕾和王佳宇。
  • 【德馨大唐品詩閣】〔精品古詩詞〕正刊2019年(第08期)梅蘭竹菊四君子組詩
    七絕·蘭文/鐵義之野老村夫柔纖細葉碧疏身,淡縷清香沁入人。不羨繁花團似錦,娉婷素蕊贊情純。七絕·竹文/鐵義之野老村夫節高俊挺翠身修,八怪揚州譽美留。自古丹青多墨筆,齊名四品未今休。七絕·菊文/鐵義之野老村夫露後霜前百豔殘,東籬已見笑披寒。
  • 梅蘭竹菊四君子
    文/飄雪依依梅蘭竹菊被稱為花中「四君子」。千百年來以其清雅淡泊的形象,一直為世人所鍾愛。自古梅、蘭、竹、菊都是國人感物喻志的象徵,也是詠物詩和文人畫中最常見的題材。梅:探波傲雪,剪雪裁冰,一身傲骨,是為高潔志士;蘭:空谷幽放,孤芳自賞,香雅怡情,是為世上賢達;竹:篩風弄月,瀟灑一生,清雅澹泊,是為謙謙君子;菊:
  • 美華裔女建築師林瓔:出自名門卻「人淡如菊」
    林瓔印象:出自名門卻人淡如菊  林瓔的名字被人熟知是近幾年的事情。似乎每當述說她的背景時,都要提起那個顯赫的林氏家族,以及她從未謀面的姑母、民國第一才女、我國第一批接受西方建築科學教育的女建築師——林徽因。的確,林瓔繼承了這個家族得天獨厚的藝術才華。  出生在美國俄亥俄州的林瓔,不會講漢語,英語卻講得字正腔圓。
  • 梅蘭竹菊,君子之品,國禮書畫家石開作品欣賞
    就拿文人雅士最鍾愛的「梅蘭竹菊」來說,梅有「不受塵埃半點侵」之高潔;蘭有「生世本幽谷」度之淡雅;菊有「此花開盡更無花」之孤傲;竹有「可折專不可辱」之氣節。他們都沒有媚世之態、遺世而獨立,被人們讚譽為「四君子」。
  • 四十歲的女人,人淡如菊,經歷滄桑,而人不傷
    四十歲的女人,人淡如菊,心淡如蘭,經歷滄桑,而人不傷。曾經激憤不平的原來也平常;曾經耿耿於懷的,也可以遺忘;曾經魂牽夢繞的,回憶起來也不過一灣逝水;曾經的傷口,已長平,摸一摸,不痛不癢……水遇狹路而激越;水遇寬廣則平靜。
  • 孫犁:文秀如蘭人淡如菊
    孫犁先生原名孫樹勳,出生於1913年4月,逝世於2002年7月,河北省安平縣人。在他近70年的文學創作生涯中,創作了大量作品。他的文字散發著濃鬱的鄉土氣息,是淡雅疏朗的詩情畫意與樸素清新的完美統一。這種獨特風格被當代文壇譽為「白洋澱派」,並對當代文學產生了極大影響。
  • 不是人淡如菊,姬圈天菜嗎?怎麼節目一結束,她的人設就崩了?
    人淡如菊?第一金瓜? 這些在萬茜身上的標籤隨著節目的深入慢慢就不對了。 萬茜口碑的反轉應該還要從7月份她的手臂骨折這事說起。 那還是萬茜人氣最高的時候,有人放出了萬茜骨折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