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您所見
這是一張手繪地圖
終點:北京市方圓公證處
什麼?!
這年頭還有人手畫地圖?
是的,沒錯
今天小編就給您講講
這張手繪地圖的故事
10月14日, 86歲的張阿姨在60多歲的李先生陪同下,來到北京市方圓公證處,諮詢如何辦理繼承公證。
剛坐下,張阿姨就從口袋裡拿出一張指明公證處地理位置的手繪地圖,公證員驚訝地問:「這是您的子女給您畫的嗎?太暖了。」
老人說:「不是的,我和另一位老人說起家裡房子是老頭兒的名字,單位沒法報銷暖氣費,不知道該怎麼辦?那位老人也曾遇到同樣的問題,還熱心地跟我說她在你們這裡通過公證解決了問題。又說你們服務態度好,尤其對老人辦理公證更是非常的人性化,特別能替老人考慮,所以建議我來問問,還專門給我畫了你們公證處的地圖。」
「那您是?」公證員看向一同前來的老先生。
60多歲的李先生說:「我和你們公證處那可有淵源了。您還記得七八年前,上海和北京的十幾個老頭老太太來辦理南京房產委託公證的事兒嗎?當時,10多個老人擠滿了辦公室,大家還開玩笑說,這恐怕是公證處遇到老人辦公證人數最多的一次了。其中有一位,就是我的母親,我母親和這位張阿姨是閨蜜,她說要找公證處諮詢,我當然得幫她,結果一看張阿姨手裡的地圖,心想還真是緣分,張阿姨、我的母親、舅舅們、我本人,都和你們處有緣啊!」
關於張阿姨的暖氣費問題,其實辦理繼承權公證即可,但通過交談,公證員了解到,張阿姨年事已高,子女又常年在國外,無法照顧她的晚年生活,張阿姨現在多靠李先生幫助處理事情。
根據這些情況,公證員又向兩位老人詳細介紹了意定監護協議和用於照顧老人生活的委託公證,以保證在張阿姨行動不便或失去生活能力且子女不在國內時,李先生能幫她處理經濟、醫療、入住養老院等養老事務。簡單來說就是,有人能籤字辦事。
聽了公證員的介紹,李先生表示:「這個太需要了。前段時間張阿姨家的老先生去世,我去辦理遺體火化,只讓進去一人,我沒有文件進不去,也不敢讓86歲的張阿姨自己進去,她進去也辦不了事,這可把我急壞了,後來還是張阿姨寫了委託書才讓我進去。」
「這也正是我想的,卻沒有辦法解決,感謝您又給我畫了一張今後解決生活困難的地圖!」張阿姨激動地說。
近年來
對於更需要關懷和幫助
的老年人群體
北京市方圓公證處不斷摸索
用法律文書幫助老年人
更有尊嚴地養老
也正是基於這些積累
公證員才可以迅速地
為老人繪製了一幅
解決她實際困難的
「公證地圖」
現代社會網絡發達
微信、電子郵件等電子科技
代替了傳統的紙張
也因此似乎讓人
淡忘了紙墨的香氣
然而,網絡再發達
更替的也只是媒介的表現形式
就像張阿姨手中的那張地圖
它的核心永遠是
群眾對公證制度的信任和期待
是人與人之間
相互的關懷、扶持和幫助
......
我知道你「在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