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至今天,幾乎全民皆鞋迷的消費時代,養成了一批人 「 非聯名款不看,非明星同款不買 」 的習慣。
貴圈的潮起潮落,你視如珍寶的限量款一夜之間也會淪為超市貨架上的折扣款,遠的不說,就拿近期鞋圈的戰況來看,兩邊倒的情況十分明顯一記助攻,讓 Air Jordan 1持續火熱,穩住「話題之王」的口號,YEEZY 則因為大量鋪貨導致涼涼,從曾經的輝煌慢慢拉下帷幕。
由於價值觀和消費心理的不同,球鞋圈的鄙視也是常有的情況。「看人先看鞋」 早成了潮流圈不成文的法則,以至於常常有人會戴著有色眼鏡去看待球鞋與球鞋之間的階梯等級。
當然不止球鞋有著分歧,潮流圈裡戴著有色眼鏡式去看待品牌的情況也不在少數,甚至還有些分幫結派的意思,設計師品牌看不起奢潮、奢潮看不起美潮、美潮日潮互相看不慣。
穿美潮的和穿日潮的互相看不慣不是一兩天了。是什麼造成這樣的一個現象呢?
其實還是有前因後果的。早在上世紀 80 年代,美潮界老大哥 Stussy 就憑藉衝浪板上、T 恤上的塗鴉籤名一炮而紅。此後,越來越多的美國街頭品牌也跟著把大 logo 印在 T 恤或衛衣上,逐漸成為今天的美潮最具有代表性的元素。
極具辨識度的大 logo 與鮮豔的顏色,不僅能第一時間吸引周圍人的注意,還能憑藉它來尋找同好,迅速聚成圈子。再者,美潮興起的年代,也正是嘻哈文化、極限運動等備受追捧的時候。年輕人們追求個性、崇尚反叛精神,拋開制服、穿著寬大松垮的衣服唱 Rap,藉助種種形式來表達對社會的不滿。美潮也跟著嘻哈文化的興起而廣為流傳。
相比之下,後起之輩日潮,就沒有美潮那麼張揚了。上世紀 90 年代,美潮傳入日本,充滿張力的街頭風格讓個性壓抑的日本人找到了釋放天性的出口。為了配合亞洲體型,日本人開始根據自身特色著手發展本土品牌,在美潮的基礎上進行改造,多用經典款式,著重工藝與細節的打造,形成獨特的日潮風格。崇尚內斂、自省的日本人,即便是穿 Oversized,呈現的也是偏日常舒展的姿態,不像美潮那麼具有攻擊性。
日潮也不乏高價產品。用了什麼材料什麼工藝就是什麼錢,基本都很實在。即便有人炒價,也遠不及美潮瘋狂。
美潮:重複設計與飢餓營銷 以 Stussy、Supreme、HUF、Undefeated、THE HUNDREDS 等為首的美潮,「潮」「酷」的印象仍在,但套路用得多了,其市場也開始呈現疲軟之態。和奢侈品牌稱兄弟,出不完的聯名款和限量款,卻不見有多少設計上的新意,質量更沒什麼好說的。
還有些美潮的衣服質量已經不能說是不好了,基本上穿一次就報廢。
日潮:精工細作與文化聯接
日潮最開始也受了美國文化的影響,但後來慢慢演變成很符合日本文化氣息的特色,日本人注重品質和品牌的厚重感,對細節要求非常高。自然可能就會覺得質量非常重要。
自 2000 年創立以來,始終堅持傳統頂級手工藝與高品質材料的使用。
而一直勤懇紮實的日潮這邊,有 Mastermind JAPAN、EVISU、NEIGHBORHOOD、Fenom、WTAPS 等為代表。
雖然美潮衣服質量一般,但卻款式豐富,有著無限的發揮空間。比起日潮,美潮懂得街頭那群狂野、率性的年輕人。
潮牌最重要的,是品牌文化。
不管日潮和美潮怎麼相看不慣,其實大家都是玩潮流,都是熱愛潮流文化。一個logo一個符號背後都是自由靈魂。沒必要非得鬥個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有時候其實可以大家相互相輔,不一定美潮的就一身美潮,日潮的就一身日潮。
就像一直推陳出新的日本潮流街頭牛仔品牌 EVISU 最近的新動作,聯手美潮代表品牌 Champion 帶來聯名合作系列。
今年兩大品牌的合作,以90年代的日美街頭為設計藍本,帶來更為深度的日美街頭文化的融合以及更為顛覆性的復古設計,旨在紀念街頭潮流的發展並向街頭文化致敬。
EVISU 的設計一直以來以匠心獨具為人稱道,此次聯名系列應用了離合詩的設計理念,並引用了品牌忠實擁躉的口號「Once EVISU Always EVISU」融入設計。因為EVISU一向以永不過時的設計和特立獨行的態度,讓擁有著共同潮流信仰的愛好者一直追隨。
這次EVISU 與 Champion 的合作,將近年大熱的運動服套裝Tracksuit、串標Tape Detail等街頭潮趣為主軸,將 EVISU品牌極富日本傳統特色的經典海鷗、家徽、Daicock等設計以及Champion標示性圖案融入單品,凸顯品牌蘊含的豐富歷史背景並彰顯獨特性;雙重大M Double Daicock亦是與Champion二度聯名的重點圖案,品牌設計師將極具標誌性的大M變奏成雙重大M,為經典增加新意,更增添濃厚玩味。
聯名系列包括圓領上衣、連帽衛衣、運動服套裝、棒球外套等豐富單品,並有黑、灰、藍、橘等色調供選擇混搭,不管是日潮還是美潮的愛好者都不容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