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鐵騎如風
來源| 國家人文歷史
「麻煩給我的愛人來一杯Mojito,我喜歡閱讀她微醺時的眼眸。」20年長盛不衰的頂流人氣王周杰倫最近的一首單曲,就如同他之前異國風情的歌曲一樣,把聽眾們帶入了遙遠的北美島國古巴的美景當中,讓人沉浸在加勒比海夏日海灘的日光浴下。
作為一個聯合國人類發展指數比較高的小國,古巴的人文風情實在是別具一格,特別是它的酒文化曾一度風靡世界。著名的mojito雞尾酒以及其他古巴名酒,不僅是古巴國家形象的一張名片,更是古巴歷史文化的濃縮體現。
古巴島——西方殖民者的天然酒莊
美洲地區的土著居民,原本與亞歐大陸上的文明相安無事,能夠形成自己的文明體系,如瑪雅文明、阿茲特克文明、印加文明等。直到15世紀末的一天,大航海時代的先驅者義大利人哥倫布從西班牙揚帆橫渡大西洋,來到了美洲的古巴島、巴哈馬群島等地,並執著地認為自己到達了印度,讓美洲的土著居民都冠上了「印第安人」之名。
哥倫布(1452-1506)
作為西方殖民者的代表人物,哥倫布抵達美洲給當地土著居民帶來了數百年的苦難。16世紀初,古巴島淪為西班牙殖民地,大批的印第安人因為殖民者的殺掠和帶來的疾病而慘死。西班牙殖民軍為了方便殖民統治和「三角貿易」的需要,一方面在古巴島上建立了哈瓦那城、聖地牙哥城等殖民城市,另一方面從非洲販運大批黑奴來到古巴島,進行種植園經濟建設。而古巴的種植園經濟體系得以建立的最重要條件,是哥倫布從歐洲帶來了一種十分重要的經濟作物——製糖用的甘蔗。
古巴地圖
原本美洲是沒有甘蔗的,哥倫布將製糖甘蔗帶到古巴島上一種,發現島上的氣候特別適合甘蔗生長。根據當時的史料記載:「把切下的製糖甘蔗一個一個小節種在土裡後,就會長成一大片。」在其他的美洲地區,種植園通常有多種經濟作物共同生產。但是在古巴,從十八世紀中葉開始,甘蔗的生產量大大超過了其他諸如菸草之類的經濟作物,成為古巴農業經濟的支柱。直到今天,古巴仍然是世界上蔗糖產量最多的國家。
甘蔗種植園
西班牙殖民者將甘蔗在古巴島以及其他美洲地區推廣,自然是為了製糖工業發展的需要。而制出來的這些甘蔗糖蜜,除了用來作為白糖、粗糖等食糖銷售外,最重要的一個作用就是發酵出一種甘蔗燒酒。殖民者將甘蔗製糖的工藝教給了當地的印第安人和販運來的黑奴,讓他們為自己建造的製糖作坊和製糖廠充當廉價甚至是免費勞動力。在製糖的同時,當地人也從殖民者那兒學會了用甘蔗糖蜜製酒的工藝,為殖民者釀製了難以數計的甘蔗燒酒,使得古巴島成為西方殖民者的天然酒莊。
古巴島在很長一段時間都是西班牙人的殖民範圍。英國殖民者垂涎於古巴島上的甘蔗資源和製糖工廠,曾一度擊敗西班牙勢力佔領古巴島,讓古巴人製糖製酒給英國人用,後來還是西班牙用北美的佛羅裡達殖民地跟英國換了回來。不過英國和其他歐洲國家的船隊還是可以往來古巴島。
新航路開闢和早期殖民擴張
無論如何,各個殖民國家之間的爭霸沒有影響古巴製酒產業的發展。久而久之,古巴人製酒的水平越來越高,酒品也為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地區的人民所喜愛。下文中將要提到的朗姆酒,以及它的改造升級版mojito(莫吉託雞尾酒),就是古巴酒的代表之作。
從朗姆酒到Mojito
甘蔗作物是從歐洲運來的,而甘蔗製酒、飲酒的工藝和風俗習慣也是歐洲人帶到古巴島上來的。原本歐洲人民就喜歡沒事喝兩杯,在不知何處是彼岸的遠洋殖民船隊和加勒比海盜船隊中,船員們忍受著日復一日的海風吹打,憂傷寂寞之情倍增,自然對酒的渴望更加強烈。因此歐洲船員們都喜歡攜帶大量的酒品上船,穿梭於歐非美三大洲。
在上文中提到的甘蔗燒酒,原本是用甘蔗製糖剩下的甘蔗汁和殘渣經發酵和蒸餾出來的蒸餾酒,因為酒質不佳,開始時只給奴隸喝。
歐洲人出於對酒的喜好,在古巴島經營一番,將甘蔗蒸餾酒的技術提高,提釀出更醇香可口的燒酒,是為朗姆酒,也稱為蘭姆酒或藍姆酒。
由於在美洲熱帶地區甘蔗資源豐富,釀製工序較為簡便,朗姆酒很快成為船員們的新寵。
最右為朗姆酒
歐洲人崇尚殖民冒險精神,因殖民冒險得來的朗姆酒也成了歐洲人勇氣和自豪的象徵。船員們不僅飲用朗姆酒,還拿它清洗傷口,甚至還成為某些船長犒賞屬下的獎勵,因而有了「海盜之酒」的綽號。在僱傭海盜當正規海軍的英國殖民艦隊中,朗姆酒取代了葡萄酒等酒品,成為船隻酒品供應的標配,船員們喝朗姆酒就和喝水一樣。1805年,英國海軍納爾遜上將在特拉法加海戰擊敗法軍時陣亡,其遺體被朗姆酒浸泡後運回英國本土,充分說明了朗姆酒在當時英國軍隊當中的精神地位。
但是西方殖民者沒想到的是,朗姆酒不僅激勵了殖民軍的士氣,同樣鼓舞了古巴人民反抗殖民統治的熱情。古巴人先是在美國的幫助下將西班牙殖民勢力驅逐,之後在20世紀,古巴人喝著一種名叫「自由古巴」的朗姆酒對抗著美國控制古巴的行動。1959年,社會主義革命成功後的古巴共和國,其領袖卡斯楚也是朗姆酒的忠實粉絲。
「自由古巴」朗姆酒
朗姆酒的種類很多,以不同分類標準,可以分為白朗姆、金朗姆、黑朗姆酒,或者是淡香、中濃、濃香型朗姆酒。朗姆酒並不名貴,經過第一次工業革命後的朗姆酒產量已經達到比較高的水平,19世紀時,一個普通英國工人一天的工資就可以買夠喝一個星期的朗姆酒回家。
朗姆酒自誕生後風靡歐美列國。而朗姆酒的升級改進版mojito雞尾酒,同樣衝出古巴,走向世界。據說,mojito是加勒比海地區的英國海盜弗朗西斯·德雷克所創造。德雷克是16世紀英國最負盛名的海盜,英國海軍就是在他的幫助下擊敗了西班牙無敵艦隊,他也被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一世授予勳爵榮譽。他在航行到南美洲南端與南設得蘭群島之間的海峽時,喊出了著名的「以吾之姓,冠汝之名」豪言,使得這處世界上最寬的海峽成為了「德雷克海峽」。
弗朗西斯·德雷克(1540-1596)
這位海盜為了解決船員們痢疾和壞血病等病症,學習古巴當地土著抵禦疾病的做法,在裝有白朗姆酒的玻璃杯中加入搗碎的薄荷葉、白砂糖、冰塊、檸檬汁或酸橙汁混合,組成一杯「混合冰果汁酒」。這樣的新組合比原來單純的朗姆酒味道更加冰爽甜蜜。古巴氣候炎熱,製作一杯mojito在滿足個人飲酒欲望的同時,還可以起到清涼消暑的神奇功效。對於辛苦工作一天的農奴和工人來說,一杯mojito真是極致享受。
調酒師配製mojito
至於mojito之名從何而來,說法莫衷一是,有說從西班牙語「Mojato」得來,也有說從古巴的「moja」薄荷得來。而雞尾酒是兩種及以上的酒、飲料混合而成的酒品,因此mojito又可以稱為「莫吉託雞尾酒」。
莫吉託雞尾酒
由於莫吉託雞尾酒最重要的原料就是朗姆酒,所以莫吉託的足跡也就跟著朗姆酒傳遍了西方世界,美國成了古巴酒文化最直接的輸出地。20世紀初的美國,正處在一個國家繁榮與人性墮落並存的時代,人們對酒精的喜愛比以往更甚,當時甚至流傳著一種歐洲中世紀流傳下來的「酗酒文化」,許多美國著名作家,如菲茨傑拉爾德、拉德納都成了著名「酒鬼」。而其中同時與古巴和mojito都有著不解之緣的美國作家,就是大名鼎鼎的歐內斯特·米勒爾·海明威。
Mojito與海明威的「雙人舞」
說起海明威,大家的第一反應是他的著名小說《老人與海》。但是可能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如果海明威沒有在古巴喝一杯mojito的話,他的《老人與海》就不見得能橫空出世了。
1928年,當時已經小有名氣的海明威攜妻子來到古巴旅行。當他來到古巴首都哈瓦那的「五分錢酒館」(La Bodeguita)時,點了一杯mojito品嘗,頓時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加上他很喜歡古巴的自然風光和風土人情,決定在古巴長住,這一住斷斷續續的就是22年,直到他生命終結。
古巴哈瓦那「五分錢酒館」
據記載,海明威在某一天喝mojito喝的盡興之時,提筆在酒館的木板上寫下了「My mojito in La Bodeguita. My daiquiri in El Floridita」(我的莫吉託在五分錢酒館,我的代基裡酒在小佛羅裡達酒館)。儘管有說法稱,這句話是他人偽造的,但是海明威作為資深酒友,喜歡在五分錢酒館喝mojito,在小佛羅裡達酒館喝另一種朗姆酒「代基裡酒」似乎是不爭的事實。
「五分錢酒館」的海明威名言
歷數古今中外的大文豪,多有自己的特殊癖好,甚至自己的癖好會很大程度影響自己的文學創作,海明威就是這樣一個例子。在古巴美酒的陪伴下,他文思如泉湧,先後創作了《喪鐘為誰而鳴》《過河入林》等名作。而1952年創作的《老人與海》代入了他自己的人生經歷。中老年時期的海明威面臨著感情破裂、身體抱恙以及巨大的精神壓力,美酒也是他舒緩壓力,繼續創作的重要動力。
海明威喝酒
其實,這家「五分錢酒館」內的名人牆上除了海明威之外,還有許多著名人物,如智利詩人巴勃羅·聶魯達、大作家加布裡埃爾·加西亞·馬爾克斯。但是,每年來古巴遊覽的大批遊客,大多會衝著海明威而來,衝著這家五分錢酒館的mojito而來。由此可見,海明威與mojito真正是相互成就,構成了「世界上最美麗的那雙人舞」。
題外話:古巴為何這麼多古董車?
周杰倫在講述自己拍攝《Mojito》MV的緣由時,稱自己很喜歡古巴的古董車。在他的MV中,也時刻出現古董車在哈瓦那的海邊道路上行駛的情形。古巴為何至今在保存著那麼多的古董車呢?
這還是要回到古巴歷史當中去。古巴從西班牙手中獨立後,一直受到美國的控制,其經濟十分依賴美國。在20世紀上半葉,美國是世界汽車生產最多的國家,自然銷售了很多汽車到古巴國內。對於尚未實現工業化的古巴而言,美國車對於當地人民是稀罕的存在,有經濟條件的消費者爭相購買。
但是到了1959年古巴革命之後,古巴受到蘇聯的直接援助。而美蘇兩大國之間進行了半個世紀的冷戰,在1962年更是爆發「古巴飛彈危機」。經過這次博弈,美國收斂了侵略古巴的觸手,卻進行了嚴厲的經濟制裁,不讓古巴人買自己的汽車,也不許他們大量進口其他國家的汽車,而古巴又缺乏自己的汽車工業。
久而久之,古巴國內的美國新車經過幾十年,都變成了古董車和老爺車。直到今天,古巴的汽車工業仍然難以做到自給自足,只能夠繼續使用幾十年前的老玩意。生活在世界第一汽車生產大國中國的我們,自然難以想像古巴人開古董車的日子了。
古巴街頭的古董車
周杰倫創作了不少反映異國風情的歌曲,之前創作的《印第安老斑鳩》《牛仔很忙》同這首《Mojito》一樣,都在一定程度上展現了北美地區的風土人情。待到疫情過後,你是否想去古巴哈瓦那的街頭坐一坐古董車,點一杯mojito微醺一下呢?
(素材來源| 國家人文歷史 編輯|馮秋璐 江北新區融媒體中心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