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久期風險到利差風險|淺析利率互換業務的對衝效果

2020-12-10 騰訊網

文章來源公號:CfetsOnline發布,作者:上海農商銀行金融市場部

銀行類機構作為重要的債券市場參與力量,天然具有較強的市場風險對衝需求。利率互換持有成本低、流動性強、交易摩擦小,在衍生品市場的交易量和重要性日漸提升。在利率上行期,利率互換成為大多數銀行機構對衝市場風險的最主要選擇。

本文從銀行的實際需求出發,回測了2015年至今使用利率互換對衝政策性金融債市場風險的策略效果。

一、策略概述

(一)利率互換對衝現券——從久期風險到利差風險

為控制債券持倉的市場風險,組合在各期限配置債券的同時,可買入對應量DV01的利率互換,實現從久期風險到利差風險的轉換。從現券收益率和現券-利率互換利差波動區間的統計數據看,利率互換對衝後可有效降低持倉淨值波動。

表1:現券收益率和現券-利率互換利差波動統計

(二)FR007_1Y或FR007_5Y的選擇

成本方面看,使用FR007_1Y的成本更低。相較於1年期利率互換,5年期利率互換對衝周期更長,所需要的對衝成本更大。故在簡單的成本因素的考量下,策略以FR007_1Y為例進行對衝回測。

(三)策略效果

無論利率中樞如何變動,該組合的久期風險被完全對衝,組合浮動盈虧由對衝錯配的期限利差、債券-利率互換基差決定。

二、基於歷史數據的策略回測

(一)回測組合構建

本文選用子彈型、梯子型、啞鈴型三種常見的債券持倉結構構建模擬債券持倉,使用利率互換FR007_1Y對衝債券久期風險,選擇利率互換收盤曲線、國開債中債估值為盯市損益計算基礎,對2015年至今的策略效果進行了回測,以檢驗策略在實際使用中的效果。

本次回測的策略為被動策略。在回測區間內,利率互換將始終與現券保持完全的DV01對衝,且不會根據市場變化動態調整組合DV01總量、DV01結構。

其中,梯子型對衝組合持有9億元一年期國開債、9億元五年期國開債、9億元十年期國開債,現券部分與利率互換部分總DV01均為117萬元;子彈型組合持有27億元五年期國開債,現券部分與利率互換部分總DV01均為108萬元;啞鈴型組合持有13.5億元一年期國開債、13.5億元十年期國開債,現券部分與利率互換部分總DV01均為121.5萬元。

為說明利率互換對衝策略的效果,針對上述三種組合分別設有對照組。對照組分別與對應對衝組合持有相同的現券,但不設利率互換對衝。

具體各持倉組合DV01結構如下。

表2:各模擬持倉DV01結構

(二)策略效果的對照結果

利率互換有效平抑了帳戶淨值波動。從淨值曲線形態看,三種持倉的淨值波動幅度均較對照組大幅降低。對衝後,帳戶淨值的極差與標準差約為對照組的50-60%。

2015年至今,債券市場經歷了完整的周期。三種組合在對衝後,淨值波動極差從2.8至3億元降低至1.5至1.8億元;標準差從0.59億元左右降低至0.28至0.33億元。

在三種債券持倉結構中,子彈型的對衝效果最佳,對衝組合的極差和標準差分別被壓縮至對照組的50%和48%。

圖1:梯子型持倉組合淨值對比

圖2:子彈型持倉組合淨值對比

圖3:啞鈴型持倉組合淨值對比

表3:各持倉形態對衝效果對比統計

(三)對衝成本

使用利率互換對衝債券持倉風險的成本主要來源於利率互換的持有期負CARRY。本文三種模擬持倉的DV01大致落於110-120萬元區間內,所需FR007_1Y的名義本金約110-120億元。取過去三年FR007_1Y與FR007差值的平均數作為對衝成本預期值(7BP),可估算得到每年對衝成本約800萬元。

三、策略評價

(一)從久期風險到利差風險,對衝效果顯著,可複製性強

本文認為採用利率互換工具對衝債券持倉的市場風險對銀行機構來說實用性強,便利化程度高。一是在成本可控的情況下,組合波動率顯著降低。持倉淨價損益極差、淨價損益標準差可降低至對衝前的50%-60%。二是在業務量快速長的背景下,策略可複製性較強。本文討論的利差收窄策略是被動的長期持有策略,在市場波動的過程中,不對策略實施者提出在市場判斷和擇時方面的更高要求,對交易人才的培養和業務規模的穩定增長具有正面意義。

(二)風險轉換不代表風險規避,策略的不完善性仍較為明顯。

1、不能完全對衝所有市場風險

使用利率互換對衝只是將久期風險轉化為了利差風險。2015年3月至4月,利差上行幅度遠大於現券利率上行幅度;2020年3月至5月,利差上行而現券收益率下行。以上時段的對衝策略效果均不如直接的現券持有策略。

圖4:對衝策略與現券持有策略比較

2、進場時點對持有期平均損益有較大影響

以本次測算的進場時點為例,2015年1月1日現券-利率互換利差歷史分位數水平較低,約20%,導致策略持有期淨價盈利的絕對值水平低於單純的現券持有策略。

表4:對衝策略與現券持有策略比較

展望未來,利率互換對衝策略的擴展性良好。策略實施過程中,一是可加入主動判斷實現收益增強;二是可探索利率互換對衝品種選擇的精細化。隨著標準債券遠期、利率互換實時承接等衍生品新業態日趨成熟、蓬勃發展,以利率互換策略為基礎,探索更多對衝工具及投資組合的策略,實現更佳風險對衝效果,是市場參與者在利率市場化進程中不變的追求目標。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

相關焦點

  • 離岸美元市場碎片化,Libor-OIS利差為何居高不下
    Libor-OIS利差居高不下,中國外儲規模或將明顯減少,新興市場股市表現有壓力;二、風險提示美聯儲超預期的放鬆金融監管,原油價格上漲報告正文過去兩周時間裡美聯儲通過央行美元互換向全球金融體系累計注入3966億美元流動性,遠期利率協議與隔夜指數互換利差(FRA-OIS Spread)從78個基點回落至37個基點
  • 興業花旗完成首筆利率互換
    花旗銀行昨天宣布,已於近日與興業銀行完成了中國國內銀行間第一筆基於上海銀行間同業拆放利率(SHIBOR)的標準利率互換,互換交易期限為一年。將於下月5日啟動IPO的興業銀行表示,力爭率先成為利率互換的做市商。
  • 【債券久期】基於多因子的債券基金業績評價模型
    加權久期模型則引入了久期來衡量債券組合的系統性風險,通過久期與利率變化來擬合基金收益。加權久期模型不需要構建基準組合,採用久期衡量也更符合債券組合投資的邏輯。但模型只考慮了債券的利率風險,忽略了信用利差等因素,適用於評價持倉以利率債為主的債券組合。
  • 「零利率」環境下歐日金融機構應對經驗與國內啟示
    日本央行早在1999年9月就第一次將基準利率降到零,先後持續將近6年,隨後又在2016年2月直接降到負利率區間。日本「零利率」的動因:老齡化等因素造成經濟停滯。自20世紀80年代之後,日本人口增長出現了明顯的放緩,甚至在2007-2017年間,每年人口數量平均縮減約0.1%,進入負增長區間。如今日本居民的年齡結構已經出現明顯的失衡。
  • 你其實並不真正懂什麼是風險!從古巴比倫到華爾街,人類花了4000年...
    信用風險:主要指資金借出方承擔的資金借入方未能如期還本付息的風險,因此相比同期限的國債,企業債一般要給投資者更高的利率,用於補償投資者承擔的額外的信用風險,可以用信用利差來衡量。營運風險:由於公司內部流程、人員操作或者系統不充足、或者外部事件原因導致可能損失的風險,例如欺詐、市場操縱、不正當交易、數據輸入錯誤等,主要來自人為過失和低效運營。
  • 國信宏觀董德志:8月國債利率繼續下行但互換利率上升
    根據各技術指標來看,國債期貨的回調風險較之前有所減弱,但依然存在。  利率互換策略  方向性策略8月,IRS-Repo1Y和IRS-Repo5Y出現上行。具體來看,儘管債市在8月繼續上漲,但資金面並無放鬆,綜合資金利率始終位於2.55%上方,在疊加銀行同業業務監管趨嚴,IRS於本月有所上行。總體來看,8月IRS-Repo1Y上行約7BP;IRS-Repo5Y也上行約3BP。後續來看,下周公開市場有1400億元逆回購到期。
  • 風險敞口的動態對衝策略
    一、企業進行風險對衝的目的:  企業參與期貨風險對衝的目的簡單講就是「兩鎖一降」。即是鎖定原材料的成本,鎖定產品的銷售利潤和降低原材料或者產品的庫存和成本。但具體到實際的企業運營和生產過程中,這幾個要素並不是完全割裂的,基本上是邊採購,邊生產,邊銷售,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因此要密切關注規模和價格上面臨的風險,這就是企業運營的敞口風險。即所謂敞口頭寸,就是淨頭寸。
  • 精選 | 債券業務的交易邏輯與思考
    因為風險資產的稅收熱,使得債券的反彈沒有過大傷害到銀行。今年,銀行都主動降低了久期——但這並不完全基於對市場的判斷,新建的頭寸投向ABS、定期貨基等短久期的東西。在利率反彈的時候,我們會發現,這兩個東西真是太好了:ABS久期短,貨基在利率上揚的時候還能盈利(這源於貨幣基金的規則,每天保證正收益)。我們知道,銀行做信貸業務,純信用的信貸業務會佔100%的風險資產,帶抵押的信貸業務是50%。
  • 當前票據有哪些風險及如何有效防控?
    一、當前票據主要風險(一)市場風險票據業務的市場風險包括利率風險和流動性風險。利用大數據和科技建立票據利率預測模型,提升預判準確度,以此減少因判斷失誤引起的利率風險。另,也可採用利率互換對衝票據資金錯配風險。票據投資所承擔的利率風險首先要合理計量,在計量的基礎上承擔自身有能力承擔的部分,並將不能承擔的風險通過市場交易轉移出去,而利率互換是目前最合適轉移利率風險的金融衍生產品。比如由資負部設立專項額度,擬定100億。
  • 一文讀懂:農發行銀行承兌匯票業務發展與風險防控!
    近年來,農發行銀行承兌匯票承兌和貼現業務有了較大增長,這是客戶業務經營和貿易結算的必然需求,也是銀行組織資金髮展業務的客觀反映。近期銀監部門多次對銀行承兌匯票業務進行風險提示,必須引起對票據業務合規性風險的高度重視。
  • 淺析國內信用證福費廷業務及風險防範
    ,其融資期限擴充到1個月至10年不等,時間跨度很大;5.傳統的福費廷業務屬批發性融資工具,是100%合同金額的融資,融資金額由10萬美金至2億美金,可融資幣種為主要貿易貨幣;6.包買商為出口承做的福費廷業務,大多需要進口商的銀行做擔保,沒有官方出口信貸擔保機構或私人保險公司的擔保或保險;
  • 場外業務盈利難,現貨業務風險難把控,「高大上」的風險管理公司...
    場外衍生品方面,9月份,商品類場外期權業務新增名義本金432.84億元,當月終止334.91億元,月末未了結名義本金1072.59億元,同比增長89%,環比增長10%;商品類遠期業務新增名義本金15.99億元;商品類互換業務新增名義本金53.38億元。
  • 李揚暢談金融風險: 中國離債務危機甚遠;「穿透式」監管必行
    針對當前中國面對的棘手問題,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理事長、社科院學部委員李揚在2017年博鰲亞洲論壇期間,發布了題為《管理結構性減速過程中的金融風險》的研究報告,並接受了第一財經等媒體的採訪。「必須要推進大資管監管,否則沒辦法實現『穿透式』監管。當前同業存單發行量創紀錄,獲取的資金投入到同業理財,同業理財又通過委外機構進行加槓桿投入債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