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印象│日月潭:跟小學課本裡說的不太一樣

2021-02-14 風客漫遊志

臺灣歌手費玉清唱過一首輕快明朗的《日月潭風光》:「日月潭呀日月潭,風光明媚賽蘇杭……碧水如鏡,倒映青山……駕扁舟渡遊舫,清波漣漪常輕蕩……」,以前聽了有點不服氣,大陸也有眾多美麗的湖泊呀,如太湖、西湖、青海湖等,日月潭真能比?等到了臺灣旅行,覺得兩岸這種隨時都想PK一把的較勁心態,有點不太健康。入鄉隨俗,用心欣賞不同的美景和文化,大概才是旅行的意義之一吧。

 

印在小學課本裡的臺灣著名景點


    說起臺灣,躍入很多人腦海的第一個著名景點是日月潭。這也許是因為一篇大家都熟知的小學課文《日月潭》。

「……日月潭很深,湖水碧綠。湖中央有個美麗的小島,叫光化島。小島把湖水分成兩半,北邊像圓圓的太陽,叫日潭;南邊像彎彎的月亮,叫月潭。清晨,湖面上飄著薄薄的霧。天邊的晨星和山上的點點燈光,隱隱約約地倒映在湖水中。中午,太陽高照,整個日月潭的美景和周圍的建築,都清晰地展現在眼前。要是下起濛濛細雨,日月潭好像披上輕紗,周圍的景物一片朦朧,就像童話中的仙境……」

小時候背過的課文,凝成某種「念念不忘」的情結,等真到了臺灣,日月潭便成為一個必拜的「碼頭」。日月潭位於南投縣魚池鄉,是臺灣最大的天然湖泊。然而,當我拿著景區提供的各種免費地圖,細細查閱,發現在湖中央壓根找不到「光華島」,倒是有座小小的拉魯島。查了資料,才知道光華島是曾用名,現在已恢復為日月潭邵族原住民的邵語名稱拉魯島。據說,拉魯島是邵族的祖先靈魂安息之處,可惜這裡已被劃為原住民居住區,限制一般外來遊客登島參觀。

至於日月潭名稱的由來,清道光元年升任臺灣府北路理番同知鄧傳安所著的《蠡測匯抄》有載:「……其水不知何來,瀦而為潭,長几十裡,闊三之一。水分丹、碧二色,故名日月潭。」也就是說,日月潭是因為水色迥異而得名,並非小學語文課本裡說的按形狀來區分。

湖光山色的日月潭,讓人一見傾心

無緣見到清晨的日月潭,因為我從臺中坐旅遊巴士抵達日月潭時已經接近中午11點了。此時,豔陽高照,天空湛藍,湖光山色,美不勝收,日月潭讓人一見傾心。待到下午騎自行車環湖時,天公作美,我先是遇上濛濛細雨,接著是瓢潑大雨,轉而又放晴了。雖然下雨會給騎車帶來些許不便,但還是很開心,煙雨朦朧中的日月潭果然像「童話中的仙境」。

 

圍觀「吵架石」,錯過玄奘寺


大多數旅客遊覽日月潭的起點是位於涵碧半島旁的水社聚落,這裡曾是邵族的聚落之一,如今則是日月潭水、陸交通的重要樞紐。從水社遊客中心可以諮詢各種信息,還可以拿到日月潭景區的旅行指南。

坐班船遊覽日月潭是最快捷的方式

在水社碼頭買日月潭班船的票,即可往返水社—玄光寺—伊達邵—水社,大約15分鐘一班船,自行車也可以登船,還蠻方便的。我先是從水社碼頭坐船到了玄光碼頭,從此處可以走青龍山步道,行至玄光寺。青龍山下的金盤阿嫲香菇茶葉蛋頗有名,下船之後很多旅客都會買上幾個茶葉蛋當零食。始建於1955年的玄光寺,起初是臨時的玄奘頂骨奉安所。玄奘並未到過臺灣,為何要在日月潭建造寺廟,把其頂骨安奉於此?這背後的故事錯綜曲折,我也是後來查閱了一些史料,才得知些梗概。

抗日戰爭時期,1942年日軍高森部隊在南京的大報恩寺三藏殿遺址挖出了玄奘的頂骨,企圖將其掠回日本。儘管此事被日軍嚴密封鎖,但消息還是不脛而走。由於玄奘法師在佛學界的巨大影響力,引發了一場浩大的愛國主義抗議運動。1943年2月23日,日軍迫於輿論壓力,出版了由谷田閱次署名的《三藏塔遺址之發掘報告》,承認玄奘法師頂骨出土的事實,並由日軍高森部隊將玄奘頂骨交給汪精衛政府。1943年12月28日,玄奘頂骨舍利在「分送典禮」上被分成三份,南京、北京和日本各得一份。

這三地所得的頂骨舍利後來又經過多方輾轉、分送,其中供奉在天津大悲禪院的頂骨舍利,應印度政府請求,經周恩來總理批示,於1975年被送往玄奘法師的求法地印度那爛陀寺遺址供奉;而輾轉供奉於北京廣濟寺、法源寺,廣州六榕寺的頂骨舍利在文革時期被毀。1955年,應臺灣中國佛學會的請求,日本琦玉縣慈恩寺將部分玄奘頂骨送至臺灣,先是奉厝於日月潭的玄光寺,1965年玄奘寺落成後才移至玄奘寺供奉。如今,玄奘頂骨舍利分別保存在以下9個地方:中國大陸南京玄奘寺、靈谷寺,西安大慈恩寺,成都文殊院;臺灣南投日月潭玄奘寺、新竹玄奘大學;日本東京琦玉縣慈恩寺、奈良藥師寺三藏院,印度那爛陀寺。

修葺中的玄光寺

不過,當我身處日月潭之時,由於沒做足功課,玄光寺和玄奘寺傻傻分不清,以為玄奘頂骨舍利就在玄光寺;又正遇上玄光寺在裝修,旁邊還搭了個簡易大帳篷作為臨時奉安所,以為無緣見到玄奘頂骨舍利,就斷了念想。事後得知其實玄奘頂骨舍利就在不遠處的玄奘寺時,真想自戳雙目啊。所以,在此提醒各位旅友,參觀完玄光寺之後,沿著青龍山步道,經過「千秋苦旅」石雕繼續前行,就可抵達玄奘寺;或者到伊達邵碼頭的日月村玩時,沿著環湖公路往西走,也可到達玄奘寺。

玄光寺前的空地是眺望日月潭和拉魯島最佳的位置之一,寺前那塊刻著「日月潭」和「玄光寺」的大石頭,便成了拍「到此一遊」照片的熱門景點。看到新聞報導說,在旅遊旺季時還曾有遊客因為插隊拍照引發旁人不滿,雙方發生口角並差點大打出手,這塊石頭因此被戲稱為「吵架石」。

空無一人的「吵架石」

我逛日月潭時,不算是旅遊旺季,但仍有一撥撥遊客在排隊等著拍照,必須非常耐心地等待同一撥來此的遊客都拍完照散去之後,才有機會為這塊「吵架石」拍張空無一人的「單石照」。由帳篷搭建而成的「玄光寺臨時奉安所」冷冷清清,偶爾有人進去也只是轉上一圈立馬走了。帳篷內裡中間擺設著簡單的供奉臺,門口服務臺的接待員正埋首看書,服務臺對面放著一些介紹玄奘事跡的書籍和資料。站在玄奘大師取經路線圖前,細細地觀摩他當年行走的路線,我深感敬佩:那個時代旅行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可謂九死一生,一個人為了信仰和求知,可以跋山涉水、不畏險阻,這種決心和勇氣,有幾人能做到?

用簡易大帳篷搭建的玄光寺臨時奉安所

伊達邵,繁華又閒散的日月村


遊完玄光寺,下山到碼頭,繼續前往伊達邵碼頭。「伊達邵」在邵族語中意為「我們是人」,伊達邵聚落是規模僅次於水社聚落的邵族原住民生活區,若以行政區來說,被稱為「日月村」。這裡也是日月潭景區最繁華熱鬧的地方之一,居民多以旅遊觀光業為生,各種旅館、餐館、禮品店、手工店、咖啡館等密密匝匝,是非常好逛的「商圈」。

日月村裡到處可見以貓頭鷹為主角的禮品,甚至還有貓頭鷹主題專營店——原來貓頭鷹是邵族人的吉祥物。傳說有位漂亮的邵族部落少女,因為未婚先孕被眾人責罵,她不堪忍受風言冷語,便在一個寒冷的冬天逃到深山躲藏,外出打獵的族人發現她被凍死在山裡。此後,每當部落有人懷孕,就有隻貓頭鷹飛到孕婦家的屋頂鳴叫,好像在提醒孕婦要注意照顧身體。於是,族人便認為這隻貓頭鷹是少女的化身,從此對貓頭鷹產生敬畏之心。直至今日,如果已婚婦女家門前有貓頭鷹鳴叫,很多邵族人仍相信這是貓頭鷹在給這家人報喜。

在日月村隨處可見以貓頭鷹為主角的物品

這個神話傳說,讓我想起《山海經》裡精衛填海的故事:「……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遊於東海,溺而不返,故為精衛,常銜西山之木石,以堙於東海……」炎帝的小女兒在東海遊玩,卻不幸溺亡,她死後化作神鳥,從山上銜來石頭、草木,企圖填滿東海,並發出「精衛、精衛」的哀鳴,為自己打抱不平。同樣是少女不幸遇難的故事,精衛卻有種不屈服命運的抗爭精神。

在日月村的義勇街,我吃到一種好吃得想轉圈圈的食物——飯飯雞翅。這是邵族廚師石嘉聖自創的小吃,做法是先將雞翅中的雞骨取出,然後把邵族糯米飯混以秘制香料塞入雞翅中,再經過多道工序後燒制而成。飯飯雞翅口感香糯,風味獨特,就光為這種小吃,都值得來一趟日月潭玩!

好吃得讓人想轉圈圈的食物——飯飯雞翅

聽說逐鹿市集有邵族歌舞表演可看,便一路尋了過來,但正好錯過了他們的固定表演時間,有點可惜;市集內還有旅遊紀念品店、風味餐廳、農特產小店等,為遊客提供一系列貼心服務。日月村雖然商業氣息比較濃厚,但閒散的生活趣味同樣處處可見。精心修葺的迷人小花園,客棧門臉牆上的好看書法,商店門口誘人的多肉植物,民居門口美麗的水仙花,還有我頭次見到的佛教聖花——地湧金蓮……在日月村走走逛逛,總能發現許多令人驚喜的小細節。

佛教聖花——地湧金蓮

再沿著湖邊的步道往東走,可以看到一個蝴蝶園。和熱鬧的商業街相比,蝴蝶園冷冷清清,讓人一下遠離喧囂。正靜靜地在園子裡看各種蝴蝶的知識介紹,忽然一隻大紅紋鳳蝶飛到自己的介紹牌底下的盆栽上,活生生地演示自己的風姿,太感人了。

在介紹牌下演示自己的風姿的大紅紋鳳蝶

如果時間允許、體力足夠的話,出了蝴蝶園之後,還可以沿著日月潭的湖邊往東再朝北一直徒步,經過伊達邵親水步道、水蛙頭步道、大竹湖步道、松柏侖步道、內湖山步道、文武廟年梯步道,再繞回北邊的水社親水步道。

 

騎行在「全球最美的自行車道」上


除了坐船、步行,在日月潭不能錯過的一項遊玩方式是騎自行車!日月潭擁有30多公裡的環湖自行車道,因湖光山色的自然美景,曾被CNN選為全球十大最美自行車道。

回到水社碼頭,我在碼頭附近的捷安特(Giant)租了自行車,打算騎行水社到向山的自行車道。據租車店裡的工作人員介紹,向山段全長約3公裡 ,包含400米的水上車道,全程風景優美且路況平緩。果然,沿途風光真美啊,尤其是水社壩堰堤公園路段令人忍不住連連讚嘆。不過,水社壩頂路段為木質鋪面,禁止騎行,得牽行通過。這裡也是拍婚紗照的熱門景點,我路過時正好看到有新人在拍婚紗照。

水社壩頂路段是拍婚紗照的熱門景點

騎往向山遊客中心的途中,忽然下起了濛濛細雨,好在租車店的工作人員給我配備了雨衣,雖然雨中騎行多少有些不便,但因此而看到了煙雨朦朧的日月潭景致,也算是意外的收穫。當雨越下越大時,我開始無心欣賞風景了,一心想著得趕緊騎回水社碼頭,然而騎著騎著,天又猛地放晴了……總而言之,在日月潭騎自行車的體驗是最好的,既可隨騎隨停、方便欣賞風景,又能適度鍛鍊、低碳出行。以後有時間的話,應該再來日月潭住上兩三天,慢悠悠地騎完全程。

末了,想順便吐槽下臺灣的自由行籤證時間,實在太短了,只有15天,掐頭去尾,只能在臺灣待上13天,真有自行車環島的計劃,也會覺得時間很緊張吧。多麼希望將來的籤證時間至少延長至1個月,讓我們這些「陸客」能好好體驗低碳、樂活的騎行之道。

 

 

【原文2017-10-18首發於「馬蜂窩旅行家」專欄,原標題為《日月潭:跟小學課本裡說的不太一樣》,已稍作編改重新發布於此】

相關焦點

  • 日月潭究竟有多美,原來跟小學課本裡說的不太一樣
    日月潭位於臺灣南投縣魚池鄉,早在清朝時即被選為臺灣八大景之一。當夕陽西下,新月東升之際,日光月影相映成趣,更是優雅寧靜。湖中小島珠子嶼(光華島)如明珠出海,若以此島為界,北半湖形狀如圓日,南半湖形狀如彎月,故名日月潭。
  • 日月潭究竟有多美,原來跟小學課本裡說的不太一樣
    日月潭位於臺灣南投縣魚池鄉,早在清朝時即被選為臺灣八大景之一。當夕陽西下,新月東升之際,日光月影相映成趣,更是優雅寧靜。湖中小島珠子嶼(光華島)如明珠出海,若以此島為界,北半湖形狀如圓日,南半湖形狀如彎月,故名日月潭。
  • 日月潭水,印象臺灣
    到臺灣怎能不遊日月潭?小學課本裡的日月潭是許多人對臺灣的初步認識,日月潭是臺灣的標籤。 日月潭位於臺灣南投縣魚池鄉水社村,是臺灣唯一的天然湖,有「海外別一洞天」之稱。 值得一提的是,標著「日月潭」三字的石碑,原來只有一塊,但因遊人太多,為方便遊客拍照,後來在沿湖設置了多處石刻。 湖邊環繞著山丘,不高大卻是清幽柔美。天光雲影被這片巨大的湖泊映照下來,仿佛湖中別有一片天地。位於潭中央的拉魯島,相傳原是邵族人虔信祖靈存聚神聖的一座聖山。
  • 臺灣日月潭風景區,小學課本的必修課,大家還記得不
    說起我國臺灣日月潭風景區,很多的朋友應該都會很熟悉吧。這個臺灣的日月潭因為太有名了,所以很多方面的雜誌書籍都有它的介紹。特別是在80、90後的那一代人相信很多人都學過《臺灣日月潭》這一篇課文。現在小編給大家看看真實的日月潭到底有何美景,讓無數的向往日月潭的夥伴們科普一下。
  • 近距離接觸課本中的日月潭,並吃了個臺灣茶葉蛋!
    你是否也跟我一樣,對於去見那些課本中出現過的地方有種莫名的期待感呢?就像小小的心願得到了實現一樣的感覺。而活久見,在見過死海、盧溝橋之後,終於又能見到課本中的日月潭了。日月潭位於南投縣,這裡是臺灣的中心位置。
  • 日月潭,臺灣最大的天然淡水湖,每個人小學課本都讀過的
    從林班道出發去日月潭還挺近的,我們很快便來到了日月潭的湖邊。這是我第二次來日月潭了,想來大家對寶島臺灣最初的印象就是小學課本裡的日月潭了。相比兩年前來的盛景,此刻的日月潭人流少了許多,原本應該蜂擁的碼頭這會兒都不需要排隊了。
  • 這就是課本裡的日月潭,寶島臺灣名氣最高的旅遊景點
    如果你問起,寶島臺灣最知名的旅遊景點是哪裡,相信很多人的回答都會是日月潭。即使是那些沒去過臺灣的人,日月潭這個名字總是耳熟能詳的。含我在內,也正是因為小學課本裡的一篇文章,讓我記住了臺灣有個日月潭。位於臺灣中部的日月潭是寶島臺灣最大的淡水湖,在清代時它就被許多大陸的居民所知道。據口耳間的傳說,日月潭名稱之由來是因為湖心有一座小島,整個高山湖泊正被這小島分成兩塊。這兩個區域從形態上看分別像圓日和彎月,所以日月潭的名字也就出現了。日月潭是我們此次臺灣之行的第三站,也是我最期待的一站。
  • 日月潭強在名氣!只要翻開小學語文課本,三年級就有日月潭的文章
    歡迎各位的到來,小編帶你玩轉國內外各大風景名勝,喜歡您就往下看日月潭強在名氣!只要翻開小學語文課本,三年級下冊就有日月潭的文章,所以讓女兒去感受一下也好!日月潭比杭州西湖大三倍左右,是個高山湖泊,所以空氣清新。這裡的環保生態做得很好,有綠道。
  • 日月潭,臺灣最大的天然淡水湖,每個人小學課本都讀過的
    從林班道出發去日月潭還挺近的,我們很快便來到了日月潭的湖邊。這是我第二次來日月潭了,想來大家對寶島臺灣最初的印象就是小學課本裡的日月潭了。相比兩年前來的盛景,此刻的日月潭人流少了許多,原本應該蜂擁的碼頭這會兒都不需要排隊了。
  • 臺灣日月潭為什麼和小時候課本教得不一樣?
    「日月潭很深,湖水碧綠。湖中央有個美麗的小島,叫光華島。這個小島把湖面分成兩半,北邊像圓圓的太陽,叫日潭;南邊像彎彎的月亮,叫月潭。所以人們稱它為日月潭...」這是大陸朋友們朗朗上口的小學一段課文, 很多朋友告訴我是對臺灣的第一映像, 其他課文都是在描述臺灣的日月潭有如人間仙境, 無論清晨或是落日, 都是美不勝收。
  • 這就是課本裡的日月潭,寶島臺灣名氣最高的旅遊景點
    如果你問起,寶島臺灣最知名的旅遊景點是哪裡,相信很多人的回答都會是日月潭。即使是那些沒去過臺灣的人,日月潭這個名字總是耳熟能詳的。含我在內,也正是因為小學課本裡的一篇文章,讓我記住了臺灣有個日月潭。位於臺灣中部的日月潭是寶島臺灣最大的淡水湖,在清代時它就被許多大陸的居民所知道。據口耳間的傳說,日月潭名稱之由來是因為湖心有一座小島,整個高山湖泊正被這小島分成兩塊。這兩個區域從形態上看分別像圓日和彎月,所以日月潭的名字也就出現了。日月潭是我們此次臺灣之行的第三站,也是我最期待的一站。
  • 臺灣寫真:臺灣不只有日月潭阿里山
    中新社臺北4月29日電 題:臺灣不只有日月潭阿里山  中新社記者 羅欽文 董會峰  就像泰國不只有香米和人妖,寶島臺灣也不只有日月潭和阿里山。  對於美麗的寶島臺灣,儘管現在來臺旅遊的陸客越來越多,日月潭、阿里山依然是許許多多來過臺灣或者沒來過臺灣的大陸人的第一印象。
  • 日月潭強在名氣!只要翻開小學語文課本,三年級就有日月潭的文章
    歡迎各位的到來,小編帶你玩轉國內外各大風景名勝,喜歡您就往下看日月潭強在名氣!只要翻開小學語文課本,三年級下冊就有日月潭的文章,所以讓女兒去感受一下也好!日月潭比杭州西湖大三倍左右,是個高山湖泊,所以空氣清新。這裡的環保生態做得很好,有綠道。
  • 最怕別人說去臺灣要看日月潭!
    跟團大陸遊客去臺灣的必遊之地一定少不了日月潭連臺灣人民都知道我們這個癖好就算我們第一次去臺灣,哭著喊著不要去啊黃小妹老公艾爾文還鼓搗載起我們開車環湖一周強迫我和這些字合影▼美其名曰:U have never been in Taiwan if u
  • 課本沒告訴你,日月潭不僅僅是潭
    在小編的記憶裡,霍金是活在小學語文課本裡的人物,直到後來有一天他開通了微博,小編才猛然發現,嗯??是活的?是活的!!於是果斷成為霍金微博底下的一員。儘管到如今霍金已經不在了,但小編依然感覺跟霍金大大有那麼一點聯繫,因為我們都用微博~~同樣的,日月潭也是小學語文課本裡的景觀,還記得課本裡寫到「中午,太陽高照,整個日月潭的美景和周圍的建築,都清晰地展現在眼前。要是下起濛濛細雨,日月潭好像披上輕紗,周圍的景物一片朦朧,就像童話裡的仙境。」
  • 杭州少兒走近日月潭領略臺灣溼地風採
    杭州少兒走近日月潭領略臺灣溼地風採 2014年08月04日 11:21:58  來源:杭州日報
  • 跟著課本去旅行——臺灣日月潭
    日月潭很深,湖水碧綠。湖中央有個美麗的小島,把湖水分成兩半,北邊像圓圓的太陽,叫日潭;南邊像彎彎的月亮,叫月潭。臺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這裡講述的景點是二年級上冊第十課吳壯達寫的《日月潭》,趕緊仔細往下看,說的知識和建議你都知道不?
  • 臺灣之旅,體驗彩繪車廂,欣賞日月潭美景!
    來臺灣的第一天就直奔山裡,我認為會是一段很特別的鄉村之旅。勝興車站舊名十六份,是臺灣西部縱貫鐵路的最高點,有趣的是原本已經廢棄的車站成了鐵道自行車。我們在這裡體驗一把臺灣客家人的擂茶製作,這裡有家店鋪還挺好玩的,擁有著「悅讀、慢聊、賞藝、茶飲和輕食」的結合體,欣賞著這家店裡的一些文創產品。老闆娘講述著客家擂茶的做法,十分熱情。我在三明吃過客家人做的擂茶,但和這次來臺灣吃的不太一樣。
  • 日月潭與阿里山
    小學語文課本可以說是我的中國地理啟蒙教材了。一日一月一山隔,究竟是什麼樣子呢?彼時我的腦海裡,大概是在一個地盤裡,月牙包圍太陽,中間被山封的形狀分明——當然,還有小小竹排湖中遊。說來慚愧,我的前二十年的「臺灣印象」僅僅停留在小學語文課本的美麗的日月潭,與音樂課本裡的漂亮的阿里山姑娘。也正是如此,潛意識中它們是在一起的,阿里山上不但有能歌善舞的姑娘,還可以俯瞰水潭揮斥方遒——直到後來。
  • 寶島臺灣的現狀如何?驢友剛從臺灣回來:與課本上說的不一樣
    課本裡把臺灣描繪得美不勝收,每個人都希望去看看美麗的日月潭、壯觀的101大廈,這也成為很多驢友的夢想那麼臺灣真的和我們想像中一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