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祖國】鐵馬冰河入夢來

2020-12-18 西部網

央廣網北京10月22日消息(記者馮會玲 葛修遠 西寧臺記者李慶德)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七十年前,由中華優秀兒女組成的中國人民志願軍雄糾糾、氣昂昂跨過鴨綠江,用鮮血和生命捍衛和平,贏得了舉世矚目的偉大勝利。在戰場上,他們不畏強敵,迎難而上,譜寫了一曲氣吞山河的英雄壯歌;走下戰場,他們依然以捨生忘死的精神投入共和國的建設中。七十年,戰爭的硝煙遠去,但中國人民志願軍浴血奮戰的精神長存,中國人民保衛和平的決心永在。中國之聲特別報導《我和我的祖國》,10月22日推出《鐵馬冰河入夢來》。

舒達斌:39軍打的中線,解放平壤,又光復漢城,所以每次戰役都參加了,沒閒的時候。

四年前,當舒達斌寫完《打贏抗美援朝戰爭紀實》這本回憶錄的時候,他已經整整82歲,12萬字的內容,都是他一字一句用鋼筆寫成的。為什麼一定要寫這本書?舒達斌說,70年前的那些往事經常像潮水一樣湧進他的夢裡,他要給那些犧牲的戰友們一個交待,他要把他們每一個人的音容笑貌都記下來。舒達斌說:「感慨萬千,寫了大概幾年。現在有時候或者睡覺了以後,還會想到當時戰鬥的情況。」

1950年,剛剛參加過解放戰爭的舒達斌隨39軍117師開赴抗美援朝前線,那一年,他16歲。在部隊中,他做過通訊員、師長及參謀長的警衛員,先後參加過五次戰役,20多場戰鬥,腿部肌腱和鎖骨受過嚴重的槍彈傷,至今每逢颳風下雨,70年前的舊傷都會隱隱作痛。舒達斌記得,最驚心動魄的一次戰鬥是在第四次戰役中。他說:「最激烈的就是叫橫城戰役,當時打的美軍一個榴彈炮團,一個陸軍師,一個坦克團全部消滅了,39軍和38軍一起打的。」

那是抗美援朝戰爭第四次戰役中的橫城穿插戰。1951年2月11日,志願軍在563門炮火的掩護下,採取兩翼突擊與正面攻擊相結合,向橫城方向南部的敵軍發起反擊。

第39軍117師擔負著向橫城西北夏日、鶴谷裡方向穿插的作戰任務。在敵軍看來,背後出現志願軍隊伍幾乎是天方夜譚。要翻過一座雪山不說,一路還都有美軍駐紮,僅僅一個晚上而已,什麼樣的神兵才能飛奔過去?舒達斌所在的117師就創造了這個奇蹟。舒達斌說:「我們穿插了一晚上,逢山穿山,逢水過河,走過了100多裡,把敵人堵住了,把兩邊的橋炸斷,讓他們機械化也走不了,稻田裡頭是大炮,坦克,沒辦法發揮作用,打了勝仗。」

117師搶佔了夏日、鶴谷裡公路兩側的高地,控制了附近的公路要點,還將敵軍南撤北援的通路切斷。舒達斌說:「我們兩邊山上站住人,從上向下,下去是排山倒海,他擋不住就全部消滅。」

第二天,被圍困的聯軍在空軍掩護下,企圖以坦克為先導進行突圍。志願軍117師經過一天一夜的激戰,共殲滅敵人3300多人,其中俘敵2500多人,創造了志願軍在朝鮮戰場上一個師一場戰鬥俘虜敵人的最高記錄。舒達斌說:「當時38軍是萬歲軍,39軍是9000歲,這是毛主席說的,就是橫城戰役打得好,消滅了美軍,打出了國威。」

也是在那次戰鬥中,舒達斌第一次受傷。他說:「大炮把我震出去三五米,腿的肌腱打斷了,最後給抬到野戰醫院,治療了半個月,我又回部隊了。」

住院半個月的傷到底有多重,舒達斌右手一揮,一句「不算啥」就輕鬆翻過了戰場上最痛的記憶。在朝鮮戰場上,他打仗不怕,受傷不怕,但有時候會發怵夜裡行軍。

舒達斌:經常晚上走路,因為白天走不成,飛機多,轟炸就損失大,就是為了隱蔽行動。

記者:所以晚上行軍也幫你們打了很多勝仗,是不是?

舒達斌:對。晚上行軍是咱們這個志願軍的特點,有的時候走著走著,有些戰士就瞌睡了,就站著睡覺。

記者:你自己有沒有困得想睡著的時候?

舒達斌:有啊,首長就會叫,起來起來,走了,前進。時間長了以後,1/5的人夜盲,就是晚上看不見了。國家這塊想辦法也運送了一些豬肝,特別有效。豬肝粉泡水喝,吃了以後三五天就好了。

身為警衛員,舒達斌身上必背的有軍事地圖、步槍以及首長要隨時用的各種資料,每個行軍的夜晚都是艱難的考驗。實在忍不住坐下就睡著的時候,總能在聽到首長說出那句「起來,前進了」之後就立刻清醒,迅速起身,快步前進。十七八歲的戰士跟在首長的身後,也牢牢記住了他們挺直的腰板。舒達斌說:「一般戰士都是趴著打仗,因為我當警衛員保護師長,師長在戰場上也不能弓著腰,站著走,我們警衛員在師長背後也是站著走,他們給戰士做出榜樣,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危險性很大。」

挺直腰板的警衛員在廣大岱戰役中就成了敵軍射擊的對象,這一次,炮彈擊中了舒達斌的鎖骨。

舒達斌:還是炮彈打到我的鎖骨,反正就把我打出去兩三米,一打昏過去了,起來以後才知道負傷了。部隊裡衛生員帶的繃帶、紗布之類的,馬上給你搶救。

記者:後來給您送到醫院了嗎?

舒達斌:不太嚴重,也沒注意。疼的厲害,也沒辦法,堅持,睡不著覺,一個禮拜以後好一點。那個時候就強調輕傷不下火線,重傷不哭叫,部隊是這麼強調的。

1953年7月13日,金城戰役打響,這也是志願軍抗美援朝最後一次大規模反擊作戰。此次戰役,拉直了戰線,令中朝方面在停戰後處於非常有利的主動態勢,有力地配合了停戰談判。然而,勝利的曙光已經近在眼前,舒達斌卻親眼目睹戰友在眼前犧牲。他說:「我們的坦克往前走的時候,39軍的坦克營,54軍的坦克營前進的時候遇到地雷了,地雷把我們的履帶炸斷了,我們修了七八分鐘,就掉隊了。當我們上路的時候就遇到美軍的坦克,我們的坦克和美軍是一對三,美軍是三輛坦克,我們一輛。因為我們的坦克聲音不一樣,我們的聲音大,他們的聲音小,一聽出來就麻煩了。」

志願軍開的坦克發出的轟鳴聲還是招來了美軍坦克的炮擊,不僅坦克無法開動,炮長高立也身受重傷。舒達斌至今清楚地記得,炮長高立是甘肅天水人,臨終前他從兜裡掏出一張妻子的照片,他說,他答應了要在勝利後和她一起去託兒所看小孩的。舒達斌說:「我們一個組就把他抬了兩天,對烈士不能放棄。」

在接下來的兩天一夜,舒達斌和戰友冒著槍林彈雨,硬是把犧牲的炮長高立抬回了坦克營。舒達斌至今依然感到欣慰,雖不能和戰友一道凱旋,但一定要讓他魂歸故裡,回到祖國。

十多天後,1953年7月27日,朝鮮停戰協定在板門店籤訂,舒達斌和戰友們在戰壕裡歡呼雀躍。舒達斌說:「那個時候我們從防空洞出來好像是上面通知的,停戰了。高興得很,那個時候也沒鞭炮,也沒幹啥,所有人都跳,從戰壕裡,從防空洞出來,終於打完了。」

回國後,舒達斌很快考入北京航空學院,成為空軍22師指揮所一名領航員。1958年,他從部隊轉業到青海果洛藏族自治州,紮根祖國邊疆。幾十年來,從考察三江源頭到探訪入海口,他總停不下為三江源奔走的腳步。2011年,舒達斌出版發行了《雲端中的三江源》,為三江源的保護工作奮筆疾書。

從共和國的鋼鐵長城,到三江源的江河衛士,舒達斌說,他無比深愛著這塊土地,因為,這是他用鮮血和生命保衛過的土地。舒達斌說:「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就是為了朝鮮人民,為了保家衛國。戰爭最殘酷了,和平最重要,中國人是最熱愛和平的,正義的戰爭是人心所向,我們是正義戰爭。人生不容易,要珍惜生命,熱愛和平。」

編輯:辛超

相關焦點

  • 【我和我的祖國】鐵馬冰河入夢來
    中國之聲特別報導《我和我的祖國》,10月22日推出《鐵馬冰河入夢來》。  舒達斌:39軍打的中線,解放平壤,又光復漢城,所以每次戰役都參加了,沒閒的時候。  四年前,當舒達斌寫完《打贏抗美援朝戰爭紀實》這本回憶錄的時候,他已經整整82歲,12萬字的內容,都是他一字一句用鋼筆寫成的。為什麼一定要寫這本書?
  • 「我和我的祖國」鐵馬冰河入夢來
    中國之聲特別報導《我和我的祖國》,10月22日推出《鐵馬冰河入夢來》。舒達斌:39軍打的中線,解放平壤,又光復漢城,所以每次戰役都參加了,沒閒的時候。四年前,當舒達斌寫完《打贏抗美援朝戰爭紀實》這本回憶錄的時候,他已經整整82歲,12萬字的內容,都是他一字一句用鋼筆寫成的。為什麼一定要寫這本書?
  • 鐵馬冰河入夢來
    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詩充滿愛國豪情,大氣磅礴,悲壯強悍。  當詩人在六十八歲高齡,病痛,在荒涼的鄉村風雨之夜,想起很多往事。 每讀一次此詩,眼前浮現出祖國大好河山
  • 鐵馬冰河入夢來 那天我好想像陸遊一樣快點長大離家出門金戈鐵馬
    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記得那是一個落雨狂風的晚上,我和弟弟每人手持一本千家詩坐在床上,應父母要求把這首詩背誦下來,否則不允許睡覺。那時候應該在9歲左右吧!具體還真的想不起來。對於詩文不過是強記硬塞罷了,哪裡會懂詩的內容,更難體會作者所要表達的意思。
  • 探詩中山河:陸遊愛國詩——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溪柴火軟蠻氈暖,我與狸奴不出門。其二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雖然當時的陸遊已經68歲了,已經接近古稀之年,但是依然心懷朝廷社稷和國家安危,愛國之情非但沒有因為罷官野居變得消沉,反而愛國之情愈發濃烈,即便身板已經佝僂,走路也是步履蹣跚,但是陸遊的心中卻依然渴望著能夠收復失地,為國捐軀,報效祖國。但又因為心有餘而力不足,只能通過寫詩來排解和抒發自己的滿腔熱血,於是創作了流傳千古的《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二首》用詩句來完成自己愛國之志。
  • 鐵馬冰河: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溪柴火軟蠻氈暖,我與狸奴不出門。」烤著火盆,裹著毛氈,抱著老貓打盹兒,就是不想出門。很多朋友讀了這首詩,都特別羨慕陸遊的慵懶閒適,說:這才是冬天的「正確打開方式」啊。但是,陸遊閒居鄉間的生活,卻並不都是這樣悠閒,這組詩中的第二首就表達了截然不同的思想內容。
  • 鐵馬冰河: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陸遊出生於公元1125年,中年之後,陸遊在川陝之地生活了九年,先後在王炎和範成大的幕府贊助軍務,這是他一生中精神最為奮發的一個時期,也是他距離理想最近的一個階段。我內心並不為自己感到悲哀,為什麼?——「尚思為國戍輪臺」,「輪臺」遠在新疆,自古就是邊防重鎮,陸遊藉此來表達自己為國戍邊的決心。有這樣一個信念在心中,即使是「僵臥孤村」、處境艱難,他也完全將個人境遇置之度外,反映出陸遊強烈的家國情懷和崇高的思想境界。
  • 探詩中山河:陸遊愛國詩——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溪柴火軟蠻氈暖,我與狸奴不出門。其二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雖然當時的陸遊已經68歲了,已經接近古稀之年,但是依然心懷朝廷社稷和國家安危,愛國之情非但沒有因為罷官野居變得消沉,反而愛國之情愈發濃烈,即便身板已經佝僂,走路也是步履蹣跚,但是陸遊的心中卻依然渴望著能夠收復失地,為國捐軀,報效祖國。但又因為心有餘而力不足,只能通過寫詩來排解和抒發自己的滿腔熱血,於是創作了流傳千古的《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二首》用詩句來完成自己愛國之志。
  • 大大用典丨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範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陸遊的「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位卑未敢忘憂國」、「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林則徐的「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嶽飛的《滿江紅》,方志敏的《可愛的中國》,等等,都以全部熱情為祖國放歌抒懷。
  • 夜闌臥聽風吹雨, 鐵馬冰河入夢來。
    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宋]陸遊每次夜晚躺在床上,聽到外面風雨大作,都會不由自主的想起陸遊的《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感概詩人那熾熱的愛國情懷!昨夜在這山雨欲來風滿樓的前夜,我這個曾經的軍人,又「鐵馬冰河入夢來」!
  • 鐵馬冰河入夢來:愛國詩人倔強的報國豪情
    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此時的詩人已經六十八歲了,體弱多病、年老體衰是不可避免的,被罷官回家的自己也沒有華美精緻的住所,獨自住在偏僻的村子裡苟延殘喘。但是詩人並不為自己的處境所哀傷,反而擔心國家安危,渴望為國家守衛邊境。
  • 「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是誰的詩句?
    導 讀 「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是誰的詩句?
  • 行者品茶(034):鐵馬冰河,鐵馬是你,冰河是我
    等了整一個春天,因為我願意等。雖然春茶完全過去了。那些太熱鬧的山頭需要客觀和冷靜。有些地方需堅持。鐵馬冰河是個老品種。第三年製作。我可能可以在一大堆勐庫茶中認出他的味道來。味覺是有記憶能力的,也是需要刻意記下的。直到等到了和2017年一樣的原料。有時一個茶知道源頭,但不一定會繼續做。外界影響太多了。
  • 一起學詩詞:杜甫夢李白,陸遊鐵馬冰河入夢來
    他說他們二人的交往「然自古今來,幾人號膠漆。」意為從古至今,難有幾人如他們二人一般如膠似漆,可見元白交情至深。元稹死後,白居易做什麼事都能想起他,有人曾問起年邁的白居易是否還記得元稹時,他悠悠開口「老來多健忘,唯不忘相思。」哪怕我老到什麼都記不住了,唯一不會忘記的就是對你的懷念。願你我都能得此摯友,你走,我不去送你。
  • 和孩子一起讀詩 | 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和孩子一起讀詩央廣新聞公號和娛樂廣播《睡前故事》節目共同推出一檔新欄目——和孩子一起讀詩。每天一首詩詞,讓孩子的枕邊有更遼闊的世界~  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二首  宋代 陸遊  風卷江湖雨暗村,四山聲作海濤翻。  溪柴火軟蠻氈暖,我與狸奴不出門。  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
  • 「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望亭中心小學整班詩歌晨誦
    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這是年近七旬的陸遊在一個風雨交加的寒夜,支撐著衰老的身體,躺在冰涼的被子裡,寫下的一首熱血沸騰的愛國主義詩篇。因為詩人的愛國熱忱達到了忘我的程度,已經不把個人的身體健康和居住環境放在心上,而是「尚思為國戍輪臺」,猶有「老驥伏櫪,志在千裡」的氣概。但是,他何嘗不知道現實是殘酷的,是不以人的意願為轉移的,他所能做的,只是「尚思」而已。這兩句集中在一個「思」字上,表現出詩人堅定不移的報國之志和憂國憂民的拳拳之念!
  • 每日分享·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溪柴火軟蠻氈暖,我與狸奴不出門。其二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注釋>>>溪柴:若耶溪所出的小束柴火。溪柴燒的小火和裹在身上的毛氈都很暖和,我和貓兒都不願出門。其二我直挺挺躺在孤寂荒涼的鄉村裡,沒有為自己的處境而感到悲哀,心中還想著替國家防衛邊疆。夜將盡了,我躺在床上聽到那風雨的聲音,迷迷糊糊地夢見,自己騎著披著鐵甲的戰馬跨過冰封的河流出徵北方疆場。
  • 電腦壁紙|夜來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國讎未報心難死,忍作尋常泣別聲勸君莫惜頭顱貴,留得中華史上名戰區疆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夜來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武警戍樓刁鬥催落月,三十從軍今白髮笛裡誰知壯士心,沙頭空照徵人骨特戰日入空山海氣侵
  • 冬月讀詩,68歲的詩人,風雨如晦,鐵馬冰河入夢來
    溪柴火軟蠻氈暖,我與狸奴不出門。其一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這幾日隨著大面積的大風降溫,中國的北部和中部地區開始進入了當代氣候學上的入冬。有風有雨,體感不好,心情也隨之,蕭瑟黯然。天黯雲低,凍雲四垂,寒雨瀟瀟,有網友已經跟我留言,他們已經下雪了。想是在北方。此時的雪上不到千裡冰封,萬裡雪飄,細雨夾雪,最合適的是待在家裡。也許你正開著小暖爐,也許你正追著電視劇,但是初衣今天特地來解讀一首68歲詩人的冬月的詩。
  • 在寫「鐵馬冰河入夢來」當晚,陸遊還寫了首很牛的,很多人忽略了
    有情有義之外,陸遊還是慈父,74歲還熬夜讀書的他給小兒子子聿寫下了「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成為了流傳至今的勸學名言。大丈夫的豪情、痴情、溫情,在陸遊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如果用金庸武俠小說中的一個人物來定義陸放翁,那他就是男人女人都愛的喬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