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印有「椰樹牌椰汁」字樣的廣告圖片,女性代言人衣著則過為清涼。
營銷缺乏創新?
專家稱其營銷團隊老化
記者留意到,椰樹集團在官網上這樣解釋廣告語的來源——首先,白白嫩嫩是椰樹椰汁最形象的外觀形態,天生麗質。其次,長期飲用椰樹椰汁會帶給人們肌膚顏容豔麗、青春活力。
憑藉「辣眼睛」的廣告圖片和宣傳語,椰樹集團引發網絡討論,那椰汁到底有沒有讓人「豐滿或白嫩」的作用呢?中山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營養學系主任蔣卓勤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椰汁只是一款飲料,並非保健品,因此沒有功能之談。
記者致電椰樹集團品牌部,但一直處於無人接聽狀態。隨後,記者根據官網公布的客服電話再次嘗試聯繫公司,依舊無人接聽。
對於椰樹集團的營銷方式,朱丹蓬告訴記者,椰樹集團的營銷團隊和渠道正逐漸老化,主要是靠原有的品牌基因銷售,基本沒有太多市場推廣。椰汁飲料行業一位不願具名的業內人士則告訴記者,椰樹集團在營銷和地推上很少投入,大部分走批發渠道,經銷商不多,「主要還是靠原來的品牌影響力在賣。」
椰汁廣告被指太汙
美女穿著清涼
廣告被網友吐槽「辣眼」
2016年7月,為了抵制市場上出現的仿冒品,椰樹牌椰汁更換經典包裝,而變為被網友稱為「廣告牌」的新款椰樹牌椰汁包裝,不管是245ML的紙盒裝還是罐裝,包裝一面在紅黃藍三原色相間的背景上統一印著一組長達37個字、涵蓋產品所有特徵的廣告語。
然而椰樹牌椰汁廣告的另一特色,才是網友吐槽其「辣眼睛」的地方。在電視廣告和宣傳上,椰樹集團似乎對「美女」元素一直青睞。從2006年開始,椰樹牌椰汁就在央視投放主題為「白白嫩嫩、曲線動人、喝椰樹牌椰汁」的廣告,不同版本演繹至今,沒變的是椰樹牌椰汁和穿著清涼、白皙豐滿的美女。
記者在一些網友拍攝的圖片中看到,一些戶外廣告上甚至出現「用椰汁擦乳,每日多飲椰汁能使乳房飽滿」的文案,而上面也印有「椰樹牌椰汁」的字樣。
「這類廣告為了博眼球,太低俗了,與椰樹牌椰汁本身的國宴飲料定位明顯不符,起到了反向效果。」中國品牌研究院食品飲料行業研究員朱丹蓬甚至直言,椰樹集團已把這場廣告營銷演變成企業的品牌危機。
【相關新聞】
普通飲料卻宣傳豐胸涉嫌違規
在椰樹集團官方網站首頁上,記者也看到了椰樹牌椰汁宣傳圖。畫面上,一名穿著清涼的豐滿女性手舉椰樹牌椰汁,廣告語為「每天一杯、白嫩豐滿」。
椰樹椰汁廣告圖片和宣傳語中明示、暗示的「豐胸」功能遭到營養學專家的質疑。中山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營養學系主任蔣卓勤向記者表示,椰汁只是一款飲料,並非保健品,因此沒有功能之談。普通食品卻宣傳功能,明顯涉嫌違規。「即使其申請了保健食品批號,宣傳豐胸功能仍然涉嫌違規。目前在我國,保健食品有28個項目,其中並不包括豐胸這一項。」
專家直言,一款飲品「能不能豐胸要看它有沒有添加激素」,而飲品顯然是不能添加激素的。記者致電椰樹椰汁客服熱線,問及近期廣告突出「豐胸」的賣點,是否新產品中添加了與以往不同的成分。客服人員強調:「與以前配方是一樣的,並沒有新的添加。只是廣告的內容有了更新。」
對於「豐胸」功能,椰樹客服人員甚至解釋稱,「椰汁不僅對人體有益,對女性的美也有幫助。椰汁用來飲用,或者用來沐浴、擦拭,都會有好處。」並稱菲律賓、馬來西亞等東南亞國家一直都有「椰汁有助豐胸」的說法。
椰樹方面對接媒體的林女士在接受記者採訪時也承認說:「白嫩豐滿是我們的廣告詞。關於用椰汁有助女性豐滿,我們是從1997年香港的一個報紙上看到的資料。領導近期覺得這個可以作為廣告宣傳的點,所以就引用這個做宣傳了。」
當被問及是否有產品豐胸效果方面的研究資料,該人士稱將通過郵件回復記者,但截至發稿,椰樹公司方面仍未有具體回應。
而椰樹客服人員則告知,「公司自己沒有做(關於豐胸效果的)相關研究,東南亞那邊有相關研究。如果買我們整箱的產品,裡面會有相關說明介紹。」
「國宴飲料」廣告多次出現低俗內容
根據椰樹集團官網資料,椰樹集團前身為1956年建立的國營海口罐頭廠,1981至1985年期間連續虧損,瀕臨破產。自1986年,「椰樹」在創始人王光興的帶領下,推行「破三鐵」等四項超前改革,「已發展成為中國最大天然植物蛋白飲料生產企業」。
在企業簡介中,椰樹集團將椰樹椰汁定位為「國宴飲料」。
實際上,身為「國宴飲料」椰樹集團不止一次出現普遭質疑的低俗廣告。早在八年前其就因惡俗廣告遭到批評。
2009年前後,椰樹集團旗下多款產品的廣告,如「老婆喜歡老公喝椰樹牌石榴汁」、「怕不行,喝椰樹牌石榴汁」、「木瓜飽滿我豐滿」等廣告詞,在社會上引發了巨大爭議。有消費者呼籲應當將椰樹廣告歸進掃黃打非範疇,不過也有人認為椰樹產品消費者群體為成年男性,其宣傳語無可厚非。
在海南最大的媒體南海網上,至今仍保留著關於椰樹低俗廣告爭議的頁面。在一則海南低俗廣告的調查中顯示,海南「最臭廣告」一項中,椰樹石榴汁票數最高,佔41.4%。而在「你對海南的低俗廣告有何感受」一項中,選擇反感的佔了83.1%。
記者注意到,椰樹集團的廣告不僅遭到公眾輿論一邊倒的批評,還接連受到了地方工商部門的處罰。
2008年,椰樹集團因為廣告涉嫌欺騙性有獎銷售,被列入當年吉林省工商局的「2008年打假維權典型案例」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