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馬德裡火車站做30分鐘便可以到達永恆之長城的託萊多 。從託萊多下火車的時候霧氣很濃,整個託萊多古城都蒙在白色中,只能看到一些模糊的輪廓。雖然濃霧擋住了大部分古城,但是光從護城河邊上的一瞥就能感受到,如果是放晴了,在或黃色或綠色的植被環抱下的古城或許真的很驚豔。
託萊多
天不負我,到了中午時分,很幸運地霧散見晴了。先放幾張護城河風光。
蜿蜒河流的動,河邊樹倒映水中的靜,總是那麼恰到好處,讓畫面唯美卻不失活力。
聖馬丁橋是託萊多城的唯一入口,與此同時,也是極佳的觀景點之一。
回望
橋右側
橋左側
託萊多的特色必然不是自然風光了。託萊多作為一個宗教中心,最傳奇的無疑是其 「酷愛被侵略佔領」。託萊多曾經一度被基督教,伊斯蘭教和猶太教統治,無奈地接受了各種宗教文化的洗禮,因此這座古城兼具著基督文化,阿拉伯文化和猶太文化三種文化,同時也具有了三種文化穿插的龐大教堂群。據傳在託萊多總共有二十幾座大教堂,最富盛名的自然是託萊多大教堂了。
託萊多大教堂應該算是哥德式建築了,具體分辨方法就是你在拍照的時候需要仰頭幾乎90度,才能看到那個刺向天空的塔尖。哥德式時期的人們認為教堂是通向天國的唯一方法,因此,儘可能地將教堂的塔建的高一些,這樣子死後從塔尖蹦躂到天國的機會就會更大。建築內部的部分彩窗和哥德式拱型窗戶也是哥德式建築的另一個特色。
託萊多大教堂
另外就是由於大教堂被多次翻修過,已經很難說所有的細節都滿足哥德式建築的特點了,比如在正面,局部的刻意對稱性其實是文藝復興式建築的經典特徵;而進入建築內部,我們則容易發現其內部的富麗堂皇和各種金色裝飾,這些應該是巴洛克式建築的特點。不過,在義大利,尤其是馬德裡,現在很多建築已經都是幾種風格的糅合與進化了。
除了大教堂之外,周邊還有無數的教堂可以細細品嘗。在託萊多古城裡穿道走巷,說句實在的,相對於其他古城而言,託萊多的建築安排略顯緊湊,或許是因為絕大多數建築都比較高,相對之下,道路就顯得比較窄。但是,以建築為核心的旅遊本就是需要極強的建築史功底的,只有足夠了解基督教,伊斯蘭教和猶太教三種宗教的建築特徵,或許才可以更好地品味這座城市的發展與韻味吧!希望有機會可以再來。
這是一家米其林推薦的餐廳(Meson De La orza),離大教堂不遠。這家店一般是需要提前預定的,當時很幸運地因為別人退了預定而拿到了這個位置,點了幾樣菜都很可口。總的來說,除了貴沒有其他缺點。(按照飽了吃人均差不多要100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