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年輕女性不婚人數20年增1.5倍,傳統婚姻觀已退出歷史舞臺?

2020-12-10 不錯書生

#不婚主義#近日,日本東京大學的研究小組結合人口普查數據發現,日本年輕男女不談戀愛、不結婚的比例20年來不斷攀升,其中女性的比例更是增加了1.5倍!

日本不婚戀女性比例增加引起網友熱議

研究對象是日本18-39歲的年輕男女,對比1992年和2015年的情況,男性不婚不戀的比例從40.3%上升到50.8%,女性不婚不戀的比例從27.4%上升到40.7%,增加了約1.5倍。

這引起了網友的熱議,在置頂的評論中,有人說「一個人過太香」,有人說「沒有愛人,萬物皆可愛」,也有人說「還是因為窮」。

網友評論

似乎不婚已經是一種深得人心的做法,難道傳統婚姻觀念已經落伍,正在慢慢地退出歷史舞臺嗎?

1、 傳統婚姻觀

這個世界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唯有婚姻觀念發展緩慢,當今父輩的很多婚姻觀念早在兩千多年前已有論述。

傳統婚姻

昏禮者,將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廟,而下以繼後世也,故君子重之。(《禮記》)

傳統的婚姻是兩個家庭的結合,上以祭祀祖先,下以繁衍後代,所以君子看重它。說白了,在當時的人看來,婚姻就是用來傳宗接代的。(當今很多父母輩也是如此想的吧。)

當然這沒毛病,只是古人對傳宗接代的重視程度超乎現在人的想像。

孔子

孔子說:天地不合,萬物不生。大昏,萬世之嗣也,君何謂已重焉?(《禮記》)

天地不合,萬物就不能生長。婚禮是為了繁衍後代萬世子孫的,君主再怎麼重視都不為過。

因為十分重視這件事情,古人對於婚姻形成了一套獨有的禮節,需要「納採、問名、納吉、納徵、請期、親迎」。

婆媳關係

新婚第二天早晨,新婦需要沐浴之後等候拜見公婆,帶著棗子、慄子、肉乾前來,一旦公婆進來,新婦需要將一隻煮好的小豬敬給公婆吃,以此表明新婦順從公婆的心意。

現在雖然沒有這麼講究,但是禮節背後透露的意思仍然被灌輸在我們的腦海:媳婦必須孝敬公婆。

此外,還有陪嫁妝的講究。

陪嫁單

太公曰:「養女太多,一費也。」陳藩曰:「盜不過五女之門。」(《顏氏家訓》)

需要將女兒撫養大,還要準備嫁妝,姜太公說生養太多的女兒簡直是浪費,陳藩說盜賊不從有五個女兒的人家門口經過,簡直是赤裸裸的嘲諷。

現在某些地區還有陪嫁妝這個習俗,也難怪前面有網友說「還是因為窮」導致單身。

即使現在的婚姻條條框框少了很多,傳統婚姻觀念下婦女仍是被要求的一方,難以做到平等。

2、 西方婚姻觀

如果說中國的婚姻更看重後代的繁衍,西方的婚姻則更看重結婚的主體,即夫妻兩人。

康德

德國哲學家康德說:「婚姻是兩個不同性別的人,為了終身相互佔有對方的性官能而產生的結合體。」

這就很淺白了,婚姻本身就是為了永久佔有對方,這是一種契約,是一種生理需求的固化。

黑格爾

黑格爾說:「婚姻實質上是倫理關係。」男女雙方在婚姻中獲得「實體性的自我意識」和「自我意識的愛」,實現一個「統一體」。

簡單而言,就是愛,婚姻就是愛情的結晶。

西方婚姻觀由此兩點延伸,即愛情和性。相比我們的傳統婚姻觀,簡單明了。

愛情

對於西方人而言,結婚是一種權利,是一種個人的選擇;相比之下,傳統婚姻觀更像是一種義務,你有義務傳宗接代。

或許是民國以來受到西學東漸的影響,現在越來越多人讚賞西方婚姻觀而排斥傳統婚姻觀,尤其是受到高等教育的年輕男女。

3、 女性不婚觀念的形成和替代

年輕女子不結婚觀念的形成既有社會因素,也有個人因素。

就個人而言,女性受教育水平提高,經濟意識越來越獨立,工作和家庭難以兼顧,理想對象難以獲得,這樣客觀上就很容易導致不婚的結果。

曾經的不婚一族:林心如

就社會而言,城市化快速發展、女性地位提高、社會輿論對女性婚姻的要求逐漸弱化,給了女性更多選擇的空間。

我們來看看不婚女性的言論吧。

有房有工作,從沒想過要靠別人養自己。」這是憑本事單身的。

動什麼都可以,但是別動感情。」這是消極的婚姻遊戲觀。

婚姻的不體面:回家還要收拾邋遢的房間

不用下班後面對一個邋遢的家,有小孩子的客廳永遠是一團糟,到處都是小玩具小積木奶粉奶瓶衛生紙,還有空氣中瀰漫的屎尿奶混合味兒。」這是在對抗婚姻的不體面。

有人會說,不結婚不戀愛,人生的情感就有所缺失,要如何彌補呢?

有人養寵物,對待寵物就像撫養兒子一般用心。

不婚女性:養條狗好了

有人大肆逛街購物,用物質上的滿足彌補精神上的不足。

有人會深交好友,用友誼補償愛情。

當然,最貼心的還是家人,如果沒有愛情,不如陪陪家人,這是大多數不婚族的選擇。是的,大多數不婚族僅僅是因為沒有遇到愛情而不選擇結婚。

4、 結語

在我國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當中,國內20-39歲的20452731名女性中,只有5284294名未婚,約佔25.84%。

我們拭目以待今年的人口普查結果,看看是否和日本一樣,國內不婚一族也大幅度上漲?

我其實很想結婚,只是真的好難找到你

如果真是這樣,書生大膽預測,愛情或將成為最動人的奢侈品,可遇而不可求,而能夠讓人墜入愛河的能力,也將是一種更加可貴的品質。

相關焦點

  • 日本年輕女性不婚不戀人數20年激增1.5倍,都是享受單身嗎?
    據日本《東方新報》當地時間16日報導,日本東京大學的一個研究小組結合日本政府的人口調查數據進行分析發現,日本80後年輕一代中不結婚、不談戀愛的比例近20年間不斷攀升,其中女性的比例更是增加了1.5倍。據報導,分析的對象為18歲至39歲的年輕男女,對比1992年和2015年的情況,男性中不結婚、不與異性交往的比例從40.3%上升到50.8%,上升了10.5%。女性從27.4%上升到40.7%,上升了13.3%,增加了約1.5倍。2015年,「不想與異性交往」的男性佔到25.1%,女性佔到21.4%,其中低收入和沒有正式工作的人群中比例相對較高。
  • 日本年輕女性不婚戀人數20年增1.5倍
    據日本《東方新報》11月16日報導,日本東京大學的一個研究小組結合日本政府的人口調查數據進行分析發現,日本年輕男女中不結婚、不談戀愛的比例近20年間不斷攀升,其中女性的比例更是增加了1.5倍。資料圖 王金輝 製圖據報導,分析的對象為18歲至39歲的年輕男女,對比1992年和2015年的情況,男性中不結婚、不與異性交往的比例從40.3%上升到50.8%,女性從27.4%上升到40.7%,增加了約1.5倍。
  • 日本女性不婚戀人數20年增1.5倍上熱搜:日本年輕人都想開了?
    我一個人完全能養活自己」近幾日,#日本年輕女性不婚戀人數20年增1.5倍#衝上微博熱搜,再次讓人們關注起「不婚」這個話題。日本東京大學的一個研究小組,結合日本政府的人口調查數據進行分析發現:日本年輕男女中不結婚、不談戀愛的比例近20年間不斷攀升。
  • 日本年輕女性不婚戀人數20年增1.5倍,女性恐婚恐戀的背後根源
    引言最近,日本東京大學某研究小組結合日本政府的人口調查數據分析後發現,日本年輕男女中不結婚、不談戀愛的比例近20年間不斷攀升,其中女性的比例更是增加了1.5倍。據報導,分析的對象為18歲至39歲的年輕男女,對比1992年和2015年的情況,男性中不結婚、不與異性交往的比例從40.3%上升到50.8%,女性從27.4%上升到40.7%,增加了約1.5倍。2015年,「不想與異性交往」的男性佔到25.1%,女性佔到21.4%,其中低收入和沒有正式工作的人群中比例相對較高。
  • 「日本年輕女性不婚戀人數20年增1.5倍」,為什麼現在的年輕人不...
    近日,微博上一則#日本年輕女性不婚戀人數20年增1.5倍#的話題引發了網友的廣泛關注。 這是「周刊君」所做的一個調查,該調查表明,日本年輕男女中不結婚、不談戀愛的比例近20年間不斷攀升,其中女性的比例更是增加了1.5倍。
  • 日本家庭冬季象徵物被爐與橘子將退出歷史舞臺?
    原標題:日本家庭冬季象徵物被爐與橘子將退出歷史舞臺? 日媒12月4日報導,每到冬季,如果要說起日本家庭室內最常見的景象,那就不得不提到被爐以及橘子,不過日本女性網站「eltha」近日發表的一篇關於「被爐以及橘子可能退出日本家庭歷史舞臺」的文章引起了網絡熱議。
  • 英國女性無暇戀愛上網"買春" 男妓人數5年增5倍
    參考消息網5月22日報導 一項研究發現,英國女性生活忙碌,導致無暇戀愛,進而上網尋求「買春」的人數大增加,讓男妓5年內增長5倍。臺灣東森新聞網5月22日援引英國《鏡報》的報導稱,藍開斯特大學(Lancaster University)的金斯頓博士(Dr Sarah Kingston)與曼徹斯特都市大學(Manchester Metropolitan University)的哈蒙德博士(Dr Natalie Hammond)共同研究堪稱英國史上最深入探討買春議題的調查發現,近5年英國女性買春人數大幅提升,主因是生活太過忙碌
  • 日本年輕女性不婚戀主義增1.5倍,是什麼讓你不再期待婚姻?
    歡迎關注@伊說說,女性成長聚集地,願你不用身披盔甲,也能抵擋萬千生活不易。 一篇有關日本女性婚戀觀的文章,在網上引起了大眾的廣泛關注和討論。
  • 日本年輕人不婚不戀的原因找到了,原來是因為錢?
    原標題:日本年輕人不婚不戀的原因找到了,原來是因為錢?   中新網12月1日電 據日本《東方新報》報導,日本東京大學的一個研究小組此前結合日本政府的人口調查數據分析發現,日本年輕男女中不結婚、不談戀愛的比例近20年間不斷攀升,其中女性的比例更是增加了1.5倍。
  • 日本近四分之一年輕女性選擇不婚不育,她們就不怕「孤獨死」嗎?
    最近有一個熱搜話題:近20年來日本年輕女性不婚戀指數增長了1.5倍。這個數據來源於東京大學一個研究小組的課題,他們結合厚生省數據對日本20至30歲的年輕人結率做了一個調查。從1992年起,日本年輕代單身比例:男性從40.3%上升到50.8%,女性從27.4%上升到40.7%,增加了約1.5倍。這其中不排除日本人口基數增加、女性進入職場後開始晚婚甚至不婚等客觀因素的存在。
  • 不婚正流行 66.3%的人認為現代女性不再遷就
    樂樂口中的「魚乾女」出自一部日本偶像劇。劇中女主角的生活狀態和樂樂如出一轍——隨心所欲、不追求愛情。近年來,「魚乾女」正為越來越多的人熟知,這種生活方式也受到一部分女性的認同。    超過九成的人說身邊有主動不婚的適齡女性    如今,類似「魚乾女」這種主動逃避戀愛和婚姻的女性不在少數。2006年的人口普查數據顯示,北京和上海兩地的單身男女已逾百萬。城市中大量適齡男女遲遲不婚的狀況正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
  • 日本風疹患者人數突破2000人 患者人數為2017年的22倍
    【環球網報導 記者 黃婷】據日本《產經新聞》11月20日報導,日本國立傳染病研究所20日公布了日本2018年的風疹患者人數,總數已達2032人。2017年1年日本的風疹患者人數為93人,而2018年的患者人數已達2017年的22倍。
  • 2020年1月1日起民航拉薩售票服務處正式退出歷史舞臺
    2020年1月1日,凌晨四點半,娘熱路1號燈火通明,人來人往。從拉薩市區前往機場的當日第一輛班車滿載旅客駛出車站。而一牆之隔,往日裡燈火輝煌的民航拉薩售票服務處,此時卻寂靜一片。這座見證社會主義新西藏巨大成就的「地標性建築」,從2020年1月1日起,正式退出歷史舞臺。
  • 2019年日本約2萬人自殺 男性自殺人數比女性多2.3倍
    &nbsp&nbsp&nbsp&nbsp中新網1月17日電 據日媒報導,近日,日本厚生勞動省公布,2019年日本自殺者人數速報值為19959人,其中,男性自殺者的人數是女性的2.3倍。
  • 超4成日本年輕女性不結婚不戀愛 女性恐婚恐戀的背後根源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超4成日本年輕女性不結婚不戀愛 女性恐婚恐戀的背後根源 最近,日本東京大學某研究小組結合日本政府的人口調查數據分析後發現,日本年輕男女中不結婚、不談戀愛的比例近20年間不斷攀升,其中女性的比例更是增加了1.5倍.
  • 日本2018年平均求人倍率1.61倍 創歷史次高
    【環球網報導 記者 王歡】據日本共同社2月1日報導,日本厚生勞動省1日公布的2018年平均有效求人倍率為1.61倍,比上年上升0.11點,達到僅次於1973年的歷史第二高水平。總務省1日公布的2018年平均完全失業率較上年下滑0.4個百分點至2.4%,連續8年改善。
  • 日本少子化的現狀,以及他們的婚姻觀育兒觀
    另外圖上沒寫的是,日本每年離婚人數是結婚人數的三分之一左右(每年結婚59萬對夫婦左右,離婚21萬對左右,作為對比,中國每年結婚1000萬對左右,離婚380萬對左右)。這個調查真的有意思。現在日本通過自由戀愛結婚的比率在88%,通過相親結婚的比率掉到了5%。
  • 死亡人數已超新冠死亡人數 美媒:日本疫情中自殺人數大增
    報導稱,疫情似乎扭轉了這種趨勢,女性受到的影響更為嚴重。儘管女性自殺人數不及男性自殺人數,但選擇自殺的女性越來越多。與2019年同期相比,女性自殺人數在今年10月上升近83%。相比之下,男性自殺人數同期上升近22%。據報導,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可能有多個。在酒店、飲食服務和零售業兼職的女性比例更高,而正是這些行業大幅裁員。上田路子說:「日本一直忽視女性。
  • 大阪環狀線橙色列車退出歷史舞臺 & 日本各地繡球花迎來最佳觀賞期
    以繡球花聞名的京都府宇治市三室戶寺內的約50個品種1萬株繡球花陸續開花,最佳觀賞期在本月中旬~下旬,8日~23日期間的每個周末夜間會實施點燈。今年因雨水偏少花球也相對偏小。神奈川縣鎌倉市「明月院」的約2500株繡球花也已進入花期。
  • 傳統保險套即將謝幕,新型「避孕環」已登上歷史舞臺,方便還長效
    文|好孕姐現在很多年輕夫妻,結婚後不著急生孩子,想先和伴侶享受幾年二人世界。在這種情況下,選擇靠譜的避孕方式,防止女人意外懷孕就顯得尤為重要。常見的避孕方式有吃避孕藥、上節育環、使用保險套等等。現在終於有一個好消息,如人們所願,傳統的保險套終於要謝幕了,新型「避孕環」已登上歷史舞臺,相信很快大家就可以使用它避孕,方便還長效。史上第一個「女用長效避孕環」已問世兩年前,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批准了「世上第一個女用長效避孕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