仝卓現身村鎮小學公益現場,愛心捐贈「卓樂音樂課堂」

2020-12-25 HERO棟梁

近日,仝卓現身遼寧省寬甸縣,深入幾所村鎮小學,參加了「卓樂音樂課堂」的捐贈儀式。在此次公益項目中,仝卓為該鎮中心小學捐贈了音樂課堂所需的教學設備及樂器,同時為該鎮所有村小學生捐贈了羽絨服,在這個寒冷的冬天裡為孩子們送上了一份溫暖與愛。

在此次公益活動現場,各個小學的學生及教職人員對仝卓一行表示出了非常熱烈的歡迎。同學們都十分喜歡這位為他們送上溫暖的大哥哥,稚嫩可愛的臉上洋溢了歡樂的笑容。學校的教職人員還帶領著仝卓一同參與到了學生們的課堂中,關注了學生們的學習情況。其中還有一位女孩上前為仝卓帶上了紅領巾,足以見得孩子們對仝卓的喜愛。

早在仝卓工作室發布「第11個故事」全國公益巡迴的信息時,就曾表示演出的售票所得將在扣除成本後全部捐出,用於支持公益項目。目前,仝卓的全國公益巡迴已經結束了成都站和大連站的演出,兩站共四場的演出現場為歌迷帶來了許多驚喜,到場歌迷的反響也十分熱烈。值得一提的是,在大連站的現場,仝卓還贈送了大連地區的160餘位退伍老兵及其家屬公益票,邀請他們來到現場共賞經典民歌、紅歌。

而仝卓結束了大連的工作後,就立即趕往了寬甸縣的這幾所小學進行了愛心捐贈,履行了他的承諾,為孩子們的教育發展貢獻了自己的力量。

此番仝卓身體力行,深入村鎮小學,現身公益現場,也足以見得仝卓對公益事業的關注與重視。希望仝卓能繼續為大家帶來這樣的溫暖與能量,也希望這些孩子們也能在音樂的力量中健康快樂地茁壯成長!

相關焦點

  • 仝卓遼寧寬甸公益行圓滿成功 「卓樂音樂課堂」守護孩子音樂夢想
    12月17日,仝卓前往遼寧省寬甸縣,為那裡的孩子們送去了冬日的溫暖。前不久仝卓圓滿舉辦了在成都和大連的兩場巡迴演出,均收穫了極好的反響。而這次他在大連場結束不久後,便親自來到遼寧寬甸投身公益事業,可見仝卓對其的重視程度非同小可。
  • 仝卓赴遼寧寬甸為三所小學捐物資 公益之行親力親為暖人心
    近日,仝卓現身遼寧省丹東市寬甸縣,為鎮中心小學及下面的所有村小學生送去冬日裡的一份溫暖,活動現場,仝卓不僅與孩子們親密互動,還為鎮中心小學捐贈了音樂課堂所需的教學設備及樂器,成立了「卓樂音樂課堂」教室,圓了孩子們了解音樂,學習音樂的夢想。
  • 屈臣氏中國與蔡徐坤粉絲捐贈愛心音樂教室助力公益扶貧,正能量偶像!
    為響應國家扶貧工作號召,幫助鄉村兒童拓寬視野、擴充知識面,讓他們得到德智體美勞藝術的全面發展,陪伴他們健康快樂地成長,屈臣氏中國與蔡徐坤先生的粉絲,攜手成美慈善基金會、能量中國平臺向能量榜樣公益工程捐贈愛心音樂教室、激發孩子們的藝術天賦,提高孩子們的藝術素養
  • 許靖韻粉絲捐贈愛心音樂教室助力公益扶貧
    能量中國平臺傳播中心 (責任編輯 雷龍宇)為響應國家扶貧工作號召,幫助鄉村兒童拓寬視野、擴充知識面,讓他們得到德智體美勞藝術的全面發展,陪伴他們健康快樂地成長,許靖韻女士的粉絲攜手能量中國平臺向能量榜樣團體公益工程捐贈愛心音樂教室,激發孩子們的藝術天賦,提高孩子們的藝術素養。
  • 「科技助新教·智慧進課堂」宏大智慧課堂接力愛心公益捐贈活動
    秉承著為數位化教育共享信息,為智慧教學貢獻力量,為讓更多的學生能夠充分享受到公平優質的教育的偉大使命,深圳市宏大課堂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擔當企業社會責任,積極踐行公益,發起"科技興教 扶智助學"的教育公益捐贈活動,全城尋找公益大使,以向各學校無償捐贈宏大課堂軟體產品——宏大智慧課堂,以愛的名義向地方教育貢獻力量。
  • USANA葆嬰開展「愛心雲課堂」 用公益行動傳遞愛的力量
    但在河北平泉縣山子後中心小學,家庭貧困的學生因缺乏「線上」學習的終端智能設備(手機、平板電腦等),上網學習受到限制。作為一家專注於健康事業並熱衷公益的企業,USANA葆嬰在了解到這一情況後,立即開展捐贈活動和「愛心雲課堂」,以解決孩子們的學習問題。
  • 愛心捐贈活動走進嵯峨鎮洪水小學
    12月11日,由市市場監管局牽頭,思利及人公益基金會開展的「無限愛心,助力成長」愛心捐贈活動走進三原縣嵯峨鎮洪水小學,向該小學捐贈價值2.9萬元的空氣淨化器、防疫物資及學習用品,為孩子們的健康學習、快樂成長提供了堅實保障。
  • 愛心在這裡傳遞 ——「授漁計劃·溫暖工程」襄陽公益行動側記
    為了更好地幫扶湖北襄陽、利川等地的困難學生,作為常年支持「授漁計劃·溫暖工程」項目的愛心企業,北京愛普電力股份公司、大力電工襄陽股份有限公司、襄陽市美年大健康管理有限公司也表示將繼續奉獻愛心結對資助學生,並現場進行了捐贈。
  • 愛心在這裡傳遞 「授漁計劃·溫暖工程」襄陽公益行動啟動
    活動當天,為更好地幫扶湖北襄陽、利川等地的困難學生,來自襄陽市的愛心企業家慷慨解囊,作為常年支持「授漁計劃·溫暖工程」項目的愛心企業,北京愛普電力股份公司、大力電工襄陽股份有限公司、襄陽市美年大健康管理有限公司現場結對進行捐贈。當日,愛心企業共捐善款41.3萬元。愛心企業代表項目為受助學生發放助學金。
  • 廣東松山職業技術學院向山區小學捐贈綠色愛心電腦
    2020年11月5日上午,在這金秋送爽,碩果飄香的收穫時節,廣州中醫藥大學、廣東松山職業技術學院向連南瑤族自治縣淳溪小學捐贈綠色愛心電腦儀式在連南瑤族自治縣淳溪小學如期舉行。本次活動由廣東省教育基金會主辦,由廣州中醫藥大學、廣東松山職業技術學院向廣東省教育基金會捐贈一批綠色愛心電腦,經深圳八方園通信息技術服務有限公司專業技術人員將其整修,共組裝成達到使用標準的40臺電腦,捐贈給連南瑤族自治縣淳溪小學,建成一間「綠色愛心電腦教室」。
  • 從廣州到「神州北極」——尚品宅配7年公益路溫暖366所山區小學
    來源:時刻頭條12月27日,周海媚現身尚品宅配在廣州悅匯城的主題活動現場,作為"愛尚計劃公益大使"為"愛尚計劃·衣舊有愛"助力發聲,呼籲更多人加入為山區孩子送溫暖。"愛尚計劃"是尚品宅配2013年發起的公益助學項目,為山區學校的孩子們捐贈嶄新課桌椅以及新冬衣。
  • 迎「六一」愛心捐贈走進懷寧小市鎮中心小學
    愛心人士與孩子們在一起孩子們開心領取愛心物資  中安在線訊 在「六一」兒童節來臨之際,由省新聞出版廣電局等六家單位聯合主辦,安徽公益電影傳媒股份有限公司承辦的「關愛留守兒童播灑愛心陽光」千場愛國主義教育影片展映系列公益活動之一的
  • 鹹陽市善行者愛心公益協會走進太白縣靖口鎮中心小學
    贈人玫瑰,手留餘香;奉獻愛心,收穫希望。11月29日,鹹陽市善行者愛心公益協會在太白縣靖口鎮中心小學開展了「小善舉、大愛心」幫扶義診公益活動。參加本次活動的有鹹陽市善行者愛心公益協會20名會員、靖口鎮政府負責人、靖口鎮中心小學師生100餘人參加。捐助儀式由靖口鎮中心小學校長主持。
  • 江蘇舉行「情暖江蘇E起來」 愛心牛奶捐贈網絡公益活動
    秋風送爽,丹桂飄香,9月21日,在淅淅瀝瀝的小雨中,一場愛心捐贈活動在無錫惠山區洛社張鎮小學如期舉行。繼五月的常州、無錫兩地「網絡公益健步走」活動之後,江蘇省委網信辦指導的2018「情暖江蘇E起來」活動來到農民工子弟學校,為孩子們送上一年的愛心牛奶。
  • 獻昌愛心公益協會聯合安陽市圖書館、少兒圖書館共建愛心書屋
    猛獁新聞·東方今報記者 於豔彬 見習記者 於彥鵬 通訊員 喬光 田辛/文圖10月14日下午,安陽縣獻昌愛心公益協會攜手安陽市圖書館、安陽市少兒圖書館在安陽縣呂村鎮前馮宿小學和李河幹小學,分別舉行了共建愛心書屋活動。
  • 凱旋路小學師生昨日為「愛心書屋」捐贈圖書
    本報訊 (記者 陳佔舉 /文圖)19日,本報A2版刊發《「圓夢行動」點燃顆顆愛心》一文後,本報「圓夢行動」新聞熱線電話響個不停,許多人紛紛表示要參加這次活動。  21日,「紀念洛陽解放60周年,援建60所『愛心書屋』愛心活動」在西工區凱旋路小學啟動,凱旋路小學的師生共捐贈愛心圖書3475本。
  • 蚌埠市益點陽光愛心公益協會 給青海比塘小學的孩子捐贈圖書文具
    上個月,蚌埠市益點陽光愛心公益協會得知青海省海東市循化縣尕楞藏族鄉比塘小學缺少書籍和文具,協會成員紛紛響應協會號召,踴躍捐款捐物。目前首批圖書和文具已經整理打包,發往比塘小學。近日,淮河晨刊記者了解到,比塘小學師生已經收到了協會捐贈的圖書和文具。
  • 書送愛心—記科翰教育公益助學第二站紫金縣上書小學公益行
    上書小學是一所辦學條件較為簡陋的鄉村小學。這裡的孩子面臨著教學設施落後、圖書資源匱乏等一系列問題,亟待改善。根據實際情況,科翰為上書小學捐贈電腦、印表機、辦公桌椅、發助學金、書包、學習用品等,改善老師辦公環境,優化學校教學設備,用實際行動捐資助學。
  • 全國首所「雲朵愛心音樂教室」落地四川茂縣
    12月17日上午,全國首個「雲朵愛心音樂教室」在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茂縣鳳儀小學正式揭牌落成。這是由「特長生中國」發起,中華社會文化發展基金會、人民網輿情數據中心、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公益文化中心聯合主辦的「愛在美育·助力圓夢」全國美育公益活動落地的第三間「愛心音樂教室」。
  • 高州市圓夢公益服務隊向麗山小學捐贈體育器材
    1月10日上午,高州市圓夢公益服務隊及愛心商家向石鼓鎮麗山小學捐贈一批體育器材,優化該校的辦學條件,提升該校的辦學水平。當天,志願者及愛心人士們冒著嚴寒去到石鼓鎮麗山小學,把桌球臺、球拍、足球、籃球、呼啦圈、毽子等一批體育器材捐贈給該校,並與孩子們一起做運動、玩遊戲,活動現場歡聲笑語,暖意融融。據了解,市圓夢公益服務隊成立於2020年12月。該隊的服務宗旨是:匯聚愛心,傳遞溫暖,傳遞社會正能量,致力於促進社會和諧,實現參與奉獻、共同分享美好生活。同時,開展扶貧助學、公共文明宣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