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年關
大家都開始籌劃著回家過年了吧
尤其是在深圳這座移民城市
很多人都有春節返鄉與家人團圓的習慣
最近一段時間
全球疫情愈發嚴峻
國內亦時有零星散發性疫情
那麼今年春節能回家過年嗎?
如何平安順利歸家呢?
我們馬上來聽聽權威部門和專家的說法
教育部本月提出了「高校放假堅持錯峰」的原則,此舉就是爭取讓春運期間人員流動頻繁的過程當中,疫情風險能降到最低。據了解,國內不少高校都做好了提前放假晚一點開學的安排。
學生們都提早回家了,但廣大務工群體的春節返鄉,又將如何應對?尤其像廣東這樣外來務工人員流入較多的大省,每年都要面對春運的壓力。年底氣溫降低,正值疫情防控關鍵時期,春節返鄉帶來的壓力更大。
交通運輸部運輸服務司副司長李華強日前表示,2021年的春運尤為特殊,任務更重、壓力更大。
中國民航局相關人士透露,元旦春節假期,旅客運輸量將接近疫情前的同期水平。
權威部門建議——
考慮到疫情防控的需要
建議有條件的旅客
儘可能地錯峰出行
避開春節前後的高峰期
在旅途過程中做好個人防護
全程佩戴口罩
非必要情況下不要摘口罩
儘量使用手機App
自助值機和掃碼登機,減少接觸
對於每一位返鄉者而言,抵達目的地後,能否順利出站就至關重要。本服務於科學防疫的健康二維碼,在以往的應用中就出現過「碼不互認」的情況。有人擔心,不必要的人為阻礙,會不會也出現在明年的春運之中?
本月,衛健委等三部門印發有關通知
對健康碼的「一碼通行」
提出了更為細緻的要求
明確跨地區流動人員健康碼信息
在各地區可信可用
同時還提出
在低風險地區
除特殊場所和特殊人員外
一般不應查驗健康碼
國家衛健委疾病預防控制專家委員會委員盧洪洲表示:
「我們現在宣布所有的中風險或高風險,是宣布某一棟樓,某個小區,某一個村,某一個很小的地方,而不是像以前一個城市全部都是高風險或低風險,現在針對疫情我們更加理性,更加科學了。一碼通全國通用,減少了這些不必要的麻煩,方便了不同省份的跨省流動。」
「如果沒有感染的、帶有病毒的人去流動,那麼春節人員流動不會導致疫情的擴散。與五一、十一假期不一樣的是,現在氣溫降下來了。在溫度比較低的時候,乘公交車也好,家庭聚會也好,都容易處在一個密閉空間裡,更容易導致病毒傳播,這是我們需要擔心的事情。」
中國工程院院士、天津中醫藥大學校長張伯禮近日表示,希望各有關部門能夠提前安排好今年春節返程休假時間,提前做好預案——
「有需要回家過年的人,可以安排提前放假,不要都趕到春運高峰那幾天放假,可以不回家的暫時就先不要回,如此既避免擁擠,也避免了可能存在的交叉感染問題。」
雖然我們會有各行各業、各種各樣的防疫對策,但中國人的年是一種信仰,相對大規模的春運仍然無法避免。在這個過程中,如何堅守已經持續了快一年的個人防疫對策,依然是重中之重。其實說複雜也簡單,每個人繼續戴好口罩,勤洗手,不扎堆,少聚集,我們就會儘可能地過上一個安全的年。